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這裡曾是定海保衛戰總指揮所,見證了鴉片戰爭中抵抗最激烈的一仗

2020-12-02 舟山廣電

舟山道古

第一百零三期

舟山廣電微信「老舟山道古」專欄

(原「王教授的課」專欄)

為大家講述

舟山的文化、記憶和故事……

本期《老舟山道古》

阿能老師為你講述

東嶽山的故事

歷史象謎一樣存在著,於不經意間露出了冰山一角。我在49年前來舟山,木帆船在五奎山旁擱淺時,我趴在船舷邊向定海瞭望,第一眼就驚喜地看見岸旁碼頭邊的小山上有個氣勢恢弘的廟宇,臨海一邊有個白色的信號站,一到傍晩就忽閃著,後來才知道這就是定海的「精神高地」東嶽山上的東嶽宮

民國時期定海東嶽宮

東嶽山的典故

關於東嶽山的典故,是我在1987年參與編纂地方志時才有所了解。東嶽山原名關山、大椎山,因北宋元符三年(1100)四月山上建了東嶽宮,又稱東嶽山,後來到「文革」時又稱「東風山」。元《大德昌國州圖志》載:「大椎山即州治照山,儼若屏障在前。」怪不得東嶽山象定海古城的一堵巨大的照壁。《定海區地名志》載:「東嶽山孤丘,南北長330米,東西寬130米,呈長卵形,海拔32.5米,山背平緩,側坡略陡,西麓有陡崖……」又據清光緒《定海廳志》記載:「關山城南二裡,圓峰聳矗,明隆慶元年(1567),把總李誠立坊題'東南第一關',故稱關山。」定海城南向一山把關,意在固若金湯。

佔地面積約一千多平米的東嶽宮在清鹹豐九年(1859)重修,清同治六年(1867)又建,已形成相當壯觀。東嶽宮所祀的東嶽大帝為掌管人間生死的道教泰山神黃飛虎,每逢農曆三月半東嶽大帝生辰的日子,定海城鄉就會舉行規模盛大的「東嶽會」,東嶽宮晨鐘暮鼓,紳縉庶黎,往拜不絕。清人有詩詠之:四海屏風九疊環,當門顏色愛煙寰;衜頭幾日佔風腳,此是東南第一關。

民國《定海縣誌·風俗》載:「東嶽會俗得之『三月半』,間數歲行之。先於初十日預賽,謂之『迎袍』,至十三、十四、十五三日則為正賽,雨則延至十六日或十七日……賽會之時舁東嶽及五靈官木像出外遊行,導以儀仗、彩亭、抬閣、龍燈、高蹺,爭奇鬥勝。迷信者或沿途僕僕禮拜,或飾為囚犯著紅衣者曰紅犯,著青衣者曰青犯,或裸露上體,陷勾於肩下懸香爐,曰肉身燈,以媚神邀福,奇形怪狀不可僂指,通宵達旦,燈燭輝煌,觀者途塞」。

東嶽山訪舊

我這個人是比較好動之人,喜歡在定海老城街頭巷尾裡遛躂遛躂,定海老城人說:「這小囝介會倒腳骨!」。海邊長大的我,從小特喜歡觀海景。讀舟山中學初中時,每每到城南衜頭海邊玩耍時,總要沿著山西南建福興街「八閩會館」和「天后宮」舊址旁山腳石階拾級而上東嶽山。在東嶽宮山崖上有一幅「萬山羅拜」的摩崖石刻,是早年曾任中國通商銀行常務董事的秀山北浦書法家、大實業家厲樹雄(1891~1987年)在民國時所題。還有一幅「海邦靈獄」的摩崖石刻,是我高中女同學的外公趙秋舫所題。

東嶽宮山摩崖石刻「萬山羅拜」厲樹雄題(阿能攝)

東嶽宮山摩崖石刻鐫有趙秋舫題「海邦靈嶽」(阿能攝)

東嶽宮裡住著海軍航保處職工家屬,寬廣的宮前還有個土木結構固定戲臺,是演廟臺戲的。我們幾個小囝在院子裡東張西望,被航保處職工家屬大媽猜疑是「賊」,大喝一聲:「小囝作啥西?!」幾個小囝慌不擇路逃下山來,頓作鳥獸散。「白相相來勿來?!」我為人不做虧心事泰然自若地應道。大媽見我長得白白胖胖,沒一點「賊相」,也就作罷。出院後我獨自一人坐在信號站外東嶽宮柱礎上,自得其樂地觀賞定海港風景。

後來我上高中時,一包姓同學是航保處職工子弟,家就在東嶽宮裡,我去東嶽宮串門就方便多了,直進直出,再沒人來趕我。我見向東南洗衣石板側院牆上有好幾個30釐米左右的方孔,就問這是不是古代打仗時的「槍眼」,同學說這是他爸開的小窗,從這裡可以瞭到青壘頭山。他家依牆自己搭的小間牆壁上還夾雜著幾塊定海古城磚。

上世紀八十年代,省裡詩人龍彼德到舟山採風,晩飯後我陪他登東嶽山,他坐在東嶽宮柱礎上觀景說詩,他說這感覺好極了,靈感一來,詩興大發。

東嶽宮上面是海拔四五十米高的山頂,圍牆裡面一塊是部隊的,據說裡面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定海總兵葛雲飛修建的周一百三十丈震遠城(關山炮臺)。據《舟山市志》載:「震遠城遺址,在定海區南道頭東嶽山上。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葛雲飛駐守於此,建炮臺以扼英軍再度入侵。現殘存城牆,高1~1.5米。」筆者作為一個「淘老古」者,很想進去訪古一下,奈何「閒人止步」,由於是軍事禁地,我們被拒之門外。不過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去過一次,那次定海辦焰火大會,東嶽宮上面山頂是最佳的觀焰火平臺。報社負責「雙擁」專欄的毛編輯平時與部隊常有聯繫,捎帶我作為「貴賓」去觀焰火,坐在「貴賓」席上,南風吹吹,一邊喝著同志送來的礦泉水,一邊悠然自得地觀賞漫天焰火,那爽勁真真是沒話說了。

在東嶽山麓東向一側原有一豎碑式「英軍合葬墓」和橫墓額「大英水陸將士墓園」,埋葬著416具英軍入侵者屍體。據墓碑碑文記載:「悼念英皇家第五十五團伍長及軍鼓手13名及士兵403名死於舟山。一八四一年。」我們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就知道東嶽山有個「紅毛墳」,裡面葬著外國「紅毛鬼」,但不知道確切的方位,後來看了志書才知「紅毛墳」是「英軍合葬墓」,「文革」後「紅毛墳」遷到東北向一側了。

東嶽山麓東向原豎碑式「英軍合葬墓」

東嶽山背後的沉吟

鴉片戰爭是英國政府發動的侵華戰爭,定海是這次戰爭的主戰場之一。清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六日(7月4日),26艘英艦載著約3000英軍進犯定海港,入侵定海的英海軍司令伯麥向定海駐軍主官提出「照會」,正二品的水師總兵張朝發率中營遊擊羅建功等將官在正七品的定海知縣姚懷祥陪同下,毅然駕舟登上英艦「韋爾斯利」號表示抗議。伯麥脅迫凊軍獻城、全部投降,交出炮臺,遭到張朝發、姚懷祥等人的嚴詞拒絕。

7月5日下午,伯麥命令各艦大炮轟擊定海城。張朝發急調城外各營及水師在東嶽宮阻擊英軍,張朝發領兵以弓箭和鐵炮阻擊開始登岸英軍,但擋不住英軍「威裡士號」、「康威號」、「巡洋號」、「鱷魚號」四艦發射的68磅「紅夷大炮」的轟擊,張朝發也被炮彈炸傷左腿後被救去鎮海大營,因傷重死亡。英軍登岸佔據了東嶽宮山,居高臨下繼續炮擊定海城。6日凌晨,英軍在東門登梯入城。文質彬彬的定海知縣姚懷祥只得率手下官吏退至龍峰山口,無奈地在成仁祠嘆曰:「吾何生焉?」姚懷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奮起投梵宮池死節。典史全福被俘不屈,罵賊而死。當天,城中許多不願受辱於侵略者的定海軍民,也紛紛以身殉國。中營書記李昌達投方池殉難,其妻房氏也效夫繼殉。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朝廷根據裕謙的奏請,升定海縣為省直隸廳,增兵1800人,並在東嶽宮山興建周圍一百三十丈的鎮遠城。葛雲飛以東嶽宮為總指揮所,還在山頂和兩側又安裝了22門銅鐵土牛炮,作誓死保衛之勢,更使東嶽山披上了一抺雄壯的色彩。

8月26日,英國政府派璞鼎查接替懿律為總司令,率軍侵佔鼓浪嶼,接著北上定海。9月26日,壯烈的定海保衛戰揭開序幕。十月一日英軍的第二縱隊進攻東港浦,炮轟東嶽宮山的守軍炮臺,葛雲飛率部抵抗親自殺敵數十人,在與敵人肉搏中負傷四十多處,突然敵槍彈打中他的左眼,接著又被英軍劈開面部,鮮血淋漓,從土城上跌下,壯烈犧牲。

1840年7月和1841年9月,英國侵略者兩度進犯定海,定海軍民不畏強暴,抵禦外侮,引發了整個鴉片戰爭中抵抗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重大戰役,「定海保衛戰」打響了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的第一聲,巍然屹立的東嶽山見證了這段中國軍民英勇抗擊外夷侵略的史實

編輯:施超穎

分享

點收藏

相關焦點

  • 鴉片戰爭中英軍為何棄廣州北犯定海,歷史書騙了我們,事實是這樣
    鴉片戰爭是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殖民主義戰爭,最終清朝戰敗,被迫籤訂了《南京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以及協議關稅,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提起抗英民族英雄,大家腦海中浮現的必定是「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
  • 舟山定海民宿:大樂之野· 南洞民宿預訂-帶你去逛定海大樂(叻)!
    ● 半山半水盤山路到達舟山開了三小時的車,無比雀躍以為距離海邊越來越近了。一轉彎卻看到了一條盤山路,一條往山裡去的公路。不是說好去定海嗎?說好的海呢?不是說這裡距離去普陀山輪渡碼頭只有40分鐘的車程,怎麼開著開著就去山裡了?
  • 浙江舟山人少景好,盤點這裡寧靜愜意的五個地方,普陀山值得一去
    導語:浙江舟山人少景好,盤點這裡寧靜愜意的五個地方,普陀山值得一去文/旅遊秘事如果有人問浙江哪個地方最好玩,哪個地方最具有海島風情?那麼一定非舟山莫屬,東海洋的海面上散落了無數的小山包,這些小島就如同一條條小舟航行在海浪之間,獨具一番風情,所以這裡也就有了舟山這個名號,作為國內第一個以群島建制的地級市,到舟山旅遊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撲面而來的海洋文化。
  • 海島公園、民俗文化旅遊……定海文體旅如何融合發展?聽聽她的介紹
    深度挖掘「定海山」十五古系列文化精髓,打造以中大街海洋文化一條街為核心,串聯舟山名人館、「十九鋪」海島民俗文化體驗中心、定海非遺館等館群故居古居文化帶,開展木偶戲、翁洲走書等傳統戲曲表演及民俗體驗活動,發展古城文化體驗遊。
  • 舟山定海交通快速處置打響「定海品牌」
    為不斷深化和延伸「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切實提高舟山定海綜合交通問題的處置效率,今年4月起,定海在省內率先啟動「最多一小時」綜合交通快速處置機制改革,並設立定海交通「最多一小時」應急指揮中心,通過內部體系再梳理、服務質效再提升,破解以往交通處置中出現的響應慢、到位慢、處置慢等問題,
  • 30個公園將亮相舟山 快看看有沒有你家門口的
    「這處公園靠海,樹木也多,夏季散步最合適了。」苗忠表說,既有涼爽海風,又有本島和長峙兩岸的美麗風景,有時還能看到海鳥飛舞,因此很多附近的居民都會來這裡散步。苗忠表還常去翁山公園,這是新城的老牌公園。苗忠表說,裡面的越劇角很是熱鬧,公園旁還有圖書館,他逛累了可以去圖書館看看書。
  • 你知道定海芙蓉洲路的由來嗎?舟山史上唯一的狀元出自這附近!
    原標題:你知道定海芙蓉洲路的由來嗎?舟山史上唯一的狀元出自這附近! 芙蓉洲河原是定海東城水系的主幹,因當時學宮附近水域廣闊,河內種植有大片的荷花而得名。 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縣周聖化在芙蓉洲重建學宮(原址在現定海一中校內),四十三年,知縣繆嬘(號蓉浦),由各家子弟義務開荒,修葺大成殿及其他房屋,並鑿泮池,池上架一石橋,使學宮規制一新。
  • 最早的《漁光曲》,最火的《後會無期》熱門影視綜藝閃耀「舟山元素」
    從《漁光曲》到《後會無期》1934年,一部取景嵊山的《漁光曲》斬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自此打開舟山作為影視外景地的歷史。作為二十世紀30年代中國代表影片之一,《漁光曲》一經上映就創造了連映84天的最高紀錄。《漁光曲》的成功讓舟山入了影視人的眼。之後,1980年的《玉色蝴蝶》,1997年的《鴉片戰爭》等,也在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 舟山這裡可以說是被我國譽為了最著名的群島之一
    喜歡就請多多關注,小編會帶來更多文章舟山這裡可以說是被我國譽為了最著名的群島之一了,那麼在這座島嶼上,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有魅力的藍天碧海,金沙,綠島,選擇在這座島嶼度假和度蜜月的人也是非常的多,那麼接下來小編我就向大家說一下,來到這座島嶼時看到的一些景色吧
  • 舟山要建植物園了!地點選在定海長崗山
    2018-03-16 07:04 | 舟山網植物園規劃圖舟山要建植物園了!記者3月15日從舟山市城管局獲悉,近日舟山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了舟山植物園規劃選址和設計方案等有關事宜,原則同意按植物園概念規劃建設「舟山長崗山植物園」。從植物園規劃方案來看,舟山將依託定海長崗山森林公園豐富的自然資源建設這座植物園,分區建設集自然保育林、引種科研科普區、植物專類園等各項功能的中型綜合性植物園,並結合定海五山綠道,完善海上花園城市公園體系。
  • 「海島第一村」綻放迷人景色 舟山定海高水平打造海島鄉村大花園
    2015年5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舟山定海新建社區考察調研期間,對新建社區美麗鄉村建設給予充分肯定,並作出了「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的重要論斷。牢記囑託,逐夢前行。
  • 舟山賦(張晨輝)
    鴉片戰爭,三總兵浴血沙場,催人淚下;民族氣節,五千人永駐人間,可歌可泣。一段民族抗侮史,兩行英雄沸騰淚,三顆忠誠赤子心,四海五湖始昇平。定海昌國,地勢險要,扼華夏之咽喉,臨東海之正門,內通長江三角,外據沿海要道,交通極便,物產恆豐,深水良港,海運發達。英倫甚羨不已,欲割為己有;清政府權衡之下,以香港易之。其於國之重要如此,無怪乎稱其為"海上歷史名城"。
  • 舟山最好學區票選:新城南海學區眾望所歸
    所謂好學區,首先,一所擁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名校是絕大多數人的首選;其次,緊鄰學校,孩子能步行上學讓家長更放心;最後,學校周邊完善的生活配套以及濃厚的人文氛圍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在舟山,擁有眾多優秀學區,哪個學區才是您心目中的最優質學區呢?
  • 【舟山幫】金葉菜場攤位免費招商;定海城區公辦學校發布入學預警!
    一、新戶籍生預警 定海城區部分義務教育公辦學校2021-2022年起始年級入學預警信息(截止2020年12月20日戶籍信息) 二、歷史數據情況 1.2018年戶籍生超招生計劃學校:定海小學教育集團昌東校區、舟山小學、定海二中
  • 舟山定海教育丨老師們的開學第一課
    最後,來自京衡(浙江自貿區)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舟山市十佳律師於豔為與會教師解讀了民法典中的部分亮點,使參訓教師對民法典有了進一步了解,為規範與指導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或化解自身矛盾糾紛等打下良好的基礎。今天是新學期教師開學報到的第一天,寂靜了一個月的校園又熱鬧起來……你好,新學期!
  • 浙江舟山推出三毛尋根之旅線路 粉絲種下橄欖樹
    圖為舟山名人館三毛展區 江楊燁 攝   中新網舟山4月22日電 (江楊燁)4月20日—4月21日,「追尋詩與遠方·踏訪三毛足跡」2019三毛粉絲定海尋根之旅在浙江舟山市定海區舉行。
  • 舟山定海僑聯牽線 舟嵊小學與香港小學開展交流
    舟山定海僑聯牽線 舟嵊小學與香港小學開展交流   中新網舟山10月28日電 據定海區僑聯消息,「PUSH!」
  • 舟山攻略推薦
    晚上到定海海鮮排檔用餐,宿定海。第三天:早起遊竹山公園鴉片戰爭遺址公園,三總兵祠,下山後可以到芙蓉洲路一帶的小海鮮館吃飯,那裡海鮮新鮮價格較低。午餐後到東、西大街明清老街一遊,然後駕車返程。第五天:早上坐車到定海古城,下午遊定海竹山公園(鴉片戰爭紀念館、紀念碑、三總兵紀念廣場、三忠祠等)後從舟山跨海大橋回程。
  • 舟山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展在舟山博物館開展
    據明《天啟舟山志》記載,馬岙塘建於明代。「清代初期,其外圍另建一道海塘後,該塘廢棄。 」市文物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舟山先民建「塘」護田、圈地,存現的不少老海塘已不位於海邊而是在陸地上。據老人們說,舟山港務大廈、定海文化廣場所處的地方,曾經也是大海,建塘後成為陸地。  舟山山嶺較多,為方便出行,先民開建了不少道路。以前,從馬岙到定海城北須翻越三座山嶺,馬岙古驛道是最便捷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