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格局大、眼光遠的人,往往有一個特徵,早晚能成大器,錯不了,你有嗎?這種格局思維,就是比起保住謀生「飯碗」,他們更看重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舞臺;相反,那些只看到眼前「飯碗」的人,人生則不會有太大的「舞臺」。
很多中年人應該都有這樣類似的經歷:初入社會時,也曾胸懷較大的抱負,想要幹一番事業,然而經歷過現實殘酷的洗禮後,才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於是決定還是先找一個謀生的「飯碗」,等賺夠了錢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哪知道這個「飯碗」一端就是很多年,期間雖然也換過地方,但都差不了多少。接下來,隨著年紀漸長,就又開始了保「飯碗」的日子,開始追求安逸、穩定的生活,所謂的抱負,都成了昨日黃花,一輩子也就圍著一個飯碗轉了……
謀生當然是重要的,也是必有的,我們先得有一個謀生的「飯碗」,才不至於被「餓死」,但是,如果只看到眼前謀生的「飯碗」,對未來沒有長遠的規劃,心中沒有格局,那人生也就不會太大的舞臺供你演繹精彩。一輩子只圍著謀生的「飯碗」打轉,這樣的人無疑是悲哀,因為人活著,雖然需要謀生的飯碗,這樣才能活著,但我們不能只為了找到和保住飯碗而活著。
一個人,格局狹小,目關短淺,只裝得下謀生飯碗,那必然容不下人生的大舞臺。像這樣的人,只會被物質或者說金錢困惑自己的一生,只會被眼前的利益蒙蔽雙眼。所以,我們也才說比保住謀生「飯碗」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你的「舞臺」,只有敢於放下飯碗,不為「五鬥米」而束縛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的發展潛力,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擁有一個真正的人生大舞臺。
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
說到岸本齊史這個名字,有些人或許有些陌生,但要說起《火影忍者》,那絕大多數人就都不陌生了,這部與《海賊王》《死神》齊名的動漫作品,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經典程度無需多言。
《火影忍者》的作者岸本齊史,原本只是一個性格內向、囊中羞澀的小青年,他一開始就鍾情和擅長於畫忍者系列的動漫,並很快嶄露頭角。不過,日本漫畫界向來以競爭慘烈而出名,岸本齊史很快就發現,只是靠自己的愛好去創作,很難堅持下去,所以為了保住謀生的飯碗,他選擇了妥協,開始根據市場喜好來創作,讓自己淪為一個單純的畫畫機器,這樣下去,岸本齊史或許能賺到不少的錢,但一定會丟失自己,難以創作出偉大的作品,幸運的是,岸本齊史有一位非常賞識他的主編,主編勸他說:「我希望你不要只是為了賺錢而畫畫,那就太浪費你的天賦了。」
主編一番用心良苦的忠告,讓岸本齊史開始醒悟,他反省自己那幾年賺快錢的事情,發現自己為了保住謀生的飯碗,視野逐漸變得狹隘,在創作也很難靜下心來,在漫畫界,已逐漸成為一個庸人。岸本齊史認識到,自己絕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他開始改變商業性的創作方式,開始追隨自己的初心,摸索自己的創作風格,在此後的幾年中,他的收入直線下降,一度過得很是落魄,有時連吃飯都成問題,但他堅持了下來,最終也得到了巨大的回報,後來更是憑藉著一步《火影忍者》紅邊全亞洲甚至是全球。
岸本齊史的成功史,很好向我們說明了一個只看得到謀生飯碗的人,人生也不會有太大的舞臺,而想要登到人生大舞臺去演繹自己的傳奇,就需要放大你的格局,放長遠你的遠光,千萬不要只盯著眼前的飯碗看,比保住謀生「飯碗」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你的人生舞臺。(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