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電視劇插曲,由方文山作詞,既然是電視劇插曲,那麼歌詞內容總要和電視劇的主題要貼近一些。這首歌應該是寫給林月如的,講的是一個愛情第三人的故事,我沒有用「愛情第三者」這個短語而用了愛情第三人或者說三個人的愛情,是因為「愛情第三者」聽起來總歸是貶義的成分多,而且我們聽了也 總要嗤之以鼻,但是愛情第三人卻不一樣,這裡愛情中的第三個人沒有插足破壞,而是痴情的愛著兩個人的愛情中的那個人,因此才是美的。這裡的愛情第三人是無私的,她愛別人愛到為他著想,為他犧牲,為了她所愛的那個人能和他所愛的人在一起,甘願犧牲自己。這是一種大愛了吧。在這裡用在林月如身上正合適。
林月如愛的純粹,愛的霸道,但是她的這種愛不是自私的愛,不是要把李逍遙據為己有,她也想,但是她也知道李逍遙愛的不是自己,而是趙靈兒。但是她還是義無反顧地愛著李逍遙,並且是不求什麼的愛著李逍遙。林月如讓我們看到了愛情當中的唯一和純粹,這種愛情在現在還有嗎,我以為是有的,但是能為了愛的人去死,應該少見了吧。湯顯祖曾在《牡丹亭》中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者,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這裡林月如對李逍遙的愛就是一種情之至也了吧。
這種愛情,現實中大概是不會存在了吧,純粹的愛也許只能在文藝作品當中找得到了。現實當中,其實我們是泛愛的,凡有美者皆可愛也。而愛過之後呢,就像是李宗盛說的那樣「除了激情褪去後的那一點點倦。」什麼也不剩下,有時候吝嗇到連一點點回憶都捨不得給予,那麼當初愛什麼呢,同居兩年甚至更久,然後分開,遇見新人,舊人就以完全的忘記。也許愛情對於現代人來說就是一種嘗鮮吧。
想要找尋愛情,在自己虛構的世界裡盡情的演繹吧,因為真實的社會裡是沒有的。更別說像林月如一樣的女子了。
方文山填的這首詞很有水平,從林月如的視角來寫,寫得溫婉細膩傷美動人,把林月如的心全部表現出來了,不僅如此,也寫出了愛情中的那第三個人共有的心理。
首句「空蕩的街景,想找個人放感情。」營造了一種寂寞的環境氛圍,其實也是人物的心理,因為自己內心寂寞所以這街景才是空蕩的。二句「做這種決定,是寂寞與我為鄰。」為什麼要找個人放感情呢,其實是因為太過於寂寞,這裡的寂寞請不要和生理上的寂寞相聯,這是一種高尚的,而不是猥瑣的。這是一個深愛別人,別人卻有所愛的人的心聲,也想找一個人發展一個感情,但是也就是想一想而已,真能愛上別人嗎,不會的。三四句「我們的愛情,想你路過的風景,一直在進行,腳步卻從來不會為我而停。」為什麼會說是我們的愛情,我想這是人物的奢求吧,就暫且說是這樣的愛情。就好像是路過的風景一樣,你會愛很多人。這就和劇中林月如的經歷相聯繫起來,雖然在一起,但是卻不是為了自己。
下一節的歌詞寫得很悽美,也很細膩,甚至有些卑微。這讓我想到了《鍾無豔》這首歌詞,歌詞裡有這樣一句「其實我怕你總誇獎高估我堅忍,其實更怕你只懂得欣賞我品行。」這是三個人的愛情中最卑微的那個人說的心聲。在這首歌詞裡,那個最卑微者,給他的愛情很安靜,安靜到從來不說愛你,就這樣僅僅是換回一些關心,不敢提換回愛情。「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我卻不能有姓名。」很無奈的一句唱詞。這幾句把林月如的心剖析得很準確,同時也感動和現實中的那些人。這首歌詞整體押韻是「in」和「ing」選擇這種字做韻腳卻是很符合人物的心理。
這首歌詞是方文山而此種的佳作,寫愛情寫得很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