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最後一位偉大畫家,讓提香也嫉妒的天才小染匠

2020-12-11 藝術競爭力

Tintoretto, Lamentation over the Dead Christ (or Pietá), 1560-1565

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的偉大畫家,與提香、委羅內塞並稱為威尼斯畫派的「三傑」。人們叫他丁託列託,但這卻不是他的名字——他的父親是一名染匠(義大利語:tinrore),因此作為長子,他就有了這個意為「小染匠」的稱呼。他出生於1518年,本名雅科波·康明(Jacopo Comin,或稱 Jacopo Robusti);而2018年,也是丁託列託的誕辰500周年。

丁託列託的自畫像

丁託列託在小時候就開始在染坊的牆上塗鴉,他的父親或許注意到了兒子的才華,便將在其15歲時帶到大師級人物提香(時年56歲)的畫室,想看看他是否有成為藝術家的前途。

Tintoretto, Assedio di Asola, 1544-1545.

然而丁託列託在提香那兒待了十天就被送回了家。而其中的原因據說是提香在看了丁託列託的一些作品後,突然有些嫉妒這位前途無量的小染匠。當然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該說法的真實性;不過也有猜測說提香認為憑著丁託列託的才華不需要跟著他當學徒,而是可以自立門戶成為一名畫家。自那以後,丁託列託與提香就「分道揚鑣」。不過,他還是打心裡在向這位老師學習的,在他之後的自學生涯中,丁託列託在自己的畫室寫上了「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米開朗基羅的素描和提香的色彩)。

Tintoretto, Two Studies of Samson Slaying the Philistines

他從米開朗基羅的雕塑開始學習,慢慢地他成為了用黏土和蠟進行「建模」的專家。為了規劃複雜場景中的眾多人物,丁託列託將他複製的小型雕塑排演在一個「舞臺」上,以便在繪製進行參考並觀察光影的效果。

Tintoretto, Hoofd van Giuliano dei Medici

儘管曾師從提香,丁託列託一開始成為一名畫家以後並沒有什麼名氣。不過從他為菜園聖母院(Madonna dell'Orto)繪製三幅作品——《崇拜金牛》(Worship of the Golden Calf)、《寺廟中的聖處女》(Presentation of the Virgin in the Temple)和《最後審判》(Last Judgment)開始,丁託列託開始聲名鵲起。

Tintoretto, The Worship of the Golden Calf, 《崇拜金牛》, 1560

Tintoretto, Presentation at the temple of the Virgin, 《寺廟中的聖處女》, 1552-1553

Tintoretto, The Last Judgment (detail), 《最後審判》(局部), 1560-1562

丁託列託在威尼斯成名之際創作了許多宗教題材的大型繪畫作品,其中包括取材自聖經的《麵包和魚的奇蹟》(The Miracle of the Loaves and Fishes)以及《蘇珊娜與長老》(Susanna and the Elders)。

Tintoretto, The Miracle of the Loaves and Fishes, 《麵包和魚的奇蹟》, 1545-1550

Tintoretto, Susanna and the Elders (detail), 《蘇珊娜與長老》(局部), 1555-1556

而真正改變其地位的,是他接到聖馬可大會堂(Scuola di S. Marco)的委託,繪製了《聖馬可遺體的發現》(Finding of the body of St Mark)、《聖馬可的遺體運往威尼斯》(St Mark's Body Brought to Venice)、《聖馬可的奇蹟》(Miracle of St. Mark)等一系列關於聖馬可的畫。這些作品的成功讓他備受人們的讚譽,其中也包括提香。

Tintoretto, Finding of the body of St Mark, 《聖馬可遺體的發現》, 1562-1566

Tintoretto, St Mark's Body Brought to Venice,《聖馬可的遺體運往威尼斯》, 1562-1566

丁託列託在他的繪畫中使用了寬鬆的筆觸和鮮豔的色彩,尤其是紅色、金色和綠色,這些都是其作品戲劇性的鮮明特徵。他筆下的人物通常處於動態之中,並且在深邃的繪畫空間中利用了對立的力量。

Tintoretto, Christ washing the Feet of the Disciples, 1575-1580

在其一生的最後幾十年間,丁託列託變得愈發高產,同時其作品的色彩也變得越來越黑暗,越來越神秘。比如在他生命最後一年為聖喬治馬焦雷教堂(Basilic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所完成的畫作《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中,人物被陰影所包圍,背後的空間深邃而朦朧。

Tintoretto, Last Supper,《最後的晚餐》, 1592-1594

一幅布面油畫能有多大?說到丁託列託的晚年,我們就必須提到這個問題,因為那一幅長22.6米,高9.1米的《天堂》(Il Paradiso),是他生平的巔峰之作,是他所執行的最後一幅重要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布面油畫之一。

Jacopo e Domenico Tintoretto, Il Paradiso, 1588-1594

1577年,火災摧毀了威尼斯總督府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由瓜裡恩託(Guariento di Arpo)描繪聖母加冕的14世紀壁畫。因此,那時候舉辦了一場取代受損繪畫的比賽。參賽者提交了各種各樣的草圖。本是同為威尼斯畫派「三傑」之一的委羅內塞被選中,但他卻不幸於開工之前去世,於是便由丁託列託接替了他。他的工作室和他的兒子多梅尼科一同參與了最後的工作。

Jacopo e Domenico Tintoretto, Il Paradiso, 1588-1594

在完成了《天堂》之後,丁託列託累了。他休息了很長時間,沒有再接受委託。1594年,他遭受胃病與高燒的雙重襲擊,這讓他在半個月裡寢食難安,最終於時年5月31日病逝,並葬在讓他成名的菜園聖母院中,在他摯愛卻英年早逝的女兒瑪麗埃塔(Marietta Robusti)身旁。

丁託列託之墓及其女兒瑪麗埃塔的自畫像

丁託列託:天才的誕生

TINTORET. NAISSANCE D'UN GNIE

盧森堡博物館,法國巴黎

2018年3月7日至2018年7月1日

本文圖片與參考資料來源於網絡

Contact Us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email我們吧

相關焦點

  • 這個男人很「妖嬈」,「文藝復興第四傑」—提香
    提香作品今天,來和大家說說「文藝復興第四傑」——提香。如果能有一個人,可以與文藝復興三傑比肩的話,那麼這個人,肯定是威尼斯大師提香。提香,是歐洲文藝復興、第三重鎮威尼斯,最為傑出的藝術大師,被稱為「群星中的太陽」。威尼斯畫派的所有亮點和技巧,在提香身上達到了最高峰。
  • 義大利偉大藝術家提香·韋切利奧油畫作品裡的男神們
    提香·韋切利奧(Tiziano Vecellio)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他的作品更是幾乎取得了與米開朗基羅平分秋色的盛名。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偉大的畫家以及他的作品吧!
  • 文藝復興時期最後一位畫家,筆下的女神維納斯
    他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斯畫派的最後一位畫家。《春》 取材於當時著名的義大利詩人波利齊亞諾的詩篇《比武篇》。畫家以詩篇裡描繪的古希臘神話人物為原型,創造了一個春回大地、生機盎然的場面。橘林裡,女神維納斯走過的地方百花盛開;山林女神克羅莉斯在被冷峻的西風之神塞弗洛斯觸碰到的瞬間,幻化成了花神芙洛拉;象徵「美麗」。
  • 收藏|跟米開朗基羅平分秋色 提香肖像畫名聲最大或曾影響倫勃朗
    甚至可以這樣理解提香與倫勃朗的關係 , 魯本斯受提香影響 , 而他則直接影響了倫勃朗。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城市國家中 , 最突出的有佛羅倫斯、米蘭、那不勒斯、羅馬 ( 教皇國 ) 和威尼斯。人們曾按地域劃分畫派 , 但在藝術上最有特色的 , 而且能夠跟以米開朗基羅為代表的佛羅倫斯畫派相提並論的便是威尼斯畫派。而提香則是這個畫派的代表。
  • 你認識的那個提香可能不是你認識的那個提香
    正是在這幅作品中,提香一改以往對聖母形象的描繪方式——沒有天堂的場景或優美風景,聖母也不再是哀傷的、靜止的、聖潔的臉龐完美而虛無……聖母被提香塑造為一個富有活力和生機的女人,整個畫面充滿韻律和動勢。他不再以敬畏的眼光去描繪聖母,而是帶著明顯的「男性視角」來展現文藝復興畫家們普遍的時代認知。
  • 為啥喬爾喬內不如提香有名
    《喬爾喬內的時代》(In the Age of Giorgione,3月12日至6月5日)以威尼斯畫家喬爾喬內(Giorgione Castelfranco)為主要線索,展出喬爾喬內、提香等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家的作品。
  • 英國「提香特展」今起正常展出,看畫家筆下眾神的愛情與欲望
    提香,《達娜厄》,約1554-1556, 惠靈頓阿普斯利故居基金會藏在希臘神話中達娜厄是國王阿克馭西俄斯的女兒,但先知者預言國王將死於未來外孫之手,為避免預言成真,國王把女兒達娜厄關進一座銅塔,眾神之王宙斯化作金雨與幽禁於銅塔裡的達娜厄幽會,最後,達娜厄為宙斯生下希臘神話中的英雄珀耳修斯。
  • 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作品展(組圖)
    5月14日,在義大利總統府斯庫德列展廳,一名參觀者在提香作品展上參觀。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作品展於3月5日至6月16日在義大利羅馬的義大利總統府斯庫德列展廳舉辦,展覽內容分為宗教題材和人物肖像,觀眾可欣賞到《天使報喜》《花神》等提香經典名作。
  • 文藝復興美術——西班牙
    因為伊比利亞半島在歷史上長期與佛蘭德斯地區有著頻繁的交流,是佛蘭德斯畫派、北方日耳曼蠻族風格而不是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形式主導著半島的藝術方向。 即使有西班牙本土畫家模仿義大利式的風格,其作品也多是空洞貧乏。 因為西班牙熱愛色彩,「威尼斯畫派」得到了很多西班牙人的喜愛,人們喜歡提香豐富的色彩和率性的筆法。
  • 文藝復興後期西班牙的偉大畫家 委拉斯開茲Diego Velazquez
    委拉斯開茲Diego Velazquez,1599年6月6日-1660年8月6日文藝復興後期西班牙一位偉大的畫家,對後來的畫家影響很大哥雅認為他是自己的「偉大教師之一」對印象派的影響也很大今天分享他的人物作品
  • 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肖像畫家之一:霍爾班(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漢斯霍爾班 自畫像 1542 or 1543||彩色炭筆&鉛筆霍爾班以肖像畫聞名於後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藝復興畫家霍爾班在巴賽爾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畫,這些早期作品顯示出來自杜勒、格呂內瓦爾德和巴爾登格裡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國畫家的影響。事實上在一五二〇年代,霍爾班已經在諸多大師的影響中平衡了文藝復興南北風格的差異;如《受難祭壇畫》(The Passion Altar)和《奧貝裡德祭壇畫》可說為霍爾班藝術的早期階段做了總結。
  • 英國國家美術館大展丨你認識的那個提香可能不是你認識的那個提香
    ▲提香《自畫像》(局部) ,1566丨圖源於網絡他很年輕時就來到威尼斯,正趕上文藝復興如火如荼。文藝復興最大的特質便是:人們開始追求現世享樂,沉浸在「酒神式」的狂歡放縱情緒中,就連神祗們也都被藝術家賦予了更濃重的「人」的色彩,畫面都更寫實和更生動。
  • 「群星中的太陽」,淺聊西方油畫之父提香及其代表作《聖母升天》
    他的畫,有著宏偉壯麗的想像,有著古典主義的色彩,有著難以忘懷的莊重,有著富有生機的氣氛,有著引人入勝的熱情……如果說達·文西表現了人類的智慧,米開朗基羅表現了人類的力量,拉斐爾表現了人類的完美,那麼他則用唯美的色彩和筆觸表現人類的歡樂和魅力,作品形式多樣,題材廣泛,自然生動,生命力極強,他就是被稱為「群星中的太陽」、威尼斯畫派最偉大的畫家
  • 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藝術作品賞析,文藝復興時畫家及代表作品欣賞
    這個時期因新興資產階級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需要,發生了一場提倡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以反對封建思想意識和基督教神學的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因而被稱作「文藝復興」時期。這個運動以義大利為中心,逐漸遍及全歐,促進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的成長,人類社會開始向近代邁進。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
  • 提香被譽為「西方油畫之父」,他擅長以神話題材為主
    提香·韋切利奧,簡稱「提香」約 1488/1490年—1576年8月27日,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提香·韋切利奧出生在義大利威尼斯北部風景秀麗的卡多萊,12歲時父親帶他遊歷威尼斯,後來提香再次來到威尼斯便進了喬凡尼·貝利尼工作室學畫,與喬爾喬內是同學,從此幾乎一生都沒有離開過威尼斯。1576年的威尼斯大瘟疫,人們在北部海岸提香的別墅中找到了他,他在86歲時終於向死神屈服了。
  • 為什麼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都熱衷於黑白畫
    「人們認為是20世紀的抽象藝術家最先轉向了黑白畫,但幾個世紀以來,畫家們都是偉大的色彩主義者,並徹底地被他們的調色板所限制,」第一個探索這個主題的大型展覽共同策展人萊利亞·帕克(Lelia Packer)說。展覽有大約70幅畫,其中許多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機構和私人收藏,倫敦國家美術館的「單色:黑白畫展」證明了在沒有色彩的情況下畫作能夠有多少的展現力。
  • 群星中的太陽,畫家Titian《戴紅帽子的年輕人》作品解讀
    作品細節參考譯文作為提香的早期作品,這幅肖像體現了十六世紀威尼斯藝術家的明亮、抒情的繪畫風格。精湛的油彩處理營造出柔軟的皮草、金色的緞面以及模特時尚帽子的紅色織物(可能是氈)的錯覺。看著遠處的黑眼睛,這個年輕人帶著一種表達深刻含義、折射內心的表情。一隻戴著手套的手按在劍柄上。他的特寫是特別而理想化的,他沉思的面容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詩意男性美的理想。
  • 繪畫上的北方文藝復興
    其中在阿爾卑斯山北部所發生的文藝復興稱作北方文藝復興。它是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繪畫上的北方文藝復興也是很有特點的。1代表人物——凡·艾克《人間樂園 》 馬德裡普拉多美術館 3代表人物——勃魯蓋爾16世紀尼德蘭地區最偉大的畫家。
  • 「光影浮空」裡的提香、倫勃朗與高更……——在成都走進歐洲繪畫...
    從莊嚴肅穆的宗教畫,到激情澎湃的文藝復興;從優雅華美的洛可可人物,到色彩精妙的印象派風景。這次展覽涉及的畫家覆蓋義大利、荷蘭、英國、法國等不同地域,幾乎遍布大半個歐洲,勾勒出14至20世紀初歐洲繪畫藝術的發展輪廓。
  • 賞畫:提香 韋切利奧《花神》賞析
    畫家對於女性的內心富有洞察力,這個花神既非豆蔻少女,也並不象徵春天。作為豐腴的婦女形象,如果說是神,她只是盛夏的化身。提香在這裡創造性地把她描繪成一個莊重嫵媚的民間少女形象,她身上的外套剛滑落,手上還捏緊著衣服的一角,露出了潔白的古羅馬式內衣,襯託了花神神情的典雅與肉體的豐滿。這種女性美帶有牧歌情調,女神垂著頭,表現出沉思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