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看到一則觸目驚心的新聞。
一位22歲的南京大學女生,被男朋友騙到雲南邊境,再被他的兩個同夥聯合殺死埋屍。
而且,最初女生「失聯」的時候,還是殺害她的男朋友主動報警,在女生的父親面前也裝得一臉悲戚,以至於父親還反過來安慰他,說不要給他壓力和負擔。
這樣的結果,真的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
具體案情還在進一步審理中,但各大網站的評論已經爆了——
關於「恐男」,我之前一直沒有詳細寫過,畢竟我自己也是男人,聊這個話題稍微有點尷尬。看到女生「恐男」,相信很多男人和我的體會差不多——明明傷害女生的是少數幾個壞人,我們這些從小到大遵紀守法,從不冒犯女生的普通男人怎麼躺著也中槍?類似的爭論在網上也從來沒有消停過,男人和女人都不能理解對方,說到最後很容易流於無意義的對罵。但可能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恐男症」,其實是一個專業的心理學名詞, 在2017年出版的《精神疾病案例診療思路》中,把恐男症定義為一種特殊且少見的性心理障礙,指女性對男性或者男子氣概下意識的恐懼,不敢和男人產生交集。 既然它是一種心理問題,那我們就暫且放下情緒,用學術的態度,好好聊一聊它。「恐男症」的來源通常是兩種。
第一種來自女生的原生家庭。
女生在對異性產生好奇的時候,如果原生家庭沒有給她良好的引導,讓她對異性建立正確的認知,就有可能產生「恐男」。
有個女生從小父母離婚,因為父親出軌,母親非常仇恨父親,從她記事起就不許她和父親見面,還不斷地在她耳邊灌輸,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甚至和年幼的女兒反覆描述父親和情人被她捉姦在床的場面。
女生到了青春期,母親只要看到她和哪個男生多說兩句話,回來就是一頓打,順便再跟她重提一遍「男人都是混蛋」的論調。
後來她長大了,直到快30歲都沒有談過戀愛,沒有辦法對男人產生任何好感,無論她看到什麼樣的男人,腦子裡都會閃過母親描述的,父親和另一個女人偷情的畫面。
她已經有了根深蒂固的概念,男人都像母親口中的父親一樣骯髒,只會傷害和背叛女人。
第二種,則是女生的成長中遭遇了來自男人的侵害。
這個侵害可能非常嚴重,是暴力或者性侵,也可能是旁人眼裡沒有造成實際後果,卻讓當事人無比恐懼的回憶。
另一個女生回憶,她還沒上小學的時候,在家旁邊玩,突然來了十幾個男人,不知道為什麼,圍著她把她擠在拐角處,對她擠眉弄眼,吹口哨做鬼臉,摸她的臉和頭。
整個過程持續了一分多鐘。
直到今天女生已經成年了,這一幕依然非常清晰,當時她嚇得哇哇大哭,從此之後的好幾年裡,這十幾個男人的臉,以及那天發生的一切,都反覆出現在她的噩夢裡。
她說,她至今不想靠近任何一個男人,不管男人看起來多帥或者多紳士,她都會有一種本能的恐懼,更無法想像字跡會戀愛結婚。
當然,今天的網絡時代,又出現第三種「恐男」的來源——
女生本身可能沒有受到來自男人的實際傷害,但她看到太多社會新聞裡面,其他女生被男人傷害,她產生了設身處地的共情。
或者說,女生沒有受到男人身體層面的傷害,但她在網上看到男人的一些讓她非常不舒服的言論,產生了「恐男」。
這幾種「恐男」的共性是,女生因為某種原因而認定,男人=會傷害她的人。
她們恐懼的不是「男人」本身,而是因為看到了男人,就聯想到「自己可能被傷害」。
首先,她們都貨真價實地看到,聽到,甚至親身經歷過男人的傷害,
她們認為,這個世界上存在會傷害女人的男人,這沒有錯。
是不是所有男人都會傷害女人?
當然,我是男人我一定要說,絕對不是,而且我相信,尊重愛護女人的男人不在少數。
但對於「恐男」的女生來說,她們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她們沒有辦法判斷,什麼樣的男人是「安全」的。
同時她們也認為,一旦遇到了「不安全」的男人,她們的抵抗能力微乎其微。
這也我理解。
稍微有點生物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男人體內的睪酮素決定了,男人的肌肉力量比女人普遍要高出50%以上。
這意味著,如果純靠肌肉力量正面剛,女人在男人面前,毫無反擊能力。
我看到過有女生說自己175,120斤,女生裡面絕對算力氣大的,男朋友177,120斤,看上去比她還瘦弱,但男朋友如果想壁咚她,單手就能把她按在牆上,根本沒辦法掙脫。
這就是絕對的差距。
男人想通過身體力量來傷害女人,就像成年人想和小孩或者老年人打架一樣,百分百的恃強凌弱。
在「恐男」女生的眼裡,幾乎所有男人,客觀上都有傷害女生的能力,同時她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判斷,哪些男人會有傷害女生的意願。
只好一視同仁,統統都怕。
我不一定認同她們把所有男人都視為潛在罪犯的想法,但我沒有辦法去攻擊她們的恐懼本身。
因為我知道,壞人確實存在,一旦讓她們遇到,就是百分百的不幸。
儘管我也不希望被女生恐懼,戒備,但我必須承認,在「恐男」這件事情上,應該被指責的,絕對不是女生。
想要讓女生不再恐男,首先要解決的一定是壞人。
是所有針對女性的暴力犯罪都能得到嚴懲,是女性的生命安全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讓女生敢走夜路,敢穿裙子,敢和男人進行正常的戀愛和社交。
然後,需要做出努力的,是我們每一個普通男人。
最起碼,不要在網上攻擊和辱罵女生,不要苛求受害者是不是「完美」,不要用「化糞池」,「兩噸水」,「絞肉機」這種殘酷的命案開玩笑。
要是願意做得更好,其實也有很多舉手之勞,可以給女生安全感,
比如我曾經講到過的,和陌生女生單獨搭乘電梯,儘量站在她前面而不是後面——如果她的眼神實在很介意,就讓她先走,我等下一班。
以及,我大學曾經打工過的一家酒吧裡,老闆是個五大三粗的男人,長得挺兇。
他在女廁所的每個隔間都貼了一張紙條,寫著,如果你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就到前臺去點一杯「仲夏夜之夢」,我們會保護你。
酒吧裡並沒有這款酒,這是一個專屬於酒吧員工和女生之間的求救暗號。
聯合國秘書長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活動上說:
「直到佔全球人口一半的婦女和女孩能夠免於恐懼、暴力和日常不安全的生活,我們才能真正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公平和平等的世界裡。」
一個沒有恐男症的世界,是讓女生真正地信任,雖然男人的身體力量更強,但這不是用來傷害女生的力量。
相反,這可以成為保護女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