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先生所編《四季讀詩》出版|名篇相伴,看四季風景

2020-12-19 廣州日報

日前,

由葉嘉瑩先生主編,

中華書局精心打造,

在各個細節上給你帶來驚喜的

《四季讀詩》出版。

《四季讀詩》是一冊編排新穎、圖文並茂的古詩詞讀本。該書收錄以唐宋詩詞為主的經典名篇,加以精當評註,還精心選配了與詩詞意境契合無間的傳世古畫。

(四季讀詩-篇章春,新書插頁翻拍)

圖文並茂的古詩詞讀本

從先秦時代的《詩經》,一直到近代大學者王國維的《蝶戀花》《四季讀詩》收錄了一百六十多首以唐宋詩詞為主的經典名篇。

與常見的詩詞選注讀物不同,書中將古詩詞按照作品本身所體現的時序、物候等特徵,編織進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流轉當中。春花秋月,風物人情,各有各的妥帖安排。陶淵明、杜甫、李白、蘇軾、柳永、沈周、石濤……這些大詩人大詞人大畫家,將用他們美妙的藝術創造陪伴我們走入四季風景,與花木相親,與山川相遇…… 

(四季讀詩-篇章冬,插圖翻拍) 

記者推薦:

一、葉嘉瑩先生主編,為讀者提供新穎的閱讀體驗。

二、所選古詩詞,都是易於傳誦的經典名篇,經典常讀常新,而詩情畫意隨春夏秋冬自然流動的巧妙編排,加上深入淺出、精煉含蓄的評註,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詩詞內涵、體會詩詞意境,提升古典詩詞鑑賞水平。

三、精緻可愛,裝幀設計充滿匠心和創意。

(葉嘉瑩,資料圖片)

作者介紹

葉嘉瑩,1924年生,1945年畢業於北平輔仁大學國文系,1954年開始在臺灣大學任教, 1969年遷居加拿大溫哥華,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稱號,是加拿大皇家學會有史以來的唯一一位中國古典文學院士。2002年、2015年分別被香港嶺南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現任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著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等英文著作及《迦陵論詩叢稿》、《靈谿詞說》、「迦陵說詩」系列等數十種中文著作,在中國古典文學界及廣大詩詞愛好者中有廣泛的影響。《靈谿詞說》於1995年獲教育部頒發的「全國高等學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四季讀詩》

葉嘉瑩 主編

中華書局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麗琴

相關焦點

  • 葉嘉瑩先生的吟誦情懷
    作為熟稔中西文化的學者,葉嘉瑩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切的感情,她認為,中國文學,其獨特處非其他文化可比,忽視文化傳統,復興文化便是空談。  葉嘉瑩深情地回憶了早年父親所給予的文化啟蒙。她說,我的家是北京的一個很古老的家庭。小的時候沒有上什麼幼稚園和小學,就是在家裡面,我的父親先教我認字。
  • 葉嘉瑩先生關於《中國詩詞大會》的對話
    編者按:葉嘉瑩先生生於1924年,1945年開始教學生涯,至今已經70餘年。葉先生說: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詩詞傳給下一代人。「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葉先生是用整個生命去傳承和傳播古典詩詞,同時她非常關心古典詩詞的普及工作。最近,葉先生和她的弟子南開大學的張靜老師,由《中國詩詞大會》緣起,談到了中國古典詩詞的薪火相傳,她欣喜於各行各業的中國人對古典詩詞的濃厚興趣。葉先生專門講道:要將這篇談話發表在《學習時報》,同願中華古典詩詞成為更多中國人生命中的指路明燈!
  • 趣詩佳作欣賞:一首詩裡寫出春夏秋冬四季,形象風趣很是有才
    大自然向來是文人騷客詩人們創作靈感的重要來源之一,美好壯麗的大好河山,生靈萬物,隨著一年四季的變化而變化,多姿多彩,內容豐富,難怪詩人們能夠寫出那麼好的詩來。自古到今,分別描寫春夏秋冬事物的詩很多,但在一首詩裡寫出四季來的,卻不是太多。
  • 領讀人張靜|從古詩詞講到葉嘉瑩先生,「活出來」才最重要的課題
    從2021年1月1日下午開始,很多人知道了這句詩。這是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繆鉞先生贈予葉嘉瑩先生一首《相逢行》中的最後一句。新年第一天,在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錢江晚報主辦,浙江圖書館特別支持的2021「書香迎新 閱享美好」TALK SHOW上,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電影《掬水月在手》學術顧問及聯合製片人張靜女士在題為《四季讀書》的演講中,以這一句詩作為結尾。
  • 葉嘉瑩:把不懂詩的人接到詩裡來
    葉嘉瑩模仿顧隨的風格,用這兩句詩寫成了一闋《踏莎行》。  12年後,顧隨同樣用詞牌《踏莎行》填了一闋詞。但此時,師生二人已失去聯繫多年。  1977年葉嘉瑩從加拿大回國,開始整理顧隨文集。一向不喜歡麻煩別人的她為此事託關係找朋友。  「內行」人看出來,葉嘉瑩講課、為文與為人都深受顧隨影響。
  • 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 | 四季相伴,重啟時光
    四季集團最近在中國區的狀況有點尷尬! 上海2家四季,浦西四季進入了漫長的裝修期,浦東四季在今年5月正式摘牌,麗晶酒店無縫連接,直接換了Logo就登場了。
  • 《四季》更迭 清新永在
    這其中,便有一首膾炙人口之作:小提琴協奏曲套曲《四季》。它不僅是維瓦爾第最受歡迎的名作,在人類譜寫的樂曲中,演出次數也最頻繁。年復一年,《四季》在世界各地奏響,場次之多無法統計。  《四季》是1725年維瓦爾第出版的題為《和諧與創意的競賽》十二首協奏曲中的前四首,總標題為《四季》,每首標題分別為《春》《夏》《秋》《冬》,均由三個樂章組成。
  • 葉嘉瑩先生的「弱德之美」
    葉嘉瑩先生提出的這一概念,出自對詞這一文體美學特性和內在意蘊的研究,最早見於其《從豔詞發展之歷史看朱彝尊愛情詞之美學特質》一文。葉嘉瑩先生創造性地提出了「弱德之美」的概念,來歸納詞體的這種美感:「這種美感具含的乃是在強大之外勢壓力下,所表現的不得不採取約束和收斂的、屬於隱曲之姿態的一種美。」葉嘉瑩先生發現,在清朝詞人朱彝尊《靜志居琴趣》《江湖載酒集》等作品中,隱含了一段與其妻妹的不倫戀情。
  • 中華讀書報:葉嘉瑩主編的「詩詞名家講」突出經典屬性
    本報訊 由葉嘉瑩先生主編、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詩詞名家講」叢書在上海書展首發,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巖出席發布會並致辭。他說,「詩詞名家講」叢書匯集了諸多名家對歷代詩詞名篇的精講,可為廣大讀者學習古詩詞提供切實幫助。  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楊雨與現場讀者分享了她研讀古詩詞的心得。她說,時代變了,生產和生活方式變了,但是,親情、愛情、家國之情等等古人體驗到的情感,今人仍在體驗。現代人依然可以將古典詩詞與我們自身的生命體驗相關聯,從中尋覓知音和心靈歸宿。
  • 葉嘉瑩:故園春夢總依依
    葉嘉瑩開蒙所讀的一本書即為《論語》,姨母教學,以講解其中的道理為主,而且注重背誦。孩童時代留下的鮮明記憶,往往會伴隨人的一生。直至今日,《論語》依然是葉嘉瑩背誦得最熟的一部經書。而《論語》中的哲理,也隨著她人生的旅程,得到愈來愈深入的體悟與印證,可謂終生受益。
  • 葉嘉瑩:我這一生幾經苦難,幸好還有詩詞相伴
    生活幾多磨難,幸好還有詩詞相伴。「我的人生不幸,一生命運多舛,但從詩詞裡,我能得到慰藉和力量。」1945年,葉嘉瑩以專業第一的成績從輔仁大學畢業,進入到一所女子中學教書,從此開啟了她長達七十多年的漫長教學生涯。講臺上的葉嘉瑩能把愛情詩講得生動美妙,但她卻說「這一生從來沒有真正戀愛過」。
  • 2017,我把四季用來愛你
    花落是雨花開是詩花開花落是四季的讚歌雲散是美雲聚是緣雲聚雲散是四時的浪漫我收集春天的爛漫儲存夏天的陽光一切悲喜都是因為你相隔一天如三秋相愛餘生還未夠海枯石爛不離不棄到永久我把四季用來愛你眼前彩虹都是因為你
  • 小學語文:四季、人物、時辰四字成語大全,看熟了作文不再詞窮!
    正所謂:「讀書破萬券、下筆如有神」,我們在語文課本上能夠學到的東西就那麼多,無論是字詞還是文章,所能接觸的都是非常有限的,若是孩子只看課堂而沒有重視課外的閱讀和積累,那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文章自然也是「皺巴巴」的,想要拿高分幾乎是不可能的。
  • 樵夫作文 葉嘉瑩:傳播詩詞,是我生命的目的丨名家
    恩師顧隨:「跑野馬」的先生1941年夏天,葉嘉瑩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這也決定了她之後與詩詞相伴的命運。大二那年,學者顧隨開始擔任他們「唐宋詩」的老師。他對詩歌「跑野馬」似的、全無規範可依的講授,令葉嘉瑩眼界大開,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在詩詞浸潤下,她把人生譜寫成一首詩!葉嘉瑩主編「詩詞名家講...
    在上海書展上,由東方出版中心主辦的一場「詩詞名家講」系列新書發布會,給讀者帶來了一堂精彩的詩詞課。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楊雨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斐,以「打開詩詞的正確方式」為主題,展開對談,與讀者一起分享了讀詩心得。
  •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葉嘉瑩的詩詞人生
    她和林徽因、楊絳、張愛玲同時代,被稱為中國最後的女先生: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一個女人的美,在世俗眼中,是有年齡限制的,一個94歲耄耋之年的老太太,卻偏偏被評選為中國最美教師,被人們讚不絕口。葉嘉瑩先生歷經坎坷流離,沒有被生活的困苦所打倒,卻穿越了時光的侵蝕,活出生命的純粹,靈魂的富足高貴。
  • 文化我是如何寫《四季交響曲》的——楊林勃
    夏天是一部公開出版的讀物,你讀我讀大家讀。夏天沒有隱私,不怕誰咬耳嚼舌;夏天沒有圍欄,到處都是放射狀的道路。  夏天如一條漲水的大江,聚集著無限的精力;夏天是足球場上一個漂亮的射門,疾如星馳,誰也不能攔阻。  哦,夏天,坦坦誠誠的夏天,多的是拼搏,少的是束縛。
  • 吾愛孟夫子,浩然興象氣——讀《葉嘉瑩說初唐詩》
    讀了《葉嘉瑩說初盛唐詩》,我的心裡有一個更清晰的孟夫子了。唐代詩人群星璀璨,孟浩然是其中很耀眼的一顆明星。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公元689年,孟浩然出生於襄陽城中一個普通的書香之家。
  • 3歲學詩,從事詩詞教學70多年,葉嘉瑩認為讀古詩必做2點
    從教70多年,葉嘉瑩先生對古詩詞教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看她的書,聽她的講座,在她的論著中我看到了兩個學習古詩詞的秘訣:1 吟誦古典詩詞該用什麼方式來傳承?葉嘉瑩的答案之一是吟誦。葉嘉瑩先生曾說:"吟誦的目的不是為了給別人聽,而是為了使自己的心靈與作品中的詩人的心靈能借著吟誦的聲音大到一種更為身為密切的交流。"運用吟誦的方法讀這首小詞,我們更容易感受到詞中蘊含的那種送別愛人時的悲哀,久等愛人不歸的悽涼,體會到曲調中所蘊含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