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電梯裡,一個肉嘟嘟的小男孩問我:「姐姐,你的裙子真好看,但是你不冷嗎?我擔心你會感冒。」哇塞,這個小朋友太會說話了,竟然沒叫我阿姨,又說裙子好看,又關心身體的,真的想不到這是從一個三歲孩子嘴裡說出來的。
據研究發現,世界上90%的人先天基因都是不相上下的。也就是說,情商的高或低和後天有著更重要的關係。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戈爾曼在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成功的80%在於情商,智商只佔20%。卡耐基也曾說過,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專業知識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際能力卻佔85%。
生活中我們都羨慕能說會道,自信而又熱情開朗,到哪都是焦點,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在事業上都是如魚得水。
情商的定義
第一個提出「情感智力」(英文EmotionalIntel?lige nce)的是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彼德·塞拉斯和新罕布夏大學心理學家瓊·梅耶在1990年提出的。1995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丹尼爾·戈爾曼首次提出「情商」(英文EmotionalIntel ligenceQuotient,簡稱EQ)的說法。他把「情商」定義為:個體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種發掘情感潛能、運用情感能力影響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及人生未來品格的重要要素。「智商」取決於先天基因的不同,而「情商」能夠通過後天的嚴格要求和科學訓練養成。
情商低的表現
1.自私自利
自私自利的人往往情商都比較低,他們只關注自己的感受,不知道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做不到不去共情,同理心,給人感覺自私自利,不好相處,並且經常自大自負,自以為是。。時間長了自然就沒有朋友了。
2.一根筋很執拗
在生活中有那麼一種人,特別的認死理兒。無論怎麼說怎麼勸他都聽不進去,固執並且任性。思考問題不會多角度分析。這樣的人通常很偏激,時間長了還會脾氣暴躁。怨氣特別多。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交往中很難遇到真心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友誼。
3.糾結猶豫
遇到事情自己拿不定主意,沒有主見。總是在很小的事情上糾結,琢磨不定。遇到工作的話會影響工作。
4.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家裡依賴父母。但是出門在外就不會有人再這樣慣著你了,遇到事情容易退縮,依賴性強,還會給別人添麻煩。
5.說話傷人
有的時候說話非常傷人。雖然是實話,但是說出來生硬,讓人聽起來感覺非常的不舒服。不懂得考慮別人的情緒。經常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或者不該說的話。也經常會讓大家感到尷尬。
美國心理學家曾追蹤家庭生存背景較好,1940年進入哈佛大學學習的95 位學生,從中發現以工資、職位、生產力水平等因素來考察,在校成績最好的不見得工作業績就好,對生活、人際關係、家庭、愛情的滿意度也不是最高的。另有心理學家對生存背景較差的450名男孩做同樣追蹤,有13的人智商低於9 0。研究發現智商的高低與其中年的成就沒有直接的關係。在450人中智商低於80的人,失業10年以上的有7%,而智商超過100的人中失業10年以上的人同樣為7%。這一數字為情商的存在提供了重要的根據。因此,心理學家說,人的成功主要取決於情商而不是智商。
情商過低對孩子的影響
心理學家們認為:「情商」是一種洞察人生價值、揭示人生目標的悟性,是一種克服內心矛盾衝突、協調人際關係的技巧,是一種駕馭者的智慧。
情商高的人,很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克制自己的衝動。真正的了解他人體會他人感同身受鞭策自我同時也激勵著自己和他人但是情商過低的人卻會帶來各種負面的影響。
1.情商對學習的影響
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一個情商低的人總是喜歡三心二意,胡思亂想。專注力不集中。遇到不會的問題也不願意主動問老師,長期以往導致成績下降。認為學習是負擔,是非常繁重的壓力。甚至是厭學,還會變得焦慮,便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也體會不到進步的快樂。
2.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通常情商低的人缺少良好溝通的能力。在與人交往中常常讓人感覺到不舒服。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同時也沒有良好的自我表達能力,很難與人形成融洽的合作關係,就很難獲得真正的友誼,那麼在集體裡同時也是容易被孤立的那一個。
3.影響自信心
情商低的人缺乏自我認知,不懂得如何管理情緒。遇到事情容易衝動,無法冷靜理智的思考問題。就經常容易出錯,遇到的困難也處理不好,解決不掉。經常這樣的情況發生,對自己便會沒有自信心,總認為自己做不好,懷疑自己的能力,喪失勇氣。就容易形成自卑性格。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
1.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平時要教會孩子管理好自我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的表達情緒的方式有很多種,但一定要選擇最溫和的那一種,很多小朋友願意發脾氣是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們可以讓小朋友在生氣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延遲滿足。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當情緒平復之後再解決問題。
2.教會孩子傾聽
傾聽是培養高情商的開始,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別人,從別人的語言中分析別人的情緒,想法和出發點以及立場。抱有一顆同理心以供窮的態度,感同身受對方問題。
傾聽的時候,一定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與對方互動,讓人知道你在聽,並且在思考。
3.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在家庭生活中點點滴滴透露著高情商,包括講文明,懂禮貌。說話溫和細語,感情和睦,對孩子也尊重與平等。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對孩子打罵。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就是孩子待人接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