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飲食如何做到不僅僅是守住安全底線,又能更健康可口,並且能夠在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深入了解食物和身體的關係,杭州市西湖區紫荊學前教育集團通過自己幾年來的探索實踐,逐漸形成了學前教育行業飲食管理的「全·精·解」新模式。
特色食物文化轉角
全:聯動把關 食品安全第一線很重要
「每天早上供應商將新鮮的食材送到幼兒園,幼兒園由行政值班老師、廚師、保健醫生共同驗貨,三重把關。」杭州市西湖區紫荊學前教育集團總園長闕曉燕說。
2015年,紫荊學前教育集團紫荊園區食堂被評為第一批幼兒園A級食堂,第二年誠園園區食堂也被認定為餐飲食品安全等級A級。同時多年來兩個園區在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動態評定中連年認定為A級。同時紫荊幼兒園、誠園幼兒園近兩年被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認定為「學校食品安全示範食堂」。
參照相應公共食堂衛生管理標準,結合五常法,紫荊學前教育集團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校園食品安全管理規範,涉及食堂原料採購索證、蔬菜檢測、食堂各工作崗位衛生責任、設備消毒維護等近20項內容,層層關卡,確保食物入口安全。
物品擺放
「物品擺放 有名有家」、 「先進先出 保質保量」、「整理整頓天天做 清潔清掃時時行」......這些規範被編成順口溜,貼在後廚相應工作區牆面。「我們希望每一個規範都走進大家心裡,落實在細微處。」闕曉燕園長說。
在園裡每餐次加工製作的每種食品成品幼兒園都會進行生品和熟品的留樣,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於250克,並記錄留樣食品名稱、留樣量、留樣時間、留樣人員等。每次的留樣食品都在專櫃冷藏保存48小時以上。
小小的校園,孩子們的一蔬一飯,有著精細化的大文章。把控食物進園安全,這只是紫荊學前教育集團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第一道關卡。
精:精細管理 食品管理內容很全面
當日食物展示
園區入口處,小編看到每日食材和菜品的陳列,展示當日的午餐及點心。「每天接送孩子時,看看學校的菜譜,和孩子溝通後我們發現,在老師和小朋友們的帶動下,她沒那麼挑食了,攝入營養更加全面。」月亮一班月月爸爸黃先生說。
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怎麼讓長身體的孩子吃得營養健康,他們也有精細的安排。闕園長說:「集團各園區統一食譜,每周進行制定調整,我們的膳食管理會由食堂工作人員、行政老師及保健醫生、家長共同組成,共同參與排菜,製作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譜。」
健康需要科學精細化的管理。闕園長說:「在孩子發育階段,健康最重要的。我們的餐食採取營養核算制,配餐食物、油、鹽、糖等調味品的分量精算到克,確保孩子的營養攝入需求。」
除此之外,小編還了解到紫荊學前教育集團下屬園區各班級門口,都設有食品溫馨提示區域,展示需要特別照顧的孩子具體信息,「我對海鮮過敏,媽媽說不能吃」、「我這幾天不能吃豬肉」、「我需要多喝水」......闕園長表示,這樣的工作是出於對於個體飲食安全的考慮,是將每一位老師以往心裡所想表達出來,把對孩子們的負責與關愛,從隱性走向顯性。
食品溫馨提示區
解:解以圖說 食品安全教育很多樣
在日常活動中,學校也非常重視食品安全的教育,通過用多種方式引導幼兒來了解。包括食品安全第一課、家長助教等等。
除此之外,紫荊學前教育集團的各園區還配置了種植園,種植一些瓜果蔬菜,通過讓幼兒的親身參與、體驗,了解部分食物原始生長過程。「絲瓜、小青菜、番薯、香菜……」讓你意想不到的這些都能在園內找到。小編了解到孩子們都非常喜歡這樣實踐性的學習方式,原來這裡已然成了一個「菜園子」。
在此次採訪中,最值得一說的是學校的」特色食物文化轉角」建設,這成為了紫荊集團的食安建設的亮點。「大蒜有哪些種類?大蒜我們可以怎麼吃?大蒜對人體的作用是什麼?……」食品的健康通過兒童化圖示的方式加以解說,讓幼兒在園內的角角落落都感受到食品的一些小知識。
園長陪餐
「要讓健康走進孩子的心裡,我們需要從點點滴滴做起,首先都是食安意識的建立。食安的創新管理也是集團這幾年管理創新的一部分,我們希望這樣的經驗可以輻射和影響到更多的幼兒園,惠及更多的孩子。」闕曉燕園長總結說。
從入園到入口,幼兒園想把健康的食物帶給每一個孩子,讓安全健康的飲食方式慢慢走進孩子的心中,讓他們了解一蔬一飯,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