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談潔 通訊員童莉)英語活動全部暫停、外教全部離開……昨天,在南京曉莊學院舉行的新時代弱勢兒童美好生活暨海峽兩岸早期教育學術論壇上,眾多幼兒園連日來的舉動引來了與會代表們的熱議。專家表示,「幼兒園不能教英語」是對國家相關政策的誤讀。
「我們幼兒園已經將所有的英語教學活動停掉了,以前的英語課全部改成了足球課。」南京一所幼兒園的園長告訴記者,教育部7月份出臺相關文件,要求幼兒園不能教英語,幼兒園將所有印有英語單詞的卡片收了起來,以前牆上、樓梯上、臺階上貼的英語單詞卡通圖案等也全部撕了。
另一所幼兒園的老師透露,他們也在做類似的工作,「以前我們有不少外教,小朋友入園後,外教都是用英語和小朋友們交流,現在我們已經辭退了所有的外教。」她說,按照教育部的時間表,今年底前幼兒園必須完成自查,所以同行們都在自行糾正,以迎接相關部門的檢查。
「教育部的規定並非不允許幼兒園教英語,而是要求幼兒園的教育不能『小學化』,對於提前教授英語、拼音等小學課程內容的,堅決予以禁止。」南京曉莊學院幼兒師範學院院長袁宗金教授說,目前不少幼兒園確實有教拼音、教漢字、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的傾向,但遊戲式的英語教學活動並不在禁止之列,比如通過戲劇表演、唱歌、做遊戲的形式培養語音語感等,都是可以的。
袁宗金說,通過材料和環境的設置進行遊戲式教學,是幼兒教學的顯著特徵,也是區別於小學課堂化教學的根本。如何在遊戲活動的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掌握語言的能力,對幼兒園其實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部分幼兒園把所有的外語教學全部停掉,可能和相關教學計劃、師資跟不上也有關係。
「我們並未要求幼兒園暫停所有英語教學,只是要求他們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要符合國家要求,與幼兒的年齡特徵相符合。」南京市教育局相關人士解釋說,一些幼兒園的外教沒有教師資質,這是目前審查的重點之一,也是為了對家長們負責。不過她坦承,在具體的教學中,幼兒園有無小學化,相關部門監督起來有難度,可能會做出「一刀切」的要求。
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認為,幼兒階段,首當其要的是學習母語,臺灣地區並不鼓勵幼兒園開設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