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所以推動了擺攤經濟的熱潮。可是,有些人並不適合做擺攤生意,或是不適合長期的在一個地方做擺攤生意,那麼,就可以做流動的生意。所謂的流動生意,就是指售賣員採用流動售貨車等,在不固定地點銷售商品的一種形式。一般是現款交易,就是一手付錢,一手給貨。
那麼,歡迎圍觀,怎麼樣可以在農村做流動生意?答案,只要你願意,有貨可售,不管你是藉助了售貨車還是人工挑貨,都可以在農村做流動生意了。具體的操作分析,如下:
第一,農村最早做流動生意是人工挑擔子售賣和藉助三輪車,摩託車等做售貨車售賣。其實,在農村做流動生意,從很早以前就有了。早期的,就有些人用扁擔挑著貨源,去各村吆喝售賣,記得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閩南這邊賣的麥芽糖了。因為,是做流動生意,所以售賣麥芽糖的人,並不是每天都會來,也不是每次都會來我們村售賣,是隔一段時間,才會有人來到我們村售賣。所以,每次來,售賣麥芽糖的,都非常受歡迎,幾乎到了我們村前,聽到有人買了,村中,村尾的小孩子就開始吵著家人一會也給買,所以一下子就賣完了。
在農村,也有人騎三輪的自行車,運一些甘蔗,橘子等水果,在村中比較人多的地方吆喝著售賣,這種一般也是流動的,不會天天固定在一個村賣。還有騎摩託車,在摩託車後綁著一塊板,售賣豬肉的,這種可以每天去某個村吆喝賣,過段時間再換村。
第二,農村趕集的時候,做流動售賣的可以去;流動生意,售賣的東西最好可以選一些不容易壞掉的。農村時不時都會有趕集活動的,正常是周三一次小趕集,周六一次大趕集。做流動生意的話,就可以選擇這兩天時間,去趕集市場擺攤。往往人多的時候,你售賣出去的東西也多。
一般做流動生意,在農村,是不太建議做小吃類的,要是做小吃類的,最好選一些孩子喜歡吃的,農村人本來不多,老人也很少會去買小吃吃;最好售賣一些不容易壞掉的東西,這邊沒售賣掉,換別的村還可以售賣。比如,一些生活用品,如:鍋盆,菜刀,拖把等;吃的話,最好是乾糧或是保質期久些的,如:瓜子,餅乾和一些小孩子吃的零食等;服飾類的,如;老人的衣服,小孩的衣服,女人的包包,男人用的皮帶等。
總之,要在農村做流動生意,貴在膽子大,放下面子,敢吆喝,能堅持,不輕易放棄,也不要三天曬網兩天打魚的。要多去不同的村走動,了解每個村的人口大概多少,喜好和存什麼,再對應的售賣東西,會比較容易賺錢。對此,大家怎麼看的呢?
你們願意在農村做流動生意嗎?要是你做的話,你會想賣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