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種人講述:平凡的玉米

2021-03-01 中國種業
「某種東西種在心裡,成為了永恆。對我來說,這種東西就是玉米。」最初與玉米結緣是在大三實習那年,我被分在了玉米遺傳育種課題組,從此註定了自己一生職業的歸宿,並與我的老師建立了延續至今的深厚情誼。當時自己是課題實習小組長,之後追隨老師來到農科院開啟了玉米育種生涯,一幹就是三十年。在此,真誠地感謝老師!感謝那位能隨意遊走於理想王國與現實世界的老人和他的伴侶!同時也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師長、同事和親友們!之所以想寫一下玉米,在於它最讓我動感情。它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卻又神秘得不能再神秘!正是這份神秘感,讓它充滿了吸引力。記得有一次去登海種業,席間乘著酒興問董事長他的企業裡誰最大,看董事長沉思不語,便又自問自答地說一定不是他而是玉米,董事長也爽快地喝了那杯酒以示認同。之所以敢如此斷言,就在於了解玉米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他是愛玉米愛到了痴迷的地步!聽說晚上常常打著手電筒去看玉米,風雨過後總是第一時間去試驗田裡看看玉米是否被颳倒,哪怕折了一片葉子都會心疼不已.我想正是這份痴迷才成就了今天的他——一個可以載入玉米育種史的中國神話!如他這樣的人,在中國還有很多,儘管絕大多數人遠達不到他那樣的成就,但也同樣值得敬重。

一個人受敬重不應只取決於他的成就,更在於那份堅持不變的初心與對事業的不懈追求。

接觸過很多玉米行業的人,除了見面必談的專業,更打動我的是他們對玉米的那份純真與痴迷。也許有人會說那是為了錢,但我想說要掙錢大可不必從事這種苦行僧式的工作。他們心中一定有更美好的東西,那種東西應該稱之為理想。

只有理想才能夠激勵一代又一代玉米人前僕後繼推動玉米產業不斷邁向新的高度,成為玉米事業發展的原動力;另一種動力應該是玉米賦予人的精神力量。

玉米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作物。成其大者應該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它生命力旺盛。玉米走到哪裡都能紮根開花結果。只要有一丁點兒土壤,哪怕是貧瘠的砂礫,甚至堅硬的巖石縫裡……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只要有一點雨水,它就頑強地生長起來,倔強地孕育出幾粒、十幾粒種子,頑強地將生命繁衍給後代——這更像是母親的情懷,拼了自己的一切,只為了襁褓中孩子的成長。二是它用途極廣。據2010版《辭海》:玉米籽粒除供食用或作飼料外,工業用途極廣,可制澱粉、葡萄糖、乙醇等。稈、葉可青飼或作青貯原料,苞葉可作紡織工藝品的原料.與玉米處久了,玉米人身上也就浸透了玉米的特質。玉米種植面積大,玉米人的格局也就大了起來,有了無盡的空間去奮鬥,去實現理想。玉米研究史上最有名的應該是那位叫芭芭拉·麥克林託克的女科學家。她發現的基因轉座現象讓她在81歲高齡拿到了令學術人自豪的諾貝爾獎。我不知道她在獲獎感言中除了感謝師長、同事和親朋外,是否還感謝了玉米。說起諾獎,又想起了我國文學諾獎獲得者莫言先生,眼前頓時浮現出一片片茂盛的高粱地。莫言的文學是植根於他的高密大地的,他的靈感也源自那一方生機勃勃的土地。但對我們搞玉米的人來說,始終還是那片玉米地——一個同樣讓人魂牽夢縈的地方!播種、授粉、收穫.雨後晴天蒸籠似的玉米地裡裹著溼透的工作服在泥濘中扶著玉米稈艱難穿行,那帶細齒的葉片在肢體裸露處留下難以名狀的痛楚與傷痕,揮之不去的病菌灰塵枯葉和蟲子分泌物肆意弄髒你衣服、鑽進你衣領,黑黃相間的碩大蜘蛛和黑花蚊子以及叫不上名字的蟲子與看不到的毒液時常製造出一處處腫痛與潰癢.那種感覺直鑽到你心底.一年兩三季、年年復年年,玉米在帶給你痛苦的同時,也把愛的種子悄然種在心底。之所以愛玉米,還在於它的低調。在所有能充飢的作物中,玉米應該算是最低調的了吧。也許你會說還有地瓜和土豆呢!它們雖然也把最有用的部分深埋在地下,但同時也把花開得那麼絢爛,千方百計地吸引著蜂蝶的注意——全然不像玉米,即便無人欣賞,也會耐著寂寞悄然生長,把自己最有價值的部分含蓄地掖在腰間,竟然還要找幾片苞葉來把它包上.這對於世界第一的作物來說,也未免太低調了吧?我想也正是這種低調才成就了它的偉大!而且玉米的這種品質一定與最早訓化它的印第安人有關。那些美洲原住民也一定是一群樸實無華、低調實幹的人。不然我們今天看到的玉米,它的果穗也許就在頭頂上了——你知道有些返祖的玉米,它的頂端花序也會長出一個個的小果穗。你能想像那是怎樣的一種情景啊!我的眼前頓時出現了一群黝黑歡快的人——那一定還是一群能歌善舞的印第安女人,因為男人們通常都去打獵了——在田間辛勤快樂地勞作著,我甚至聽到了那開懷的笑聲和動感的歌聲在藍天白雲間飛揚,伴隨著天真爛漫的孩子們在田間嬉笑著,打鬧著,奔跑著.那是多麼幸福歡樂的勞動場景啊!我想也只有這種歡樂的場景才會馴化出這樣一種作物,並把這種歡樂的基因融入玉米傳遞給幾千年來從事玉米研發與生產的人。之後的玉米遠渡重洋,給了世界一片生機與繁榮。最初的玉米養育了美洲的印第安人,今天的它卻滋養著全世界——不分民族國界,不分窮人富人,不分黑白黃棕。它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記得小時候吃得最多的就是玉米了,窩頭、餅子、玉米粥,還有聊城當地一種叫「臍溜」(中間是菜餡,外面用玉米面包成球狀)的玉米食品,雖然遠不如大米白面好吃,卻支撐整個中華民族度過了生活最艱難的時期!現在的人們很少直接吃玉米,它又變成飼料換來肉蛋奶以更高的品質滋養著人類,或被加工成數千種產品以滿足人類不同的需求。我不能想像如果哪天沒有了玉米,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所以,我們要感謝玉米!感謝那些最早馴化玉米的印第安人!感謝那些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貢獻的人!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做一個像玉米一樣的人——低調樸實、平凡無華,卻又無處不體現自身的價值!

山東東阿人,中共黨員,博士、二級研究員,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書記、副所長(兼)。從事玉米遺傳育種工作,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選育了lx9801、lx03-2等玉米自交系10餘個,魯單981、魯單9002和魯單9088等品種累計推廣1億餘畝。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泰山學者」種業計劃專家,全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國家和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團隊獲農業部「黃淮海生態區玉米遺傳育種創新團隊」稱號。

※ 習近平總書記:將國外先進經驗與國內種質資源庫相結合,是打贏種業『翻身仗』的有效手段

※ 育種人的心願:讓我們的人民吃得好

※ 超燃!種業事業「六大體系」踏上新徵程

※ 李家洋院士:一粒種子的力量

※ 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山東團隊攻克小麥「癌症」成果入選!

相關焦點

  • 「育種指紋」揭示玉米育種的遺傳改良規律
    玉米是目前世界第一大農作物,廣泛作為糧食、飼料和工業原材料。在過去幾十年間,經過品種耐密性的改良與種植密度的不斷提升,支撐玉米單產成倍增長。但玉米現代育種過程中品種耐密性改良的遺傳基礎和選擇規律尚未系統解析。
  • 科學網—美國玉米商業育種流程
    公益性機構優先開展前育種研究,包括種質資源的搜集、保存、鑑定和改良、創新、利用,育種技術的改進與應用以及相關的信息服務。 就玉米商業育種的流程來說,即使是滿足近期目標,前育種研究大約需要經過3~5年左右時間,才能提供商業育種直接使用的基礎材料。
  • 原創首發:全球玉米育種研究發展態勢分析報告
    : (1)玉米育種原始研究:1)轉基因育種、雜種優勢相關的QTL定位:包括玉米的基因表達、過表達,水稻、模式植物擬南芥基因組的相關研究,以及玉米、大麥作物的轉基因育種、基因的多態性研究。
  • 「為世界提供更多綠色健康的農產品」 ——訪泰國甜玉米育種專家
    &nbsp&nbsp&nbsp&nbsp「為世界提供更多綠色健康的農產品」 ——訪泰國甜玉米育種專家他維薩·普蘭&nbsp&nbsp&nbsp&nbsp「過去幾十年裡,中國經濟社會建設取得巨大成就,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同時,中國主動分享減貧經驗
  • 農業農村部玉米黃淮海北部玉米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設備...
    農業農村部玉米黃淮海北部玉米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設備採購項目中標公告一、採購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地址:濟南市工業北路202號
  • 從德宏大山裡走出的「玉米人」,獲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16歲時,參加高考被德宏師專錄取,不甘平凡的他再次參加高考,17歲時以310分的成績考上西南農學院(現名西南大學)農學系。那個時候的農學系,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個「種地的」,但教化學的母親告訴他:「農業和生物、自然都有很大關係,可以接觸大自然,是非常有意思的學科。」通過更加專業的學習,他知道了農學不是傳統的刀耕火種,而是一門學問非常大的學科。
  • 河南省高校作物分子育種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
    河南省高校作物分子育種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河南科技學院作物分子育種實驗室是2007年9月通過河南省教育廳批准建設的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現任實驗室主任王清連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喻樹迅院士。實驗室現有一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學術隊伍。
  • 網綜劇《平凡的美麗》南京開機,講述醫美平凡故事
    近日,由南京藝克賽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歡宜影視文化傳媒(江蘇)有限公司、江蘇鹿奇光合影業有限公司、南京天鯨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網綜系列劇《平凡的美麗》第一季在南京江蘇網絡文學谷舉行了隆重的開機儀式。據悉,《平凡的美麗》是一檔以系列劇的形式講述和醫美整形相關的故事,劇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和醫美整形話題息息相關。本劇由王崴擔任製片人,中制協青工委委員周學斌擔任監製,卓可鋒執導,同時由臺灣知名醫美整形專家徐瑞宏、楊維真跨界主演,青年演員呂晉源、王瑩、胡瀟翔、馮柯等傾情出演。
  • 玉米地裡的逐夢人 ——記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
    對一個行外人來說,玉米優生優育的理論看起來並不高深,就是人為選擇優良性狀的父本和母本進行授粉繁育。但對玉米育種家而言,不能放過任何可能,讓經驗和事實共同來選擇真正的良種。這件極其煩瑣、極需耐心的排列組合的工作,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研究所研究員、育種專家番興明一幹就是大半輩子。
  • 給小麥玉米辣椒黃瓜等「裝晶片」,我們該記住這23位育種院士
    他後來赴美進修,並苦心收集了3000多份麥種資源,於1946年全部帶回國,成為新中國小麥育種的重要基礎,其本人被譽為新中國小麥育種奠基人之一。蔡旭長期在北京農業大學任教,並培育了系列小麥新品種,1980年,入選中科院院士。
  • 對話育種專家:「中國糧」用「中國種」基本實現
    一般來說,品種對提高單產的貢獻率超過30%,其中玉米雜交品種的貢獻率在40%以上。在分類上,農業生產中常用的品種主要有常規種和雜交種兩類。在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中,玉米品種基本是雜交種,小麥基本是常規種,水稻則是雜交種、常規種大體各佔一半。 新京報:在糧食作物的品種選育中,主要有哪些目標?
  • 打造雙單倍體工程化育種聯合體
    然而,相對較少的研發投入使我國種業企業不能像跨國公司一樣從育種技術、種質創新等基礎研究開始。快速大量獲得育種材料成為我國種業企業當前最急迫的需求。 DH育種,可以快速獲得育種材料,是推進種業產學研結合的有效載體。基於DH育種這一載體,構建技術聯合體是推進種業領域產學研結合的正確途徑。
  • 作物數量性狀基因的克隆方法及育種應用
    已成文但又不想費事發表,可以放到這裡讓更多人看到,實現自己文章更大的價值。歡迎各位將文章分享出去,讓它實現最大價值;也歡迎各位投稿,讓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本文綜述了作物數量性狀基因克隆中比較常用的三種方法:圖位克隆、轉座子標籤法以及同源序列法,並總結了部分數量性狀基因在作物抗性育種、高產優質育種以及生育期育種中的成功案例。隨著基因克隆的方法日趨完善和成熟,以及作物參考基因組序列不斷地被揭示,越來越多的數量性狀基因將得以克隆,這些基因資源和信息將幫助育種工作者極大地提高遺傳分析的準確性和育種的有效性。
  • 種植白軸玉米好還是紅軸好?
    曾幾何時,農民朋友購買玉米種子,不在是根據玉米品種的特性和抗性購買,而是根據玉米品種的紅軸或白軸來確定購買。很多農民朋友在購買玉米種子的時候開口便問有沒有紅軸的玉米種子?或是有沒有白軸的玉米種子?而不是向種子經銷商詢問有沒有適宜本地種植的國審或省審玉米種子,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購買玉米種子方式。
  • 「南繁」:洛陽玉米新品種培育「秘技」
    南繁加代技術是指利用海南省三亞地區特殊的熱帶氣候,在本地不能種植的秋、冬、春三季,在海南進行種植,從而增加一年內的玉米種植代數,加快育種速度。為了在海南育種,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市農科院都要派駐一批科研人員遠赴海南工作。  每年在海南的七八個月時間內,科研人員要負責試驗田20多畝,種植著2000多份不同的育種材料,共有萬餘株玉米。
  • 什麼是硬粒型玉米品種?超硬粒玉米品種有哪些?
    玉米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隨著人們的定向培養以及對環境適應的變異,如今玉米的品種可以說是多如牛毛,並且其分類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據悉,硬粒型玉米品種就是按照籽粒形態與結構來進行分類的,那麼什麼是硬粒型玉米品種?超硬粒玉米品種有哪些?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硬粒型玉米品種?
  • 冬末春初信鴿的育種準備工作有哪些?
    隨著大年的臨近,春季的腳步也越來越近,最近氣溫回暖,絕大多數鴿子都開始了一年最忙碌的工作,築巢,為春季的育雛工作做準備,那麼信鴿開始築巢繁殖,作為鴿主,信鴿的育種準備工作你都做完了嗎?信鴿育種的準備工作又有哪些呢?今天筆者鴿趣就給大家列舉一些比較重要的信鴿育種工作看看你有沒有做!
  • 一粒植根沃土的金種子——再記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
    目前,李登海育成的玉米累計推廣面積約12億多畝,為國家增加社會經濟效益1200多億元,他成為我國玉米育種史上育種代數最多的一位育種專家。   「外國農民能幹成的,咱也能行!」   1972年春,一則「美國農民華萊士創出玉米畝產1250公斤紀錄」的消息讓擔任農科隊隊長的李登海目瞪口呆,而當時,他的祖祖輩輩都是在百公斤上下打轉轉。
  • 生物育種概念股豐樂種業三連漲停 提示種業佔比較小風險
    三連漲停12月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是種業發展,即: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並提出要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打一場種業翻身仗。會議落幕當天,生物育種板塊便開始狂歡模式,並在此後幾個交易日持續走強。
  • 參考 | 關於水果玉米(牛奶玉米):看了這篇就恍然大悟了!
    明顯的例子是人們吃豬肉成千上萬年,人可沒有被豬的基因轉化。(以下為其餘詳細全文)-甜玉米是鮮食玉米的一個類型,我們比較熟悉的糯玉米也是鮮食玉米的一個類型。在美國和加拿大,甜玉米是最大眾化的蔬菜之一,在亞洲和歐洲部分地區消費增長也很快,成為夏季的象徵。甜玉米可鮮食、煮食、燉湯,還可加工成罐頭,深受到人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