2020年中考語文真題彙編詩詞鑑賞一(35題含答案)
一、(2020年浙江杭州)
溫習課內所學,完成古詩賞析任務。
(甲)
(乙)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於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唐]
李白
[明]李攀龍
楊花落盡子規啼,
青楓颯颯雨悽悽,
聞道龍標過五溪。
秋色遙看入楚迷。
我寄愁心與明月,
誰向孤舟憐逐客,
隨風直到夜郎西。
白雲相送大江西。
【知背景】
甲詩略。
乙詩:吳國倫字明卿,因違忤奸相嚴嵩,被貶至江西(古屬楚地);當時詩人正在郡城濟南養病,吳國倫赴江西途經濟南時,詩人寫下這首詩為其送行。
1.【析場景】
甲詩首句以暮春時節漂泊無依的「楊花」和啼聲哀切的「子規」,營造了悲惋的氛圍,流露出詩人嘆飄零、感離恨的特定心情。
乙詩前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
2.【賞寫法】
甲詩後兩句,想像奇特,詩人將自己的「愁心」寄託於「明月」這一意象,以明月隨君到夜郎,表達對朋友的牽掛;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對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乙詩後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2020年湖南常德)
閱讀下面的詩,完成題,(5分)
遊山西村
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首聯中的「足」字用得好,請說說好在哪裡。(2 分)
2.你會在哪些情境下運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佳句?(3分)
三、(2020年浙江湖州)
下面是杜甫的兩首詩歌,一位同學想知道它們哪首先寫哪首後寫。請你作出判斷,並從內容、情感等角度闡述理由。(4分)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江漢
(唐)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四、(2020年浙江衢州)
古詩文閱讀
浣溪沙
【宋】晏殊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幹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浣溪沙
【清】屈大均
一片花含一片愁,愁隨江水不東流。飛飛長傍景陽樓。
六代只遺芳草在,三園空有乳鶯留。白門①容易白人頭。
【注釋】①白門:指金陵(今南京),明朝都城。
結合內容,比較這兩首詞情感的異同。(4分)
五、(2020年新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各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對這首詩的理解與分折,不恰當的一項是______
A.首聯開篇點題,首先寫「客路」,然後寫「行舟」,寓漂泊羈旅之情於字裡行間。
B.頷聯寫所見景色。江水浩渺,兩岸開闊,風帆高懸,舟船平順,令人心情昂揚。
C.頸聯中「生」和「入」二字化靜為動,寫出了紅日西沉,春色漸濃的江南美景。
D.尾聯緊承上聯,遙應首聯。故鄉遙遙,書信難達,借鴻雁傳書寄託思鄉之愁。
六、(2020年浙江紹興)
古詩閱讀(6分)
月下演東坡語①(其一)
[清]汪琬
自入秋來景物新,拖筇②放腳任天真。
江山風月無常主,但是閒人即主人。
[注釋]①東坡語:蘇軾曾說「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認為自然景物,人人得以享用,人人都是大自然的主人。②筇(qióng):竹製的手杖。
古人常以「秋」人詩,如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杜甫的「八月秋高風怒號」,本詩同樣以「秋」人詩卻新意頻出,請結合詩歌內容,具體分析。(6分)
七、(2020年浙江金華麗水)
古詩閱讀。
輞口①遇雨憶終南山因獻王維
[唐]裴迪
積雨晦空曲②,平沙滅浮彩。
輞水去悠悠,南山復何在?
答裴迪
[唐]王維
森淼寒流廣,蒼蒼秋雨晦。
君問終南山,心知白雲外。
【注釋】①輞口,輞谷口終南山輞川是王維的居住地。②空曲:高峻險要的山峰。
1.這是一組贈答詩,裴詩中的「積雨晦空曲」與王詩中的「 」相應和。
2.裴迪問「南山復何在」,王維答「心知白雲外」。這問答傳達出彼此怎樣的情誼?請簡要分析。
八、(2020年貴州黔東南州)
(7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各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
是 。
2.請你展開想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所展現的畫面。
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請結合詩意簡要賞析其妙處?
九、(2020年浙江台州)
古詩閱讀(4分)
梅
[宋]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
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①,
惹得詩人說到今。
早梅
[南北朝]鄭燮
迎春故早發,
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
無人別意看。
[注釋]①林和靖,即林道,以種梅養鶴自娛,人稱「梅妻鶴子」。
兩首詩都寫「梅花」,但表達的情感不同。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4分)
十、(2020年浙江寧波)
請你參與「抓詩題·讀古詩」活動,完成題。
【甲】
_____望
[清]周容
獨立空庭日沒西,歸鴉風急翼難齊。
故園小閣疏籬外,烏桕梢頭各早棲。
【乙】
_____望
[清]周容
萬點寒鴉過盡西,一輪斜月向人低。
欲追殘夢驚回處,黃菊樽前剝蟹臍。
閱讀【甲】【乙】兩首詩,關注詩人所望的景物,根據要求答題。(5分)
1.根據詩歌內容,將「曉」「晚」兩字分別填在相應詩題的橫線上。
【甲】_____望 【乙】_____望
2.追隨詩人的目光,你會發現,正是那些富有特徵的景物觸發了詩人的情思。請從兩詩中任選一首,結合詩句,品味詩人所望之景,體會詩人流露之情。
十一、(2020年浙江溫州)
夜雨有作
[宋]張嵲
睡足秋堂夜雨聲,
天涯此夕嘆飄零。
空階滴瀝腸堪斷,
更向芭蕉葉上聽。
(選自《全宋詩》
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詩人的深重愁緒?結合詩歌,簡要分析。(4分)
十二、(2020年浙江舟山)
詩
詞
情
韻
篇
一剪梅·詠柳
[明]夏完淳
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悽涼,剩粉餘紅。金溝①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②,今歲隋宮。
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
【注釋】①金溝:御溝。②陳宮:陳後主的宮殿;隋宮:指隋煬帝的宮殿。隋煬帝開通濟渠,沿河築堤種柳,隋堤柳由此得名。
小舟:在找資料時我發現夏完淳的一首詞符合活動的主題。也想做成展板,並為這首詞配上一段60字左右的解說詞,來幫助大家賞析詞的內涵,該怎麼辦好呢?
小嘉:我覺得首先要「知人論世」,了解作者及背景。
你:哦,我想起來了,我們學過他的詩(1)《 》,對他有一定的了解。
小嘉:對對,讀詩還應該把握詩句的意思。小舟提供的幾個注釋很有幫助。在此基礎上,可以從意象的把握、情感的表達、表現手法的使用等方面人手撰寫解說詞了。
你:是的。我來試著寫一段吧:(2) 。
小舟:太好了!這次活動收穫真大!
十三、(2020年山東濱州)
閱讀下面唐詩,完成題。(6分)
絕句漫興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糝①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雉②子無人見,沙上鳧雛③傍母眠。
[注釋]①糝:米粒。②雉子:小野雞。③鳧雛:小野鴨。
1.詩人在第一-、 二句中選
取「徑」、「工」「 」「 」「 」景物,描繪了一幅初夏郊野圖。(3 分)
2.品析「沙上鳧雛傍母眠」中「傍」字的妙處。(3 分)
十四、(2020年四川成都)
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1-2題。
過摩訶池(其二)
宋祁
池邊不見帛闌船,麥隴連雲樹繞天。
百歲興衰已如此,爭教①東海不為田?
(選自《景文集》卷二十四)
[注]①爭教:怎麼能讓。
1.詩人所見的摩訶池景象,是否符合A卷《摩訶池,消逝的仙湖》中關於「仙湖」景象的描繪?請結合本詩,簡說觀點及理由。(2分)
2. 下面哪個選項更符合詩人「過摩訶池」時的心境?請作出判斷並結合全詩簡要分析。(2 分)
A.樂
B.嘆
C.傷
十五、(2020年貴州安順)
新晴野望
唐]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①。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②。
白水明田外,碧峰山後。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注釋】①氛垢:霧氣和塵埃。②溪口:溪流的入河口。
1.本詩與杜甫的《春望》標題都有「望」字,但詩歌內容及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請比較其不同。(4分)
2.詩句「白水明田外」中,「明」字的意思是「閃耀著光芒」,由此推斷詩中空白處最符合詩歌意境的字是(3分)
A.在B.壓C.連D.出
十六、(2020年河南)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8~19題。(共4分)
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1.詩歌講述了賣炭翁_______________的悲慘故事。(1分)
2.請分析「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在詩中的作用。(3分)
十七、(2020年四川德陽)
古詩詞鑑賞
終南山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註:太乙,終南山的別稱
1. 對這首詩理解與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首聯運用誇張的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近天都」極寫其高大雄偉;而詩人急於進山一遊的心理也躍然紙上。
B. 頷聯寫近景。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又遇茫茫「青靄」,「青靄」的似有若無,為我們留下了馳騁想像的廣闊空間。
C. 尾聯敘事。既表達出詩人留戀美景,還想留宿山中,明日再遊的願望,又用「隔水問」的聲音,反襯出山間的幽深寂靜。
D. 這首詩遊蹤清晰可見。詩人遠望終南山,人在山外,然後詩人已身在山中,接著登頂,然後準備投宿,人還在山中。
2. 請賞析「陰晴眾壑殊」一
十八、(2020年北京)
閱讀《己亥雜詩(其五)》,完成下面小題。
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 近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這首詩的前兩句,詩人寫到了______的自然之景,抒發了______之情。
2. 孟浩然《春曉》中「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與本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都寫到了落花。請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分別借「落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十九、(2020年江蘇蘇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
詠潮
[宋]米芾
怒氣號聲迸海門①,州人傳是子胥魂②。
天排雲陣千雷震,地卷銀山萬馬奔。
勢與月輪齊朔望,信如壺漏報晨昏。
吳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漁歌過遠村。
【注】①海門:指錢塘江與海交匯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經之處。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幫助吳王夫差打敗越國,後因夫差聽信讒言而被「賜劍自裁」。傳說他死後,靈魂化為波濤之神。
1.下列對詩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怒氣號聲迸海門」一句,先聲奪人,以形象、凝練的語言狀寫錢塘江潮水經過海門之時,濤聲震耳、浪花迸濺的雄壯景象。
B.「州人傳是子胥魂」一句融歷史傳說於詩中,仿佛潮水因子胥之冤而奔湧激蕩,怒號不已,增添了詩歌的厚重感,發人深思。
C.頸聯中「朔望」指農曆每月初一、十五,「壺漏」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器,該聯寫因潮水漲落有規律,人們就據此確定日期和時間。
D.「吳亡越霸成何事」指歷史上的興衰變遷算不了什麼,這是詩人觀潮的感慨;「一唱漁歌過遠村」抒發了詩人瀟灑超脫的情懷。
2.「天排雲陣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雲陣千家吼」,你喜歡哪一個版本?請簡述理由。(3分)
3.「地卷銀山萬馬奔」中的「卷」字用得精妙,請說說妙在何處。(2分)
二十、(2020年黑龍江龍東
[古詩賞析]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不畏浮雲遮望眼」一句中「不畏」如何理解?寫出這兩句詩蘊含的深刻哲理。(2 分)
二十一、(2020年四川遂寧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按要求作答。(6分)
晚次樂鄉縣
唐·陳子昂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徵。
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嗚。
[注釋]①樂鄉縣:地名,唐時屬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荊門北九十裡。②野成:指野外駐防之處。③斷:斷絕,消散。④平:此處指景象模糊一片。⑤噭噭(jiào):號叫聲,這裡指猿啼聲。
(1)請你展開合理的想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頸聯所表現的畫面描述出來。(3分)
(2)本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在抒情方式上,與他的《登幽州臺歌》有何不同?(3分)
二十二、(2020年江蘇連雲港
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完成題。(6分)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1請從聽覺角度賞析本詩景物描寫的句子。(3分)
2品味「閒敲棋子落燈花」一句中「敲」字的妙處。(3分)
二十三、(2020年山東泰安)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作者將一個「狂」字貫穿全詞,對「狂」字內涵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詞人此時40歲便自稱老夫,志得意滿,此一狂也。
B.太守出獵而須「報」知百姓跟隨去看,此二狂也。
C.出獵必須射虎,自比孫郎,英姿勃發,此三狂也。
D.詞人將自己寫成彎弓勁射的英雄形象,此四狂也。
2對這首詞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詞將敘事、用典、言志融為一體,風格豪放,超邁灑脫。
B.這首詞上片寫出獵,下片寫請戰,由虛而實,場面熱烈,情豪志壯。
C.這首詞表達了作者要報效國家、心繫國家命運的愛國情懷。
D.這首詞通篇押「陽韻」,音調鏗鏘高昂,表現出詞人意興飛揚的氣派。
二十四、(2020年四川廣安)
古詩詞鑑賞(4分)
漁家傲·秋思
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1)對這首詞的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這首詞的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樸、凝練,是宋詞中的精品。
B.詞的上片重在寫景,主要描寫了塞下風景之「異」,勾勒出西北邊境肅殺悽涼的秋景,暗含著軍事態勢的嚴重。
C.詞的上片中「長煙落日孤城閉」一句,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相似。
D.詞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滿地」一句,以如霜的月光為背景,烘託了徵人悽婉的愁思。
(2)「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二十五、(2020年綏化)
賞析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下列各句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親射虎,看孫郎」中的「孫郎」指孫權,這裡是作者自喻,「辛苦遭逢起一經」一句中,「起一經」是指作者因精通某一經籍而通過科舉考試得官。
B.《江城子·密州出獵》和《過零丁洋》的表達方式都是先記敘後抒情。
C.「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兩句詩巧借地名,運用雙關語,渲染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
D.「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一個「狂」字貫穿全調,突出表現了作者少年時期的豪情壯志。
②這兩首詩詞的畫線句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集中體現,請任選一處從修辭、鍊字或表現手法等角度進行賞析。(2分)
二十六、(2020年天津)
下面對《遊山西村》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遊山西村
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A.首聯中「莫笑」表達了詩人對淳樸民風的讚賞,「足」字寫出了農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頷聯寫出了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的境界,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理。
C.頸聯寫農人歡天喜地慶賀「春社」。古樸的風俗,淳厚的農民,使詩人流連忘返。
D.尾聯轉為優傷的筆調,直抒胸臆,寫出了詩人走出熱鬧喧器後內心的失意與孤獨。
二十七、(2020年甘肅天水)
古詩詞賞析(10分)
【甲】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乙】
漁家傲·秋思
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1.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甲】詩主要寫的是王維出使邊塞途中的所見所感。
B.【甲】詩通過「歸雁」、「大溴」、「孤煙」「長河」、「落日」、「候騎」等自然景物,向我們展示了邊塞的神奇壯麗。
C.【乙】詞境界闊大,氣魄宏偉,剛健峭拔,蒼涼悲壯。所以王國維稱之有李太白「西鳳殘照,漢家陵闕」之風。
D.【乙】詞的上闋寫景,圍繞「異」字,分別從雁無留意,邊聲四起,孤城閉三個方面勾勒出西北邊境肅殺悽涼的秋景,暗含著軍事態勢的嚴重。
2.在詩詞大會上,有道文字線索題的答案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比賽中,主持人已給出了A、B、C三條線索,請你再編寫一條D線索,讓答題者最終鎖定答案。(3分)
A.該詩人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尤長五言。
B.世人將李白、杜甫與他並稱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詩、書、畫、音樂等,有「詩佛」之稱。
C.此詩是詩人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途中所作。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詩和【乙】詞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發感情,有什麼異同?(4分)
二十八、(2020年福建)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4~5題。(6分)
【甲】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甲詩開篇寫楊花落盡、子規哀啼,渲染暮春冷落、悽涼的氣氛
B.乙詩「沙似雪」運用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月下大漠蒼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樂烽」既表明地點,也能引發對特定情景的聯想。
D.兩首詩都從視覺、聽覺和嗅覺等角度描寫景物,使人如臨其境。
2.這兩首詩都寫到「月」,表達的情感有什麼不同?請簡要分析。(3分)
二十九、(2020年江蘇鹽城)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第題。(6分)
詠牡丹(其二)
卜元亨
草堂松菊晚凋殘,獨有西園舊牡丹。
自是枯枝存勁節,依依唯戀故人還。
【注】①卜元亨,元末明初東溪(今鹽城便倉)人,曾任吳王張士誠軍部先鋒。②枯枝:指枯枝牡丹。③故人還:拒載,詩人被明太祖遣戍遼陽,家中牡丹十年未開。其妻朝夕對花祝云:「夫君有還信,當復再開花。」至永樂元年,花忽大放,元亨果遇赦還。
(1)本詩題為「詠牡丹」,卻從松菊寫起,有何妙處?(2分)
(2)聯繫詩人經歷,概括詩歌的二、四兩句所表達的情感。(4分)
三十、(2020年山東臨沂)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小題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兩詩都寫夜間「聞笛」,都抒發思鄉之情,但寫法上有所不同,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
三十一、(2020年甘肅武威)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題目。(5分)
卜算子·席間再作
葛立方
嫋嫋水芝①紅,脈脈蒹葭浦②。淅淅西風淡淡煙,幾點疏疏雨。
草草展杯觴,對此盈盈女③。葉葉紅衣當酒船,細細流霞④舉。
①水芝:荷花的別稱。②蒹葭浦:一般的、尋常的水濱。③盈盈女:姿容美好的女子,此處指荷花。④流霞:神話中的仙酒,此處指美酒。
1.根據詞意,完成填空。(2分)
緊承「盈盈女」,下闕以「 」喻荷花,與上闕「 」一句照應。
2.對詞中疊詞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首句「嫋嫋」兼寫外貌與精神,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荷花的柔麗嫵媚、婉轉多姿。
B.詞人筆下的風不是狂風,而是「淅淅」的風,充分襯託出荷花的生動情態。
C.詞中以「淡淡」狀「煙」,營造朦朧的、似輕紗般的意境,襯託荷的姿態優美。
D.飲酒賞荷本是賞心悅目之事,但從「草草」「細細」來看,作者其實在借酒消愁。
三十二、(2020年陝西)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4分)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詩中的女子,為何會讓君子「寤寐思服」?請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
2.本詩起句運用「興」的手法託物寄意。請從學過的其它詩文中選取一例,並加以簡析。(2分)
三十三、(2020年四川自貢)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長安春望
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閒。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注】盧綸(739年—799年),字允言,大曆十才子之一。曾中進士,因安史之亂爆發,未能為官。後屢試不第,受舉薦為官,又因政治鬥爭受到牽連,終身未受重用。
1. 以下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鑑賞,正確的請選「A」,錯誤的請選「B」。
(1)首聯寫春望之景,用「東風」「卻望」「千門」照應題目。( )
(2)「草色閒」中的「閒」字精巧,與詩人愁情形成對比。( )
(3)頷聯寫春望之思,間接抒發了詩人思鄉望歸之情。( )
(4)尾聯寫春望之感,表現感時傷亂、歸隱田園主題。( )
(5)全詩虛實結合,淺吟低唱,讓人讀後產生情感共鳴。( )
2.頸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描述並概括畫面特點。
三十四、(2020年武漢)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
答人
【唐】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選自《千家詩》)
下列對本詩內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第一句的「偶來」可以看出詩人的隨心隨性。
B.從第二句的「高枕」可以體會到詩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C.從三、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詩人並不在意生活的窘迫。
D.從整首詩來看,隱者形象是無拘無束、超凡脫俗的。
三十五、(2020年四川涼山)
閱讀《採桑子》,按要求回答問題。
採桑子
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①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注釋:①西湖:潁州西湖,歐陽修曾任穎州知州,晚年辭官退隱後便定居此地
1. 這首小令寫了哪個季節的景色?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境?
2. 這首詞在描寫景物上運用了哪些藝術技巧?請選擇一個方面結合實例分析。
2020年中考語文真題彙編:詩詞鑑賞一(35題)
答案:一、1.點明了送別的時節和地點,以飄飄青楓和悽悽秋雨營造了一種迷濛悽涼的氛圍,映襯出離別時的不舍之情,也暗含了詩人對朋友前途命運的擔憂。
2.想像奇特,詩人將自己對朋友的情感寄託於「白雲」,「白雲相送」既表達了對朋友的同情和寬慰,又借「白雲」高潔的形象隱含著對友人的讚賞和激勵。
二、1. (2分)「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待客人時傾其所有的盛情,(1分)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主人的敦厚淳樸和誠摯好客。(1分)
2. (3分) (1) 面對困境時 (1分) (2) 描繪或讚美山水美景時(1分) (3)事情有了轉機時(1分)
三、先寫A,後寫B。
理由:A詩寫詩人仰慕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表達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我們可以看到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全請字裡行間洋溢者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B詩前兩聯寫出了詩人漂泊江漢的孤獨和思歸之情後兩聯則表達出詩人身處逆境而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情懷。這些內容和情感,說明B詩寫得晚。
譯文:
望嶽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
層層白雲,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江漢
我漂泊在江漢一帶,思念故土卻不能歸,在茫茫天地之間,我只是一個迂腐的老儒。
看著遠浮天邊的片雲和孤懸暗夜的明月,我仿佛與雲共遠、與月同孤。
我雖已年老體衰,時日無多,但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依然存在;面對颯颯秋風,我覺得病情漸有好轉。
自古以來養老馬是因為其智可用,而不是為了取其體力,因此,我雖年老多病,但還是能有所作為的。
四、晏詞用「重簾」「過燕」「晚花」「涼波」等意象寫環境悽清冷落,「好風」「疏雨」寫人孤身獨處,表達詞人嘆息時光易逝,美景難留的淡淡閒愁。屈詞用「花」「水」等意象來強化愁情,用「遺」「空」寫故國依舊而人事已非,借「白門」與「白頭」說故都往事令人愁生白髮,表達詞人江山巨變後的痛苦。兩首詞都寫「愁」,晏詞寫的是個人閒愁,屈詞寫的是亡國之愁。
譯文:
(晏殊) 小樓重重門帘外面有燕子飛過。晚上紅花的花瓣落在了亭子裡。獨自一人在欄杆邊而感到寒冷。因一陣輕風才看到那碧綠簾幕。幾次稀稀疏疏的雨滴在荷葉上。酒醒來人都走了又有了憂愁。
(屈大均)一片花瓣含著一片愁,這些含愁的花瓣隨著江水不向東方流去。被輕柔之風捲入空中,飛入昔日的景陽樓,六朝已成過往,只留下一片荒草,六朝的諸多園囿此時空寂荒涼。金陵故都往事令人容易愁生白髮。
五、ABD.正確;
C.有誤,頸聯的意思是: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描寫的是紅日初生的早春之景。選項中「紅日西沉,春色漸濃」錯誤。
故選:C。
譯文:
孤單漂泊青山之外,獨自行舟綠水之間。
潮水上漲,兩岸之間更顯寬闊;順風吹來,一條白帆正好高懸。
夜色將盡,海上旭日東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現。
家書既已寄出,會被送往何處?希望北歸大雁,送到洛陽之邊。
六、此詩一改古詩中的「悲秋」常態,令「樂秋」「喜秋」之情躍然紙上,寫得情趣盎然,富有新意,首句一個「新」字,一改秋景蕭瑟與肅殺的老印象,透露出秋景的清新可人,別有一番情狀;「拖筇放腳任天真」表現詩人雖已年邁,但依舊率真灑脫的個性,三四兩句,頗有理趣,江山風月並無「常主」,只要保持內心閒適,不為俗世所累,改「閒愁」為「閒樂」,就能悠然擁有風月江山,成為江山的主人,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創作背景】其中第一首看成是閱讀《前赤壁賦》的體會,詩歌作於詩人晚年辭官察居以後,因而同樣流露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和對封建禮教的蔑視。
【解析】寫作此詩時,看來詩人的年事已高。何以見得?一則外出已要手杖陪伴,二則已以「閒人」自居——這就不是「又得浮生半日閒」的暫得寬餘,而是在擺脫俗務、參透人生以後不復有所牽掛的真正閒適。同時從詩中又可知道,其時詩人身體尚健,心情不惡,故而注意到了入秋以來的景物變化,並以相當飽滿的遊興於月白風清之夜任情適性,悠然出遊。
詩的前兩句述出遊的情事,後兩句抒出遊的感想。前兩句實寫,是對「東坡語」的實踐,清風明月悠然入懷,物我合一,攜杖信步,其樂融融;後兩句虛寫,是對「東坡語」的發揮。蘇軾只是泛說「天地之間,物各有主」,具體到自然景物,則認為人入得以\\\\\'享用,人人都是大自然的主人。詩人汪婉則進一步認為,江山風月的主人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人員的更迭固然是變,而即使是同一人,也因心情之異而有所不同:心閒方能成為大自然的主人,若心為俗務牽累,是不可能欣賞到大自然的美色的。
七、1.蒼蒼秋雨晦
2.裴迪以「南山復何在問候,表達對王維的思念與牽掛;王維以「心知白雲外」應答,表達自己懂裴迪裝迪也懂自己,都不為外物所擾,可見兩人情誼深厚,彼此是知音。
譯文:
輞口遇雨憶終南山因獻王維
秋雨綿綿,高峻險要的山峰中因厚重的雨勢而顯得昏暗,廣闊的沙地失去了光彩。輞川的水流向遠方,南山又在哪裡呢?
答裴迪
深秋,天色蒼暗,秋雨連綿,河水浩大,水勢緩慢。君若問終南山在什麼地方?該在那白雲翻滾的天外。
八、1.停宿。
2.春潮上漲,江水與兩岸齊平,江面更顯寬闊;船行江中,春風吹拂,船帆高掛,船行平穩而輕快。
3.「生」「入」採用擬人修辭手法,將「日」和「春」人格化,賦予它們人的意志和情思,無在描述自然的時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給人積極、樂觀向上的力量。
九、第一首詩描繪梅花「不染塵埃」和身處「竹籬茅舍」卻「自甘心」的形象,表達詩人淡泊名利的志趣(寫清高自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潔身自好、與世無爭等亦可)。第二首詩描繪梅花「故早發」「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的形象,表達詩人對梅花不畏嚴寒、不甘落後的精神品質的讚美(寫渴望被人欣賞或懷才不遇亦可)。
譯文:
梅
高潔的梅花,不受塵埃半點侵蝕,甘心淡泊地生長在竹籬邊、茅舍旁。只因錯誤地認識了酷愛梅花的林和靖,惹得詩人談笑至今。
早梅梅花早先開放,是因為它要迎接春天的來臨。儘管冬季天氣非常寒冷,但它還是傲然獨立,毫不畏懼。它只是怕開花落在群芳眾花之後,那時人們遊春的意興索然,再沒有人會特別注意地觀賞它了。
十、(1)晚 曉
(2)【示例一】甲詩第一句,詩人望著西沉的落日,想到自己獨自站在空蕩蕩的院子裡,有一種落寞的感受,流露出憂傷之情。
【示例二】甲詩第二句,詩人望見「歸鴉」「翼難齊」,想到烏鴉難歸巢,自己也有家難回,流露出故園之思。
【示例三】乙詩第一句,西去的「萬點寒鴉」引起了詩人悽涼的感受,觸發了詩人對故園的思念之情。
【示例四】乙詩第二句,詩人望見低垂的斜月,想到月有殘缺,人無團圓,流露出對故園的懷念之情。
參考譯文:
晚望
夕陽西下,我獨自一人站立在空蕩蕩的庭院中,歸巢的烏鴉在疾風中羽毛紛飛。想想故鄉那籬笆牆外,此時烏鴉早已在烏桕樹上棲息。
曉望
一群烏鴉向西邊飛去,簷下殘月低垂。我多想回到剛才的夢中,再與家人一起喝菊花酒,吃秋蟹。
十一、通過「天涯」「嘆」等詞讀出了詩人的飄零孤寂,從「雨打芭蕉」聲比空階滴瀝的雨聲讓人聽著更斷腸,進一步感受到了他的愁思深重。
十二、(1)《別雲間》
(2)例1:這首詞選用了傷心夕照、御水隋堤、飛絮籠煙、長條滴翠等意象,營造了深邃的意境,託物言志,借詠柳的方式抒發了亡國之痛。
例2:「故國悽涼」句,寫故國敗亡,如同百花園裡風吹雨打,只剩下一片殘紅,下面三句以寫首都皇宮的衰敗景象,抒發世事變幻、故國淪亡的傷感。
例3:第一句,寫柳絲默默無語低垂在斜陽中,這是多麼傷心的形象。
例4:借景抒情,表達了作者的悲痛之情。
十三、1.楊花 溪 荷葉 評分:共3分。
2.「傍」,本指靠近、依靠,詩句中寫小野鴨親暱地依偎在母鴨身邊安然入睡的情態,流露出作者對這幅寧靜、溫馨畫面的喜愛之情。評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十四、1.不符合,因為本詩描繪的摩訶池景象冷落、衰敗。
2.B。作者因昔日的熱鬧場面變為麥隴連雲、樹木繞天的衰敗景象而感嘆歷史變遷的必然。
十五、1. 《新晴野望》寫了雨後初晴的陽光下,面對開闊明亮、生機勃勃的景物,詩人表達了喜悅閒適之情。《春望》寫了戰火紛飛時的衰敗零落之景,面對國破家亡的現實,詩人表達了對國家前景的擔憂和對親人的思念。
2. D
十六、1.以燒炭賣炭為生卻橫遭掠奪 (意思對即可。1分)
2.①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宮使的仗勢欺人、粗暴蠻橫。②間接地表現了賣炭翁在強權面前的無奈、無助。③表達了對統治階級罪惡的控訴。或:對底層勞動人民的同情。
(意思對即可。一點1分,共3分)
十七、1. A
2. 這句描寫出詩人俯在天氣變化下,山中的眾多溝壑都顯出獨特的形態。「眾壑」與上句中的「中峰」相呼應,突出了終南山的雄偉壯大,表達詩人的喜愛之情。
十八、1.(1). 白日西斜,廣闊天涯 (2). 離愁的無限感慨與豪放灑脫
2. 龔詩中「落花」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非沒有感情,而是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孟詩中「落花」則表達了詩人對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十九、1.(3分)
2.例:喜歡「千雷震」。「千雷震」比「千家吼」的聲響更大,氣勢更壯,以此設喻,更能表現錢塘潮奔騰而至的雄壯景象;打雷與「雲陣」都屬於天氣現象,由雲陣到雷聲,聯想自然、貼切。
(3分,答喜歡「千家吼」,分析合理,表述清晰者,正常賦分)
3.現了潮水的翻卷狀態,突出了潮水的迅猛有力。(2分)
二十、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這兩句詩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
二十一、(1)詩人放眼四周:入城前見到的野外戍樓上的縷縷荒煙,已在視野中消失;深山上參差不齊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
(2)表現了詩人孤寂、悽涼的心情與濃重的鄉愁。《登幽州臺歌》素淡的筆墨抒寫真情實感,質樸明朗,蒼涼激越。而這首五律,筆法細膩,結構完整,採用寓情於景的手法,又有含而不露的特點。
二十二、1(3分)「雨」是「黃梅時節」的雨,聲音細密低回,是低音部;「蛙」是「青草池塘」的蛙,聲音密集響亮,是高音部。(1分)「家家」「處處」寫出了聲音分布的空間之廣與節奏之快,表現了夏夜雨中蛙鳴的熱鬧,以聲襯靜,(1分)表現了詩人等待的煩悶與內心的孤寂。(1分)
2(3分)敲,敲擊,一個動作。(1分)生動含蓄地表現出詩人約客不來的悵惘無奈之情和敲棋自遣的寂寞孤獨之感。(2分)
二十三、1.A2.B
二十四、(1)D(2分)
(2)思念家鄉(1分)渴望建功立業(1分) (共2分)
二十五、① D
②示例一:「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運用典故,表達作者報效國家,關懷國家命運的愛國精神。(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天狼」喻指西夏軍隊,生動形象的表達了作者報效國家,關懷國家命運的愛國精神。)
示例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現詩人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民族氣節。(「取」「照」兩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表現了詩人捨生取義的民族氣節。)
評分說明:(12分)第(1)題共8分,每空1分。錯別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第(2)題共4分,第①題2分,「少年時期」的說法錯誤;第②題2分,答出修辭、鍊字或表現手法等得1分,答出表達效果得1分。
二十六、D
二十七、1.B(3分)
2.示例①:這兩句詩運用對偶手法,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奇觀」,其中「圓」、「直」兩字極富神韻。示例②:營造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氨圍,表達了詩人對大漠奇特壯麗風光的讚美。(只要能夠體現「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線索的答案即可得分)(3分)
3.相同點:都表現了邊關戰事吃緊。都含蓄地表達出慷慨雄壯的思想感情。(答對一點即可得分)
不同點:①【甲】詩作者藉此典故,將鎮守邊關的節度使崔希逸比之為竇憲,有稱頌其戰功之意。②【乙】詞作者藉此典故,寫了將士們渴望建功立業的心情和壯志難酬的悲憤。(4分)
二十八、1.(3分)D
2.(3分)甲詩想像奇特,借明月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牽掛;乙詩描寫「月」,表現邊塞的苦寒,襯託徵人思鄉的愁緒。
評分說明:意思答對即可。
二十九、(1)運用對比的手法,通過描寫松菊凋殘的景象,突出了西園牡丹的堅勁和氣節。
(2)表現詩人對牡丹品質的讚美;體現了詩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氣節;借物喻人,借牡丹等待自己開放,表達對妻子一直等待自己歸來的感動。
三十、《春夜洛城聞笛》運用想像和誇張,突出笛聲的無處不在,借抒發離情別緒的《折楊柳》表達思鄉之情。《夜上受降城聞笛》含蓄蘊藉,將所要抒發的感情蘊涵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借夜風中悽涼幽怨的蘆笛聲,抒發徵人思鄉之情。
三十一、1.(2分)紅衣 嫋嫋之芝紅
2.(3分)D
三十二、1. 她文靜、美好,善良;勞作姿態優美。
評分標準:答出「文靜」「美好」「善良」,得1分;答出「勞作姿態優美」,得1分。共2分。
22. [示例一]「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以蘆葦、霜露起興,引出下文寫主人公追尋伊人而不得。
[示例二]「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說山上的物產,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
評分標準:舉例正確,得1分;分析恰切,得1分。共2分。
三十三、1. (1). A (2). A (3). B (4). B (5). A
2. 示例:極目遠望,家鄉在浮雲之外,長安城中,宮闕參差錯落,籠罩在一片殘陽之中。家鄉:浮雲繚繞,遙不可及,宮闕:錯落有致,落日籠罩。
三十四、C
三十五、1.這首小令寫了春季的景色,表達了詞人遊西湖時愉悅的心境。
2.示例一:運用了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手法。「綠水逶迤,芳草長堤」從視覺角度綠水、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從聽覺角度寫樂聲和歌聲,描繪了西湖清麗、恬靜、淡遠的春景。
示例二:下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寫風平浪靜;「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寫漣漪微動,驚動了沙洲上的水鳥,動靜相襯寫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下載完整無水印電子版請點擊文末原文瀏覽或訪問:
http://www.xiyuwen.com/Article/7741(建議複製到電腦端訪問)
習語文(Www.XiYuWen.Com)註冊送積分,資料免費下!
歡迎將您的專題講座、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等與大家分享,來稿請發至郵箱czyw@txlexue.com。
1.凡本公眾號原創的包括文字、圖片、音視頻等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原作者,未經本平臺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下載、摘編到其他媒體或網絡論壇。已經本平臺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語文在線初中版」,轉載圖片、照片、視頻時請保留水印標識。在轉載作品的末尾,須註明「閱讀原文」(「閱讀原文」設置為該作品在「語文在線初中版」微信公眾號的超級連結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平臺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公眾號註明來自「來源:XXX(非語文在線初中版)」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下載使用,須同時註明作品的轉載途徑和最終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感謝作者,文字、圖片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聯繫郵箱:czyw@txle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