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自由,隨處都是風景

2020-12-22 看圖悅讀

攝影/夏洪 文/陳躍碧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科學上時間的長度是相等的。可為什麼總感到: 現在稍縱即逝,而過去總是停留在某處,一不留神又回來啦,就像今天畫著畫著,突然發現畫板上景物走樣了。

又到了綠了芭蕉的時節,記憶中還有深深淺淺的薔薇。

那個,

想說……

算了,

不說了……

生活中總是有這樣一些場景,像那天:經過教堂時,走過來、走過去……

好朋友說: 山再青、水再綠、水再溫柔,都不能流連,因為會變成一種羈絆,絆住未來和腳步。

年輕得意時,聽過很多諾言,也許過很多諾言。喝茶時發呆驀然回首時,才發現承諾和許諾人到那去了?人生總有很多不得已,放下是必須的修行。

閒時,也就讀讀大悲咒和心經,不為了無掛礙,只願心靜下來,感悟人生歡愉。

特別喜歡看遊人留下的許願條,看了又看都是些美好的祝願……

我站在鏡子面前做pose,鏡子裡的我也在凹造型……因此,要笑、要心存善念

牆內開花牆外香,牆外的藤也帶來了新綠和清涼

鳥語花香是風景、名山大川是風景……

心若自由,幾幅小畫的牆也是風景……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相關焦點

  • 心若自由,日子成詩
    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被自己的心綁架了,心若自由,日子成詩,心若沉重,詩也悽慘。無需羨慕隱居終南山隱居小女子祥子,只要你想,日子隨時都可以富有詩意。最美的風景不一定在遠方,只要你心裡有風景,你的日子裡就會變得格外美麗,所有的愉悅,所有的傷痛,來自於你內心深重的體驗。所以,請還生命以過程,讓它在自由中變成一首讓人心動,富有節奏的詩。
  • 心若不自由,到哪裡都是囚籠
    曾經我們給旅行設定太多意義,其實,何種定義都不能真正概括,在你心中,你一直想去尋找的一個安靜的角落,世界無時無刻的喧鬧。如果心已經變成一片荒原,無論去向哪裡,都將是困住你的囚牢。自由的代價沒有幾個人能消受得起,所以珍貴,所以讓人追求。可是你嚮往的遠方是不是就是自由,並不是,當你啟程上路,發現沒有自己想去的地方,即便已經身在異鄉,也沒有期待已久的自由。說一個人老了,並不單指年齡的增加,更可怕的是內心的蒼老,還是孩子的面龐,內心卻如同八十歲的老人,看透一切卻無能為力的頹然讓人恐懼。
  • 【滿分作文】風景是心的所在
    難忘豐子愷在《豁然開朗》中所說過的一句話:「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生活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生活。」風景是人的心境,與人時刻不離,心在哪裡,風景就在哪裡。蘇軾評陶潛:「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
  • 香港澳門大家一定很熟悉,那裡隨處都是風景,我們一起做攻略吧!
    導語: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出去旅遊,出去遊山玩水吧,我們每個人都是渴望自由的,我們每個人也都是喜歡觀看美景的,香港澳門風景巨好,哪裡拿起手機隨處一拍,都可以拍成大片的感覺。哪裡風景很好看。我們平時都會說想出去旅遊,想出去遊玩,可是每次我們都只是說說而已,並沒有付出實際行動,其實我們應該多出去走一走,多出去看一看,這樣就可以讓我們自己放鬆,還可以使我們看到從來都沒有看過的,看到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景色,每個區域都有他們獨特的風景,有些是自然景觀有些是自然景觀加上人為景觀,不管是自然形成的還是後天建築的,重要的是那些美麗的景色,那些景色是不會辜負我們。
  • 心若自由,不再孤單
    從三月開始這樣的忙碌的農人的身影陸陸續續走入自家的田地,耕地播種,施肥澆水,會這樣一直忙碌到年關,幾乎每年農人都是帶著希望期盼播種。自由飛翔要有力量這裡面忙碌的身影就有我們的父母和我們自己,有時候回想起來,我們的童年和青春不僅僅是撒在了學校那幾間老舊的教室裡,更多的是撒在了田間巷陌,揮灑的童年青春青總是那麼值得懷念
  • 《人間煙火花小廚》心若由衷,不怕沒自由!
    01 心若由衷不怕沒自由大部分單身的職業女性,在某種程度上會有一點抗拒婚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享受到了單身的美好。自己掙錢自己花,自己的生活自己決定,想去旅遊就去旅遊,想靜下心來一個人呆著,就有獨處的空間。
  • 心若知足,人生處處是風景;不知滿足,生活到處是陷阱
    心若知足,人生處處是風景;不知滿足,生活到處是陷阱1:人生快不快樂看心情,幸不幸福看心態。漫長人生中,什麼都不是一眼看到頭的,一時的春風得意算不了什麼,一時的失敗也不能算數。2:當太陽落下,又升起來的時候,一切都變了,一不小心就再也回不去了;看清一個人又何必去揭穿,討厭一個人又何必去翻臉。活著,總有看不慣的人,就如別人看不慣我們。3:生活需要遊戲,但不能遊戲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夢死;生活需要藝術,但不能投機取巧;生活需要勇氣,但不能魯莽蠻幹;生活需要重複,但不能重蹈覆轍。
  • 論自由心證的「自由」與「不自由」
    {1}其核心是對證據證明力的自由判斷。可以說,「自由心證是一個具有多重涵義的概念。」它可以表現為「一種主義」「一種學說」或是一種原則,也可以作為一種證據制度。這在法、德、日等許多國家的訴訟法中都有明確規定;它還可以被理解成一種「判斷證據的行為」。但「人們通常是從制度和觀念的意義上來理解和闡述這個概念的。」{2}自由心證的概念一般是在大陸法系的語境下使用的,英美法系並沒有相對應的專門術語。
  • 心若晴朗,雲淡風輕
    還沒等看夠那段時光中的風景,歲月已將我們置身於鍋碗瓢盆的交響中,許多美好的東西都已隨著嫋嫋炊煙漸漸飄散。   心若晴朗,雲淡風輕   總有一些不甘丟在了昨天,總有太多的遺憾傷了風情。
  • 心若向陽,風雨無阻。做一個自己喜歡的人,過著自由又自律的生活
    做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其實就是追求自由。但是呢,自由並不是肆意妄為,也需要自律的束縛。你可以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必顧忌別人的看法,但是,並不能因此而完全排斥別人,與社會脫軌,甚至傷害別人……自由需要自律,自律是為了更大的自由。
  • 何處不風景,動靜間邂逅眾泰T300
    何處不風景,人生最美的景致都在路上隨處是心情,用心發現到處都是美麗的風景出發,動靜間邂逅眾泰T300  尋一處美景,停下,看那蔚藍色的天空,聞那青綠色的一抹,心生寧靜,一切真好。保持初心,繼續前行一切皆於心中,無論車印深淺,都是一首生氣的歌。保留初心,仍還是那個奔馳的少年。駕車前行,真摯的序曲終留於豁達的心境。
  • 誰言風景多美妙?心有桃源境自高
    也不要為所謂的自由找茬 ,自由的生活,從來都是我們無福消受。誰也不渴望自由呢?可是誰又有實現自由的資本 ?我們,務必還是要首先為解決衣食而,於這花花世界,佔據一席之地 。冒險王的探索之旅,固然讓人無比的神往 ,可是誰有那樣的膽識和勇氣?未曾,在無數通宵達旦的喧騰中 ,萌動出一世驚豔的浪漫情懷 。在這無數匆匆忙忙的日日夜夜裡按部就班,是無以賦予分毫的閒情可以盡歡的!
  • 心若釋然,歲月花開(美文賞讀)
    01生命的路上,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風有風的自由,雲有雲的溫柔,有一種遇見,不曾邀約,卻心有靈犀。有一種目光,不遠不近,卻一直在守望。有一種愛,不言相聚,卻不離不棄。有一抹情懷,如影隨形,細細歡愉。
  • 《天道》無知者無畏,真正強者都有一個自由的心
    真正的自由,不是你去過多少地方、看過多少風景,而是你擁有一顆,不顧一切、勇往直前的心。同一件事,心態不同,看到的側面也大相逕庭。自由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自由。自由包括人格自由、文化自由、財務自由和信仰自由。自由就像佛家講的放下,一定要犧牲一點東西,捨棄一點東西,才能獲得內心的寧靜。風霜夜霧深,漂泊不歸人。
  • 自駕 用自由的心去旅行(全文)
    自駕 用自由的心去旅行如果說火車旅行像是一個優雅安靜的淑女,平穩舒緩,給人寧靜自在的空間,那麼自駕車旅行更像是一個充滿熱情活力的年輕人,新奇熱鬧,給人激情豪邁的感受在隨意規劃的行程中,你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壯闊和心靈的自由。紐西蘭 做客霍比特人的家紐西蘭有良好的道路條件、暢通無阻的交通和美麗壯觀的風景。這個春日, 不妨踏上紐西蘭自駕之旅, 去霍比特人的家鄉探尋一番。
  • 心若自由 身沐長風
    我一個泰國潑水節之行都要設計個一禮拜的人,居然在喝茶的瞬間定下了這次旅程,這大概要感謝「去哪兒網」的特價機票信息以及一個可以陪你癲狂的小夥伴。。。陽朔本以為這個地方像威尼斯一樣,是一個不去可惜,去了後悔的雞肋,去了才明白你想去桂林玩,這個地方是必經之地,為什麼呢?理由很簡單「吃 住 行」!!
  • 陳志朋《落單旅行》:成熟男人的自由心歌
    陳志朋每個人的旅行,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歌曲配以簡單輕快的編曲,從開始到結尾都洋溢著輕鬆的氣息。同時,在陳志朋優質的唱腔和細膩的情感拿捏下,這首歌被演繹得暢快淋漓,畫面感猶如撲面而來,聽之令人讚不絕口。人生是旅途,生活是旅途。旅途的意義,在於觀賞不同的風景;在天地之間,在山水之間,閱盡美景,閱盡人生。當一個旅者落單時,最美的景色或許也會變得索然無味。
  • 靜靜地過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靜靜地過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02生活本來就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靜靜的過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心態決定人生,保持好的心態,人生就會充滿幸福。若心緒安靜淡定,時光就足夠晴好安怡,人生皆無愧無悔。
  • 電影《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愛情與自由的啟蒙之歌
    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詩人裴多菲《自由與愛情》《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由詹姆斯·伊沃裡導演,影片獲得了第69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8項提名,並斬獲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3項獎。
  • 法律術語(二)————自由心證原則
    自由心證能否作為我國法官判斷證據的標準,目前雖有爭議。我國部分學者認為「自由心證以主觀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為基礎,與我國判斷證據的馬列主義指導思想和實事求是原則相違背,也不符合我國的國情」。持相反觀點的學者認為:「審判人員所持的立場、觀點、方法決定著審判員的內心確信」,「審判員若能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以唯物主義的觀點、辯論的方法去判斷證據,就能得出符合客觀事實的正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