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帶娃出行全攻略
春運混戰已然打響,這場混戰裡,最小的戰士就是wuli寶寶們了!帶娃出行,飛機、火車、大巴or自駕,哪種方式都有好多要get的注意事項~媽媽們的煩惱,寶寶知道最懂了,所以,快來看看專家達人分享的全攻略吧!
飛機篇
春節出行,速度最快、服務最好的當屬飛機了。大部分航空公司規定,寶寶只要大於14天,就可以坐飛機啦!不過寶寶那麼小,飛行途中氣壓變化那麼大,要注意的事情還真不少,帶寶寶坐飛機前,媽媽們一定要了解以下這些內容,條條實用!
兒科專家崔玉濤:防耳痛 防磕碰 防無聊
防耳痛
飛機起降時,吮吸和吞咽能減輕耳膜壓力,緩解耳痛;
可以吃安撫奶嘴,或者吃棒棒糖(吃完漱口);
不建議餵奶,以免飛行晃動導致寶寶吐奶嗆奶;
別讓寶寶睡覺,寶寶睡著要叫醒。
防磕碰
有專門的嬰兒安全帶,需要穿過大人的安全帶繫上,
而不和大人拴在一起,空乘人員一般都會幫忙操作。
防無聊
帶上寶寶喜歡的玩具繪本等。
吃輔食的寶寶,帶上一些小包裝的食品。寶寶太興奮時,小食品還能幫助轉移注意力。
想讓寶寶舒舒服服的坐飛機,看看兒科專家還有哪些提醒
達人分享:帶娃飛行必備清單
寶寶食物
母乳餵養:準備足夠飲水,特別當心熱飲,防止飛機晃動燙傷寶寶。
奶粉餵養:帶足奶粉,餵哺前提早請空姐準備飲水,衝奶時注意水溫。
添加輔食:足量嬰兒食品,也可以提早要求航空公司準備嬰兒餐。
護理用品
足量尿不溼,裝髒的袋子和護臀膏。
隨身衣物
機艙內外溫差大,隨身給寶寶帶厚衣服、毯子防受寒。
應急藥品
感冒藥、防蚊蟲藥、口服補液鹽、防過敏、腹瀉藥,創可貼等。
哄娃神器
喜歡的玩具、繪本等。像變魔術一樣,一會兒變一樣,保持新鮮感。
火車大巴篇
國內出行,火車、大巴最划算了。但車裡人流量大,空氣不流通、行走不方便、聲音嘈雜,想把寶寶照顧好,可沒那麼簡單,接下來就讓我們聽聽專家達人的建議和妙招吧~
兒科醫生蝦米媽咪:防暈車
如何預防暈車
身體不適不要坐長途車,坐車前別吃太飽、太油,坐汽車選通風好、靠前的座位。
及時發現暈車
大孩子會直說不舒服,安靜縮在角落裡,並可能出汗、噁心、嘔吐等;
嬰幼兒要留心這種表現,如大叫哭鬧、雙手揮舞、出汗、臉色蒼白、嘔吐等。
暈車後怎麼辦
坐汽車暈車,儘量讓孩子下車,呼吸新鮮空氣;
坐火車暈車,讓孩子平躺,解開衣領,看固定物緩解噁心;
暈車後,孩子想吐就讓他吐,嘔吐後用水漱口。
自駕篇
春節出行,越來越多寶爸寶媽選擇自駕。自己開車安全最重要,安全座椅必不可少,要帶的東西也要面面俱到。不坐安全座椅怎麼辦?必備清單都有啥?看看寶寶知道達人們的高招吧~
達人分享:不坐安全座椅怎麼破?
安全帶鬆緊適中,多帶寶寶下車透氣;
寶寶不耐煩時,用玩具等轉移注意力。
給大孩子專屬榮譽感,如:「這是特地給你買的椅子,只有你一個人能坐哦~」
小寶寶要有大人陪伴,逗寶寶玩、唱兒歌、講故事,只要孩子注意力不在座椅上面,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啦!
達人分享:帶娃自駕必備清單
食物:奶粉、奶瓶、奶嘴、熱水瓶及熱水、涼白開水、主食、輔食、零食、水果(洗淨、帶皮、易保存)。注意途中儘量不給寶寶餵食,避免車輛晃動,食物卡在咽喉部。
衣物:根據目的地氣候特點、天氣預報準備衣服(薄、厚、內衣、外衣、帶帽子的外衣)、鞋(要跟腳,不要太硬),還有防雨、防雪、防風沙的應急裝備,以免遇到極端天氣。
藥品:給寶寶備齊應急需要的藥物,比如體溫計、退熱劑、退熱貼、退燒藥、口服補液鹽、益生菌、創可貼、碘伏等。
其他用品:尿不溼、護臀膏、護膚霜、寶寶餐具、寶寶水杯、寶寶喜歡的玩具(質地軟無稜角)、圖書、溼巾、紙巾、多塊小毛巾、寢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