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村醫集體辭職事件背後 窘迫的不只是收入

2020-12-22 網易新聞

(原標題:集體辭職背後,村醫窘迫的不只是收入)

河南村醫集體辭職事件再次將農村基層醫療問題推到世人眼前,輿論一時熱議村醫的收入和付出。

與此同時,鄉村醫生這一群體也引起了社會好奇。作為農村基層醫療的重要部分,鄉村醫生是一個怎樣的群體?他們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工作,配備著怎樣的醫療器械?作為農民健康的守門人,他們常接觸哪些疾病,又能達到怎樣的治療效果?

一、村醫收入低,是個不爭的事實

集體辭職信這樣寫道:「由於我們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裡的錢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剋扣,現在我們村醫已經生活不能自理」。關於村醫收入的各類社會學研究各有局限,但通過交叉比對,村醫收入低,還是個不爭的事實。

一次關於2010年村醫收入的大範圍調查,統計得出東中西部的村醫收入平均值分別為15000、9000、10000元。而在另外兩份局部調查中,北京、山東、雲南的村醫年收入大多處於20000元以下。

二、村醫群體老齡化、學歷水平低

對比城裡的醫院,在村衛生室裡,你更有可能遇到一位年齡超過六十、中專學歷的坐診大夫。

相較其他醫療機構,村衛生室有著明顯老化的年齡結構。根據《2018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只有9%的村醫是35歲不到的年輕人;近四分之一的村醫年過六十,仍然守著村裡的衛生室。在醫院,年輕人的比例可以超過半數,只有不到4%的醫務人員年齡超過60歲。

與之類似的,還有知識水平。村衛生室的醫務人員有78%都為中專學歷,擁有大學本科或研究生學歷的村醫寥寥無幾。但當你走進中國的醫院,將會有四成的機率遇到一位擁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醫生,這一數值是村衛生室的80倍。即便是同為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的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學歷也比村衛生室高得多。

三、工作環境達標度高,但配備器械較為基礎

在中國,一個達標的村衛生室面積需要達到60平方米,同時要求四室(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獨立。

在這兩方面,東中西部達標度都不低。根據科協系統2015年在全國14個省(區、市)開展的一次調查顯示,村衛生室建築面積達標率為86.5%,東、中、西部地區的診所平均面積分別為107.3、104.5、93.6平方米。這一調查還顯示,村衛生室設置了診室、藥房、治療室的比例均在70%左右,公共衛生室的設置比例較低。

此外,絕大多數鄉村醫生配備的醫療設備比較基礎,聽診器、血壓計、溫度計三大件可以說是村醫標配。相對專業的醫療設備在村衛生室並不多見。

四、「守門人」多看常見病,診療水平待提高

鄉村醫生作為中國農村人口健康把關的「守門人」,日常工作中接觸最多的還是常見病。

一份2010年對全國十個省份的鄉村醫生現狀的研究顯示: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高血壓、外傷和中毒、皮膚病性病,是村醫在日常工作中接觸最多的五種疾病。

但在診療過程中村醫表現出較低的專業度。

一項2016年在陝西展開的村醫研究,統計了36個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在診斷小兒痢疾過程中完成建議問診條目的比例。在19項小兒痢疾建議問題清單中,這些村醫平均問到3.39個問題,5項建議問診條目甚至沒有一位村醫詢問。

該研究還指出,村醫問診主要圍繞獲取給病人開處方(藥品)所需要的信息進行。比如97%的村醫詢問了兒童的年齡,這是為兒童開處方的最基本依據;而只有13%的村醫詢問了兒童的小便情況,醫生可據此了解兒童是否有脫水跡象,這在小兒痢疾診斷中本應是醫生最需要關心的問題之一。

並不專業的診療過程,很難帶來滿意的診療效果。

一項針對安徽村醫的調查顯示,依靠村醫完全治癒常見病的比率較低。該研究選擇了20種常見病,大部分常見病患者在村醫初步診斷和處理後需要轉診,只有消化不良、扁桃體炎、呼吸系統感染這三類疾病村醫完全治癒率超過50%。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周馨怡_NB12002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對「河南村醫集體辭職事件」做出回應
    【天地網訊】摘要:2019年7月9日國家衛健委對河南村醫集體辭職事件做出回應,並對健康扶貧工作做出指導。事情發生的背景    近日,河南開封市通許縣硃砂鎮及大崗李鄉相繼出現鄉村醫生集體辭職事件。
  • 「河南村醫集體辭職」引發關注 以更有力的政策關愛村醫
    晁星這兩天,「河南村醫集體辭職」引發輿論極大關注。對此,國家衛健委回應稱,已經要求當地立即調查核實情況,無論問題出在哪個環節都要調查清楚,立即整改。集體辭職為哪般?而當地縣政府的調查結論卻是,少發、剋扣補助金等問題不存在,只是發放有些延遲。兩方說法多有矛盾之處,有待更權威的調查撥開迷霧,給各方一個公正的交代。而跳出各執一詞的是非,這封辭職信折射出的鄉村醫生的現實困境,著實值得好好思考。鄉村醫生,一個讓人心生崇敬的職業。50多年前,在國家推動下,廣袤的農村湧現出一大批「赤腳醫生」。
  • 2019年寧夏公務員面試熱點:村醫集體辭職,你怎麼看?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19年寧夏公務員面試熱點:村醫集體辭職,你怎麼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熱點背景】   近日,河南省通許縣硃砂鎮36名村醫集體辭職信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請辭原因是「我們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裡的錢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剋扣,現在我們村醫已經生活不能自理 」。目前該縣大崗李鄉28名鄉村醫生集體辭職報告又被曝出,對兩起事件開封市衛健委已經介入。
  • 河南通許村醫集體辭職事件,誰在說謊?
    據中國之聲報導:最近,一張河南省通許縣「硃砂鎮全體鄉村醫生辭職報告」在網上流傳。這張辭職報告說:全鎮36位村醫集體請辭是因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裡的錢卻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剋扣,現在村醫已經生活不能自理」。
  • 衛健委就河南通許縣36名村醫集體辭職事件表態:調...
    本文原標題:《衛健委就河南通許縣36名村醫集體辭職事件表態:調查清楚,立即整改!》農民日報新媒體近日,河南省通許縣硃砂鎮36名村醫集體辭職信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請辭原因是「我們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裡的錢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剋扣,現在我們村醫已經生活不能自理」。
  • 中科院集體辭職很奇怪?收入再不漲,也許不會是個例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集體離職」事件引起大家關注。據說,辭職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強制更換保安,引發衝突,二是這兩年沒有項目,沒有錢。我認為,收入問題才是關鍵。萬多塊錢的工資,看起來很多,實際上是在社會中下層。社會是個現實的地方。
  • 村醫集體辭職事件,在老百姓的眼中,原來是這麼看待的
    這幾天有一條新聞刷爆了網絡,說的是河南省硃砂鎮的36名村醫,集體籤字辭職。醫生們的辭職報告已經曝光,就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評論內容涵蓋十分廣泛。其中有指責,村醫待遇差,新農合管理不規範的,也有在一旁說風涼話的,總之林林總總各種各樣的觀點,紛紛拋出,我們先來看一看,村醫們的辭職書,到底寫了哪些東西?從上面這封辭職書我們可以看出,村醫們,主要指出的內容便是收入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在農村生活,僅靠村醫這點工資,已經無法維持正常生活,所以村醫們才會選擇向當地部門提出辭職。
  • 「村醫集體辭職」事件 ,國家衛健委回應了!
    「村醫集體辭職」事件 ,國家衛健委回應了!近日,一份河南省通許縣「硃砂鎮全體鄉村醫生辭職報告」引發網友關注,文中稱,由於「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裡的錢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剋扣」等原因,導致村醫生活難以為繼。
  • 河南通許回應村醫集體辭職事件細節 整改措施將如何推進?
    央廣網開封7月12日消息(記者肖源 李凡)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本周以來,一則關於河南通許縣村醫集體辭職的消息受到廣泛關注。本月8日,通許縣方面曾發布通報稱,網絡上的消息基本都不屬實,究竟是誰在說謊的問題一直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
  • 梁孟松辭職背後,曾捐贈所有收入,工作不為高官厚祿!
    這家公司,也因此被廣大國人寄予厚望,而梁孟松作為中芯先進位程工藝的推動者,他的辭職事件,也引起了不少國人的關注。12月15日,中芯國際宣布召開臨時董事會,委任蔣尚義成為公司第二類執行董事,以及董事會的副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成員,並在當日生效。
  • 明法|卓偉背後攝影師團隊集體辭職,要注意哪些法律常識
    明法|卓偉背後攝影師團隊集體辭職,要注意哪些法律常識 【編者按】生活中法律無處不在,它保護個體的合法權益,也劃出違法犯罪的警戒線。
  • 是什麼原因,讓36名村醫集體離職?一位村醫敞開肺腑……
    近日,公眾號「衛柏興說醫改2」發文稱,河南省通許縣硃砂鎮36名村醫集體辭職,事件在網絡上引發熱議。但該村醫感嘆,「現在病人少了,尤其是輸液的人少了,因此村醫的收入確實有影響。」以下是36名村醫網上發布的辭職信:尊敬的院領導:您們好!很遺憾在這個時候向醫院正式提出辭職。
  • 70名老師集體申請辭職!教育部回應:都是在編不在崗,及時清退!
    70名老師集體申請辭職!教育部回應:都是在編不在崗,及時清退!前幾日,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70名教師集體辭職的消息轟動了媒體,網上關於教師們集體辭職的原因有許多的猜測,一時間眾說紛紜,不知道哪裡的消息才是靠譜的。
  • 中科院90位博士集體辭職背後,「科研民工」的生存狀態值得關注
    文:本刊記者 莊文靜 責任編輯:李靖 不久前,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下屬的核能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震驚高層。連最忙的副總理劉鶴都親自出馬了,可想而知出了多大的事。 離職的科研人員,大多數是博士畢業,擁有事業編制。如此集體辭職事件,影響有多惡劣,輿情衝擊性會有多大,不難想像。
  • 鎮江教師集體辭職,只是個人原因?知情人道出真相
    但是最近江蘇鎮江丹陽高級中學內部發生了一件嚴重的教師辭職事件。近一段時間,丹陽高級中學的老師出現大批量的辭職現象,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在文章的最後,該學校還解釋稱,學校每年都會有人事變動,老師辭職是屬於正常現象。此前對老師集體辭職被爆出有其它原因,知情人反映最主要的原因是,與當地的校園招聘有關。當地教育局沒有根據實際的情況,就給每個學校都下發攤牌目標,但是很多高中教師根本就不是編制,為了不影響政策的實施,仍將很多高中教師,分配到小學去教學。還有老師反映,此次被分配出去的教師,已經去學校進行報導了。
  • "河南通許縣村醫集體辭職"事件:補助金餘額到帳
    連日來,「河南省通許縣硃砂鎮36位村醫集體辭職」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7日,一份通許縣「大崗李鄉全體鄉村醫生辭職報告」,又在網上曝出,而這份報告內容與硃砂鎮村醫的辭職報告內容一致,有28名鄉村醫生籤字,其中26人摁下了紅指印。
  • 臨川區70名教師集體辭職,原因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有人猜測辭職原因說是因為「待遇太低,無法留住這些人才,他們到待遇高的城市去就職了」,也有人猜是「被待遇高的私立學校挖走了」,還有人猜說是「由於『縣管校聘』落聘後才自動辭職的」、「打破鐵飯碗,把編制留給需要的人」、「教師隊伍需要建立退出機制」……眾說紛雲,各種不同的人,從這個事件中分析出不一樣的言論。
  • 莒縣大石頭河南村黨支部書記王如奎:從山坡坡到金窩窩的鄉村「逆襲...
    這首《梁甫山小調》的歌詞來自於一首小詩《歌唱河南村》,作者是省人大派駐大石頭河南村黨支部書記王如奎,而這首歌的背後則是一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的「逆襲」之路。而面對一窮二白的村集體,拿什麼來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呢?一個字,磨。2018年春節剛過,王如奎就帶著駐村幹部馬不停蹄到有關部門走訪,兩個月訪遍縣鎮與農業農村相關的職能部門,反映建設需求,盡力爭取政府配套項目。「閉門羹、冷麵孔、空跑好幾趟、乾等幾個小時都是常有的事,我們有時候都替王書記覺得委屈,可他卻總說,只要能為村裡辦事這些不算什麼。」
  • 中科院90位博士集體辭職背後:「科研民工」生存狀態或值得重視!
    科學家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其實在很多普通人看來都是非常高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的夢想,就是能夠成為科學家,或者醫生等等比較高尚的職業,不過,凡事也都是有例外的,比如說前不久中科院合肥研究下屬的核能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這究竟是為什麼?
  • 70名教師集體辭職
    4月15日,撫州市臨川區教體局發布 《關於對艾松梅等70名同志解除聘用關係的批覆 》,70位老師主動辭職,我活了40多年還沒見到過,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呢?①老師這個職業。其特點就是相對穩定,旱澇保收,尤其是退休之後的待遇比較好,畢竟是事業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