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國家隊」入駐網安學院,百餘家精英網安企業齊聚臨空港

2021-01-08 楚天都市報

武大學子正在網安學院網絡攻防實驗室上課

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

□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吉晴 陸緣 通訊員 彭吉松 李文 聶文輝 統籌:胡紅兵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

四年前,中央網信辦復函武漢,支持開展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國家網安基地」)建設,打造國內唯一的「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

「拿出城市最美的空間、最好的地段、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優的配套服務。」當時,武漢市承諾在臨近機場、連接地鐵,風景優美的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建設國家網安基地。四年來,武漢臨空港經開區傾力建設這個承接國家戰略、國之重器的重要工程。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栖」。9月1日,隨著武大、華中大網安學院千餘名學子入住基地最核心功能片區的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加之中金數據、天融信等百餘國內頂尖網安企業入駐運行,國家網安基地正式開啟「產學研一體化」發展之路。

築巢引鳳

兩支「國家隊」入駐網安學院

4日9時許,臨空港徑河路北,在國家網安學院武漢大學新珈樓,一場沒有硝煙的網絡戰爭正在攻防實驗室內上演。

實驗室裡環繞教室的三個大電子屏,正實時更新顯示紅藍網絡對戰雙方排名情況。武漢大學網安學院學生彭馨勇和他的戰隊排名一直靠前,「我現在相當於是黑客的角色,攻擊對方的網絡漏洞。」眼前雙屏電腦上,彭馨勇靈活的手指不斷敲打出新的攻擊代碼。

網絡靶場模擬攻防對抗,學生能夠感受到最真實網絡安全「攻防戰」,大屏幕上還會有全息投影。

同樣,在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內配備的黃鶴網絡靶場實驗室,地面和天花板採用紅光和藍光穿梭的形式,代表紅軍和藍軍作戰,以達到演練的效果。

彭雲璐是一名武漢大學網絡安全學院大四學生,自9月1日與武大、華中大千餘名網絡安全專業同學入住國家網安學院後,她每天都很早來到新珈樓,參加正式開學前的網絡安全實訓課程。

「雙屏電腦,LED大屏等現代教學設備,讓我對新的學習環境多了一份期待。」看到科技和智能的設備和教學實驗室,彭雲璐感到十分驚喜。

「武大新珈樓的網絡靶場有國內外齊全的網絡攻防案例庫。」武漢大學國家網安學院實驗中心主任陳晶介紹道,同時通過和北上廣深的頂級網安實驗室合作,實現資源共享。

「國家網安學院的教學科研環境和產教結合的模式在全國都是領先的。」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常務副院長趙波介紹道,園區內環繞著上百家高精尖網安企業,「培養出的網安人才可以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國內一流的網安企業實習實訓的機會。」趙波說。

釋放效能

優質企業齊聚「網安產業谷」

「人才和技術創新能力是吸引天融信入駐網安基地最主要的原因。」兩支網安「國家隊」的到來,讓天融信湖北平臺事業部總經理夏生銀對未來更加充滿希望。

去年入駐國家網安基地的天融信,是國內領先的網絡安全、大數據與安全雲服務提供商,所服務的用戶遍布全球。目前,在網安基地的研發人員有400多人。「這裡有全國最頂尖的網安人才,這是一處富礦。」夏生銀說。

作為提供網安技術支持的優秀武漢本土企業安域公司,今年7月,該公司與網安基地籤訂項目協議,將投資2000萬元建設網安基地首個網絡安全攻防實驗室。該實驗室建成後,將成為國內首家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2.0示範展示中心。

「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上千家服務單位。」武漢安域執行CEO周佑源向記者介紹道:「全國只有在國家網安基地才具有人才+產業谷的模式,這樣的優勢是其他的國家基地所無法比擬的。」

「在武漢四大國家級基地中,我們要爭做領跑的角色,加快實現網絡安全學院加創新產業谷圖景。」隨著國內網安與大數據等上下遊企業紛紛入駐,面對基地多個百億級項目建設,國家網安基地建設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信心十足地說。

截至目前,網安基地註冊企業108家,籤約項目61個,引進了以天融信、航天科工以及中金數據分別為代表的應用安全、通信安全和數據安全企業。國家網安基地正開始形成中國規模最大、層級最高、功能最全、產能最佳的全面領先的網際網路產業基地。

產業聯動

引領國家新基建發展

「目前基地以網絡安全企業為主,正陸續引入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與國家新基建發展戰略相契合的企業。」國家網安基地建設辦公室陳果博士告訴記者。

「已經初步形成了硬體、通信、應用、數據安全的完整網絡安全產業鏈。」陳果介紹,中金數據(武漢)正陸續搬往網安基地。天融信在基地園區的辦公大樓已開工建設,北京數字認證辦公大樓主體已經封頂,預計明年四月啟用。

作為國家網安基地的先導項目和首個建成項目,2016年,中金數據武漢超算中心僅用了120天就建成投產。

「武漢超算中心主要為武漢市提供『三朵雲』服務」,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朵雲是武漢市電子政務雲;二是武漢市超算雲,主要為高校、科研機構提供超級計算服務;三是中金企業雲,為中小企業提供公用雲平臺服務。

出入公共場所掃健康碼、登錄「微鄰裡」等,武漢市主要疫情防控信息化平臺,均由武漢超算中心的伺服器承載,總數據量達到60PB,是名副其實的「數據大腦」。「超算數據中心目前已經在滿負荷運行,就等新項目來接力了。」中金數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軍說。

「未來,會圍繞硬體、數據、通信等不同網絡安全細分領域,引入200家以上相關企業。」陳果博士告訴記者,在不久的將來,網安基地會形成一個閉環的網絡安全上下遊產業鏈,真正實現網絡安全學院加創新產業谷的願景,引領助力國家新基建發展。

相關焦點

  • 金巢築起迎1300名學子,兩支「國家隊」正式入駐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
    今日,位於臨空港大廈的會議室裡,一位來自武漢大學的老師看著籤約現場激動的說道,此刻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正式籤署入駐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入駐辦學協議。隨著9月1日的正式開課,網安學院這座國際頂級網安人才金搖籃正式啟用。
  • 打造一流網絡安全學院 兩支「國家隊」入駐國家網安基地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進、通訊員王深)9月7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開學,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1300多名本碩博學生和140餘名教職員工首批入駐。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簡稱「網安基地」)是國內首個「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是基地內規劃建設的學歷教育區、核心功能區,用地面積318畝,總建築面積28.9萬平方米,2018年8月24日正式動工,今年7月1日交付使用。
  • 打造一流網絡安全學院 兩支「國家隊」入駐國家網安基地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進、通訊員王深)9月7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開學,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1300多名本碩博學生和140餘名教職員工首批入駐。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簡稱「網安基地」)是國內首個「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是基地內規劃建設的學歷教育區、核心功能區,用地面積318畝,總建築面積28.9萬平方米,2018年8月24日正式動工,今年7月1日交付使用。
  • 網安學院,9月開學!
    項目交付後,將由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兩所高校入駐辦學,在這裡打造世界一流的網絡安全學院。據網安基地建設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做好網安學院的建設工作,採取邊優化方案,邊進行建設的模式,根據高校需求及時進行調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於2月19日前完成網安學院竣工、驗收和交付,推遲到本月30日前完成。
  • 「六度」看武漢臨空港:深度
    、益海嘉裡、可口可樂等34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搶灘良品鋪子、周黑鴨、塞力斯等企業本地孕育、成功上市搶抓新一輪科技變革帶來的歷史機遇國內唯一一家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落戶臨空港國家網安學院已經開學上千名武大、華科學子入駐
  • 國家網安基地網安學院正式開學
    2016年,國內唯一的國家網安基地,落戶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作為國家網安基地龍頭項目,網絡安全學院於2018年8月正式開工,按照「部分獨立、部分共享」的辦學思路,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先後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籤訂入駐協議,在這裡打造世界一流的網絡安全學院。「大學以來一直對學術研究、實操競賽非常感興趣,搬去新校區,第一件事就是先到實驗室去轉一轉。」
  • 武大、華科大在同一校園辦學,將正式入駐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28日訊 28日,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正式籤署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網絡安全學院入駐辦學協議。兩所「雙一流」高校的網絡安全學院將在同一校園內辦學,今年9月,兩校1300餘名本碩博學生和140餘名教職員工將正式入駐開學。
  • 武大、華科籤約入駐國家網安基地
    8月28日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籤署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網絡安全學院入駐辦學協議。,將安排本部師生,整體入駐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不斷提升網絡安全核心技術研發能力,並推動各類科學研究成果優先在網安基地入駐企業中實現產業化。
  • 臨空港網安創新谷:計劃引進 80 家企業,形成產業 「火種」
    今年的5月12日,投資5億元的臨空港網安創新谷項目落戶東西湖區。據悉,該項目是服務於國家網安產業大戰略和東西湖網安產業定位的「先行軍」。根據企業生命周期制定「四個層次」一站式服務「我們現在已經籤約入駐了23家企業,囊括工控安全、業務安全和信息安全領域,其中已有10家搬進了我們的辦公大樓,還有13家將在今年陸續搬進來。
  • 「中部崛起勢正勁·湖北篇」武大、華中大兩校首批師生入駐全國唯一網安基地
    2016年9月,中央網信辦復函武漢,支持開展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國家網安基地」)建設,打造國內唯一的「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四年後,武大、華中大正式籤訂入駐辦學協議,兩校首批共約1300名本碩博學生和140餘名教職員工陸續入駐。
  •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籤約入駐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
    圖為,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內建築 黃金 攝近日,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分別與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籤署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網絡安全學院入駐辦學協議,籤約入駐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相關新聞報導如下:武漢大學籤約入駐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8月28日下午,武漢大學與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籤署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網絡安全學院入駐辦學協議,正式開啟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一流網絡安全學院新徵程。
  • 武大、華科網絡安全學院籤約入駐國家網安基地
    8月28日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籤署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網絡安全學院入駐辦學協議。自此,兩所「雙一流」高校的網絡安全學院將在同一校園辦學,在學科設置、師資力量、圖書資源、實驗設備方面共建共享,共同創建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培養一流網絡安全人才。
  • 全國首創分級通關人才培養模式,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課
    楚天都市報9月7日訊(記者陸緣 王永勝 通訊員李文)今天,位於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的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課。新入駐的武漢大學網絡安全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千餘名學生,經過短暫的新校區適應,開啟了在國家網安學院的求學生涯。
  • 創新機制 武漢國家網安基地打造網絡安全「黃埔軍校」
    9月17日,「中部崛起勢正勁」網絡主題活動湖北站採訪團來到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國家網安基地」),體驗人性化設計的教學環境,感受高精尖網絡安全技術的魅力。國家網安基地坐落於武漢臨空港經開區,規劃佔地40平方公裡,分三期建設。一期4平方公裡核心區域,重點布局學歷教育、在職培訓、共享服務、研究院和產業發展五大片區。
  • 關注 | 全國首創分級通關人才培養模式,網安學院開講新學期第一課
    7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兩所入駐高校的相關學院——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開始講授開學第一課。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兩所高校的相關學院不僅先後入選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項目,學院院長也均由校黨委書記或校長擔任。
  • 網安人才缺口 70 萬!臨空港的網安基地,歡迎你們來學習
    我國網絡安全人才數量缺口高達70萬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140萬9月19日「黃鶴杯」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峰會在武漢臨空港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啟幕會上多位專家表示武漢擁有兩所一流網安建設示範學院實力全國居前又有網安基地推動「產、學、研、用
  • 「六度」看武漢臨空港:高度
    這個「數據大腦」就坐落於武漢臨空港的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作為全國唯一「人才+產業谷」模式的網絡安全基地,人才富礦與完善的產業鏈不斷吸引著企業目光。武漢安域信息與網安基地相關單位籤約,將投資2000萬元建立網安基地首個網絡安全攻防實驗室,為網安人才培訓提供急需的仿真實訓平臺。網安基地入駐企業天融信也在網安基地設立華中總部。目前,該企業在網安基地的研發人員有400多人,為全球用戶提供網絡安全、大數據與安全雲服務。
  •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帶隊調研網安基地校區建設
    9月14日,校長李元元、校黨委副書記馬建輝、副校長梁茜帶隊前往國家網安基地,與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東西湖區委書記楊澤發一起調研華中科技大學網安基地校區投入使用情況。
  •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帶隊調研網安基地校區建設
    9月14日,校長李元元、校黨委副書記馬建輝、副校長梁茜帶隊前往國家網安基地,與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東西湖區委書記楊澤發一起調研華中科技大學網安基地校區投入使用情況。座談會上,網安學院黨委書記高順文介紹了學院入駐基地工作及校區運行情況,並匯報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建議。中信網安、中電網安相關負責人分別匯報了網安學院建設、運營的基本情況及有關問題。
  • 東西湖科教振興,臨空港國家網安學院9月正式啟用
    9月,臨空港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即將正式啟用,屆時,這座集學歷教育、在職培訓、研發中心、孵化平臺為一體的「科教+科創」人才高地將為臨空港乃至全國網安科教、教研指引新的方向!國家網安基地佔位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域,規劃面積約40平方公裡,規劃布局建設國家網安學院、研究院、培訓中心、展示中心、創新產業園區等核心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