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愛人》,一個人極度控制欲的女人有多可怕

2020-12-20 愛足球的小陳

導演及其背景

影片導演大衛·芬奇被稱為「通俗的」哲學家或心理學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芬奇熱衷於進行懸疑犯罪類電影的拍攝,而在將人物陷入犯罪這一極端行為模式中時,芬奇便會挖掘其案件中隱藏的社會、宗教或心理動因, 留給觀眾思考的餘地,如《七宗罪》。在根據吉莉安·弗琳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消失的愛人》 中,芬奇通過對一個帶有暗黑意味的懸疑故事緊湊、張弛有度地敘述,讓觀眾窺見主人公觸3驚心行為背後的犯罪心理,對於這部電影,我們有必要從犯罪心理分析的方面進行解讀。

劇情簡介

尼克·鄧恩和妻子艾米是一對眾人眼中的「完美夫妻」。尼克外型英俊挺拔,是個社區大學的作文課講師,頗富魅力。艾米則享有哈佛大學高學歷,為父母所寫的知名童書之主角,以美豔、優雅、智慧的形象為人所知。 兩人結婚五周年紀念日當天,尼克發現艾米失蹤,而家中茶几被打破。為了找出妻子艾米,尼克聽從警方建議召開記者會並發出協尋公告,深入搜索。警方鑑識中心在廚房中驗出了大量艾米的血跡,而且有人試圖把它擦拭乾淨,刑警朗妲警官也覺得非常可疑。 此事件發展在媒體的高度關注之下,尼克被挖出了婚外情、失業,加上還有理賠金被提高的保單、尼克積欠的11萬美元的信用卡卡債、艾米的懷孕紀錄等,另一方面,負責偵查此案的女警找出了艾米所留下的筆記本,其中記載著兩人的生活細節,講述尼克由愛家好男人變為家暴男的經過。種種跡證都指向兇手就是尼克,尼克變成人人得而誅之的過街老鼠,甚至還有名嘴質疑尼克與自己的孿生妹妹瑪格(凱莉·庫恩飾)亂倫。 為了逃過控訴,尼克只好僱用「專辦殺妻案」的知名律師唐納德·博爾特,並聽從律師建議,決定接受高達一千萬人口收看的談話性節目的專訪,將自己的外遇事件公開,並向大眾懺悔,試圖扭轉大眾印象。節目播出後,輿論開始同情尼克。 在唐納德的建議之下,尼克找了艾米的前男友們洽詢,她高中時代青梅竹馬的德西·科林斯(尼爾·派屈克·哈裡斯飾),對尼克更是嗤之以鼻。尼克幾乎被認定就是兇手了。 其實艾米是自己逃走了,她把家偽裝成「命案現場」,讓大家以為自己被丈夫所殺,她沒有懷孕,而是盜用了懷孕的朋友的尿液拿去檢測。艾米逃走後,認識一個出租房的鄰居少女,但鄰居少女發現艾米攜帶很多現金,夥同男友搶劫了艾米。此時一文不名的艾米只好向高中同學德西尋求幫助。其實德西是個痴心男子漢,從高中起就一直追求她,甚至到她結婚後兩人都有信件來往,所以德西爽快地答應了,德西把她安頓在湖邊的別墅。艾米在電視上看到尼克向大眾的懺悔後決定回去找尼克,但別墅內外有很多監視器,艾米就在鏡頭下演戲,顯得好像自己是被綁架了,想要逃出去,又引誘德西跟自己做愛,趁他盡興時用刀將他刎頸殺死。 艾米滿身是血地回到尼克的家,向記者和警方表示自己被德西綁架並強姦了,出於自衛殺死了德西,而之所以消失完全是被該死的德西綁票並禁錮了。儘管尼克想要告訴大眾艾米是個殺人犯、控制狂、神經病,但朗妲警探與律師唐納德都愛莫能助,最後艾米盜取了尼克的精液,令自己懷上了尼克的孩子,尼克再也脫不了身,過著被艾米控制與算計的生活。

艾米心理分析

心理學認為,人的童年遭遇,尤其是精神方面的傷害,往往會對其成人以後的不良行為有著深遠的影響。早期的心理創傷會直接作用於人的腦發育與認知發展,影響其情緒管理能力,嚴重者還會導致創傷後應激障礙、反應性依戀障礙,甚至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精神障礙問題。

《消失的愛人》中,主人公艾米童年所受到的創傷以及其成人後的社會性發展後果直接導致了她在電影之中對尼克等人的所作所為。在艾米的童年,她身上實際上存在著兩個艾米,一個是真實的艾米,一個則是她父母蘭德和瑪麗貝思理想中的艾米, 也就漫畫《了不起的艾米》的主人公。在艾米與尼克第一次約會時艾米告訴尼克自己是《了不起的艾米》的原型。從艾米的闡述中,似乎她本人是漫畫形象存在的基礎,而事實上,她本人在漫畫形象面前才是那個被動的、 被塑造的對象。艾米的父母要求艾米處處吻合漫畫艾米的所作所為,最終成為一個大眾偶像、「美國甜心」式人物,幫助他們促進漫畫的銷售。但是與漫畫人物更能隨著主創的主觀意進行修改不同,艾米是擁有自我意志以及天賦上的限制的,她受主客觀因素的限制而無法複製漫畫人物艾米的人生。如漫畫中的艾米養狗並且是她的親切夥伴,漫畫中有大量人與狗之間的互動內容,但現實中艾米卻沒有過養狗的經歷和相關情感。又如在漫畫中,艾米是一個會拉大提的優雅女孩、音樂神童,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艾米學大提琴到十歲就放棄了 久而久之,艾米勢必會產生對自我的厭惡,以及對父母對她無所不在的控制的高度憎恨。對此,尼克敏銳地意識到不妥,並直接表示:「我很喜歡你的父母,但他們可能真的很差勁。」相對於艾米而言,尼克擁有更為健康的成長環境,他看出了艾米的父母剽竊了艾米應有的童年,並對其進行包裝之後兜售給大眾,為了盈利而絲毫不顧及女兒的感受。艾米自 己則處於一種分裂的狀態中,一方面她也認同尼克的說法,感到自己和漫畫中的艾米一樣, 都是父母根據自己的喜好創造出來的迎合消費者的商品;但另一方面,她又在長期的被塑造中認了這種塑造,迎合,甚至是享受這種身份定位,因為大量《了不起的艾米》的讀者都對她表示了崇拜,滿足了她的虛榮心。因此,在尼克對艾米表示出同情以後,艾米並沒有就這個話題繼續展開,從而實現和尼克的交心, 她對本應是最親近之人的尼克也關閉了部分心門。而在艾米成年之後,她對父母曾經施加給她的控制的複雜態度,延續到了她對婚姻生活的態度中。誠然,尼克本身有著不可否認的缺點,但是即使尼克是一個完美的男性,艾米和尼克的這段婚姻也很難走向一個幸福的結局。艾米對父母的操縱是既厭惡又喜愛的,於是在她和尼克結婚之後,她選擇讓自己來成為控制者,讓尼克來做一個被控制者。他們在每個結婚紀念日進行的尋寶遊戲就是艾米對尼克進行操控的一種表現。而當艾米發現尋寶遊戲對於拴住尼克的心態虛弱無力後,她就採取了一種更為極端的方式———策劃了自己的「消失」 對於艾米來說,這一次疑似他殺的失蹤案就是一個更大型的、 後果更嚴重的尋寶遊戲, 它折磨的對象依然是尼克。只是艾米的計劃出現了紕漏, 使她落入德西之手。 而德西則因為艾米的逃亡而在和艾米的這段關係處於優勢地位,他囚禁、監視艾米。艾米從一個「 愛人」又一次成為一件被塑造的玩物,成為一個沒有自主能力的金髮嬌娃,於是艾米毫不猶豫地殺死了德西以擺脫這種被控制地位。

正是這種巨大的童年創傷導致艾米在人格傷的巨大分裂,而這種巨大人格分裂導致艾米的犯罪 弗洛伊德在創建精神分析學說時, 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重要概念。在弗洛伊德看來, 人類的行為都是內心活動合力下的結果,欲望是行為的驅動力,而理智和良心則是行為的約束力。 其中本我完全處於潛意識中, 包括如動機、 本能和需求這些平時被壓抑住的內容, 而超我和自 我則部分處於意識, 部分處於潛意識中, 超我與社會期待有關, 人會在超我的作用下對行為產生負罪感。 而自我則是人在考量了社會各方面因素後, 在本我和超我之間取得平衡的那個呈現在公眾面前的自己。 人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下, 三種人格的角力也會發生改變, 導致人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 表現出不同的價值取向。 《消失的愛人》中,艾米表現出來的自我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前述的《了不起的艾米》。這個自我遭到了她自己的排斥,對尼克的坦白便是她這種抗拒心理的體現。 但是在和尼克的交往中,艾米又忍不住進行了另外一種人格的表演,即大膽活潑,勇於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的艾米。這讓尼克十分驚喜,以為自己看到了一個真實的艾米,並將艾米的這種敞開心扉當成是艾米對他的愛。而事實上,這都不是艾米的本我。在和尼克結婚之後,夫婦二人都逐漸在日益疲倦的婚姻中放棄了表演,尼克在失去了男性時尚雜誌編輯的職業以後日益懶散無趣,甚至因為精神空虛開始了出軌。而那個知性風趣的艾米也一去不復返,變得越來越陰鷙,難以捉摸,讓尼克想「敲開她的腦袋看看她在想什麼」。

事實上,從之前艾米的幾次害得男方身敗名裂的戀愛中,艾米的本我可見一斑,即她有著高度自私的內心, 當發現形勢不利於自己時,她有著利用性別優勢陷害他人的動機與欲望。但由於艾米長期以來對這一本我的抑制,以至於無論是尼克抑或是德西,都沒有發現這一點, 而認為她對於自己是「無害」的。唯一敏銳地感覺到艾米虛偽的恰恰是兩位對艾米沒有性需求的女性,一位是始終感覺艾米不對勁,勸弟弟疏遠她的尼克的姐姐; 另一位則是身處底層,與艾米同樣住在廉租房的搶劫犯小情侶中的女性,僅從電視上寥寥幾個鏡頭,那位女性就對男友說艾米是一個工於心計的人。在綜觀全部劇情後, 艾米自私虛偽的面目暴露無遺,人們往往會誤會,在艾米的人格較量過程中, 她的自我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做出了偏向本我的裁決,而事實上,艾米正是因為幾乎沒有我行我素過,才欺騙了幾乎所有人。 因此,艾米的忍耐力極強,是超我使得艾米不斷地顧全大局,步步為營,最終得計。 總而言之,艾米是一個某種程度的心理變態,一個未能成功整合和轉化陰影的人,對於這樣一個人,她做出任何過激的舉動都不會令人感到奇怪。

相關焦點

  • 一個控制欲極強的女人有多可怕
    在改編自吉莉安弗林同名小說的《消失的愛人》中,芬奇以簡潔輕鬆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暗含玄機的懸疑故事,讓觀眾看到主人公背後的犯罪心理驚人行為,對於這部電影,我們需要從犯罪心理的角度來分析他。簡介艾米的心理分析心理學認為,人的童年經歷,尤其是精神上的傷害,往往會對他們的成人產生深遠的影響不良行為。
  • 在感情中比劈腿更可怕的,是那些越界的控制欲!
    曾經有研究者對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心理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很多家暴者除了缺乏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差外,他們往往都有特別強的控制欲。可能他們對外是一副好好先生的樣子,在戀愛關係中,他們多數時間表現的對伴侶無微不至。
  • 另一半控制欲很強,到底有多可怕?
    別被霸道總裁文洗了腦,因為你可能還不知道:有一個控制欲很強的另一半,到底有多可怕?在最近熱播的網劇《皮膚之下》中,海濤金融CEO孫維成,就對妻子有著極強的控制欲。有多少傷害,在假以「愛」之名?當一個人打著愛的名義,實際卻想控制你,那這份感情,其實早已經變質了。前段時間,《非誠勿擾》來了位叫張濤的男嘉賓,說起自己的情感經歷。
  • 控制欲過強,有多少女人的婚姻正被它毀掉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女人控制欲過強。什麼是控制欲百度詞條給出的概念解釋是:控制欲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是指對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個人在一定程度上的絕對支配,不允許意外或者是有其他差錯,對於人來說指對她/他絕對的佔有,思想上行為上都不允許有違背你的意思。
  • 男生單身久了有多可怕?網友:我甚至極度渴望遇到一個女騙子!
    是否有對象了呢?大家知道一個人單身太久有多可怕嗎?其實,在生理學上講,單身太久也是對人的身體有危害的,比如精神萎靡啊,脫髮啊等等。我們也暫不討論。我們討論的是,如果一個男生單身太久,他的心理,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 一個人控制欲很強怎麼辦?怎樣對付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
    控制欲很強的人是在自身危機意識指導下形成的在言行舉止上的綜合表現。也就是說,因為一個人具有很強的危機意識,所以在生活中他的言行舉止表現為對他人較強的控制欲望。這種言行舉止表現有:人身拘禁,暴力毆打,言語威脅,意見壓制,想法強加,言語警告,蠻橫脾氣等。
  • 女性的控制欲有多強?來看看這份《女性控制欲與佔有欲研究報告》
    在辛格博士的《女性控制欲與佔有欲研究報告》中,他將控制欲強的女人分為兩種狀態。  第一種狀態:  她要在一段關係中佔據優勢,就會開始領導他人,開啟控制模式。  第二種狀態:  她極度的缺乏安全感,而這種不安全感給她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她試圖通過製造外在衝突和控制一切變量來緩解這種焦慮。  這兩種狀態的女性,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都很常見。
  • 死刑犯真實案例——極度依賴型人格是什麼樣的,到底有多可怕?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賴性,因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首要技能就是協作能力,有協作就會產生依賴。依賴性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生理性依賴、一種是精神性依賴。生理性依賴就像是嬰兒對奶水的依賴,精神性依賴就像是嬰兒一定要睡在母親的懷裡才能安然入睡,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特性。為什麼說依賴性很可怕呢?
  • 婚後控制欲爆表的星座男,太可怕了吧!
    很多男人在結婚之後,就會變得控制欲特別的強。他們會什麼事都想要幹涉對方,這樣他們才會心裡稍微安心一點。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看看,到底十二星座中哪些男生是這樣的呢? 因此哪怕對方工作很好,收入不錯,雙子男也會要求她回歸家庭來照顧老人孩子,在雙子男看來,這就是女人的職責,而賺錢養家交給自己就行了。
  • 小心「控制欲」對孩子的傷害,比發脾氣更可怕
    「控制欲」對孩子的傷害,比發脾氣更可怕。而且控制欲對兒女的影響,甚至會延續幾代人。因為一個控制欲太強的母親往往會培養出一個具有控制欲的女兒。她們跟自己的母親一樣,控制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因為她只要見到孩子有一點點地危險,比如跑太快,或者跟小朋友推搡玩樂的時候,馬上就會大聲喝止,把孩子叫回去。一切的控制欲的產生,都有它獨特的原因。
  • 父母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可怕?
    很多父母的控制欲都比較強,什麼都要管著,美其名曰關心你,為你好,可是這種事無巨細的關心,看似面面俱到,讓你省了很多心,但是對孩子來講其實挺累的,就像禁錮一般。當你反抗時會被扣上不知好歹的帽子,然後告訴你:「翅膀硬了,會飛了!」、「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我會害你嗎!」、「我圖什麼?還不是為你好?」
  • 控制欲強的男友有多可怕,聽沈夢辰怎麼說
    很多女孩子看小說的時候,都喜歡那種能夠時時刻刻都掌握住女主動態的男主,甚至有時候會幻想自己也能遇到這樣事事都以自己為先的男朋友,但是姑娘們,你們到底知不知道,控制欲強的男生究竟有多可怕。
  • 有很強「控制欲」和「佔有欲」的男人更可能會家暴,別不信!
    在愛情中,可怕的不是控制欲,而是控制欲背後,一步一步地對你進行精神打壓,讓你對自己產生懷疑,最後就會導致你的精神崩潰。愛情中的「佔有欲」和「控制欲」到底有多可怕?據調查,有強烈的「控制欲」和「佔有欲」的男生,他們都有這些共同點,以後更可能會家暴,希望大家能夠遠離家暴男,將傷害防患於未然。一、強烈的大男子主義有強烈控制欲的男生一般都有很強的大男子主義,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是戀愛關係中的最有權力的人,試圖控制對方的思想和行為。
  • 5個星座的控制欲解析,金牛隻對自己有控制欲,巨蟹的藏在心裡
    在為人處事中,每個星座都會有自己在乎的東西,對於自己看中的東西,肯定是不願意被別人染指的。自然對這些東西就會產生巨大的控制欲,不過這樣的控制欲也會因為每個人星座的不同而出現改變,因此,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一下這些星座在事情上不同的控制欲,看看對你的星座的解析是否正確。
  • 遇到「極度自我」的男人,女人該如何應對?
    那麼如果他對你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其實他就是一個極度自我的人了。你看那些話都是否定,極度自我。帶給女人的傷害是什麼呢?就是有苦說不出,我們遇到這樣的男人到底怎麼應對?
  • 你的控制欲是哪種類型丨控制欲指數評估
    「談戀愛之前我是一個很獨立的人,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戀愛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他不回我消息超過半個小時,我就會胡思亂想;他發的朋友圈動態有一段時間沒有我,就開始懷疑他是不是對我的感情變淡了;我甚至悄悄留意他在微博跟誰互動,他前女友的動態,希望能知道他每天都在想什麼。
  • 控制欲與佔有欲過強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在很多人格障礙或是心理問題中都可以見到此類特徵,例如:偏執型人格障礙,但是,對於大部分心理正常但是仍然控制欲過強的人來說,會有這樣幾點心理特徵:1、控制欲過強其實是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最主要的特點便是多變的環境帶來的一種焦慮和恐慌,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無法控制周邊的人和環境時,就意味著可能要走極端化,例如:狗急跳牆、兔子急了也咬人的等等俗話都是說的這種。正如強烈的控制欲一般,看似這種行為是在為了他人而忙碌,實際上卻是為了滿足自己缺乏的心理需求。
  • 心理學家:一個人越喜歡這三個詞,說明他的控制欲越強,越可怕
    每個人都知道,不能和控制欲太強的人交往。但是,在關係不那麼親密的時候,你是很難看出一個人的控制欲有多強的。只有等關係近了,彼此進入對方的生活,一個人的控制欲和佔有欲才會顯著地暴露出來。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有些特徵是可以作為判斷的依據的,比如說一個人如果總喜歡用這些詞彙,可能代表他擁有很強的佔有欲。(1)「最好」常見的有:「你最好這麼做」。最好這個詞,表面上是給你一種選擇,其實背後透露出來的是一種「不可違背」的意思。這個詞彙多出現於「半熟不熟」的關係中。
  • 一個人的無知,到底有多可怕
    我想,無知並且還不自知,是這世上最可怕的東西了,而這種人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這樣的人就像那陰溝裡的石頭,又臭又硬,永遠待在那狹隘的世界裡,靠著那僅有的一點認知過活,不願意接受新鮮的血液,固步自封,可憐又可悲。
  • 家長有控制欲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做到延遲滿足
    家裡有個獨子,今年12歲,這個孩子可以說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身體棒,學習好,有愛心,有理想,剛考上數一數二的重點中學。 更為難得可貴的是,這個孩子非常自律。舉個例子,某個周六,父母都出門辦事,將孩子一個人留在家裡,他是怎麼安排自己的一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