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也有「智商稅」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旺盛的需求,與混亂的行業現狀,成為當前醫美行業發展的痛點、難點。面對求美者,專業人士的告誡是,「如果有美容需求,一定要去有醫療機構資質的正規機構就診;美貌只是相對的,一些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的美容項目,一定要權衡得失。」

---------------

熱瑪吉、熱拉提、蜂巢皮秒、超皮秒、玻尿酸注射、眼部提拉術、埋線去皺……這些聽上去讓人感到有些「雲裡霧裡」的專業術語,如今正在成為一些80後、90後甚至00後們的美容用詞。

「說真的,有錢去買五六千元的家用美容儀,不如直接去美容院來一針,立竿見影。」28歲的小容(化名)已經購齊了雅萌、宙斯、TriPollar三款近來最火的家用射頻美容「神器」,她還做過熱瑪吉、光子嫩膚等醫美項目,經驗豐富。她告訴記者,以上所有美容項目均存在各種「坑」,要做一次正規的美容,「沒點專業防坑知識,基本不可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日前從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了解到,該院發布了上海首個醫美糾紛案件白皮書——《2015-2019年醫療美容糾紛案件司法審判白皮書》,5年94件醫美糾紛清一色全都發生在民營醫院。與此同時,另一項由一財數據中心發布的網際網路生態大數據報告顯示,醫美成為90後消費的熱點。醫美用戶中,59%的人群為90後,22%為80後,另有14%的00後準備「接盤」。90後女性喜歡微創雙眼皮、玻尿酸填充、隆鼻、吸脂、瘦臉針,男生偏愛肉毒素除皺、植髮、隆鼻等。

旺盛的需求,與混亂的行業現狀,成為當前醫美行業發展的一個痛點、難點。

用手一拽,拉出一根「大師」埋的蛋白線

在自己位於天津的美容店裡,36歲的李靜(化名)從手機裡翻出自己和雙胞胎弟弟的合影,在客戶眼前晃了晃,「誰看都說他起碼比我大5歲!」

她喜歡拿自己的臉給別人現身說法:眼睛大,但有大眼袋和魚尾紋;皮膚細膩,但易鬆弛,「這幾年,姐在臉上花了怎麼也有十幾萬元吧!」她說話的時候,乾裂的嘴唇上那些已脫落的皮屑似乎要掉下來。那是她在自家美容院染唇時嚴重發炎的後遺症,她把這歸結為自己有過敏體質。

她的臉上,做過光子嫩膚、超聲刀、熱瑪吉,打過玻尿酸、肉毒素,埋過數不清的蛋白線,還墊了下巴。相熟的人,見過她捧著臉笑不出表情的樣子,也見過她線雕後臉部出現了持續幾個月的坑,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小診所注射麻藥後出現過敏症狀,不得不在家臥床休養一個月的痛苦。

她曾想方設法把一位「韓國線雕大師」直接請到國內,在五星級酒店開了一間套房,把自己的美容客人介紹去酒店直接接受線雕手術。

見有的客人不放心,李靜第一個躺在大師面前給大家「打樣」。「大師」不懂中文,看了看她的臉後,直接乾脆利落地在她臉上穿進去長長短短幾十根線。她感覺自己的臉立刻緊繃得不行,連微笑的表情都做不了。2天後,她在臉上摸到一個小疙瘩,用手一拽竟然揪出一根線,那正是「大師」給她埋在皮膚裡的蛋白線。

醫美的效果保持時間總不及期待的長。今年她又找了一家診所做了下頜線雕提升,「不知道怎麼回事,這次特別疼,眼淚控制不住往下掉。」至今,她的嘴角附近仍有一處凹陷,大夫告訴她,「自己會長好的。」

一位微整行業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如今有些小美容店、美甲店,表面上做的是美容美甲業務,其實悄悄地幹起醫美,他們沒有從業資質,隨便買個儀器就敢打出各種忽悠人的廣告。

在上海,一家沒有任何醫療機構資質的美容院裡,當聽說記者有意做一下面部提升時,美容師立刻「祭出」了自家的另一家「旗艦店」名片,「你去這裡,他們有醫療機構資質。可以做熱瑪吉、光子嫩膚,我的一個客人還在那裡做過自體骨骼隆鼻。」

這名美容師告訴記者,自體骨骼隆鼻就是把患者體內肋骨抽出一根,進行修整後植入到患者鼻內,以達到永久隆鼻的效果。但當記者走訪這家所謂旗艦店時,店員卻不能出示有效的醫療機構資質證明,但店員表示,「我們的儀器都是經過美國FDA和中國CFDA認證的,執業團隊也是醫療團隊。」

60臺蜂巢皮秒儀器「秒變」2000臺?

店員口中的FDA,是指美國的食藥監部門;CFDA則是我國的食藥監管理部門。所有正規的,引入中國的醫療器械,都應獲得CFDA頒發的醫療器械認證證書。

記者注意到,「儀器」是醫美行業從業人員向顧客證明自己是否「正規」的一個重要標準。一些不具備醫療機構從業資質的美容院,之所以敢於向顧客宣稱自身為「正規機構」,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所使用的「儀器」正規。

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皮膚科、雷射美容科副主任醫師張振告訴記者,正規的、具有CFDA證書的「儀器」,都屬於「醫療器械」範疇,而這些儀器,只能在具有醫療機構營業許可證的醫院、門診部或者診所由醫生或護士操作使用。

也就是說,沒有醫療機構營業許可證的美容院,理論上不可能拿到經過CFDA認證的醫療器械。他們手上所謂「正規儀器」,多數為「仿品」或者未經合法途徑進入國內的設備。

前述業內人士以眼下醫美界當紅的熱瑪吉為例,正版國外進口的儀器價格上百萬元,而某些國產儀器1萬多元就能買到。正版儀器的雷射頭有固定的發數限制,一旦使用次數達到上限,就必須更換雷射頭才能繼續使用,「而一些很便宜的山寨儀器,雷射頭根本不需要更換,可以一直用下去。」

張振則以同樣火爆的蜂巢皮秒項目為例,目前國內唯一一個既有FDA證書又有CFDA認證的,是755nm波長的Picosure蜂巢皮秒儀器。但根據張振向賽諾秀公司的核實,該公司僅向上海地區出售了60臺蜂巢皮秒儀器,而上海地區據統計有約2000家各類機構聲稱使用了賽諾秀的蜂巢皮秒儀。

劣質儀器以及非專業從業醫師操作給皮膚帶來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張振門診中非正規熱瑪吉操作後燙傷的案例並不少見,「輕的做完面部起水泡,重的全臉大水泡。美容變毀容。」這種燙傷,輕微的需要幾周到幾個月褪紅,嚴重的會遺留永久性瘢痕,而瘢痕「只能改善,不能完全去除」。

據悉,目前熱瑪吉、蜂巢皮秒、超皮秒是最火的幾款醫美項目,但火爆的背後「危險重重」。記者在某種草平臺上搜索「熱瑪吉」,發現了上千條博主分享,臉部敷上麻藥,很多博主一邊「打熱瑪吉」,一邊分享直播全過程,幾乎所有博主都在推薦「熱瑪吉」。

據張振介紹,市面上熱瑪吉分為四代和五代兩款產品,其中四代是經過CFDA審批的持證設備,而五代因為較新,尚未得到CFDA認證。這直接導致正規醫療機構只能使用持證的四代產品,而眾多美容院則可以引進尚未獲批的五代產品。

張振認為,熱瑪吉需要有資質的執業醫師來操作,不是隨便一個美容師經過培訓就可以做的,「我們醫院做面部加頸部(熱瑪吉)3萬元,有的美容院幾千元就給做,這個價格連基本的耗材錢都不夠。」

「撲閃」的大眼睛背後的隱患

近年來,「種睫毛」也成為年輕人中流行的新時尚。種睫毛不疼不癢,看上去風險係數較低,但卻能讓受眾產生一種大眼睛「撲閃撲閃」的感覺。

此前,有媒體報導有人接種睫毛導致眼部毛囊發炎等問題。一位美容行業大賽評委告訴記者,一個優秀的美睫師,培養周期可能長達一年甚至更久,但一些小店裡,所謂的培訓只是幾個人彼此在對方的睫毛上試著接幾次,就直接上崗了。與此同時,使用的材料也千差萬別,「一瓶環保膠的價格要幾百元,而我們在一些小店裡看到有人竟然把那種幾十元一瓶的劣質膠水用來接睫毛。」

上海一家號稱專業「種睫毛」的連鎖美容院美容師告訴記者,這裡種一次睫毛的價格約四五百元,使用的是「水貂毛」,「柔軟、舒適、逼真。」而就在這家美容院隔壁,另一家小店的價格僅為198元。「我見過那種種完睫毛,整個眼睛都腫了的人,便宜沒好貨。」這名美容師說。

記者專門就此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周慧芳,她告訴記者,現在市面上所謂「種睫毛」其實是偷換了「種植」的概念。「現在市面上的『種睫毛』,是把動物毛髮用膠水粘到人的睫毛上,起到增長、增密睫毛的效果。」周慧芳說,這種「用膠水粘」的所謂「種睫毛」,可能會導致睫毛根部瞼板腺堵塞,淚液脂質層缺失,形成乾眼症、麥粒腫、霰粒腫等疾病。睫毛根部還分布著一些汗腺,也會被膠水堵住,堵塞睫毛根部皮膚毛孔的排洩,導致炎症感染。

如果膠水化學成分刺激性較大的話,還會導致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等問題,這些炎症往往會反覆發作。她告訴記者,把動物毛髮粘貼在眼睫毛上,一方面增加了人體本身睫毛的負擔,最終導致睫毛更加容易脫落,造成禿睫;另一方面,人體睫毛具有阻擋灰塵保護眼睛的作用,而動物毛髮做成的假睫毛不僅擋不住灰塵,還會成為灰塵、微生物等有害物質的寄生場所。

真正的「種植睫毛」,是把人體頭部活的毛囊植入到眼瞼邊緣睫毛生長部位,而不是用膠水把動物毛髮粘到睫毛上。「要在顯微鏡環境下,由經驗豐富的執業醫師和專職護士操作,不是哪個美容機構培訓一下就能做的。」周慧芳介紹,真正的「種植睫毛」需要經醫生評估後確有需要才能操作,收費「按根數算」,一般總費用都在一萬元以上。

她提醒廣大愛美女性,不要為了一個所謂的、短期的、「撲閃的」大眼睛,而毀了自己真正的眼睛和眼睫毛。「一來,如果有美容需求,一定要去有醫療機構資質的正規機構就診;二來,美貌只是相對的,一些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的美容項目,一定要權衡得失。」周慧芳說。

張振從醫多年來,見過不少做完一波醫美,又再來做一波不同部位醫美項目的人,「有些上癮的感覺。但針對那些反覆整形的患者,我們會根據情況進行勸導,畢竟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

業內人士呼籲,醫美行業亂象叢生,亟待加強監管。

相關焦點

  • 「血液淨化」網絡走紅 請勿繳納醫美行業「智商稅」
    請勿繳納醫美行業「智商稅」 扎針、抽血、注入臭氧等物,再將血液輸回體內……近日,一款名為「血液淨化」的醫美項目,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熱。——一名美妝博主說,自己在東京銀座做了該項目,除了日本、韓國、泰國,也有不少網友「安利」中國廣州、南京乃至北京的醫美機構。有媒體暗訪發現,國內自稱可開展「血液淨化」項目的美容、整形醫療機構不在少數。
  • 醫美火爆的背後危險重重,醫美也有智商稅!
    當今社會,人們對於美的追求越來越高,並且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雖然在各種地方都在宣揚內在美,可實際上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外在,誰還會去注意你的內在美呢?也正是人們對愚昧的追求越來越高,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導致醫療美容行業呈爆發性的增長。
  • 醫美也有「智商稅」:種睫毛、熱瑪吉火爆背後「危險重重」
    青年經濟說  種睫毛、熱瑪吉、蜂巢皮秒,火爆背後「危險重重」  醫美也有「智商稅」  旺盛的需求,與混亂的行業現狀,成為當前醫美行業發展的痛點、難點。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日前從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了解到,該院發布了上海首個醫美糾紛案件白皮書——《2015-2019年醫療美容糾紛案件司法審判白皮書》,5年94件醫美糾紛清一色全都發生在民營醫院。與此同時,另一項由一財數據中心發布的網際網路生態大數據報告顯示,醫美成為90後消費的熱點。醫美用戶中,59%的人群為90後,22%為80後,另有14%的00後準備「接盤」。
  • 種睫毛、熱瑪吉、蜂巢皮秒……醫美也有「智商稅」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旺盛的需求,與混亂的行業現狀,成為當前醫美行業發展的痛點、難點。面對求美者,專業人士的告誡是,「如果有美容需求,一定要去有醫療機構資質的正規機構就診;美貌只是相對的,一些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的美容項目,一定要權衡得失。」
  • 你交過的醫美智商稅—皮膚篇
    很多小白剛接觸醫美就走了不少彎路,導致對醫美也徹底失去信心,為了避免你們掉坑裡,我們來聊聊醫美行業的套路!1、雷射脫毛是永久的!
  • 黑醫美一年致10萬人毀容:5天速成、10倍翻價,變美智商稅助他們年入...
    張雨綺在小紅書上講解醫美超聲刀不光是藝人明星,在當今這個顏值經濟的時代,人們越來越看重「美貌」的價值,熱衷於為美麗買單。其中,微整形就成為用戶對臉投資最多的項目。巨大的消費需求下,醫美行業迅速擴張。然而行業的高速發展,並不能完全掩蓋醫療美容機構所存在的醫資力量不足、專業能力參差不齊、管理流程混亂等等行業亂象。
  • 教育部官宣「轉正」,被吐槽多年的中國醫美行業要洗白了嗎?
    在醫美野蠻生長的這些年裡,黑醫美機構們悶頭割韭菜,消費者們一茬接一茬地交智商稅,和其他行業不同的是,醫美行業的智商稅,是血淋淋的智商稅。別的智商稅無非是造成金錢損失,但醫美智商稅,搞不好就是要錢又要命。
  • 流行語:「智商稅」用英語怎麼說?|購物節|智商稅|冤枉錢|流行語|...
    看到打折馬上買買買,你為此交了多少「智商稅」?「智商稅」,又稱低智商稅,網絡流行詞,多指由於在花錢時缺乏判斷能力,花了冤枉錢(not get one’s money’s worth),這些冤枉錢就被認為是繳了「智商稅」,可以翻譯為「stupid tax」,也可以表示「為自己的愚蠢行為所付出的代價(the price paid for one's foolish behavior)」 。
  • 「智商稅」用英語怎麼說?
    我先來定義一下「智商稅」。簡單說,智商稅就是因為自己缺乏判斷力、或是智商和賣家存在差距而付出的代價。這個代價不僅是物質上的,還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燕窩、算命和裸貸……肯定很多人會反駁,這些東西怎麼算是智商稅?它們很有效/靈驗啊!嗯,你說的都對。還有人說一隻售價幾百元的口紅,一克拉幾千元的鑽石是智商稅……這個就見仁見智了。
  • 「智商稅」的存在說明了什麼?
    在接受採訪時,王海直白地提出其他燕窩糖水一樣都是「智商稅」,「1 個雞蛋的營養成分相當於 30 克幹燕窩」,「所有的即食燕窩都是糖水」。他還認為「網紅帶貨,要麼殺熟,要麼替騙子殺熟」「直播帶貨是廣告代言和推銷員二合一,本質上還是割韭菜」,銷量高則「多是刷的」。「智商稅」常被用來形容那些並不值得花很高價錢購買的商品,市場上有其它廉價替代品,可以實現一樣或者更好的效能。
  • 「光腿神器」就是智商稅!看成都女孩的街拍就知道,美也需要勇氣
    這兩年「光腿神器」的風真的挺大,但穿上後的效果卻有點不盡人意,看上假白就算了,看上去臃腫,而且穿久了滿腿的皺褶又是什麼鬼,難怪一眾網友大呼又交了一波「智商稅」啊。其實以美聞名的成都女生早就識破其中玄機,看她們的街拍就知道了,雖然上半身大都是厚重且保暖,但下半身卻是清一色的光腿或是夏季絲襪,雖然看著都冷, 但真的能在視覺上起到顯瘦時髦的效果,看來美不僅需要技巧還需要勇氣啊。
  • 養娃,中國第一智商稅重災區避坑指南
    所以衍生了一種稅叫做「養娃智商稅」所謂的智商稅就是無論在物質還是精神上缺乏判斷能力,而花了冤枉錢。這種稅,不是強制性的,而是自願的,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稅養孩子過程中的坑實在太多了,學會如何識別各種智商稅,是現在父母的必修課。01補充營養,靠這些沒用!
  • 砸了兩三千塊錢買的Tripollar stop射頻美容儀究竟是不是智商稅?
    有不少護膚達人都在小紅書,知乎等各大論壇種草了Tripollar的stop射頻美容儀,但是也有不少人說這款射頻美容儀就是智商稅,關於這個問題咱們就在本文好好掰扯掰扯。說Tripollar stop射頻美容儀是智商稅的理由無非就是,價格貴而且沒什麼實質的用處。
  • 想快速暴富的人被收了多少「智商稅」
    但有一個不幸的好消息:好的是,房產稅、企業稅、個人所得稅等的改革問題,都被熱議起來。不幸的是,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蓬勃發展起來的新稅種——智商稅,幾乎無人問津。本著急病亂投醫的科學精神,聽說啥東西能延年益壽,哪怕是挑大糞也得先嘗嘗鹹淡!即使在科學昌明的歐美,也有人靠各種主食做成的保健品年入數十億美金,更不消說在巫醫神漢與兩院院士對坐論道的東方大國了。從早年間的打雞血、甩手療法,到後來的氣功,再到如今的腦白金、鹼性食物,此類稅種創新不絕如縷,屢有佳作。
  • 想快速暴富的人被收了多少「智商稅」?
    但有一個不幸的好消息:好的是,房產稅、企業稅、個人所得稅等的改革問題,都被熱議起來。不幸的是,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蓬勃發展起來的新稅種——智商稅,幾乎無人問津。既然叫「智商稅」,說明此類稅種都是面向智力不足而徵收。
  • 這輩子交過最高的稅,是智商稅
    文章主題是「智商稅」,自認為智商過硬的我,聽分享的時候發現,這個稅我自己也經常交,或者看家人交,比如知乎上面熱議的2塊錢和98塊錢的維生素C,毫無作用的保健品,不靠譜的金融產品等等。我算了一下,過去1年我們交了不下5萬(還是在我創業沒收入的情況下)。 希望與你們共勉,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
  • 這2個「智商稅」產品,很多人還不知道
    除了燕窩以外,在商品不斷複雜的當下購物市場,越來越多的「智商稅」就藏在我們的身邊。那麼除了燕窩以外,還有哪些「智商稅」呢,今天我們就稍微給大家整理一下,簡單地「避個雷」。 不過就正品燕窩而言,其實也算不上「智商稅」。最怕的還是買到所謂的「假」燕窩,除了糖水還有更多嚴重的問題,而這個秘密也已經被曝光。
  • 敢問醫美營銷人 你真的想明白醫美營銷到底是咋回事了嗎?
    營銷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拆分售賣電商也是經營單位,電商也有電商平臺的「套路」啥叫社群?這個做醫美的應該最熟悉,拉一伙人哈哈哈一頓講,然後找幾個朋友、網紅活躍氣氛,最後諮詢師咔咔咔跟進。嗯,社群也是這套,只是搬到了網際網路上。
  • 敢問醫美營銷人,你真的想明白醫美營銷到底是咋回事了嗎?
    營銷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拆分售賣電商也是經營單位,電商也有電商平臺的「套路」 啥叫社群?而「流量紅利」之所以好使的本質在於,因為基盤量足夠大的時候「智商稅」更容易收,這是個最基本的「割韭菜」定理。但是,之後呢?繼續收老闆們的「智商稅」?
  • 長春出國勞務小心智商稅
    很多人不清楚,原來國家也有指定部門辦理出國勞務,其實同樣的機構在每個省份都有,可以說是勞務派遣商業化市場中的一個特例。 信息差=智商稅? 有句話說,出國打工,智商稅總是要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