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心:茶如人生

2020-12-22 今日中國

「武夷山是我的福地。」在福州工業路一處簡樸安靜的院子裡,何一心對記者說。

46歲那年,何一心生意受挫,變賣了手上的房產、汽配廠和地產公司的股份,帶著願意跟隨他的員工赴武夷山做茶,僅留下這所院子。

目前,在武夷山大大小小200多家茶廠中,何一心的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是規模最大的一家。多年來,他帶著武夷巖茶南北奔波,成功將「大紅袍」這一傳統品牌推廣到了國內各省及歐美、東南亞。大家公認,何一心是對武夷巖茶及當地農民有重要貢獻的人。

 
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一心

十多年間,當年向他借錢的房地產合作夥伴,已在全國攻城略地,賺了幾十個億。逐利是商人的天性和本職,問起這麼多年專注於做茶是否值得,何一心頓了頓,思忖了下,「值得。我對現狀不能講很滿足,但我很欣慰。」

江湖豪氣與淳樸豁達,很獨特地融合在何一心身上。相比躋身福布斯的閩商,何一心不算翹楚。但他人生起伏,所經歷的窮則思變、逆境生存及對自我價值的尋覓,亦是許多閩商的縮影。

祖母和十個光餅

何一心出生在福州馬尾,幼時家境貧寒,溫飽不足。「我的老家就是福州的鄉下,每次去福州親戚家總被看不起,因為去了就是給人家添麻煩的。」何一心說。

有一次,他因飢餓直勾勾地看著別人吃光餅(一種因戚繼光得名的小吃),被祖母打了一巴掌,委屈得大哭。祖母見狀難過,心想孩子可憐,不由得抱著他一起哭。回家後,祖母默默地將家具上的銅一點一點敲下來,賣了2毛錢給他買了10個光餅。

「這件事我畢生難忘」,至今何一心回憶起來仍然顯得很激動,「以後每次我看到賣光餅的,都會想起祖母,都要買許多帶給員工。」因感念祖母,他將祖母的相片端放在他每一處辦公室裡。祖母的娘家人來借錢,他有求必應。

1982年,27歲的他帶著100塊錢,經由親戚介紹去香港謀生,開始了端盤子、洗牛仔布、挖地鐵的打工生活。

「1983年4月17日,我因與親戚爭吵被趕了出來,流浪在香港街頭,身上只有1塊港幣,很快就餓得眼睛發光。輾轉向同學的弟弟借到500塊後,第一件事就是跑去買菠蘿包。」何一心說,「當時感到,為什麼香港這麼大,我卻連針尖大小的立足之地都沒有。我一定要拼搏。」

於是,打兩份工、只吃最便宜的麵包、早起一二個小時搭乘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他想自己攢錢當老闆。

之後,何一心進了模具廠,經人介紹在香港與福州做貿易。在福州,他從臺灣和香港買來舊機器生產玩具模具,漸漸發展到生產收音機、電視機模具,再到為百事可樂做吹瓶模具,廠子也從福州開到南通、南京和北京。

「如果沒有國家的改革開放,我再有本事也只是打工仔。」1990年,何一心的模具廠開始為天津夏利汽車生產模具,財富迅速累積。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何一心在香港樓市和股市遭遇重挫,香港的資產幾乎全軍覆沒。從當小工到創業,辛苦長達15年的奮鬥成果大多化為烏有,讓何一心備受打擊。他一度心灰意冷,事業兩三年間沒有大起色。

相關焦點

  • 何一心:從打工仔到數億身家,再到大紅袍大亨
    亞洲金融危機,讓他重啟一個新的十五年說起來人生也如戲,當何一心想到進入茶行業,也就是武夷星的雛形時,他不僅僅是因為喜歡茶,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和當初香港拼搏一樣——生活。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香港的樓市和股市遭遇重挫,何一心在香港的資產幾乎全軍覆沒。從當小工到創業,辛苦長達十五年的奮鬥成果受到重創,讓何一心備受打擊。
  •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體味聞道之茶
    用一杯聞道之茶品味人生沉浮,持平常心觀大千世界,領悟到從容平淡之心,用清平生活態度觀人察事,自是一種高尚的境界、積極的人生。「清」是與從政為官相關的清正、清白、清廉的政治品質。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清」乃為政之本,權力本該清純。「清」是聞道之茶的基本特徵,她既是茶葉特徵的自然顯現,也與人的基本品質相關聯,更是茶與人在道和德的層面的和諧統一。
  • 歲月如歌,人生如茶
    人生如茶,有的人喜歡淡茶,淡淡清香,甘甜生津;有的人喜歡濃茶,苦苦澀澀,茶之本味;但誰又天生喜歡苦澀呢?若能扶搖而上九萬裡,誰又願意去經歷波折,崎嶇呢?若能一生甜蜜幸福,誰又願意去經受痛苦挫折呢?喜茶並不是因為茶的苦澀、甘甜,而是茶如人生,茶有兩種姿勢沉、浮,人亦如此,一生浮浮沉沉,起起落落,品茶不是在品味,而是在品人生,人生恰似茶中味,苦澀香甘品自明。我剛開始接觸茶葉時,每每和朋友長輩品茶,總是聽到很多道理,很多的感悟,卻從未聽到過重複的,對此甚是奇怪。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還是每一次的茶都不一樣呢?
  • 人生如茶,甘苦自知
    不管來自何地,制茶人憑各自手藝造就不同人生,人生如茶,茶味不同而已。佔得先機者如春茶,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鮮嫩,一生便滋味鮮話,香氣馥鬱,品質極佳。平平凡凡者如夏茶,受高溫影響容易老化,茶湯滋味苦澀,香氣不如春茶強烈。經歷風雨,成熟者如秋茶。
  • 茶如人生,意味深長
    當我們經歷了一天的煩躁和疲憊,放下手中的瑣事,緩緩地坐下沏一杯茶,該是多麼的愜意。 茶,帶給人的總是內心的寧靜。茶的味道,開始會帶有微微的苦澀,而過後卻是沁人心脾的甘甜,令人回味無窮。 「茶如人生」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錯,茶在水中的起伏沉落,就如同我們人的一生,總是要經歷一些磨難和挫折的。
  • 人生如茶(深度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早安晚安語錄,ID:zaowanyul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一輩子,人生如茶,其實一切的一切,終將都是一場緣分,終將是一場淡然,一切終將都會過去。1 青春如茶,苦澀回味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如最初的茶香一般,苦澀卻值得回味。儘管茶水最開始的時候,其實並不會品出任何的味道。
  • 人生如茶,淡定從容,靜心以對
    人生如茶,頭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華、四道清甜韻味暇。人的少年時期是頭道茶,茶水渾濁,應該屏棄泡沫,衝洗茶具,才能讓後敘的茶湯清澈見底,韻味有神!人生中年時期是第三道茶,品茶時的第三道茶水,才是真正的茶葉好壞的韻味體現,這道茶湯最醇,最甘甜,是最有韻味的,所以用這道茶來形容人生中年後的成果收穫期是最恰當不過的。人的老年時期是第四道茶,茶葉衝泡到第四道茶湯時,茶水清淡韻暇,會讓人回味留戀前一道的神韻清爽。
  • 人生如茶,你品,你細品!
    我呷了一口清香的茶,再次凝視杯中的茶葉,令我思緒萬千,不禁陷入了沉思:人生——亦如這茶一般。我爺爺極愛喝茶,是他給了我關於茶的印象。小時候,常常看見爺爺泡茶,待茶葉滿屋飄香時,爺爺就會笑著問我,「要喝嗎?」
  • 「心情散文」茶如人生
    [心情散文]茶如人生吾愛飲茶,特別是在戒菸後,最大的嗜好便是飲茶。不管閒忙,都要用玻璃杯沏上一杯清茶。然後坐在一旁,靜神寧氣觀看杯中那沉浮的茶葉,嫋嫋上升的水霧。便在不知不覺中會陷入一種無際的遐思。茶入水便如人入世,生死之間從此有了說不完的故事。茶葉不會因為溶入清水不為人在意而無奈,照樣只留清香在人間;人也不必因為融入社會不被人關注而沮喪。當你成就了他人,幫助了社會,貢獻了自己,陶冶了人生之後,你還要在意什麼呢?茶葉的價值就在於溶入水中成為茶水。
  • 人生如茶,不爭,才是至境!
    人生如茶, 不過一起一落, 起時不驕不傲, 落時不怨不惱, 浮浮沉沉,潮起潮落, 得失之間,感悟人生。世事有喜有悲, 生活有苦有樂, 輝煌得意之時,不盛氣凌人, 失敗落魄之時,不一蹶不振。在日常生活中,心胸開闊一點,爭不起來;得失看輕一點,爭不起來;目標降低一點,爭不起來;功利心淡一點,爭不起來;為他人考慮略多一點,爭不起來……不爭,才是人生至境。生活是開水,不論冷熱,只要適合的溫度,就是最好的。生活是口味,不論酸甜苦辣,只要適合的口感,就是最好的。生活是旋律,不論快慢,只要適合的聽覺,就是最好的。生活是季節,不論春夏秋冬,只要適合的心情,就是最好的。
  • 馮群星,茶如人生,請於流光中慢斟細酌
    半盞清茶,觀浮沉人生。一杯清茶,百味人生,人生猶如手中這杯茶一樣,或苦或澀或甘或甜,用心品嘗,讓生活更加舒心。喝茶,喝進去的是茶,得到的是一種淡然的心境。圖/悟道 制/馮群星 高級工藝美術師茶如人生,淡雅一世,細細品嘗生活的味道,淡淡的一絲香甜,柔柔的一縷心音。喝茶時,茶香嫋嫋,思緒總會隨之飄揚。
  • 直通貓:人生如茶,需用心品。茶類入駐天貓,應如何做?
    茶是中國人的驕傲,與咖啡齊名,銷往全球。小小一杯茶,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歷史文化道之不盡。 三毛說,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林清玄也說過,人生如茶,三起三落,方有味道。
  • 人生如茶,浮沉間悟得生活的禪意
    這又是多麼愜意的時光,如詩一樣唯美,讓人心醉。這樣的時候,人適合慢下來,將日子煮進一壺茶裡,坐在時光一隅讀半卷閒書,或者是邀一二知己,輕輕淺淺,慢品人生,不打擾世界,亦不被世界打擾,如此甚好。有種出世的超然,又帶著一些入世的煙火氣息。仿佛一副水墨丹青的畫卷,正一點一點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美不勝收。
  • 涵善如茶
    他也不回答,只是靜動有序,筆下氣勢綿綿不息,書就神韻內蘊的「涵善如茶」四字。  有人求知慾強,問王文政「涵善如茶」是什麼意思?王文政微笑著答道:「對特定的人,「涵」即涵養,「善」即善良、善心、善意;老子說上善若水,如茶,即如水,又不同於水,有味的,淡然的,含蓄的,非刻意的,甚至不為人所知的,是需要長期品嘗才有多獲。」老闆一聽,就說:「這個有意義!我不是特定的人,但我也要一幅。」
  • 作家三毛說:人生如茶!一苦二甜三淡!苦才是茶的本味!
    三毛說:人生如茶!一苦二甜三淡!,理解了一杯茶的苦,才能真正懂得一杯茶的淡。茶文化人生的經歷讓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三毛流浪記》、《夢裡花落知多少》等作品中都有這一口的苦,第二口的甜苦是茶的本味,也代表著人生的苦境。生活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是起起伏伏,如眼前的茶葉在茶本中沉沉浮浮的樣子。茶葉最終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也是經過了重重的苦難與修行。是破繭成蝶的蛻變,是遇火涅槃的生命洗禮,是遇水重生的生命芳華,才譜寫了生命的精彩。
  • 一杯人生茶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
  • 人生的味道,和茶一樣!
    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愛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風,一杯清茶,三味一生。 一杯綠茶,看著茶葉在杯中翻騰,飄出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肺,看著茶葉在杯中浮沉,茶色的變化,喝一口,細細的品味著茶味的苦澀甘甜,體悟著人生的浮生得失、起伏,榮辱,品淡人世的苦樂、炎涼。 人生猶如茶一樣,或濃烈或者清淡,都要去細細的品味,人生在世,總想爭個高低之分。
  • 香溢人生一味茶!
    茶為一種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長品易健康、長壽,茶品順為最佳、還可作藥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華,順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裡有茶順為茗品。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中國巴蜀之地被稱為茶葉和茶文化的搖籃。
  • 人心若能如茶,便清和靜雅
    人生的幸福如茶,當生活中、工作中或事業中取得了收穫和成績時,就如一杯剛衝好的濃釅的茶,翻滾著、蒸騰著,是那麼的耀眼、那麼的誘人,遠遠地就能感受到他那份熱情和不平凡,讓人羨慕、讓人垂涎;但這一切總歸會要歸於平淡,如一杯綠茶,衝了三遍,慢慢地變得不再濃釅,最後變成了一杯白開水;亦如乾陵前武則天的無字碑
  • 茶·禪·人生
    人生是一場修行,且行且珍惜,且行且參悟。洗過後的第一泡茶水,茶香濃鬱,味澀。我常常把杯蓋拿下,留出些許縫隙,茶就不那麼澀了,為的是讓茶葉出來透口氣,芳香由此加倍。讓心情出來透口氣呢?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人不要總是悶著,應該常常把小我的心拿出來,融入無邊的宇宙,就會得到一顆佛心。  第二泡水,茶香氤氳,味甘。那甘,是品味苦澀後覺察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