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有這3種特徵的孩子,說明數學「悟性」高,父母要好好栽培

2020-12-27 育兒就要堅持

對於那些上學的孩子來說,數學就是很多學生的噩夢,但如果想讓孩子學好數學,光靠死記硬背是完全不夠的,而是要讓孩子進行理解性的記憶,所以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會比較困難一些。

但每一個班級當中,我們都會看到幾個數學成績特別好的學生,而這些數學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們身上都會有一些共同特徵,而這些特徵很多孩子從小便已經具備了,如果父母能夠好好培養,那麼寶寶對於數學的「悟性」就會更強一些。

從小有這3種特徵的孩子,數學「悟性」高,父母要好好培養

從小就對數字極其敏感對於那些數字敏感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數學都不會到哪裡去,比如:你給孩子一個手機號碼,他看兩遍就能夠記下來,這個就是對數字敏感的一個重要特徵,這樣的孩子在做數學題的時候也是易如反掌的。

對於那些覺得數學不好學的孩子來說,數學有很多公式都是需要死記硬背的,而對於那些數學敏感的孩子來說就不一樣了,他們在學習數學方面很有優勢

就比如說:當他們在最開始認識數字學習加減法的時候,他們算出來或學習的時間要比其他的同齡孩子很多。

不僅僅是孩子從小的天賦,還有後期父母對於孩子這方面的重視,以及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

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每個人來說,數學就是一門神奇的學科,那些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往往都能夠學好這門課程。

就像之前在《媽媽是超人》中,黃聖依兒子安迪和鄧莎兒子大麟子幼升小考試中的對話一樣:

在老師問安迪:「假如你現在在排隊,你的前面排了7個人,後面排了6個人,那這個隊伍當中一共有幾個人?」安迪想了沒想就說了一句:「14個。」接著老師又繼續問安迪:「假如昨天最低氣溫是零下2°,最高氣溫是7°,那麼昨天的溫差是幾度?」而安迪回答說:「9°。」

而反觀鄧莎的兒子大麟子就不一樣了,當老師問到他:「一加一等於幾?」的時候,大麟子卻給出了「11」的答案。

以對於孩子來說,只要他們的思維能力很強,那麼在數學方面也會有很好的成績,同時也會非常喜歡學習數學

但相反的,如果孩子的思維能力並不是很強,那麼孩子對於數學可能就沒有那麼感興趣,並且這也是他們不好數學的主要原因

父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對於孩子來說,邏輯思維是陪伴孩子一生的本領,不管在什麼地方,邏輯思維都是各種考試以及考核的重點。

為什麼邏輯思維這麼重要呢?對邏輯思維在孩子的學習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些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思路往往都會非常清晰,學習也很有條理、方法,而這種邏輯思維能力,也不單單體現在數學這一科上。

1、曾有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邏輯思維的敏感期,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還不能夠準確地進行邏輯推理活動,所以這個時候也是父母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

2、孩子在3~6歲這個期間,大腦是正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而這時候父母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充分的激活並調動孩子腦部的神經細胞,從而開發孩子大腦的智商

那些從小培養了思維能力的孩子在上學後,他們的數學不僅會大大的得到提升,而且在專注力方面也不會差,從而也會避免在學習上走入厭學等情況。

3、如果父母們也想從小便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那麼父母可以每天通過玩遊戲的形式,來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孩子學習數學的能力,還能夠激發孩子的智商,最重要的一點是有助於親子之間的感情培養。

我們家莎莎從小就開始玩思維遊戲,其中《全腦新思維遊戲》就是我給莎莎精挑細選的思維書籍,其中共有10套,讓孩子從各種數學小遊戲中循序漸進的加強思維能力

在孩子玩這些遊戲的過程中,我明顯的發現了孩子的邏輯思維、專注,等能力都在不斷的提高,在學校中也能明顯的看到他與同齡小朋友的差距

從小就非常喜歡數學有些孩子從小他們就會表現出喜歡數學的特點,有一次我在去接莎莎的時候,發現他們幼兒園有一個3歲左右的小朋友。

他坐在貼有簡單加減運算的裝飾牆前,並掰著手指頭數數,而這個孩子經常都會一個人坐在那邊數數,就算旁邊再吵他也沒有反應,只是一直在看著手中的數字和數字貼

而這就是孩子喜歡數學的一種表現,如果父母們也發現自家寶貝會坐在角落裡看著數字或者自己拿著手指頭數數,那麼父母就要開始好好培養了。

孩子從小就不喜歡數學怎麼辦?

大多數的父母對於孩子不喜歡數學都非常無奈,甚至有些父母還會放棄讓孩子學習數學,認為只要其他的學科好一些就可以,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數學對於孩子來說是要伴隨他們一生的,所以數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學科,而孩子是否能夠學好數學,與先天和後天的關係是分不開的。

先天是以興趣的方式為主,而後天是以環境的方式為作用,那麼父母能做的就是要先引起孩子對於數學的興趣

對於孩子來說,想要激發他們的數學興趣,就要通過遊戲的方式,來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我推薦《斯凱瑞快樂學習啟蒙書》,每天父母可以留出一些時間陪著孩子一起玩,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數學能力,還能夠激發智商。

我們家莎莎在玩這套數學啟蒙遊戲書的時候,我明顯地發現她更加喜歡學習數學了,因為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莎莎都會拉著我讓我和她一起玩數學遊戲,同時她在書中還學會了很多數字以及加減法的知識,讓我很難教會的數學題目,莎莎都能夠在遊戲中一下就明白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3種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好好栽培容易成為「學霸」
    右腦的儲存量是左右的10000倍之多,如果家長們能在孩子6歲之前開發右腦,那麼他肯定會有出息。俗話說:「三歲看老」,孩子小時候有這3種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好好栽培容易成為「學霸」!右腦發達的孩子有以下3個特徵
  • 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說明很有數學天賦,家長要好好培養
    無論學文科還是理科,都要面對語數外這三座「大山」。但是語文和外語就稍顯簡單——畢竟只要肯下功夫好好背好好記,就算是考試前磨磨槍,那也能做到「不快也光」。但數學就不一樣了。就算公式記得再熟練,就算題型看著再眼熟,考試的時候他依舊有100種讓你掛科的辦法。這是為什麼呢?
  • 孩子有這3種特徵,說明右腦發達,好好栽培很有可能成為「學霸」
    右腦卻不同,有的人出生右腦就很發達,有的人卻需要後天培養才能夠開發右腦,而判斷右腦是否發達,就要看孩子平時是否有這3種表現。右腦發達的孩子,甚至在6歲的時候,都能記住自己三歲時發生的一件事,我朋友就曾經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兒,說她家孩子記性好。我朋友的孩子今年6歲了。昨天,一家三口在吃飯。突然,孩子說了這樣一句話,這讓我的朋友很驚訝:「媽媽,我爸爸把我扔進垃圾桶了嗎?」?原來有這樣一件事。
  • 小學前有這3個特徵,孩子是「讀書的料」,父母要好好培養
    其實,孩子是不是塊&34;,不是看小時候&34;。李玫瑾教授曾說:&34;讀書好不好,和早期的成長經歷有一定關係。也就是說,一個孩子在小學前就能看出是不是&34;。會讀書的孩子,往往具有這3個明顯的特徵,父母應該好好培養。
  • 寶寶有這4種「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父母要好好培養
    如何讓孩子具備高智商?這是家長們最在意的問題,畢竟智商高的孩子以後學習、工作方面都會更輕鬆,家長也能少操心。父母可以看看孩子是否有以下4種特徵,如果具備,說明你家寶寶右腦很發達,父母要好好培養。大部分的孩子都失去了3歲之前的記憶,因為這部分人習慣性地用左腦記東西,所以這種記憶是短暫的。
  • 孩子有這4種「怪癖」,證明右腦很發達,好好栽培未來可能是學霸
    相信有些父母可能會感到疑惑:要如何判斷自家孩子右腦是否發達呢?其實右腦發達的孩子,從小就會有這4種「怪癖」,如果父母發現了,就要好好栽培了,未來可能成為學霸。孩子有這4種「怪癖」,證明右腦很發達,好好栽培未來可能是學霸總是想起小時候的事情在正常的情況下,孩子的記憶形成是在3歲左右的時候,這是因為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以及
  • 孩子有這3種性格特徵,長大後多半是領導者,父母要好好培養
    俗話說「三歲看大」領導能力除了後天的培養之外,還有的孩子在兒童時期就已經表現出來了。高層次的領導力不僅僅是當上公司的領導,而是一種內心的激情和拼搏的品質,如果你家孩子有這3種性格特徵,長大後多半是領導者,父母要好好培養。
  • 李玫瑾:小學前有這3個特徵,孩子是「讀書的料」,父母好好培養
    但孩子智商高=成績好嗎?李玫瑾教授:3個特徵,看孩子是不是塊"讀書的料"很多父母會覺得自己孩子小時候特別聰明,可到了小學之後,這種印象就發生了顛覆,立刻感覺孩子簡直"太蠢了",完全不是讀書的料,感到特別失望。
  • 有這六種特徵的孩子,說明是智商高!父母別埋沒了
    其實,有些孩子確實從小就聰慧過人,留心觀察他們,你會發現他們的一些近乎怪異的行為,正是智商高的表現。據育兒專家分析,有以下幾種特徵的孩子,智商較高,父母可注重培養。四、心靈手巧的孩子孩子心靈手巧表現在喜歡拆裝玩具、善於做手工、喜歡繪畫、喜歡觀察微觀事物等。這類孩子善於用心做事,手眼的協調能力強,任務完成率高,心智發育也會快。這類寶寶,父母更要著重培養,多營造環境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並及早發現孩子興趣、特長,可定向培養。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有這3種特徵,暗示智商高,家長要好好培養
    其實,一個孩子智商高不高,我們從小時候就能看出來,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智商高的孩子我們往往可以從小細節就能看出來,哈佛大學研究:孩子有這3種特徵,暗示智商高,家長要好好培養。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5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每個父母都想自家孩子將來有出息,有成就,但孩子到底能不能有出息,也都是十幾年後的事,誰也說不好,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3歲看到老」,意思是從孩子3歲的性格特徵,就知道其長大後會不會有出息,北大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種表現,長大更容易成功。
  • 孩子三歲前有以下特徵,說明有高智商底子,值得家長好好培養
    將此思路運用在早教上,若能在早期發現孩子在這七方面表現出的能力,會將為孩子將來的成才添磚加瓦。而這個「早期」,指的是孩子三歲前。 為什麼是三歲前?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沒有被社會化,也沒有被過多地教授技能和灌輸知識,反而更能表現出本真的天性。就連教育專家都說,孩子的先天氣質類型,也是三歲前展現得最充分,等孩子學會按照成人意願去展現自己,反而不好判斷。
  • 孩子有這4種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好好培養以後很可能成為學霸
    其實孩子右腦是否發達,小時候就會有以下4種表現,好好培養以後很可能成為學霸。家長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時不要阻止,這類孩子想像力十分豐富,而想像力豐富恰恰就是右腦發達的表現,所以,當孩子把自己想像成動漫人物時,父母最好能配合孩子一起演出,堅持下去你家孩子的右腦會越來越發達。
  • 右腦發達的孩子,多有這幾種表現,好好栽培可能成學霸
    任何一位父母從孩子出生起,對他們的期望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自己孩子聰明智商高,一個人聰不聰明,是和大腦有很大關係的。發展心理學家霍德華·加德納指出,「大腦是智慧的源頭,那些在不同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無不既有強大的左腦思維,又有超強發達的右腦」。眾所周知,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
  • 6歲前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有「自卑心理」,父母要及時幫一把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間,父母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長大之後才更加的容易成功。6歲前孩子如果有這些表現,說明已在自卑邊緣1.沒有主見情商高的孩子不但做事情有主見,而且不會總是依賴別人。這樣的孩子長大一定會有出息。而那些對自己不自信的孩子,往往不敢實行或發表自己的意見,久而久之就變得越來越沒主見,做事情總是依賴他人。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快,父母要好好培養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曾表示過: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快,父母要好好培養李玫瑾:孩子睡覺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快,父母要好好培養第一個:睡覺時面帶微笑孩子在睡覺時面帶微笑,多半是做了美夢的原因。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幾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智力發展是現代父母最為重視的教育之一,很多家長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想方設法地想讓孩子更聰明。聰明的孩子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上相對會更輕鬆。 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進行智力檢測,想知道孩子是不是高智商兒童。其實孩子聰不聰明,6歲以前就能看出來了。
  • 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家長要好好培養,沒準會成為數學學霸
    無論學文科還是理科,每個孩子都要從小面對語數外這三座&34;。只不過語文和英語就比較簡單了——只要肯下功夫好好背好好記,就算是考試前磨磨槍,那也能做到&34;。然而數學就不一樣了,就算孩子把公式背的再熟練,題型看著再眼熟,考試的時候依舊還是會掉進100種讓人掛科的陷阱。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學生有這3種特徵,說明右腦發達,用心培養很可能成為「學霸」
    有的家長就會覺得記憶力好的孩子是學霸,而有的家長會覺得聰明的孩子就是學霸……「一千萬個人心中有一千萬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實學霸的定義很簡單,就是身上擁有眾多「特意功能」的孩子就是學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