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帶娃健康細節大有講究 如何能讓寶寶作息更規律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春節期間,儘量讓孩子保持作息規律。(圖@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春節帶娃出行,你最擔心什麼?聚會一個接一個,孩子萬一積食怎麼辦?曬娃、逗娃……還有哪些健康小細節容易被家長忽略?1月29日,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名醫大講堂」微課特地邀請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主任吳婕翎主任醫師,為大家送上「寶寶健康過年攻略」。

吳婕翎建議,春節期間,孩子的飲食最好由一個家庭成員專門管理。無論帶娃回家還是外出旅行,都要儘量保持孩子的作息習慣和平時一致。

帶娃出行 交通方式你選對了嗎?

有寶媽提問:春節帶娃回家,路上需要注意什麼?

吳婕翎表示,總的來說,春節期間,不建議家長帶1歲以下的寶寶長途勞頓,儘量保持正常的作息規律。

如果實在要出門,建議在同一個地點停留時間達到7天以上,讓寶寶適應新的環境。

談及出行方式的選擇,吳婕翎認為,對孩子來說,高鐵是首選,空間寬敞,溫差較小,孩子哭鬧時還可站起來稍作活動。

飛機是最不適宜的出行方式。「雖然速度較快,但是飛機起飛和降落,尤其是降落時,氣壓的變化會讓寶寶很難受。」

不少家庭選擇自己開車回家。吳婕翎指出,車內空間狹窄,寶寶一直被家長抱著,不能保證得到較好的休息,到家後容易因疲勞出現生病、水土不服等問題。

吳婕翎建議,到家的時間點最好不要選擇在晚上。晚上周遭黑乎乎的,孩子對環境不清晰的話,可能會產生害怕心理。最好是中午寶寶剛睡好覺時到家,此時的狀態更利於寶寶的適應。

需要注意的是,到家後的第一天最好不要帶寶寶見生人,周圍環境不宜太嘈雜。

帶娃出行,最怕寶寶中途生病。吳婕翎還推薦了一個「寶寶出行貼身藥箱」,裡面可備上助消化類藥物、退燒藥、止血貼等。

需要提醒的是,這些只是最基本的藥物準備,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孩子一旦出現緊急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尋求專業幫助。

「頭號危險」零食別給寶寶吃

「積食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吃多了。」吳婕翎強調,春節期間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的飲食,寧可少吃,不要多吃,建議由一個家庭成員專門管理孩子的飲食。如果孩子是由不同人員進行看護,不知不覺可能就吃多了,再加之春節期間作息規律被打亂,很容易引起積食。

如何緩解孩子的積食?吳婕翎支招——

1.平時吃三頓,此時變兩頓;

2.不想吃,由他去。如果孩子表達出不想進食的意願,不用勉強他吃。實際上,孩子很可能通過別的渠道已經吃了不少食物。

3.助消化藥物帶在身邊。

春節期間,零食、飲料對寶寶有很大的誘惑力。吳婕翎說,對於3歲以上的寶寶,家長可在春節之前就對其進行心理建設,先跟孩子「約法三章」,約定好哪些零食可以吃、哪些零食不能吃。如果擔心孩子耍賴不「認帳」,還可把約定視頻錄下來放給孩子聽。

吳婕翎提醒,瓜子、花生等堅果類零食堪稱「頭號危險」零食,每年春節期間都會有不少寶寶因此發生意外。「有些家長覺得有大人看著孩子吃就沒問題,然而,孩子知道這種零食是可以吃的之後,可能會在家長不留意時自己去吃,就有可能發生意外。」

吳婕翎呼籲,每一位寶爸寶媽都應掌握海姆利克急救法(該方法的詳解視頻見2月2日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微信公眾號的推送,ID:gzrbjkgj),在沒有醫療設備的情況下,海姆利克急救法是目前最常用、最簡單易學的解決呼吸道異物阻塞的方法。

這麼做讓寶寶作息規律

很多寶媽擔心寶寶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作息規律到了新環境被打破,該如何避免呢?

吳婕翎表示,寶寶能否適應新環境,關鍵在家長。不管哪一天孩子的作息都要保持一致,這是家長首先需要建立的觀念。

有些家長為了趕路,一路開車不停,這並不可取,建議路途時間最好是在寶寶非睡眠時間進行。

此外,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吵鬧,任由孩子長時間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吳婕翎提醒,不要小看作息的問題,這可能會為寶寶眨眼睛、睡眠淺等一系列問題埋下「禍根」。

4個細節關乎寶寶心理健康

親朋好友相聚,孩子往往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但是一些看似友好的行為,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1.反對曬娃

吳婕翎明確表示,首先要反對的就是家長的曬娃行為,尤其是朋友圈曬娃。實際上,雖然寶寶年紀小,他們也有自己的隱私需求。待到年紀稍大,也會反感家長的這種行為。

2.避免取笑式逗娃

注意不要把讓寶寶感到不舒服的事情當成「笑話」講給親戚朋友聽。

3.勿將孩子與「別人家的娃」比較

尤其是學齡期的孩子,不要碰到就問成績、比分數。

4.嚇唬式逗娃不可取

玩捉迷藏等遊戲時,要在孩子視野可見的範圍內,不要嚇唬孩子。

有些家長覺得遊戲而已,嚇唬無所謂。實際上,這可能導致孩子對外探索能力下降。(記者王婧 通訊員 林惠芳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醫學指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主任吳婕翎主任醫師)

相關焦點

  • 0-1歲寶寶作息規律「easy」模式,養成後,帶娃真的很省心
    其實,帶娃真的是有規律的,1歲以下的孩子最主要的需求還是生理上的,只要吃喝睡等身體上的需求得到滿足,孩子就會舒服,也就不會給爸媽經常鬧了。按照這種方式引導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每個孩子都能變成讓人省心的「天使寶寶」。總的來說,吃-玩兒-睡,這是寶寶最主要的活動,但是,想要寶寶養成一個健康循環的生活模式並沒有那麼簡單。餵養有餵養規律,睡眠有睡眠規律,每個不同的方面都容易產生問題,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模式,符合這個規律的寶寶並沒有那麼多。
  • 想讓寶寶睡得好,5招做好規律作息
    今天,我們為你邀請到的大咖老師是:睡眠諮詢師陳宇老師!為你講講寶寶睡眠非常重要的一點:規律作息。以下內容節選自陳宇老師的寶寶睡眠課為什麼寶寶需要規律作息?因為持續重複的、有秩序的生活能讓寶寶覺得有安全感,並有利於他們建立起穩定的習慣。
  • 如何讓寶寶形成「規律作息」?
    寶寶剛出生,吃喝拉撒睡是沒有什麼規律的,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但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總體睡眠時間越來越少,媽媽們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的規律作息了,否則寶寶可能就變成「夜貓子」:白天睡覺,晚上不肯睡。那麼,我們要如何幫助寶寶形成規律作息呢?
  • 帶娃想不累,就要掌握寶寶的生活規律!做到這三點輕鬆一大半
    我的一個閨蜜帶當時帶娃,就讓我十分佩服,孩子長到一歲了基本上沒生過病,每天都開開心心不哭鬧,孩子一動寶媽就知道寶寶想拉屎還是尿尿……其實,每個寶寶都逐漸建立自己的生活規律,這樣的生活規律能幫助寶寶更好的生長發育,也有利於寶寶建立良好的秩序感,對寶寶智力的發展也非常有好處,寶媽掌握並利用這個生活規律,帶孩子也會變得更加輕鬆。
  • 寶寶如何健康過春節 家長必知三大招
    其實,只要家長多注意孩子的生活方式,順應冬春交接時的養生規律,我們的寶寶不僅可以安康過年,又能為開春打好健康的基礎。寶寶如何健康過春節呢?  寶寶如何健康過春節?  另外,春節期間每家每戶幾乎都是零食擺滿桌,有些平時對零食嚴格控制的家長此時也會放鬆警惕,給孩子來個大解放。  其實,過節期間讓寶寶適量吃零食,感受一下節日的歡樂即可,切不可過食、貪食,甚至用零食代替正餐。比如巧克力、蜜餞、糖果、肉脯、膨化食品、碳酸飲料等,熱量過高,營養價值少,多吃無益。
  • 哄娃睡覺有講究,杜絕「錯誤睡眠」,助力寶寶健康發育
    而且每天晚上在哄睡的過程當中,有好幾次,寶寶都被奶水嗆到憋得臉發紅,更是讓一家人手忙腳亂。於是敏敏更是逢人就要抱怨,自家小孩太難纏了,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好想把他「塞回到肚子裡」啊。生完寶寶之後,在喜悅和激動的同時,寶媽慢慢的也開始了漫長而又艱辛的帶娃生活。
  • 小月齡寶寶如何自主入睡?0-3歲建立規律作息,4S哄睡法來幫媽媽
    結果發現,必須抱著娃不斷做蹲起動作,娃才能慢慢入睡。兩個人從此踏上了"健身哄睡"的道路。最近的天氣,抱著寶寶做蹲起動作實在是太熱了,他們就嘗試著是不是能推著嬰兒車讓寶寶入睡。我俯身看了看車內的小嬰兒,他正在好奇的看著上方的樹枝,絲毫沒有任何睡意。
  • 為什麼別人帶孩子那麼輕鬆?原來很有講究,想輕鬆帶娃這樣做
    「我兩個都是自己帶,現在累的一身病,兩個是高需求寶寶,挑食,每天辛辛苦苦做的東西都不怎麼吃,輔食現成的也不吃,大寶就是天天喝奶粉主食。二寶改進方法,調脾胃,能吃些東西,問題卻不肯吃奶粉。」「我也全職帶娃,真心累啊!睡個覺一會兒醒,醒了就哭也不掙眼睛,還是哇哇大哭!趕緊得抱起來哄,睡覺得陪著睡。
  • 謹防春節綜合症:作息不規律,生物鐘顛倒
    春節放假,可以盡情娛樂,但是要注意自己的作息時間,當心患上失眠紊亂綜合症。春節長假,許多人都選擇走親訪友,或外出旅遊。回來後,有些人卻是夜裡精神抖擻,熬到早晨才能睡著;白天也是頭昏腦脹,提不起精神來。眼看已經正常學習了,可是睡眠卻不正常。有些人不免心中納悶,過去從來都不失眠,為何出去遊玩了幾天會患上失眠了呢?
  • 自駕車帶小寶寶長途旅行,如何不打亂寶寶的作息?
    自駕車帶小寶寶長途旅行,如何不打亂寶寶的作息?該準備哪些東西?路途中可能出現什麼問題?一舟媽媽:寧可行程拖後一天,也不要讓寶寶累著別說這麼大的寶寶了,換成大人,8個多小時的車程,也會讓人疲憊不堪。我們每次帶一舟回老家,都在中途城市住一個晚上,然後再走,保證每天的行程不超過4個小時。其實,這樣大人也不會很累,行車更安全。
  • 1歲以後,如何讓寶寶學會健康作息?
    規律作息能讓寶寶身心發展更加健康很多媽媽覺得,作為寶寶,該吃吃,該睡睡,「作息」離寶寶還很遠。其實不然,從新生兒開始就應該通過合理引導,讓寶寶逐漸形成合理的作息習慣。  合理的作息不僅可以保證寶寶睡得香、吃得快、玩得好,還可以讓寶寶形成正常的生活節奏,建立寶寶的心理安全感,讓寶寶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
  • 想要帶好新生兒,掌握「惡魔寶寶」睡眠規律,帶娃才能「拿捏」住
    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我們常用「嬰兒般的睡眠」來形容一個人的睡眠質量好,但只有真正有過帶娃經驗的寶媽才知道,新生兒的睡眠質量到底有多「渣」有很多寶媽大寶帶大了,萌生了想生二娃的想法,但想到帶新生兒的艱辛,特別是睡不好這一項上,很多寶媽都退卻了,認「慫」了。新手媽媽遇上「睡渣」寶寶,苦不堪言小靜是一個新手媽媽,本來以為熬過了「十月懷胎」,等寶寶出生自己就能鬆一口氣了。
  • 簡單而規律,寶寶最好的作息安排!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百科就在前幾天啊,我的一個同事媽媽又遲到了,晚了半個小時,當然了,領導的臉色不好看了。怪不得呀,一個月已經好幾次,誰當領導都得有個態度,是吧?這個媽媽呢也很鬱悶,主要是孩子該睡不睡,早上起不來,送到幼兒園再往單位趕,能不遲到嗎?
  • 孩子奶奶帶,回家發現奶奶認真帶娃是「裝的」,如何判斷真假帶娃
    長輩們「裝」著用心帶娃現象已經很多了,你家寶寶踩雷了嗎?孩子奶奶帶,回家發現奶奶認真帶娃是「裝的」現在把孩子放手給長輩帶娃的媽媽很多,孩子不在家長眼皮子底下生活,家長也不知道長輩是如何帶孩子的。媽媽們如果想知道自己寶寶有沒有被「假裝帶娃」,平時多觀察自己的寶寶能發現以下端倪。
  • 如何給孩子培養成規律的作息
    孩子的作息,是我們經常強調的問題。年輕爸媽能做到早睡早起的並不多,這也間接導致了寶寶的不規律。經常是別人家寶寶早就睡了,自己卻要陪著清醒的寶寶沒玩沒了地講故事……看看葡萄媽媽的苦惱有沒有提醒到你?前今天有個粉絲朋友私信我說:「葡萄他爸平時店裡比較忙,晚上回家比較晚。回來之後總要和葡萄親熱親熱,原本該睡覺的葡萄變得很興奮,結果一直沒有養成很規律的作息,時常晚睡,早上起得也晚,惡性循環。現在葡萄1歲了,才開始慢慢形成規律,但改起來遠比最初建立困難多了,當時真應該儘早養成規律。」
  • 新生兒如何安度第一個春節?有些注意事項,新手爸媽早知道早安排
    大街小巷都是在置辦年貨的人,醫院人也不少,我去看望一位剛生完寶寶的媽媽,據她說,自己差點要住在走廊裡了,年底生孩子的可真多啊!我家大寶和二寶,都是秋末初冬出生的,過了年就能抱出去玩了。年底出生的寶寶,等出了滿月,過不久春暖花開,到處生機勃勃,可以帶著娃出去溜達了,想想還真不錯。但馬上要過年了,對於新生兒的第一個春節,我們應該如何帶他們度過呢?
  • 寶寶最難帶的幾個時間段,要想自己輕鬆點,建議提前給娃立好規矩
    寶寶出生後,寶媽就會盼望著娃快點長大,能夠輕鬆點,那啥時候就能好帶呢?執筆:王筱銘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寶寶出生後,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悅和幸福當中,可後續的帶娃過程就不是那麼輕鬆了,有過經驗的寶媽就知道,孩子出生後的頭幾個月,基本上沒有睡過整夜覺。
  • 寶寶最難帶的幾個時間段,要想自己輕鬆點,建議提前給娃立好規矩
    其實,帶娃從來都不是一件易事,要說幾月開始好帶,應該就是斷了夜奶,自己學會走路的寶寶了,一般最晚到一歲半,孩子都會自己走路和斷夜奶了。2、3個月的寶寶這個階段的寶寶,睡眠時間還沒有什麼規律可循,甚至還會出現日夜顛倒的現象,可能寶媽在思考著讓他如何調整規律睡覺時,孩子卻學會了翻身。這時,寶媽想出去上廁所、洗衣服等,還得擔心寶寶是不是會自己一不小心翻下床,而且晚上還需要頻繁醒來餵夜奶,還有娃因為腸痙攣而哭鬧,反正就是每天都精神高度緊張。
  • 10月齡寶寶每天睡幾個小時正常嗎?如何培養出規律作息的孩子?
    同事家有個11個月的小姑娘,小女孩每天都會睡兩三個小時,但是到了晚上卻總會熬到十一二點才睡,這讓她很頭疼。原本以為自家姑娘是個典型的夜貓子,後來問過婆婆才知道其中的原因:原來同事上班之後,婆婆帶孩子太辛苦,尤其是哄孩子睡覺這件事,讓婆婆大呼難做。後來婆婆索性不再哄睡,每天讓孩子隨著性子玩,什麼時候玩累了自己就去睡了。
  • 帶娃外出旅行遊玩如何安排時間?兼顧寶寶的睡眠又能更輕鬆
    外出遊玩還是去旅行,孩子作息一下子就亂了,寶寶變得鬧人,玩得特別累。路途上寶寶坐不住,在車上,飛機上哭鬧該怎麼辦?旅行的時候孩子睡眠應該如何安排呢?行程又應該怎麼安排? 選擇合適的時間出行算!時!間!其實帶娃出門想輕鬆點,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算好寶寶的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