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早知道——虛詞(連詞)

2020-12-15 順爸愛順媽

連詞

連詞是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虛詞。

例如「和、跟、同、與、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僅、或、或者、雖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麼、因為、所以、因此」等。「和、跟、同、與」四個詞都有連詞和介詞兩種用法。

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過。(連詞)

②我曾經(和他)去過。(介詞)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來了。(介詞)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與」替換。用作介詞時,口語常用「跟」,書面語傾向於用「同」。用作連詞時,一般用「和」,「與」帶有書面語色彩。

連詞「和」與介詞「和」的不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連詞「和」前後的詞語是並列關係,兩者共作一個成分,可以互相調換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變;介詞「和」前後的詞語不是並列關係,不能互換位置。

第二,介詞「和」前面可以出現狀語,連詞「和」不能。

第三,介詞「和」有時可以出現在一個句號或一個成分的前頭,連詞「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連詞和介詞,在有的句子裡會有歧義,如「我和地談話」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談話,也可能不吭聲。為了準確地表達思想,在書面語中一般把「和」用作連詞,把「同」用作介詞。

例如:④不多時,許大嫂快手快腳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幾塊燒餅帶給阿細和阿嬌,便同秀英、鳳容一道離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相關焦點

  • 初一語文早知道——虛詞(副詞)
    詞按照語法功能的區別,可以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虛詞沒有完整意義的詞彙,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意義的詞。虛詞再細分為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六類。如事物、動作、行為、變化、性質、處所、時間等等,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能充當句子的主語,謂語,賓語,不能成為主謂賓的中心。只起語法作用,本身沒什麼具體的意義,如「的、把、被、所、呢、吧」,有的表示某種邏輯概念,如「因為、而且、和、或」等等。
  • 初一語文早知道——虛詞(助詞)
    助詞助詞是表示附加關係或時態等語法意義或語氣的虛詞。
  • 語文教師招聘考試——虛詞辨析
    文言文閱讀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題型,文言文簡潔凝練,且有不少生僻字,所以對很多考生來說文言文閱讀都是備考的重難點之一,這其中更讓考生頭疼的無疑是文言虛詞的辨析。中學階段要求識記18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但考生在做題的過程中經常對同一虛詞的不同用法拿捏不定,這其中以「而」「以」「與」最為典型,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區分一下,幫助考生提高答題的正確率。1.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雖」的用法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雖」的用法》,僅供參考!   雖     "雖"作連詞,在文言中有兩種用法。     1.用在假設關係的句子裡,作用是先承認一種假設,然後轉入正意,可譯為"即使"。例如:     豫州軍雖敗於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赤壁之戰》)     3.複音虛詞"雖然"。     現在漢語用"雖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個"雖"字。文言的"雖然","雖"是轉折連詞,"然"是指示代詞,結合在一起,有承上轉下的作用,相當於"雖然如此"或"話縱然這麼講"。
  • 初中語文必須掌握的虛詞歸納 全部掌握文言文不丟分!
    小學時期只需要記憶背誦的語文怎麼突然間就變難了?文言文是初中生最頭大的題型,不知道怎麼答?不知道講得啥意思?都是初中階段孩子語文學習中的通病。每當在考場上看到文言文類閱讀題時,都如臨大敵一般,亂答一氣,最後考試分數往往不理想。其實,文言文和外語一樣,想要學會學好,多讀多背培養語感自然少不了。
  •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見虛詞文化考點,語文提分必看秘籍
    高考要求掌握大約18個左右具有一詞多義的虛詞。2.文言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文言代詞也歸入文言虛詞之中。3.常見文言虛詞: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雖、遂、 所、為、焉、也、以、已、矣、因、猶、於、哉、則、者、之4.語文考試中,虛詞一般出現在文言文第一篇並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眼見的分值是兩分,但是實際上,文言文斷句與讀懂文言文本身就需要你對虛詞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其隱藏的分值比你所認為的高的多。
  • 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而的用法講解
    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而的用法講解 一、 連詞 1、表示並列關係的連詞,可譯為「又」「而且」「也」等,有時也可不譯。 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於」的用法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於」的用法》,僅供參考!   於     "於"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係。例如: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五人墓碑記》)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4.複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常見虛詞用法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常見虛詞用法 2012-05-10 13:4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而」的用法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而」的用法》,僅供參考!   而     1.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一)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
  • 高考語文:「逢考必出」的18個文言虛詞用法及其舉例,高中生必看
    二、虛詞虛詞是沒有實在意義的詞,一般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副詞例外),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副詞除外)。其存在的價值在於幫助構成句子的語法結構,表示某種語法關係。漢語的虛詞主要有六種:副詞、助詞、連詞、介詞、嘆詞、擬聲詞。
  • 2020年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常用虛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常用虛詞,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知識點總結   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種種語法關係。虛詞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兼詞七類。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蓋」的用法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蓋」的用法》,僅供參考!   蓋     1.用作副詞。 "蓋"用在句首,作副詞,表示下邊說的一些話,是帶有推測性的斷定,相當於現代漢語中"大概"推想"的意思。如: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若」的用法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若」的用法》,僅供參考!   若     1.用作代詞。     (一)表對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論語·憲問》)     2.用作連詞。     (一)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例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二)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例如:     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且」的用法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且」的用法》,僅供參考!   且     1.用作連詞。     且表示遞進關係、並列關係。
  • 高考語文複習:文言虛詞專項練習
    文言虛詞練習(一)  一、解釋句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  文言虛詞練習(二)  一、解釋句中「何」字的意義和用法。  1.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2.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3.豫州今欲何至?  大王來何操?  4.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間旦暮聞何物?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備戰中考——文言文虛詞「之」「而」「以」用法整理
    新課改實施後,教育已經進入了「大語文時代」。隨著新教材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今後,語文在新中考、新高考的難度和分值比重將大幅提升。學好語文就格外重要了,尤其是學好古詩文,即文言文。虛詞的不同用法屬於學習的重、難點之一。同學們一定要重視!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其」的用法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其」的用法》,僅供參考!   其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複數)。例如: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 文言文虛詞有哪些 文言文虛詞有什麼
    文言文虛詞是學習文言文的一個重要環節,文言文虛詞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用來表示實在的意義的詞。 文言文虛詞主要的作用是組合語言單位。那你知道文言文虛詞有哪些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乃」的用法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乃」的用法》,僅供參考!   乃     1.用作副詞。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就""這才"等;也可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才"等;還可表示對事物範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