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詞中,
詩人用天縱的奇思,
高超的想像,
將顏色運用的出神入化,
那些五彩斑斕的詩詞,
美了整個四季!
《天淨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詩人擷取十二種景物,描繪了一幅秋景圖。後兩句運用「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青山靜靜、綠水悠悠,白草綿綿,紅葉片片,黃花朵朵,在暮色中,這些明麗的色彩,為這蕭殺的氣氛平添了許多生機活力。
《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蘇軾用植物的顏色來點明時節,橙子金黃、橘子青綠正是秋末冬初的時節,他藉此勉勵友人樂觀向上。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亦是用植物顏色來點明時節。此時,正是暮春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落之時。
「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令人嘆為觀止。
《菩薩蠻·大柏地》
毛澤東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赤橙黃綠青藍紫」描寫的是彩虹,連用七種顏色鋪敘,寫出了彩虹的絢麗奪目。
接著又以彩色綢帶比喻色彩壯麗的彩虹,具體寫出了彩虹美麗的形態,而且「當空舞」三字又使靜止的彩虹具有動感,這樣,彩虹的身姿就更加美麗動人了。
《憶江南三首·其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用顏色來形容江南的美麗。春來百花盛開,已極紅豔;紅日普照,更紅得耀眼。春江水綠,紅豔豔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其一》
宋·朱熹
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彎彎的河流環繞著蔥綠的農田,正像母親用雙手護著孩子一樣。
「護」字,「繞」字顯得那麼有情。門前的青山見到庭院這樣整潔,主人這樣愛美,也爭相前來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門而入,奉獻上一片青翠。詩人以神來之筆,留下千古傳誦的名句。
《行香子》
宋·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
倚東風、豪興徜徉。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
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牆,隱隱茅堂。
颺青旗、流水橋旁。
偶然乘興、步過東岡。
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五彩的顏色更能表現季節的五彩斑斕,這首詞以白描的手法、淺近的語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萬物競發的田園風光圖。「紅」、「白」、「黃」,各種色彩繽紛的春花,顯得那麼自然美麗。
《晚春二首·其一》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春天不久就將歸去,花草樹木想方設法挽留春天,一是爭奇鬥豔,人間萬紫千紅。可憐楊花榆錢,沒有豔麗姿色,只知漫天飛舞,好似片片雪花。
這裡的「紅」「紫」就是來形容百花盛開的豔麗。
《一剪梅·舟過吳江》
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這首詞中,詩人用顏色來形容時節的變化。夏初櫻桃成熟時顏色變紅,芭蕉葉子由淺綠變為深綠這一特徵,從視覺上對「時光容易把人拋」加以補充。把看不見的時光流逝轉化為可以捉摸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