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珠兒媽媽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出生後,整個家庭的氛圍都會變得不一樣。晚上睡覺的時候比以前更安靜了,家裡的歡聲笑語變得更多了,就連原本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父親們,也都開始咧嘴大笑。帶娃過程中,你是否會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呢?
寶爸小剛(化名)在去年的時候迎接了自己的第一位寶寶,取名為樂樂。小剛平常是個嚴謹的商人,和妻子是媒妁之言,但是兩個人感情不一般,寶寶的出生更是讓家庭的氣氛變得活躍許多,然而,寶寶並沒有繼承爸爸嚴謹的性格,反而非常活潑。
有一次寶寶被媽媽帶回娘家,抱在懷裡的時候,他看見了姥爺脖子上的「金項鍊」,覺得非常好奇,想要拿過來看一看,所以,寶寶伸手一抓,就把姥爺的金項鍊給扯過去了。姥爺笑的樂開了花,媽媽也覺得有趣,認為孩子有「財氣」。
這一幕被傳到網上後,許多網友坐不住了,有人評論道:這孩子可真識貨,是個好苗子。但是,身為家長的我們,知道寶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嗎?
1、行為敏感期
幾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具備了一定行動能力,此時,他們對外界的好奇感會加重,也會利用自己的能力變化,進行更多的探索、思考。孩子喜歡抓東西就是在告訴家長們,你的孩子已經進入了行為敏感期,他開始喜歡好動了。
2、想與對方親近
孩子對陌生事物的反應極強,比如被陌生人抱了會哭,要找媽媽。但是孩子主動拉扯對方的衣服、身上的物件時,足以說明他覺得對方可靠,喜歡對方,想要親近。這對於不常帶娃的寶爸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消息。
3、孩子手部力量不斷提高
寶寶的四肢在成長初期都沒有什麼力量,比如拿不起東西、不會翻身、不會爬等,寶寶開始抓東西,說明他們在探索這種力量的存在,通過實際的行為試探、學習、鍛鍊等。因而,寶寶抓東西的行為發射出一個學習的信號。
1、家長注意不要攜帶鋒利、尖銳物品
既然寶寶喜歡抓別人,那麼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就要注意,身上不要有太多尖銳的物品,比如摺疊的小刀、剪刀、鉚釘裝飾物等。以防劃傷孩子,引起不必要的危險與意外,切實保護孩子。
2、警惕孩子發生意外
孩子抓了就往自己的手上、頭上、身上套,這樣很容易因為大小問題拔不出來,勒住孩子,再加上他們比較沒有分寸,不知道會不會危險,在力度的把握上會比較弱。因此,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務必注意,警惕意外的發生。
這裡提醒大家,帶娃的過程雖然幸福甜蜜,但是整個過程父母都不能鬆懈,貪玩可以,但是不能因為貪玩而影響了寶寶的成長,切勿拿孩子的生命安全開玩笑。多學習別人的經驗,多注意寶寶的行為,便能順利陪伴孩子長大。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孩子亂抓東西」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大家又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珠兒媽媽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