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九上 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

2021-02-13 統編歷史

1 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知道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概況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歷史背景及意義,分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

教學難點:工業革命的背景及影響

   2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前面學過的內容。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由於資本主義萌芽在歐洲出現,以及人們對東方「遍地」黃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首先開始海上探險活動,開闢了新航路,在這之後歐洲的其他國家如荷蘭、英國和法國加入了這一探險行列,紛紛踏上了海外探險的道路,這一個過程被稱為「地理大發現」,使得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而隨著世界市場雛形的逐步發展,進行海洋探險的國家對新發現的大陸和其他大陸進行了殖民擴張,其中英國最為顯著,該國先是搶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後又積極進行殖民擴張,17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先後在與荷蘭、法國的戰爭中取得勝利,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並自詡為「日不落」帝國。雖已經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國人仍然沒有滿足要發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後來的工業革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工業革命發生的原因

1.工業革命概念

資本主義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的一個飛躍,它使生產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既是生產技術的革命,又是社會關係的革命;它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場以機器大工業取代手工勞動的生產力革命,以及由此發生的一系列社會變革,它首先是生產力內部的革命,是生產力飛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它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變化。)

2.工業革命發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②直接原因:工場手工業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目標導學二:工業革命的進程

1. 閱讀教材,簡述工業革命的進程:

①最早的國家——英國;

②最早的部門——棉紡織業。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飛梭」的發明使英國出現了「棉紗荒」。1765年,哈格裡夫斯發明了紡紗機,將它命名為「珍妮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多根紗線,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珍妮機的發明引發了生產領域的一系列發明,出現了更多更先進的紡織機器。珍妮機的發明代表工業革命的開端;更多歷史乾貨,關注【統編歷史】

③瓦特改進蒸汽機;

④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所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

2.材料展示:

1819年,在瓦特的訃告中,他對改良蒸汽機這樣評價:「它武裝了人類,使虛弱無力的雙手變得力大無窮,健全了人類的大腦以處理一切難題。它為機械動力在未來創造奇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將有助並報償後代的勞動。」

3.教師提問:想一想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有什麼影響。

提示: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方向發展。它解決了工廠對水力能源的依賴問題。

4.交通工具的革新

1825年,史蒂芬孫設計蒸汽機車;到1851年時,英國建成了總長約1萬千米的鐵路網。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密切。

 

目標導學三:工業革命的影響

1.材料展示:

資產階級,由於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於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進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裡長城、徵服野蠻人最頑強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2.教師提問:結合材料和圖片,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

提示:更多歷史乾貨,關注【統編歷史】

①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③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世界局面形成。1840年,英國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開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難、探索、鬥爭的歷程。

3.教師提問:工業革命給我們的啟迪是什麼?

提示:

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使國家繁榮富強,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科技,我們要堅持「科技興國」戰略;②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們勇於創新、探求科學奧秘的精神。

 

三、課堂總結

18世紀下半期開始於英國的工業革命,是近代以來的第一次世界性技術革命。這次技術革命以蒸汽機的廣泛運用為標誌,人類從此進入「蒸汽時代」。它表現在以機器代替人力,以大規模的工廠生產代替個體工場手工生產,即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方面均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它使人類歷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

3 板書設計

1.工業革命興起的原因

2.工業革命的成就:紡織技術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機、

現代工廠制度確立、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

3.工業革命的影響

4 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對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掌握較好;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探究中,學習氛圍較好。學生對工業革命的影響掌握較差,不能夠聯繫中國歷史進行理解。

相關焦點

  • 高中歷史教案:第20課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教案
    高中歷史教案:第20課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教案 2012-09-24 13:5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Scratch教案 | 第14課 海洋音樂盒
    本系列將整理關於Scratch各階段教案,本教案適合初學者Scratch教案 | 第1課 認識新朋友Scratch
  • 九年級上冊近代史最詳細知識點收藏學習!第20課
    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一.紡織技術的革新1.背景:17世紀末,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後,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工業革命於是興起。珍妮機的發明標誌著工業革命的開始。3.作用:其他生產部門紛紛發明、製造機器,促進了生產的發展。4.什麼是工業革命?生產領域的革命性變化被稱為「工業革命」。
  • 教師招聘面試解析-第二次工業革命-說課稿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部編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2單元第5課的內容。本課由「電的應用」「內燃機和新的交通工具」和「化學工業和新材料」三個子目構成。主要講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原因、電力、內燃機的應用和化學工業的發展等方面的內容。
  • 06)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40年代左右在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實際上難度適中。⑧多唆,直接起飛。(近期學校陸續開學,記得戴好口罩保持衛生喔。)
  • 工業四部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僅只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也進一步影響了全球。也影響了現代的學子們,無論中考還是高考都有它的影子。
  • 九上歷史思維導圖
    第2課古代兩河流域第3課古代印度>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第9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第10課拜佔庭帝國和第14課文藝復興運動第15課探尋新航路『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
  • 九年級上冊第17課《君主立憲制的英國》教案
    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1 教學分析
  • 統編教材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0課《陀螺》學習資料及教案
    統編教材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0課《陀螺》學習資料及教案一、教學目標1、 認識課後8會認字,掌握14個會寫字,讀準「釘、旋」兩個多音字,學會寫130頁17個詞語。2、 能在體會比較深的地方作批註,並藉助批註進行閱讀。
  • 九上歷史第20課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 知識點+同步習題+教案
    (3分) 10.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傳奇人物拿破崙」的專題學習,請你參與下列活動。【閱讀理解】拿破崙說:「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於這一切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1)根據材料,指出拿破崙認為自己真正的光榮是什麼。
  •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最強七國,哪個國家實力最強?
    人類歷史上有著許許多多疆域廣闊,甚至橫跨歐亞非三個大陸的強大帝國,例如,歷史上疆域最大的蒙古帝國,萬國來朝的大唐帝國,橫跨歐亞非的羅馬帝國等。但是,這些帝國都是農業與冷兵器時代的產物。而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工業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
  • 面試試講| 高中歷史試講—《第二次工業革命》
    二.導入上課同學們好,請坐我們上一節課呢,學習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我們發現第一次工業革命,把我們帶入了蒸汽時代,那我們是怎樣從蒸汽時代進入到我們現在社會的呢,我聽到同學們的回答,你們是不是在課下已經預習過課本了呢?
  • 小班語言教案:九月九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語言教案:九月九 2012-02-17 14:51 來源:[標籤:來源]
  • 第一次零售革命與工業革命:百貨業的誕生
    西方學者普遍認為百貨商店最早誕於生大革命後的法國,直接助推力就是工業革命。在工業革命來臨之前,整個零售業還處於一家一戶「作坊」店鋪時代。零售史上,將百貨店的誕生視為第一次零售革命。在工業革命時代,機械化生產了大量商品的同時,也促進了交通運輸的多樣化發展,讓商品的流通更加便捷。工業革命同時加速了城市化進程,產生大量中產階級,使得分散的購買力集中於城市,大規模的百貨商店應運而生。
  • 探因索源——「英國工業革命」教學中應重視的問題(上)
    探因索源——「英國工業革命」教學中應重視的問題(上)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李月琴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進程中劃時代的重大事件,是人類文明轉型的裡程碑,它標誌著人類社會由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嬗變為工業文明。
  • 九上第二十三課《三顧茅廬》教案
    【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一、新課導入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紛爭。劉備胸懷大志,急於尋求人才,輔助自己實現統一大業,於是就有了「三顧茅廬」這一典故。歷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見」這五個字來記載這一過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三顧茅廬》,去一探究竟!二、資料助讀1.劉備(161~223),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 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8226;先主傳》,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 當英國開始第一次世界工業革命,與此同時中國在幹什麼?
    關注「歷史旋風車」 談古論今不迷路從世界歷史看中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與此同時中國在幹什麼?
  • 教案怎麼寫?教案模板?教案格式?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常考點匯總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於帝國主義大國加緊爭奪霸權,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引起的,大戰是在英法俄組成的協約國和德奧組成的同盟國兩大帝國主義侵略集團之間進行的(義大利加入協約國方面作戰),因此,這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雖然塞爾維亞是為保衛主權和獨立而戰,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性質,但這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
  • 教案丨11上.必修一 第6課 西方的文官制度
    本課屬於選擇性必修1教材第二單元《官員的選拔與管理》的第2課,在本單元中具有承上啟下的特點,上承中國古代的科舉制,下啟近現代中國公務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