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高端商場化身雜牌大賣場,化妝品、服飾品牌紛紛撤櫃,上下樓電梯停運……在各大商場熱火朝天地舉辦促銷活動吸引客流時,位於宣武門的莊勝崇光百貨卻一片蕭條。
多個品牌櫃檯空了
晚上6點多,正是下班的點兒,悠唐購物中心內的顧客開始增多,中庭的VR遊戲體驗區不時傳來體驗者的陣陣歡呼聲;崇文門新世界新開通的貓街也迎來不少愛貓人士的光顧;而莊勝崇光百貨店內卻人流冷清。
現在正值聖誕節、元旦之前的促銷旺季,然而莊勝崇光百貨店內卻沒有統一的聖誕促銷活動,只有一兩家店鋪在店內擺放了不到膝蓋高度的聖誕樹。記者在各樓層逛了一圈發現,商場內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櫃檯空置現象,購物體驗不佳。位於一層的康莉女鞋全是光禿禿的鞋架,賣首飾的謝瑞麟、化妝品貝玲妃、茱莉蔻、三淼女裝也都撤得只剩下了空殼子,部分收銀臺已經關閉,這在正常營業的商場中是非常少見的。5樓的「紳士地帶」不知是因為沒人還是其他原因,燈光都比別的樓層要暗。
一位服裝品牌店員向記者透露,近期商場在進行調整,自己家在這邊大都是舊款,已經很久不上新款了,多家知名品牌也會在此次調整中撤出莊勝崇光百貨。目前,店內二層至五層的電梯都已經停運,電梯口放置著一塊紅色提示牌,上面寫著「扶梯維護保養,上下行請走中央觀光梯」,這給前來購物的顧客帶來了不便,也讓原本就人氣不佳的商場更加冷清。
一層淪為大賣場
除了撤走的,還在正常營業的店鋪也沒什麼生意。記者注意到,商場內的服飾品牌大都是一些國內品牌,像是百瑞納、薏名、懿菲、雅瑩等,知名度低但價格貴,走的是高端路線卻不被消費者接受。來自深圳的一家女裝喬娜安達,大衣折後也要3500多元一件;一床薄薄的春秋被標價6980元,一套餐具兩三千。這些對於高端顧客來說缺乏品質吸引力。與崇光百貨的高端定位極不相稱的是,商場的六層已經成為皮草廣場,看不到一家精心陳列的店鋪,全部是掛在鐵架子上的皮草大衣,而新館的一層更是淪為雜牌大賣場。
對於商場來說,餐飲、兒童娛樂、知名快消等都是吸引客流的功能區,然而,崇光百貨內幾乎看不到知名快消品牌的身影,兒童娛樂也只有一兩家在做,人流稍微多點的是餐飲。新館5層只有北喜日式料理、西堤厚牛排、紫荊豪庭三家店還開著,晉味工坊目前在提升改造中;本館的6層有味千、吉野家、呷哺呷哺、潮本味砂鍋粥等快餐類店鋪。晚上就餐的時間,餐飲區全都不用排隊,8點半多就有家甜品店已經開始刷洗榨汁工具準備下班了。
位於崇光百貨商場地下一層的日本家居生活用品店裡,一位女店員忍不住跟同伴抱怨,「怎麼這麼冷清啊!來這兒倆月了沒賣這麼低過,這麼少人」。記者看到,整個地下一層都沒多少顧客在逛,除了超市還有人排隊結帳,其他區域都是導購比顧客多。
預付卡已經停用
人氣如此慘澹,商場是否要閉店呢?對此,記者致電莊勝崇光百貨客服,對方表示商場不是閉店,是調整轉型,只是不知道以後會轉成什麼。這位客服建議如果手頭有紅色帶面值的購物卡最好在年底前儘早花完,目前超市和二、三、四層的部分女裝還可以使用。
業內人士表示,莊勝崇光百貨的衰落與依賴商業預付卡消費有關係。預付卡消費最興盛時,商場外倒賣卡的黃牛特別多,幾乎走一步就遇上一個,部分發卡方就紮根在百貨樓裡。現在,店門口一個倒卡黃牛都沒有,曾經的禮品卡、福利卡受政策影響大幅削減,店裡的業績自然受到影響。
高女士是一家企業高管,曾經是持卡購物一族。高女士表示,此前逛莊勝崇光結帳的時候,大部分顧客都是刷購物卡消費。自己來這邊逛街,一方面是因為有卡,另一方面是孩子周末在附近上輔導班,自己平時忙只能那時候抽空買點衣服,單純店裡的品牌並沒什麼特別喜歡的,現在已經好久沒來逛了。
記者看到,商場已經貼出了預付卡停用通知,表示「因與預付卡合約終止,我商場自2016年12月1日開始不再受理以下預付卡」,卡種包括奧斯卡、中欣卡、福卡、連心卡和商通卡(資和信)。
專家分析:業態調整動作慢了
莊勝崇光百貨曾經無限風光,可以說是上世紀90年代北京最為成功的大型百貨商場。那時候北京還沒什麼像樣的商場,在SOGO裡邊逛街是一種時尚,趕上店慶景象堪比春運,屢次刷新北京單體百貨的銷售紀錄。從區位上來看,宣武門路口東南角是附近最繁華的位置,而且緊靠著地鐵宣武門站,周邊有高檔社區四合上院、工行宿舍、天津銀行、聯通、新華社等,購買力一點都不弱。
對此,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認為,莊勝崇光百貨本身條件非常好,交通便利,周邊居民有足夠的購買力,附近又沒有這麼大體量的競爭對手。之所以衰落,從業態來看,百貨店本身在走下坡路,各家的業績都受到衝擊,有行業原因。但莊勝崇光百貨與同行比也是「掉隊」比較早的,自身也有很大原因。比如崇文門新世界百貨(需求面積:50000-80000平方米)、大悅城都是調整得快的,不斷在變,傳統百貨店的痕跡越來越少。莊勝崇光百貨則轉型緩慢甚至停滯,大量經營面積的退出,使得商場引進更多低價位品牌來承擔租金,樓上的店鋪調整到樓下,外表看著仍然能夠撐起門面來,但卻進入了惡性循環。
賴陽告訴記者,莊勝崇光百貨2013年新館開業後,店面規模擴大,但消費人群就這麼多,每平方米銷售收入出現下降。再加上兩棟樓不直接連通,只能是通過底層和頂層連接,消費者逛完主樓就走,新館沒有生意,主樓反過來又被拖累。現在,整個商場的模式仍然停留在十幾年前,是一個走向沒落的商業模式,衰敗是必然的。
賴陽認為,莊勝崇光百貨若想出現轉機,需要全力以赴進行調整,這種轉型並不是單純地從百貨業態轉型為購物中心,而是向新奇好玩的體驗、族群社交場所、家庭生活體驗轉型,從內在價值進行提升,才能繼續存活。
本文轉載來自:北京晚報 孫文文,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