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比智商重要!3招提升孩子的情緒認知能力,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2020-08-25 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孩子未來的人生幸福美滿,因此,家長總是不惜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對孩子進行教育投資。但是,結果卻經常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導致孩子厭學、學習獨立性差、任性自私等。近幾年,學生因學業壓力、與父母溝通問題而選擇離家出走、自殺的現象頻頻充斥人們的眼睛。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很多家長只重視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而忽視非智力因素對孩子未來成功與命運的影響。

其實,早在許多年前,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就說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是父母家教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比孩子智力的教育要重要得多。」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性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為。」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一致認為:一個人成功20%來自智力因素,其他80%是智力之外的因素,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他的情商。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科學促進會研究員丹尼爾·戈爾曼博士1995年在其出版的《EQ》(情商)一書中首次提出了「情商」這個心理學名詞,並且提出了「情商比智商更能影響成功」的觀點,引起全球廣泛關注。

如果一個人從小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對挫折,急躁、固執、自負,情緒不穩定(也就是「情商低」),那麼,他智商再高,也很難取得成就。

反之,情商高的人,會有很好的自我認知,積極探索,從探索中建立自信心,對自我情緒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歡與人交往,願意分享、合作,為日後成功做準備。

什麼是「情商」?「情商五維」與「情商九項」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簡寫為EQ)又稱「情緒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IQ)相對應的概念。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認為,情商應該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即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管理自身情緒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和人際關係管理的能力。情商所包含的這5方面的內容被稱為「情商五維」。

結合我國兒童情商教育現狀和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情商的五個維度又被細化為9個方面,即:情緒管理能力、自律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同理心、責任心、挫折抵抗能力、獨立性、人際交往能力和自信心,並將之稱為「情商九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注意到,那些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許多並非智力超常,而是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認真對待;有很強的上進心,把學習當作充滿樂趣的事情去做;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基本不需要家長去提醒督促。

而有些孩子頭腦聰明過人,但是學習成績平平,甚至處於落後的狀態,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學習當作沉重的負擔,當作痛苦的事情,被動地應付。從表面上看,這是學習上的問題,其實根源在於情商的缺乏,健康人格的缺失。

當我們明白了這些,就不會再死盯著考試分數,硬逼著孩子學習了,就會著眼於孩子整個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孩子的情商培養。當孩子懂得要為自己承擔責任的時候,就會形成明確的目標,產生無窮的上進的動力。

「情商」是一種技能,需要從小開始學習和培養!

情商(EQ)是一種強大的技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克服挑戰,並與他人建立牢固的關係。高情商的人能夠包容和建設性地處理諸如悲傷、憤怒和恐懼等具有挑戰性的情緒,也接受自己,同情他人。

情商是一種技能,需要學習和培養。孩子的「情商」會隨著有方向的引導而得到提升。研究指出:EQ最早在0歲時就開始形成,進而在整個童年期逐漸形成,然後建立起我們已有的情商觀念。專家們還認為:一個人是否具有較高的情商,和童年時期的教育培養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培養情商應從小開始。

3招提升孩子「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我們的孩子發展更高的情商。在「情商五維」中,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是情緒智力(即情商)的基石。所以,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就要從提升孩子「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開始。


在講到如何提升孩子「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情緒?情緒就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表現。認識自身的情緒就要引導孩子準確地感知、理解自己的喜、怒、哀、樂。 

接下來,若蘭媽咪將為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通過「3步走」的方式,提升孩子「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第一步: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建立安全信任感。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埃裡克森在1950年曾提出:在個體發展的早期,人格發展最主要的課題是建立對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嬰兒如果能受到父母或其他看護人的良好照顧,尤其是母親,如能夠對嬰兒採取慈愛的態度,並且這種慈愛是經常的、一貫的和可靠的,嬰兒就會覺得舒適與滿足,進而會產生最初的安全感,會對周圍的世界產生信任和期待。

安全感是最重要的生命質量指標,是兒童心理健康的基礎。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際關係,積極挖掘自身的潛能。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安全感和信任感會給他們帶來足夠的心理保障,讓他們面對困難的時候多一分底氣,也會增添幾分信心。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更多地會感知到孤獨和被拒絕、對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仇恨和敵視的態度,行為上也更容易出現逃避、退縮或攻擊性的行為,較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只有孩子和父母之間建立了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孩子才敢於在父母面前,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所以,在平時生活中,父母除了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寶寶之外,更需要在心理上、精神上安撫和關愛寶寶,讓他在懵懂中建立起對這個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同時應該多陪伴孩子,花時間多與孩子交流,認真聽取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用實際行動去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這才是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也會更好的成長,變得積極和陽光。

第二步:給孩子提供感受豐富情感和自由表達情感的機會。

人的交往是一種情感交往、情感互動,個體是通過不斷調控自己的情感反應來影響、感染他人的,因此,幼兒學習表達情感不同於認知教育,它更多地強調感受、感知、體驗、理解和反應,在教育過程中更多地強調情感經驗的積累和展現,因此,需要我們更多的創設良好的情景氛圍和講究整個教育方式的自然性。

幼兒的情商是「養」出來的,而不僅僅靠教育靠「說教」。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為孩子提供感受各種情感的機會,讓孩子在各種環境和活動中學會觀察、體驗、感受他人與自己情感情緒,學習用較好的表達方式展現自己的情感,還要善於把孩子豐富且敏銳的情感引向好的方向,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其健康發展。

一些家長不理解孩子情緒發展的複雜性,他們希望孩子總是開心地微笑,孩子一哭鬧,他們就會近乎神經質地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其實,這樣孩子就失去了體驗更豐富的情緒的機會。

研究者通常認為:痛苦、快樂、興趣、驚奇、厭惡、憤怒、懼怕、悲傷等8種基本情緒是人類嬰兒從種族進化中獲得的,也就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儘早體驗並豐富這些情緒。

比如:讓孩子體驗一下買不到心愛的玩具的失落,體驗一下被小朋友拒絕的沮喪,體驗一下被大孩子欺負的痛苦,體驗一下等待自己喜歡的動畫片開始的焦慮,體驗一下被成年人認可的喜悅,體驗一下行走在黑夜的緊張,體驗一下被人嘲弄的鬱悶... ...這一切體驗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熟悉和體驗各種情緒,特別是那些負面情緒。

另外,家長要給幼兒自由表達情感的機會和表達情感的工具。幫助幼兒表達情感的最好方法之一是教他們簡單、恰當的詞彙來描述他們的情感。建議這樣的短語:「我感到難過是因為… …」或者「當這發生的時候,我覺得… …」或者「我不喜歡… …」。你也可以試著讓他們畫一幅畫或者唱一首關於他們感覺的歌… …有許多其他創造性的方法來幫助我們的孩子學習如何表達他們的情感。在此階段裡,父母應幫助寶寶強化和固定好情緒,疏導不良情緒。

第三步: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聲音,肯定孩子的情緒。在孩子向你訴說他的感覺時,你要注意傾聽,然後再把他告訴你的感受反饋給他。要允許孩子說出自己的憤怒,而不是告誡他們「不要生氣」。此外,詢問他們生氣的原因,對幫助他們控制情緒也很重要,切記不要在孩子憤怒時試圖壓抑他們的情緒。

教育孩子們,他們不能選擇自己的情感,但他們可以選擇如何處理這些情感。通過接受他們的感受,你讓他們知道他們是安全的,這樣感覺是正常的。即使你不同意他們的觀點,你也可以讓他們知道你理解他們的感受。僅僅通過了解他們的感受,你就可以引導他們找到一個平靜、高效的解決方案。

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往往比培養一個「高智商」的孩子更重要,因為這會讓孩子的生活充滿更多的快樂和滿足。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家長要順應孩子的自然發展,激發其主動的情感潛能,培養友善的人際關係,為其身心發展奠定基礎。

隨著孩子長大,可能會出現一些讓家長頭疼的問題,比如愛哭鬧、經常亂發脾氣、不自信、不會表達自己、自理能力差... ...其實面對這些,家長大可不必太過焦慮。只要認真關注、了解孩子的心理,並掌握科學有效的方法,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情商培養,就可以順利解決這些問題。

這套《愛上優秀的自己》系列兒童情商培養和勵志繪本,特別為解決家長在這方面的困惑而推出,全套滿滿正能量,給孩子提供無盡的精神財富,給家長提供實用有效的解決方法。

繪本全套共10冊,一冊一個故事,針對家長十大早教難題,通過故事的形式,幫助家長朋友們引領孩子健康成長。每本繪本的最後,都有成長啟發類型總結,便於親子閱讀,幫助父母更好的教育孩子,讓孩子成長為更優秀的自己!

這套《愛上優秀的自己》系列兒童情商培養和勵志繪本,全套共10冊,原價150元/套,現在僅需69元/套。有需要的家長,點擊上方連結,即可下單。

相關焦點

  •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3招提升孩子的情緒認知能力,培養高情商的娃
    如果一個人從小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對挫折,急躁、固執、自負,情緒不穩定(也就是「情商低」),那麼,他智商再高,也很難取得成就。反之,情商高的人,會有很好的自我認知,積極探索,從探索中建立自信心,對自我情緒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歡與人交往,願意分享、合作,為日後成功做準備。
  •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家長常和孩子說這3句話,培養高情商寶寶
    而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一書中寫道:「情商是一種基本生存能力,決定你其它心智能力的表現,也決定你一生的走向與成就。」家長常和孩子說這3句話,培養高情商寶寶1、你做得很好情商其實並不是「會說話」、「會奉承人」,戈爾曼教授認為情商是由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這五種特徵組成。
  •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培養孩子「共情思維」,成就「高情商孩子」
    我們不可以否認,在現在的社會上,"情商"對一個人顯得多麼的重要,尤其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當孩子逐漸長大開始步入校園、社會,他們自己要獨立面對同伴、老師以及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他們情商的高低往往也能決定他們在這某個領域的高低和持久性。
  • #培養高情商孩子#【孩子情商該如何培養】
    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智力發展,但是往往卻忽略了孩子的情商。情商高的孩子會表現的特別的優秀。那麼什麼是情商呢?情商就是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和面對自己情緒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高情商的人容易成功,情商高於智商,現在很多的家長過多地關注了智力開發,而忽略了情商,比如說很多孩子的成敗都是由情商來決定的,那麼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容易成功。因為高情商的孩子有堅強的意志力,耐挫能力,持久力,細心、耐心、自信,而且還有應對困難的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 孩子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學會對孩子說3句話,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文|嚯嚯媽媽人們常常說一個人的成功,有20%靠智商,80%靠情商;智商多半是先天遺傳決定的,而情商則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而決定的。現在的教育環境之下,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對孩子成績更看重,尤其在上學的階段,更是認為成績高於一切。
  • 成功80%取決於情商,如何培養孩子高情商
    導語:高情商的孩子更加容易成功,也更加讓人喜歡。根據研究多數成功的人智商佔20%,情商佔80%。但是很多父母都沒有注意到情商對孩子的重要性,將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力上,而忽視了對孩子情商的培養。恰恰幼兒時期又是情商培養的關鍵期。可以說錯過了這個時期,等一千年也沒有用了。今天我就對孩子如何培養情商談談個人見解。
  • 心理學教授:情商比智商重要,家長常跟孩子說3句話,孩子情商高
    可能,大部分的家長認為只要孩子智商高的,將來就會更有出息,但事實上,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而智商僅僅佔了一小部分,現在很多家長僅僅看到孩子的智商,從而忽略了情商培養。心理學教授:情商比智商重要,家長常跟孩子說3句話,孩子情商高。
  • 【培養高情商孩子】#你家的孩子情商高嗎?#
    一個人的成就,情商佔80%,專業技術、智商佔20% 2歲寶寶就開始有自我意識了,3歲開始會特別在意自身的能力,所以,當他很在意「我很厲害,我要贏你」但如果爸爸媽媽忽視了這些地方,反而對寶寶加以批評和責罵,很可能會讓他變成一個自卑的孩子,將來他的憤怒管理、衝突解決和人際關係就容易一塌糊塗。 那麼什麼是情商呢? 情商就是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和面對自己情緒的時候啊,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
  • 情商重要性遠大於智商,別再只抓學習了,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最要緊
    對於每一個家長來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一個全面的發展,這樣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但是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培養孩子時只關注在孩子的學業方面,對於這些家長來說,孩子學習好就等於他未來能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事實上,在培養孩子智力發展時,我們往往忽略了比智商更重要的一個點,那就是情商。
  • 情商比智商還重要!培養孩子情商的3個技巧,家長不要錯過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由此可見,情商比智商還重要,如果家長能夠在孩子小時候有意識去培養孩子的情商,能夠為孩子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基礎。怎樣培養高情商的孩子1、學會承擔責任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是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必修課,孩子只有明白其中的道理,
  • 如何培養高情商孩子,讓他們受歡迎?家長3個方法提高孩子情商
    導語: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智商的佔比只有百分之20,而情商的佔比的卻有百分之80。 近年來情商逐漸在人們的腦海中湧現出來,大多數家長開始重視起這個問題。想要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但往往事情沒有我們想像的這麼簡單。
  •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這幾件事不能少
    在人的一生中,情商被看作是高於智商的東西!研究人員發現,在成功諸多要素中,智商因素僅佔20%,而情商佔據著重要比例,要想自己的孩子在社會中做上層人,有一個高情商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說情商是天生的,其實未必,高情商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父母從小培養的,家庭的因素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情商。那麼,哪些父母會影響孩子的情商呢?一起去看看吧!
  • 4本書探尋情商的秘密,培養大人孩子高情商,果媽閱讀推薦書單
    當有情緒來臨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與情緒相處;無法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知道要共情,但是就是無法做到。這是因為我們的情商沒有進行管理和提升,情商是一種生存能力,決定你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現,也決定你一生的走向與成就。
  • 白巖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培養孩子「共情思維」,成就高情商娃
    其實這種觀念是有失偏頗的,當今社會不僅要求高智商的人才,情商的培養更為關鍵。高智商的孩子是讓人一眼看到他的閃光點,而決定他是否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才能,表現自己的價值,其實是情商在影響。培養具有&34;高情商孩子的三大巧招1、 教會孩子情緒、情感的感知要培養具備&34;的高情商孩子,首先,要讓孩子學會感知情緒和情感。家長需教會孩子辨別情感,不僅可以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還能夠判斷他人的心情。
  • 淘氣孩子情商高,穩重孩子智商高——認知正確,智商情商才會提升
    具體分析這四個方面,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助於推動孩子形成主動的人格,表現欲有助於推動孩子形成外向型人格,激素分泌活躍有助於孩子保持高興奮性和增進與人交流的能力。我們能看出主動、外向、擅於交流都是體現待人接物的優勢,可以說是高情商的表現。所以人家誇孩子智商高,自己誇孩子情商高,這不正是一種不知不覺的讚賞麼?那麼,我們為什麼說穩重的孩子智商高呢?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培養孩子高情商
    而奶奶站在原地任由孩子撒潑,還面帶微笑。過了一會兒,孩子的爸爸媽媽過來了,就那樣站在孩子不遠處,看著孩子繼續上演功夫片,沒有阻止孩子過激行為的意識。情商,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一個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佔20%,其餘80%是情商的因素,也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一個人如果不具備情感能力,缺乏自我意識,不能處理悲傷情緒,沒有同情心,不知道怎樣跟人和諧相處,即使再聰明,也不會有大的發展。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培養孩子高情商
    一個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佔20%,其餘80%是情商的因素,也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一個人如果不具備情感能力,缺乏自我意識,不能處理悲傷情緒,沒有同情心,不知道怎樣跟人和諧相處,即使再聰明,也不會有大的發展。
  • 白巖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常玩這5個小遊戲,提高孩子情商能力
    白巖松曾在節目中表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他認為:在新一代的年輕人身上情商越高,會使中國社會更加和諧,相反如果教育中忽略了對孩子們情商的培訓,那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這個遊戲能夠很好的訓練孩子的洞察力和面部管理能力,在觀察和模仿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就讓孩子獲得了察言觀色的能力,從而培訓且提升了孩子對情緒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
  • 父母情商不高,應該如何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這3個方法值得一試
    杜克大學的巴勃教授說過:&34;智商固然重要,但是情商的培養也不容小覷,關於情商的重要性,有人曾經這樣表達過:「智商決定擇業,情商決定升遷。」智商影響孩子的能力,而情商決定孩子的性格。情商的培養是很重要,不過也有一些家長會擔心,自己可能並不是情商有多高的人,那麼自己能夠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嗎
  • 情商與人際關係息息相關?孩子的情商該如何培養?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 高爾曼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80%來自於情商」。而加拿大的心理學家亦曾說過:「如果沒有高的情商或是健康的情商,再高的智商也無法彌補人際溝通方面的欠缺。智商對孩子的成功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情商,至少兩者要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