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施珍在創作中)
最近一段時間,第七批寧波文藝家工作室正在申報中。截至目前,市委宣傳部已經收到100多份申請表。經過十年的發展,寧波文藝家工作室已經成為一塊響噹噹的品牌,甚至在全省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為文藝人才孕穗
2010年,正值寧波文化大市建設快馬加鞭之際,文藝界優秀人才短缺成為一個短板,寧波文藝家工作室應運而生。
據了解,設置文藝家工作室,旨在通對有潛質的文藝家進行持續幾年的扶持,為寧波培養一批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工作室以文藝家名字命名,可以增強文藝家的使命感和榮譽感,有利於激發內在創作潛力。同時輔之以資金保障、組織關懷,氛圍營造,讓文藝家有強有力的外在支撐。通過「內」「外」兼修,「雙輪」驅動,為文藝家成長插上了「雙翼」。
2010年,首批文藝家工作室5人入選,都是寧波文藝界的佼佼者:褚佩榮是我市著名詩人,2007年憑藉詩集《看見》獲得中國文學最高獎魯迅文學獎;何業琦被譽為「江南虎王」,其作品曾4次入選全國美展;其他幾位入選文藝家都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就。他們的入選名至實歸,樹立了寧波文藝家工作室的標杆,也奠定了寧波文藝家工作室的品牌價值。
2013年6月,第二批文藝家工作室進行了「擴容」,有10位文藝家入選。藝術門類更加廣泛,涉及文學、美術、攝影、工藝美術等各領域。這批入選文藝家普遍比較年輕,帕提古麗、胡朝霞、戚顥、王曉菁、錢麗娜等當年只有40歲左右。
2016年年底,我市出臺了「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實施意見」,新修訂了「文化精品工程扶持獎勵辦法「」和「文藝人才培養扶持辦法」。寧波的文藝事業發展迎來了「春天」。文藝家工作室成為寧波文藝繁榮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自2015年起到2018年,我市每年評選一次,文藝家工作室再增49個,現在總數達到了64個。
2019年年底,我市對《寧波市文藝人才培養扶持辦法》進行了修訂。明確全國「四個一批」人才(文藝類)、省宣傳文化「五個一批」人才(文藝類)以及國家級、省級「萬人計劃」人文社科領軍人才(文藝類)等專家可以以個人名義舉薦文藝家工作室候選人才。既沒有獲得部門推薦,也沒有獲得行業協會和專家舉薦、但符合資格的文藝家可以「毛遂自薦」。
(青年書法家胡朝霞在保加利亞教外國小朋友書法藝術)
培養辦法多措並舉
文藝家工作室成為我市對文藝人才培養最重要的平臺之一。
經過十年的摸索,管理辦法日臻成熟,主要表現在制度設計上「剛」「柔」並濟,具體舉措上「軟」「硬」兼施,受到文藝人才的好評。
申報資格和程序嚴謹規範,具有「剛」性的要求。比如——
申報資格規定必須是入選國家級、省級重點人才計劃或市「六個一批」人才、「泛3315」人才或團隊帶頭人;
經中宣部批准的國家常設性文藝大獎獲得者及獲獎作品主創、第一完成人;
省常設性文藝獎項獲得者和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等。
在申報程序上設置了「五道門檻」,申報、初步審查、組織評審、公示確認、掛牌命名,全過程公開透明。成功入選文藝家「過五關、斬六將」,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落選文藝家因為程序到位,過程公開,也心服口服。為了體現公平公正,《寧波市文藝人才培養扶持辦法》明確規定市管以上領導不列入選設範圍,其他公職人員從嚴控制。
此外,市委、市政府對文藝家工作室的經費給予充分保證,「真金白銀」「硬」投入。設立工作室的文藝家第一年給予5萬元扶持資金,後續年度根據創作成果、創作任務完成情況再給予5萬元的扶持資金。資金的使用可以用於作品研討、宣傳推廣,也可以用於國內外培訓、講學、交流。青年作家徐海蛟說,在扶持期間如何創作,文藝家享有自主選題、自主創作的權利,充分尊重文藝家的意願,不設條條框框,顯示了文藝家工作室管理辦法「軟」性靈活的一面。
(青年畫家李採姣在給學生們上課)
一批藝術家迅速成長
寧波文藝家工作室激發了文藝家的創作激情,他們在這個「搖籃」中迅速成長,有的精品力作迭出,不斷突破自己,達到一個新的藝術境界。「這不僅僅是榮譽,更是鞭策和激勵,如果做不出成績,就對不起這個稱呼。」文藝家們在接受採訪時紛紛表示。
胡朝霞是我市著名的青年書法家,20次入選中國書協主辦的展覽,9次舉辦個展並出版同名作品集。她在2013年獲評設立文藝家工作室。經過兩年的沉澱,2015年7月,她成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大道無極———胡朝霞書法篆刻藝術展」,展出書法精品力作150件,篆刻作品50件。胡朝霞成為浙江省第一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的女書法家。
2012年,慈谿上越陶藝研究所所長施珍入選第二批文藝家工作室後。她十分珍惜這項榮譽,積極開展藝術創作和研究。經過幾年努力,她攻克了六道技術難關,在2016年成功燒製法門寺秘色瓷,為越窯青瓷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近以來,她有十多件作品、論文等重要成果獲省級以上獎項。
沙日娜2016年入選設立文藝家工作室。當年,她成立寧波當代舞團。此後,她深入挖掘天一閣、寧波幫等本土文化元素,創排了當代舞《雲走》系列四部曲和現代舞作品《句章》。這些作品在創作理念及創作手法上進行了大膽嘗試。在演出形式上也有新的突破,選擇非劇場類公共藝術空間美術館、博物館演出,吸引了眾多現代舞愛好者以及年輕人參加,把寧波的現代舞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青年畫家李採姣2016年設立工作室後,2017年4月在寧波美術館舉辦個人花鳥畫作品專場展覽,2018年7月又在嘉興市圖書館舉辦個人畫展。在2017年至2019年,她先後參加全國、省、市級展覽30餘次。2018年6月,她的作品《吉冠神州》入選第六屆全國青年美展並在中國美術館展出;2019年10月,作品《東方鐵骨》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青年作家雷默2016年入選設立文藝家工作室時,剛被評為浙江省青年文學之星。幾年來,在文藝家工作室這個平臺上,他化壓力為動力,每年都有作品發表在《人民文學》《收穫》等國家重量級文學期刊上。在省作協主辦的全省作家重點期刊發表(根據發稿數量和質量打分)排名中,連續5年進入前十名。不久前,他成功入選省「五個一批人才」。
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文藝家工作室的管理辦法還在不斷探索和完善中。之後,會進一步打響文藝家工作室的品牌,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力,充分發揮文藝家工作室的旗幟引領作用,為寧波的文藝繁榮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新聞多一點
寧波文藝人才(團隊)的培養還有哪些舉措
2019年市委宣傳部和市財政局聯合印發《寧波文藝人才培養扶持辦法(修訂)》的通知,除了設立文藝家工作室,同時實施的文藝人才(團隊)培養辦法還有很多。
實施 「青年文藝之星」人才工程、「青年文旅優才」工程。加強基層文聯建設,推動建立鄉鎮(街道)文聯組織。鼓勵文藝工作者申報、加入各級各類文藝家協會。對文藝創作和文藝作品展覽、展演、研討等活動進行扶持。鼓勵新文藝組織、新文藝群體積極開展文藝創作。 鼓勵各地各部門和相關用人單位對文藝人才(團隊)在體制、機制、融資方式、運營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進一步加大對青年人才、核心人才、重點領域專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扶持力度。
編輯:胡琳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