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4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夏日炎炎,湖裡的荷花和睡蓮成片成片地開,賞荷觀蓮儼然成了悶熱夏季裡最解暑的消遣項目。有條件點的地方(如植物園、公園、溼地等),還能看到王蓮的身影。但是有不少粉絲們卻連荷花、睡蓮、王蓮也分不清……那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荷 花
荷花Nelumbospp.又名蓮花(敲黑板:荷花和蓮花其實是同一種植物的不同叫法哦)、蓮、水芙蓉、菡萏等,是蓮科Nelumbonaceae蓮屬Nelumbo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全世界現有2個原生種,分別是荷花N.nucifera和黃蓮N.lutea。其中,荷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和培育歷史,品種多達200個以上。黃蓮/美洲蓮產自美洲,國內少見栽培。
蓮,亞洲蓮,中國蓮
黃蓮,美洲蓮
荷花地下莖(藕)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挺出水面。花期6~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高高託出水面,花瓣多數,嵌生在花託穴內,有紅、粉、白、黃等多種顏色,或有複色和灑錦色。果實橢圓形,種子(蓮子)卵形。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葉、葉柄、花託、花、雄蕊、果實、種子及根狀莖均作藥用。
蓮花座
荷花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我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不但是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同時也是印度和越南的國花,並且還是佛教聖花之一,有「佛門聖花」之稱,佛國土地稱為「蓮界」;佛家寺院稱為「蓮境」;僧衣袈裟稱為「蓮花服」;佛家做法事用的燈稱為「蓮燈」;佛龕稱為「蓮龕」。我國各大名寺均建有荷花池,荷花出汙泥而不染,象徵崇高聖潔、吉祥如意、光明磊落和清純素雅之意。
睡 蓮
睡蓮Nymphaeaspp.,為睡蓮科Nymphaeaceae睡蓮屬Nymphaea植物,全世界約有40-50種,我國原產5種。睡蓮的葉浮於水面,圓盾形,花有白、紅、粉、黃、藍、紫等色,如凌波仙子俏立水面。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睡蓮與中國的荷花一樣,被視為聖潔和美麗的化身;在新約聖經中,也有「聖潔之物,出淤泥而不染」之說,睡蓮屬植物的學名Nymphaea意為居住在水鄉澤國的仙女。在埃及,睡蓮被譽為是尼羅河的新娘;在東南亞和印度等國家,睡蓮也被認為是佛教聖物,人們常以睡蓮花來供奉佛主。
一些睡蓮有「睡眠」習慣,子時開午時閉或者則午時開子時閉,故又名「子午蓮」,但大多數睡蓮午時開放,傍晚閉合。睡蓮大部分產北非和東南亞熱帶地區,少數產於南非、歐洲和亞洲的溫帶和寒帶地區。
王 蓮
王蓮Victoriaspp.,為睡蓮科Nymphaeaceae王蓮屬Victoria植物。王蓮的葉片浮於水面,圓盤形,直徑常可達2米或以上,葉緣一周的葉片常直立,形如「平底鍋」的造型。王蓮的花與睡蓮相似,盛開在水面。初開潔白如雪,並伴隨著濃鬱的香味,次日轉為淡紅,第三天完成授粉後則逐漸轉為深紅色並沉入水中孕育種子。
王蓮屬現有2個原生種,分別是亞馬遜王蓮Victoriaamazonica及克魯茲王蓮V.cruziana,均原產南美洲熱帶。另有一個雜交種——長木王蓮×Victoria'LongwoodHybrid'。生性喜熱畏冷,當氣溫降至15度以下即停止生長,因此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不能露天越冬,只能作為一年生栽培。
如何區別荷花與睡蓮?
荷花與睡蓮同為水生植物,因兩者的葉及花的形態相似,長期被經典分類學家歸為同一科:睡蓮科Nymphaeaceae,但隨著後來形態學及分子生物學方面的不斷深入研究,證明蓮屬植物與睡蓮屬存在巨大區別,應從睡蓮科中獨立出來,成為蓮科Nelumbonaceae。
兩者在外觀上的主要識別特徵在於:前者為挺水植物,立葉及花均高高伸出水面,葉片不開裂;後者浮水植物,葉片及花浮於或略高水面,葉片均有一半徑深度狹V字開口。
睡蓮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蓮和黃蓮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蓮屬現僅存2個種,一個為廣布於亞洲各地及澳大利亞北部的亞洲蓮Nelumbonucifera,也叫蓮、荷花、中國蓮,聖蓮,印度蓮。另一個為分布於北美洲及南美洲北部的美洲蓮N.lutea,又稱黃蓮、美國蓮。二者在地理分布格局上為典型的東亞—北美間斷分布,在繁育系統上僅存在地理隔離,沒有生殖隔離。兩者通過雜交培育出很多亞美雜交蓮品種。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看了上面這麼多文字和表格,是不是有點頭腦發脹的感覺?其實,要想分清這三類植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實地比較一下嘍!
上海辰山植物園不但有這三大類的植物,更將於8月18日至9月18日隆重舉辦睡蓮展,屆時將有300多個品種的睡蓮供遊客朋友們觀賞。
為了讓市民遊客在欣賞美的同時能進一步了解睡蓮的科普知識,本周日(8月18日)更有免費的睡蓮科普講座(詳情及報名可點擊前往:),邀請園區植物專家,為您講述水澤仙女背後的故事,介紹睡蓮的簡單分類、養護及相關的種植養護知識。
截至發稿,本講座尚有少量名額,報名從速~
完
▼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
把時間交給閱讀
在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