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巖裡政男——李登輝簡史

2020-12-20 歷史百科傳播者

1988年元旦剛過,臺灣地區負責人蔣經國醫治無效,在榮民總醫院逝世,職務由時任「副總統」的李登輝繼任。

李登輝1923年出生於臺灣省臺北縣三竹鄉,家境較好,受過完善的文化教育。早在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因此當李登輝出生時,臺灣已經被日本統治了近三十年時間。三十年的殖民統治徵服不了中華民族,卻能徵服某些天生腦後有反骨的叛逆者。李登輝的哥哥李登欽曾參加日軍,在菲律賓執行軍事任務,然後死於戰爭。

後來李登輝退休去日本訪問,還曾打著思念兄長的名義參觀靖國神社,激起華人一致譴責。往往無恥之徒心裡素質都好,他更是其中翹楚。

日本曾經規定,從殖民地過來的留學生不可以選政治或者法律專業,所以李登輝選擇了農學。他自己也沒想到正是因為在農業方面取得成績,才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政治收益。1972年,時任「政務院長」的蔣經國招攬李登輝做了政務委員,其時他只有49歲,是政務委員中最年輕一位。加上之前有去美國深造經歷,隨後不久,其在仕途上平步青雲,屢屢高升。1976年,任國民黨中央委員。1978年任臺北市長,然後在1979年,升任國民黨中央常委,進入權力核心。

五年後,李登輝又以臺灣省主席身份晉升「副總統」,從1972年到1984年,僅僅12年時間,李登輝從大學教授成為臺灣政壇二號人物,升遷之快除了蔣經國器重,其自身鑽營及政務能力也的確非常人可比。

蔣經國在最後一任只幹了三年便逝世,按照規定,臺灣「總統」職務由「副總統」繼承。讓人感到可笑的是,作為最早倡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國民黨,居然選了一個曾經妄想加入日本國籍,並取日本名「巖裡政男」的潛在漢奸,中山先生棺材板都快壓不住了。

李登輝繼任「總統」,首先面對的就是兩年後大選。以他的資歷,國民黨內部一票大佬瞧不上。早在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臺灣政治勢力就劃分成兩大陣營。從大陸遷移過去的軍民一派,本地原住民一派。前面說過,因為日本已經奴役了臺灣三十年,原住民中青壯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殖民教育,他們對中華文化和自身民族屬性非常淡漠。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有個顯著特點,就是信仰無根。既不認同中國人身份,又很難向異國靠攏。也正因為無法靠攏,他們反而更加憎恨自己真正的祖國。

李登輝正是那批人,他雖然在嘴上喊著一個中國,實際上骨子裡就有分裂之心。為了取得蔣經國信任,這隻狼披了多年羊皮,終於進入了權力頂峰。其他國民黨籍元老多數是從大陸過去的「外鄉人」,因此反對李登輝,就是外來與本土勢力的角逐。角逐焦點便是1990年大選。最主要勁敵是林洋港,這個林洋港雖然也是臺灣土著,但其性格與李登輝完全不同,用我們老百姓話講,是一個認得祖宗的人。他任內成績斐然,施政綱領與國民黨元老非常契合,因此深得外來派推崇。如果不使出花招,李登輝戰勝林洋港基本無望。

這當然不僅僅是對手擁有反對派支持,更主要的是在晉升履歷上,李登輝基本是踩著林洋港腳印前進的。從臺北市長到臺灣省主席,都是「林走李接」,亦步亦趨。按常理說,同樣作為蔣經國大力培養的接班人,林應該排在李之上。偏偏在林洋港任臺灣省主席時政績優異,功高震主令蔣經國非常不開心。於是林洋港被明升暗降,調到了「內政部」任職。表面上更加靠近權力核心,實際上失去了封疆大吏的政治優越地位。

歷史就是這麼滑稽。單純論施政能力和個人才華,林洋港遠遠超過李登輝,可惜1981年時的蔣經國剛剛擊敗嚴家淦上位,第一要務就是鞏固權力,因此誰有威脅打擊誰,完全不考慮對錯。林洋港在錯誤的時間展露了才能,沒有逃過被邊緣化和雪藏的命運。

1990年臺灣「大選」,競爭者分別是李登輝、李元簇對陣林洋港、蔣緯國。為求必勝,他找到林洋港好友蔡鴻文勸說林洋港放棄參選,可謂恩威並施。一方面他承諾只擔任一屆「總統」,之後讓位出來,並支持林洋港參選,另一方面託蔡鴻文之口,聲稱如果鷸蚌相爭,國民黨就要分裂,言外之意如果自己不能獲勝,就帶著一部分人另起爐灶。林洋港以大局為重,仔細思量過後,決定放棄競選。

他的決定雖然處於公心,但也得罪了蔣緯國和其背後勢力,兩人關係開始出現裂縫,這也正中李登輝下懷。搞定林洋港之後,李登輝、李元簇成功當選臺灣地區正、副負責人。為了繼續排擠反對派勢力,清除異己和安插親信。李登輝拿出「政務院長」作誘餌,開始策劃「二桃殺三士」。時任政務院長的俞國華是蔣介石同鄉,元老派核心。李登輝首先任命李煥為新的「行政院長」,逼迫俞國華讓位。一年之後,又以郝柏村取代李煥

,這樣前後更替,使三人頓生嫌隙。卸任者皆認為後來者走了李登輝後門,導致相互猜疑,互有矛盾。緊接著,李登輝私下裡指示人策劃群眾遊行反對郝柏村,以此為藉口免掉了他的「行政院長」職務。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在沒有經過任何調查情況下出手免掉政府首腦,說不是陰謀,連小孩子都不信。

在免掉郝柏村同時,李登輝藉機又敲打了一下林洋港。事情源於在美國訪問時期,有人郝柏村,林洋港便予以解釋和澄清。結果返回臺灣,李登輝以此為藉口指責林洋港,後者憤而反擊,結果被再度排擠,從此後遠離了政治核心。最終,「行政院長」由連戰接任。連戰是鐵桿親信。李登輝坐在辦公室裡品著阿里山珠露茶自語道:穩了。作為副手的連戰,之所以深得喜愛,一方面因為他不會反對李登輝,另一方面,是他的無能恰好能為在野黨讓路。李登輝用盡權謀,把國民黨搞得四分五裂。

他又拋出了「兩國論」,完全悖逆了國民黨宗旨,黨內地位一落千丈。為了避免下野後遭到清算,他迫切需要扶持其他黨派上臺,這樣或可以苟延殘喘下去。因此早在他在臺上之時,就積極為本應是對手的民進黨大開綠色通道,直接導致了2000年「大選」國民黨的失敗。

下臺之後,李登輝更是以日本人身份自居,極力鼓動民進黨分裂臺灣,多年的煽陰風,點鬼火導致年輕一代對統一的意願越來越薄弱。

雖說他已平安過渡,但他必將和秦檜,汪精衛之流一樣,接受歷史對他的審判,必將受到丹青史冊的痛斥!

相關焦點

  • 「臺獨」頭目李登輝(巖裡政男)死亡,被疑是日本人私生子
    李家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是十分馴服的良民。李登輝的父親李金龍曾充當日本刑警,那時就起了個日本名字叫巖裡李龍男。李登輝出生於1923年1月,1945年日本投降時他已22歲,也就是說,在小學、中學至大學的前兩年,李登輝接受的都是日本文化的薰陶。成長的環境與過程,決定一個人的情感與意識。
  • 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逝世,他還有個名字,巖裡政男,為什麼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逝世,享年97歲,曾被蔣經國嘆息,看錯人了,李登輝祖籍是福建永定,出生於臺灣,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人,可是翻下他的簡歷,為什麼有一個貌似日本的名字【巖裡政男】,難道他真的是日本人嗎?
  • 「巖裡政男」死了,他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文/行走斯圖卡7月30日,對於很多島內的分裂分子而言,是如喪考妣的一天,因為他們的精神支柱、「臺獨教父」李登輝死了,而他的政治圖謀也將會是一樣的下場。李登輝的標籤很多,「臺獨教父」、「媚日」、「臺灣發展的歷史罪人」,對於他,人民日報早就下了定論,稱他是「站到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對立面 ,成為中華民族利益的出賣者」;新華社也評論稱,「李登輝必定會被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戚嘉林:李登輝日本身世與親日仇中之謎
    但在當時這樣的政治氛圍下,李登輝是在念小學「公學校」時就取名「巖裡政男」。李登輝是1929年六歲時始入三芝公學校上學,後因父親職務遷調關係,曾經轉學在南港、三芝、淡水等三所小學就讀,於1935年淡水公學校畢業。
  • 專家駁李登輝言行:臺灣光復是對日本殖民統治的否定
    這個自稱巖裡政男的「大正男」,還始終不忘記為他的「祖國」爭奪釣魚島,多次聲稱「釣魚島就是日本領土」。  李登輝的媚日言行已經遭到臺灣輿論和臺灣有識之士的嚴厲抨擊,這是當然的。其實李登輝的媚日言行在日本有識之士眼裡,未必受到歡迎。  中國近代歷史明確記載,清朝政府在抵抗日本侵略的甲午戰爭中失敗,被迫在《馬關條約》上把臺灣割讓給日本。
  • 一杯牛奶把李登輝送走了,如同送瘟神
    喜歡把自己稱作巖裡政男的李登輝死了,徹底離開了這個他在茲念茲的世界,聽說是一杯牛奶送他上路的,這對於李登輝其實是好事,與其纏綿病榻苟延殘喘,不如儘快上路留給世人清淨。牛奶來自於奶牛,一直是增加營養補充維生素的營養補品,歷史久遠,應用廣泛,牛奶因所含成分的不同有不同的功效,總體說來,有純牛奶,高鈣奶,脫脂奶,酸奶等等,所以老人小孩都愛喝,是幼小者,虛弱者補充營養,恢復體力的不二之選,但是再好的牛奶也沒聽說過有送人上路的功用,不知李登輝先生用的是什麼牌子的,如果公布出來必大放異彩,畢竟是它幫李登輝先生了卻了巖裡政男的心願——向天皇報到去
  • 蔡英文為選票「包容」李登輝「喪權辱國」言論(圖)
    蔡英文為選票「包容」李登輝「喪權辱國」言論。(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8月23日訊 臺灣《中國時報》指出,李登輝晚年在「李登輝與巖裡政男」身份之間混淆,更不顧前「元首」身份,驚人說出「釣魚臺屬於日本」,接著又說「臺灣、日本同屬一國」、「對日抗戰非事實」,如此踐踏臺灣主權,大概連日本人都不敢置信吧!
  • 李登輝稱「感激日本殖民」 韓國學者怒斥:人民公敵
    原標題:李登輝稱「感激日本殖民」 韓國學者怒斥:人民公敵海外網8月14日電下臺多時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曾大放厥詞,不僅在臺灣,而且在日本,公然聲稱:他和他的哥哥曾在戰時加入日本軍隊,為他們的「祖國」而戰。
  • 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縱容李登輝親日,才是臺灣人真正悲哀
    他還回憶起當年自願投入日本軍參戰,自己配屬日本名古屋高射第2師團,哥哥李登欽則參加日本海軍戰死南洋,表示「當時我們兄弟二人,是以貨真價實的『日本人』身分為『祖國』奮戰」。李登輝的親日言論,立刻引起國、共兩黨的強烈抨擊。馬英九痛罵李登輝「出賣臺灣、羞辱人民」,呼籲他「收回言論並向臺灣人民道歉」。大陸國臺辦痛批李登輝「可恥的殖民奴化心態及頑固堅持「臺獨」立場,破壞兩岸關係發展」。
  • 率團訪臺,日本前首相:曾執意發籤證讓李登輝入日看病
    【文/觀察者網 龍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臺獨教父」李登輝生前身心高度「精日」,曾以日本人自居,與日本關係深厚。7月末李登輝病亡,日本朝野果然傳來一片哀悼之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外相茂木敏充等官員「大讚」李登輝對所謂「臺日關係」及臺灣「民主」所做的貢獻。
  • 李登輝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李登輝(1923年1月15日-2020年7月30日),男,又名巖裡政男,客家人。祖籍福建永定,出生於臺灣臺北縣三芝鄉,臺灣地區政治人物,1988年至2000年期間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及中國國民黨主席,臺灣團結聯盟精神領袖。早期為臺灣的農業經濟學者,曾任臺大教授。
  • 李登輝被曝將葬在五指山軍人公墓,臺灣退伍軍人怒了:他會玷汙軍人安息之地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已病亡的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將葬在臺灣五指山軍人公墓,引發退伍軍人不滿。
  • 李登輝死亡 享年98歲
    李登輝,男,又名巖裡政男,客家人。祖籍福建永定,出生於臺灣臺北縣三芝鄉,臺灣地區政治人物,1988年至2000年期間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及中國國民黨主席,現任臺灣團結聯盟精神領袖。早期為臺灣的農業經濟學者,曾任臺大教授。1972年投身政界,歷任農復會薦任官員、臺北市長、「臺灣省主席」、「副總統」等職。1988年蔣經國逝世後繼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及國民黨主席。
  • 李登輝醜陋的「一體兩面」:媚日、「臺獨」,島內網友批「臺灣歷史...
    成為「臺灣歷史的罪人」據公開資料顯示,李登輝,祖籍福建永定,於1923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縣三芝鄉,曾在日據時期使用名字「巖裡政男」。蔣經國逝世後,李登輝於1988年接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及國民黨主席,並在任內公然鼓吹「臺獨」,提出「兩國論」,導致兩岸關係惡化。2000年,李登輝下臺,2001年被國民黨開除黨籍。
  • 97歲的李登輝病亡,臺學者:他一生的「德行」難容於中國史
    「臺籍日本兵」巖裡政男李登輝,客家人,祖籍福建永定。1923年1月出生於臺北州淡水郡三芝莊(今新北三芝)的「源興居」出生。次年,李登輝還未畢業,便到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求學。因日本不準殖民地的學生攻讀法政科系,李登輝不得不選擇農業經濟。此時,日本殖民當局在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李登輝在該運動中更名為「巖裡政男」。隨著日本在二戰中的吃緊,很多大學生也被徵入伍。1944年,李登輝在短暫的回臺受訓以後,編入日本千葉市千葉高射炮部隊做見習士官,但未及赴戰地,就在千葉迎接了日本的戰敗。
  • 李登輝之兄入祀日本靖國神社
    華夏經緯網8月9日訊:據日本傳記作家冬子在「虎口的總統」一書中記載,李登輝的哥哥李登欽是以「海軍上等機關兵巖裡武則」之名戰死於菲律賓,入祀日本靖國神社。 書中指出,李登輝的兄長李登欽日名叫「巖裡武則」,他原本想繼承父親當一名警官,所以進警察學校念書,但後來改變志向,當了志願兵。日本政府於一九四二年在臺灣募集陸軍特別志願兵,到了一九四四年才實施徵兵制度。
  • 李登輝死了,永遠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皇民化運動」,他便起了個日本名字——巖裡政男。島內一度懷疑,他從血統上就是一個日本人。李敖就曾在文章中寫道:「李金龍(李登輝父親)矮矮的,李登輝高高的,兩個人除了都是一樣上男廁之外,其他沒有一點相像。」 拋開血統,李登輝活得也和日本人無異。他和夫人曾文惠在家不說中文而說日文,卸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他不僅參拜過靖國神社,還在自己寫的書和公開講話中不斷提及:「我在22歲之前是日本人。」「臺灣人感謝日本統治。」
  • 醫院證實李登輝「身體狀況不理想」,蔡英文、賴清德等前往探視
    據臺灣「中央社」29日報導,李登輝今年2月8日晚間在家中由護理師測量血壓、血糖後,喝牛奶補充營養,卻因喝得太快嗆到咳不停,緊急送往臺北榮民總醫院(榮總)發現肺部浸潤,住院將近半年,28日深夜突然傳出病情惡化及拔管去世的消息。29日凌晨,「臺聯黨」在臉書發文澄清,有名嘴也在臉書撤下李登輝死亡的消息,但一大早榮總門口仍聚集大批媒體守候。
  • 曾讓蔣經國哀嘆「我看錯了人!」的罪人走完了罪惡的一生
    李登輝(又名巖裡政男),一直鼓吹臺灣獨立的臺灣前領導人終於走完了它罪惡的一生。李登輝李登輝作為一個中國人卻想做日本人的走狗,李登輝的哥哥李登欽(巖裡武則),在臺灣日據時期被調至菲律賓,並在當地戰死;2007年,李登輝訪問日本時,前往供奉了日本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並參拜自己的哥哥李登欽
  • 學者:李登輝「賣臺」賺「小費」 蔡英文繼承衣缽?
    評論摘編如下:李登輝雖然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但一直視日本為祖國和母國,甚至公開講自己在22歲之前是日本人,名字叫「巖裡政男」,李對堅持中國認同的島內民眾猛烈批判,卻對自己的日本人認同備感驕傲。李登輝還曾參拜靖國神社,滿足了作為一個日本國民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