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小學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途徑

2020-12-12 學而思法

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小學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途徑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開發與發展。」還明確地將「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確定為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交際能力,就能為學生將來的語文素養的形成打下基礎。進行口語表達,這是學生與他人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也是一個由內化到外化的過程。很多教師反映中高年級的小學生說話和習作水平較低,根本原因是學生的基礎不紮實,在低年級進行的識字教學中未能加強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而造成這一現狀。

要想改變現狀,就需要從源頭抓起。因此,我在所任科的一(5)班中,進行了「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這一專題的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我主要以「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理念對學生進行訓練。兩年來,我為這項活動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也嘗到了碩果的甘甜。兩年來,學生由「不能說」、「不好意思說」到今天的樂說、善說,他們真正的「能說會道」了。在探索中,我的主要做法就是:

一、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讓學生「敢說」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前提和關鍵,一個與學生關係十分緊張的教師是無法實現自己教學計劃的。和諧的課堂心理氣氛,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要出發,善於營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圍,讓學生樂於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我的主要做法是:以「傾聽」「接納」「欣賞」的方式鼓勵學生;以「民主」「和諧」的教學作風來組織教學。

在實踐中證明,只有真誠地接納學生,欣賞他們點滴的進步,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他們才會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的、活躍的狀態,敢想、敢說、敢談、敢問、敢於大膽創新,樂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的教學,既開啟學生的智力和美好心靈,激發學生學習上進的動力,又可以使教學活動生機盎然,何樂而不為呢?

二、注重識字教學,夯實口語基礎

識字教學不能只單純地教學生識字,應把識字和聽話、說話、閱讀、寫作結合起來。在學生學會漢語拼音,學習漢字時,要抓緊對學生進行以字擴詞、以詞擴句的練習,藉此進行口語訓練。此外,經常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記住這個字或說說某個字的構字規律。如在教學《向雷鋒叔叔學習》的「鋒」時,又引出另外兩個「蜂」和「峰」。先讓學生懂得用聲旁幫助記字義,形旁幫助辨字形,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這個字如何記憶、以字擴詞、以詞擴句。有的學生說:「鋒」是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組詞「鋒利」,這把刀很鋒利;「蜂」是蟲字旁,它與昆蟲有關,組詞「蜜蜂」,勤勞的蜜蜂每天都在為我們採花酸蜜;「峰」是山字旁,與山組詞「山峰」,高高的山峰上長著幾棵松樹。這樣的訓練既有利於學生把知識靈活地掌握,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上訓練了他們有順序,有層次地進行口語表達,為今後更完整、更流暢地說話奠定基礎。

三、利用課文插圖,加強口語訓練

人教版的教材一個相當突出的特點就是圖文並茂,這正是學生相當感興趣的,也為我們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說話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啟發引導學生通過看、想、說,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口語訓練,並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發展特點,適當給予一些指導,運用提問、提示、評論等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和表述。

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雨點兒》這一課,我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接著提問:雨點會落進哪些地方,分別在這些地方幹什麼?通過這些問題啟發學生開動腦筋,弄懂圖意,並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這個關聯詞按順序把圖意說出來。大部分學生能按照要求進行表述,如:「雨點有的落進池塘裡;有的落進大海裡;還有的落進草地裡。」基礎好的同學在老師的幫助引導下,還會結合生活積累進行說話,如:「雨點有的落進池塘裡,在安靜地睡覺;有的落進大海裡,在裡面奔跑;還有的落進草地裡,在草地上跳著舞。」

另外,書中所配的插圖,有的畫面比較複雜,所表達式的意思學生很難懂,因此我們必須注意從單圖人手,逐步過渡到多圖串說。如看圖說話《老師說他做得對》共有二幅圖,第一幅圖不易看懂,但因為有了一年級單幅看圖說話的基礎,我便讓學生單獨對第一幅圖進行觀察和討論,並提醒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要和第二幅圖的意思聯繫起來。經過反覆的觀察、思考和討論,問題逐漸清晰,老師再適當給予點撥,學生就能基本弄清全圖含意了,再讓學生串說全圖大意。這樣做,不僅達到了訓練學生口述一段內容較完整的話的教學目的,同時也有利於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養。

四、學習課文,引導學生模仿說話

低年級的學生模仿性強,針對這一特點,我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模仿課文中的樣子進行口語表達訓練。如一年級下冊《柳樹醒了)是一篇充滿童趣的小詩,語言優美,富有的味。有了這麼好的例子,在學完課文後,我讓學生說說:春天還有什麼醒了?小朋友們不僅說得多,而且語言也很優美。如:「春雨給油菜花洗了,洗著洗著,油菜花黃了。」「春風跟小草瘙癢,搔著搔著,小草綠了。」……這無疑又是一次很好的訓練機會。

五、抓住閱讀空白,激勵學生想像說話

所謂的閱讀空白,是指課文中沒有交代的人或事等。例如年級上冊《爺爺和小樹》,這篇課文講述了爺爺和小樹的故事,但對於「我」隻字沒提,這就是閱讀的空白。抓住空白我們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圍繞「我」展開想像說話。但是,抓住課文的空白處,並不是說什麼空白都可以抓而是抓一些有價值的空白,抓那些能夠激勵學生想像說話,又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最好。在教學一年級下冊《月亮的心願》,我就抓住了閱讀中的空白,設計了一個對話練習:月亮是怎麼樣和雷公公商量下雨的呢?學生通過準備,很多同桌都繪聲繪色地表演了月亮和雷公公的對話,在對話中表達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

低年級學生的想像力非常豐富,通過抓住課文空白的形式,引導學生在一定的空間內進行想像說話。這樣的想像說話有的防矢,既深化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六、結合學生生活,注重拓展說話

正如「語文學習的外延等於生活學習的外延」這一理念所說的,語文學習的生活化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內。新課程標準也提出「語文是母語教學課程,學習的資源和實踐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語文來自生活,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但這還不夠,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還需要通過大量的課外實改踐,有道是:「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口語表達能力的與訓練,在課堂外有著更為廣闊的天地。要提高學生口語的表達能力,我們還要想方設法拓寬學生說話的內容。

學生們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表達提供了活水源泉。因此我們教師還要做個「有心人」,用心捕提現實生活的現象,激發孩子說話的興趣,訓練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學校、班級經常開展活動,我們教師就可以針對活動進行練習,要求他們把活動的過程有條理的講清楚,告訴你的朋友或家人。當然,在訓練過程中除了知識、技能的訓練外,還要注意學生口語表達時的態度及語言背後隱藏的品質、思維等,相機作出恰到好處的指導。只要我們老師做有心人,那麼處處都能指導學生的說話,處處都是學生口語的訓練場。如此的訓練,孩子們興趣盎然,效果當然好。

七、進行激勵性評價,激發表達的欲望

讚賞和認可是人類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之一。在兒童的內心深處,同樣有著渴望被人賞識的願望。因此我們教師要「給兒童勞動的快樂,取得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心目中的自豪感、成就感。」作為低年級學生能站起來講話,已經是勇氣可嘉了,無論講得如何,我們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因此,學生在說話時,教師要多表揚少批評,多激勵少指責。要耐心地聽取學生的發言,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思路。發現學生做小的進步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即使某個詞用錯了,也要允許他換個詞再說,這樣有助於增強每一個學生口語交際的信心和學生就會樂於進行口語表達。

如有的同學在說話中用錯了詞、引起鬨堂大笑,教師就應抓住時機極力肯定他大膽發言話的精神,至於用詞不當,今後注意就是了,使學生明確敢講就比不講強。對想法獨特的同學,還可獎給「智多星」的稱號,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滿足感。當然我們還可以利用評比紅旗、紅花、發獎等形式來鼓勵積極說話的學生,增強他們說話的自信心和勇氣。

兩年來的「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探索,我堅持以「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理念對學生進行訓練,把握課內和課外的各個契機,有步驟地進行指導。在訓練的過程中,以激勵性的評價喚醒學生的表達欲望,不但培養了他們想說、敢說、樂說和善說的心理素質,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鍛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生由原來的「不能說」、「不好意思說」,到今天在課堂上「能說會道」,在生活中「能言善辯」。我們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相關焦點

  • 小學1-6 年級最全英語課外閱讀書單,快為孩子收藏!
    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唐代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強調了多讀書、廣集益的好處。學中文如此,學英文亦是如此。#尤其是小學英語課外閱讀資料是提升學生閱讀素養和語感必不可少的材料,只有牢牢握住開啟課外閱讀的金鑰匙,採用有效策略,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增加學生的詞彙量,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學生在各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
  • 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專題課:第五講《春天來了》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作文訓練的重點內容,是作文訓練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培養低年級孩子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它還是中高年級作文教學的重要基礎
  • 初中作文教學:課內互動,課外互助;互動模式,效果更佳
    作文批改,學生成為作文批改的主人,提高了作文的批改能力,也促使學生寫作訓練時不馬虎應付。二、課外寫作互助訓練 課內寫作的補充和延展初中語文教師深知,課堂寫作教學的壓力早已不甚重負了。(一)、記寫、交流日記,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的平臺。教師帶領學生在美麗的大自然、火熱的社會中,學生的所見所聞,學生的所思所感,都成學生欲吐為快的素材,記寫日記恰恰是最便捷、最自由的表達平臺,而日記又是一種很好的練筆方式。學生寫日記時,教師可提出要求:①內容真實,②抓住一個中心寫,保證學生日記質量。
  • 通觀全學段,整體布局 ——小學作文教學
    過去,目標不明,訓練無序,是小學作文教學的重要弊端, 對此,要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為依據,運用系統論原理,把提高思維和認識能力,培養兒童良好品質,促使個性的全面發展,使小學生具有準確、清楚、流暢地進行一般口語和書面語的交際能力,作為小學作文訓練階段目標
  • 口語表達是生活的必備技能,怎樣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同樣是剛上小學的小朋友,為什麼有的學生就表現的非常靦腆害羞,而有的學生就非常活潑外向,難道這僅僅是性格因素的影響嗎?其實並不是,我們根據上面的描述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這個小朋友的口語表達能力非常好,那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呢?
  • 教育部:深入推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如今的寶媽寶爸們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培養,無論是孩子們的思維邏輯訓練,還是語言溝通能力訓練,還是審美美感薰陶,面面俱到。這方面的培養不僅僅是對孩子基本的語言溝通的養成,如今教育部也十分重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 小學三種重要的能力培養: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
    作為英語交流形式之一的英語口語,隨著人們對說的要求越來越高,其重要性也日漸顯著。在這種形式下,家長和學生都應認真對待口語,重視良好的口語能力的培養。一、小學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現實性和必要性興許還有家長有這樣的疑難:幼兒年紀小,有的連話還沒能說全,普通話發音也不準,要他們學英語口語幾乎是天方夜譚。想想身邊的事例,沒有哪個小孩是由於學了英語不會講母語了。
  • 基於低年級小學英語課外活動的聽說能力提升路徑與實踐探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低年級;課外活動;聽說能力小學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大方面,那麼小學低年級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聽說能力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重要前提。
  • 讓學生在交流中培養出色的口語表達能力!
    語文的口語交際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交際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培養學生文明的人際交往、社會交往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前者強調語言訓練,後者強調思想教育。我喜歡學生,因為學生的童言稚語總會給我帶來無窮的愉悅。
  • 關於語文教學中加強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提案-答覆函
    《答覆函》稱,教育部高度重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通過課程教材建設、考試選拔制度制定、師資建設等方式,引導和幫助學生提高口語表達水平和交際素養,增強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一、課標明確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目標和課程內容教育部在《答覆函》中介紹,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目標和課程內容。
  • 教育部:深入推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如今的寶媽寶爸們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培養,無論是孩子們的思維邏輯訓練,還是語言溝通能力訓練,還是審美美感薰陶,面面俱到。這方面的培養不僅僅是對孩子基本的語言溝通的養成,如今教育部也十分重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 教育部:深入推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如今的寶媽寶爸們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培養,無論是孩子們的思維邏輯訓練,還是語言溝通能力訓練,還是審美美感薰陶,面面俱到。這方面的培養不僅僅是對孩子基本的語言溝通的養成,如今教育部也十分重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 芥子園| 小學英語課程介紹
    閱讀能力實際上包含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文化意識等。解碼能力又包括文本概念、音素意識、拼讀能力、閱讀流暢度等,閱讀理解包括信息提取、策略運動、多元思維等,這裡我們不展開來講。 小學是建立思維模式的關鍵時期,孩子們通過提升閱讀能力促進思維水平和思辨能力。
  • 教育部:將謀劃持續深入推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9月10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的《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第4354號(教育類400號)提案答覆的函》(以下簡稱《答覆函》),披露了教育部答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關於語文教學中加強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提案》的具體內容。
  • 教育部:將謀劃持續深入推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9月10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的《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第4354號(教育類400號)提案答覆的函》(以下簡稱《答覆函》),披露了教育部答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關於語文教學中加強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提案》的具體內容。
  • 少兒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培養
    家長讓孩子參加少兒英語,不僅是打好基礎,更重要的是開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流暢的口語,能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流利的口語,能夠讓人聽懂,聽的舒服,言從意達。,開闊了思維,培養了習慣,增進了感情,很多家長覺得讓孩子從小學英語,會吃苦,受累,效果也不一定好?
  • 淺談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摘 要:全媒體時代,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新聞學專業畢業生的競爭也愈加激烈,因此學生在校期間需要培養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以增強競爭力,而口語表達能力尤其重要。本文詳細分析了新聞學專業學生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即有助於提升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展;有助於提升專業技能,夯實工作基礎;有助於豐富專業知識,拓寬就業渠道,並從學校層面、教師層面和學生層面就如何提升口語表達能力進行了論述。
  • 瑞爾英語|阻礙農村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原因
    今天瑞爾英語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下阻礙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能力的原因。(一)恐講心裡的原因農村的小孩通常又非常膽怯,很多孩子怕開口說錯,受到父母的責怪和朋友的取笑,這種焦慮心裡常出現同學交談時吞吞吐吐、結結巴巴的。(二)學生的惰性心裡英語學習應該學生課後花時間到看、去說、去練,要努力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