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國式慕課」(MOOC)

2020-12-25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探索「中國式慕課」(MOOC)

概要:9月25日,聽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要在edX上開課,田先生興致勃勃地想嘗試一下。

賓夕法尼亞大學MOOC課程錄制現場。圖/IC

國內高校的「試水」

「沒有字幕,中文授課,在edX網站注冊時還不順利」,9月25日,聽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要在edX上開課,田先生興致勃勃地想嘗試一下,「起初,我用了國內電子郵箱,一直沒收到激活鏈接的郵件,換了hotmail,終於收到鏈接並注冊成功。點開《民俗學》,網頁很久都打不開,才想起來edX的視頻是放在Youtube上的,總算還有放在網易的介紹視頻,以灰姑娘的故事引出,語速不快,背景是迪士尼的相關動畫片,挺短的,還看不出特別之處。」

9月23日,北京大學的《民俗學》、《世界文化地理》、《電子線路》和《20世紀西方音樂》4門課程在edX上線,成為第一批嘗試在國際在線教育平臺發布課程的國內高校課程。而根據清華官網發布的消息,清華大學也將配備高水平教學團隊與edX對接,前期將選擇4門課程上線,面向全球開放。而在未來,清華大學將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在線教育平臺,進一步拓展在線教育模式。

「在線教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知識傳播模式和學習方式,將引發全球高等教育的一場重大變革。這場重大變革,與以往的網絡教學有著本質區別,不單是教育技術的革新,更會帶來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學方式、人才培養過程等方面的深刻變化。」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如此表示。

毫無疑問,MOOCs的到來讓國內高校感受到了危機和挑戰。但國內高校的「試水」收獲如何還有待考驗。對像田先生這樣英語不太好的在職人士而言,清華、北大加入國外在線平臺為他提供了將來能夠參與MOOC學習的機會。但對於不少英語水平較好的大學生而言,要讓他們在清華、北大和哈佛、MIT之間做出選擇,則意味著國內高校還得在課程內容、質量等方面多花心思。

中國式MOOCs的探索

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同時,國內高校也在努力嘗試著中國式MOOCs的探索,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是上海高校聯合成立的高校課程中心。

「為了應對國外網絡的免費課程對中國高校的教學挑戰,在上海市教委的牽頭下,30多所上海的高校聯合成立了上海高校課程資源共享管理委員會,推動各個學校優質的課程向其他的高校學生開放。參加的學校包括986、211的大部分的市屬高校,還有部分民辦高校。從運行情況來講,第一學期運行有2400多個學生在7門課上進行了學習,而現在第二學期的課程量翻了一倍,達到14門,選課人數將近三千人」,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陸靖教授介紹。

在復旦,選好課要「拼人品」﹔在上海交大,選好課要「秒殺」。在復旦大學副校長陸昉看來,學生對於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使得課堂越變越大,而優質高等教育的要求卻是課堂越來越小,使學生能有更多的討論,這才是大學學習的方式。

因而,在高校課程中心推出的共享課程裡,課堂討論是課程設計和質量考核中都重點關注的內容,與傳統MOOCs相比,上海高校的中國式MOOCs希望通過混合教學模式真正助力中國高校的人才培養。

■ 2013大事記

3月

上海高校共享課程陸續開課。

5月21日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加入美國在線教育平臺edX。

7月8日

復旦大學與上海交大分別與全球最大在線課程聯盟Coursera簽署合作協議,成為率先加入該聯盟的兩所中國內地高校。

7月

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的在線教育發展國際論壇上,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在內的C9高校以及部分985高校宣布,將在「在線開放課程」標準與共享機制建設等多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逐步將平臺課程資源向國內外開放。

9月23日起

北京大學在edX上的四門課程陸續上線。

9月29日

中國式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as,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俗稱慕課)長三角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行。

■ 案例

上海高校共享課程

混合教學突破傳統MOOC

「我們為什麼需要哲學——因為哲學是愛智之學﹔是對隱藏在藝術和宗教中的無限心的自覺表達。哲學是人類最終的精神家園。你們能夠想像把自己的心安頓在管理學嗎?要不安頓在經濟學裡?或者法學裡?」2013年3月5日晚,在復旦大學光華樓212教室,被學生譽為「哲學王子」的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德峰為本科生上了《哲學導論》第一課。而當「哲學王子」在復旦開講時,上海市30多所高校裡選這門的學生也在上海高校課程中心網站同步收看他的授課。

就在這一周,上海高校共享課程陸續開始試講開課,王德峰教授的《哲學導論》正是上海高校課程共享中心推出的第一批共享課程。與高校以往的普通課程最大的不同是,作為共享課程,《哲學導論》的課程教學內容將主要由視頻而非面授來完成。

需要說明的是,它與我們已經熟悉的那些網絡公開課不一樣,在共享課程裡,不是高校的名師大牛們「一個人在戰鬥」,聽課的學生也不是帶上耳朵就行。在共享課程所採用的混合教學模式下,教師們講究的是團隊作戰,比如在《哲學導論課》裡,教學團隊由主講教師、教學點負責教師、助教組成,作為主講教師的王德峰需要「指導教學團隊,掌握各教學點討論課情況,集中回答學生提問,在有些教學點開展面授,確定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的評定」, 來自復旦大學的胡志輝、陳果、上海海洋大學曾譽銘、華東師範大學蔡劍鋒、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孫曉艷、上海杉達學院嚴國軍、上海商學院姚朝華等共7人則分別負責管理小班,引導助教開展工作,管理所屬小班討論課﹔此外,還有數名助教每人負責1-2個討論班,組織小班討論。

而對學生而言,要想上好這門課,拿到2個學分,卻並不輕鬆。按照教學過程設計,會有教師面授2次(所有教學點現場直播),其餘時間為學生自行觀看視頻教學,共開展4次小班討論課,就課程單元內容進行討論。每個教學點的選課學生中,每25人組成一個小班,定期參加討論,而在對學生的考核中,討論和Presentation的質量是重要參考,這意味著學生不僅得認真地在網上聽課,還得在線下的討論課中多花心思。

復旦大學副校長陸昉說,「很多學生覺得這種上課形式,給學生自主學習帶來非常大的方便,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相關焦點

  • 探索「中國式慕課」(MOOC)
    原標題:探索「中國式慕課」(MOOC) 概要:9月25日,聽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要在edX上開課,田先生興致勃勃地想嘗試一下。 中國式MOOCs的探索 在借鑑國外經驗的同時,國內高校也在努力嘗試著中國式MOOCs的探索,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是上海高校聯合成立的高校課程中心。 「為了應對國外網絡的免費課程對中國高校的教學挑戰,在上海市教委的牽頭下,30多所上海的高校聯合成立了上海高校課程資源共享管理委員會,推動各個學校優質的課程向其他的高校學生開放。
  • MOOC平臺集錦
    公司創建的mooc站19 Academic Earth http://academicearth.org/ 750門大學公開的課程連結和資源匯集獨立機構或聯合mooc平臺20 史丹福大學獨立mooc>加拿大mooc平臺(建設中)34 universarium http://universarium.org/ 俄羅斯的一個mooc平臺 (俄語)35 Neodemia https://neodemia.com/ 巴黎的一個合作mooc平臺
  • 中國外交「從A到Z」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方位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一個承前啟後的外交新格局全面展開。新時期的中國外交有哪些新特點?取得了哪些新成就?記者梳理了從A到Z的26個關鍵詞,帶你速讀中國外交。
  •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智」 這門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線上線下教學,拓展學習的寬度和深度 《創業基礎》(社會創業)之所以能夠獲得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大獎,更重要的是它創新了教學模式。從前,大部分課程都是在線下課程,一間教室,容納幾十名學生,更多想學習、了解相關知識的學生,如果沒有「搶到課」,很難有機會進行系統性學習。
  • 中國第一本英文考古刊物《中國考古學》出版
    東方網3月27日消息:剛剛創辦的中國第一本英文考古學術刊物《中國考古學》將成為世界了解中國考古新進展的重要窗口。 這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的專業刊物計劃每年出版一卷,介紹上一年度中國重要的考古發現及研究成果。
  • MOOC 視頻製作平民化方法的探索與評價
    筆者從Coursera和edX平臺中隨機選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京都大學等10所大學的56門課程,對其視頻類型進行分類統計後發現:演播室錄製的視頻佔44.6%,用錄屏軟體錄製的視頻佔30.4%,課堂實錄式佔12%,實地拍攝式佔3.5%,可汗學院式佔3%。不同表現形式的視頻需要不同的製作方法,所需投入的時間和人力也不一樣。
  • 《金融時報》全球EMBA百強排名揭曉 中國EMBA項目排名整體大幅度上升
    2020英國《金融時報》(FT)全球EMBA百強榜單發布,中國商學院表現優異。在保持較高進榜率的同時,大部分進榜EMBA項目相比2019年的排名都有跳躍式提升。
  • 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吉林開幕
    原標題: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吉林開幕 9月24日, 以「合作共贏 賦能未來——共築科技期刊發展生態圈」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吉林長春開幕。論壇還發布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0)》、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試點成果、第五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入選論文和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雲展覽。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安立佳,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中國外交「從A到Z」--美國頻道--人民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方位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一個承前啟後的外交新格局全面展開。新時期的中國外交有哪些新特點?取得了哪些新成就?記者梳理了從A到Z的26個關鍵詞,帶你速讀中國外交。
  • 解放軍報探月特刊∣中國探月故事 劇情格外精彩
    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楊孟飛院士堅定地認為︰「太空探索永無止境,地球可能不會去『流浪』,但人類一定會走向深空。」也是1985年,一名男孩在大連出生。23年後,他以優異成績從上海交大畢業。一次,他偶然從網上看到,航天發射時,有個「按紅色按鈕」的人。「當時感覺,這個手指太牛了!」於是,他渴望自己的手指有一天也能按下那個神奇的紅色按鈕。
  • 計算機專業MOOC推薦
    outVendor=zw_mooc_pclszykctj評分:簡介:該課程是北京大學郭煒老師講授的,重點在C語言,同時介紹了C++部分特性(包括輸入輸出、STL使用等,不包括面向對象部分)。outVendor=zw_mooc_pclszykctj_評分:簡介:該課程同樣是北京大學郭煒老師講授,課程內容主要涉及C++面向對象部分,包括類、繼承、多態、運算符重載等,此外還涉及STL和部分C++11新特性。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中國開始成為全球工程教育的「領跑者」
    在日前舉行的「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暨第十三屆科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作了《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未來——對高等教育未來的戰略考慮》主題報告,他表示,「當前,中國開始成為全球工程教育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從某種方面來說,我們已經開始領跑和引領。」 我國工程教育總體狀況如何?
  •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查詢
    各位看官只需要順手一點文章右下方的在看就能讓更多朋友看到啦~本公眾號集合了2020各大網課平臺最新題庫絕對是正在上網課的你的首選~2020最新題庫大全學習通、知到中國大學mooc答案大全智慧職教、雲課堂答案大全2020最新超星爾雅學習通題庫大全智慧樹知到題庫大全
  • 「荷賽獎妖魔化中國體育」,是被迫害妄想症?
    「荷賽獎」(世界新聞攝影獎)產生了2016年的獲獎名單,中國攝影師王鐵君一幅《汗水鑄就中國夢》的作品獲得了日常生活類二等獎,這幅作品已經是中國體育類題材第11次拿到荷賽獎,在這11次獲獎中體操類就佔了七席,王鐵君的這幅作品則同樣是以體操為題材。
  • 復興傳統糕餅即返璞歸真中國文化自信
    復興傳統糕餅 即返璞歸真中國文化自信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復興傳統糕點 問鼎京津冀秉承古法糕餅 問鼎江浙滬傳承漢唐點心 問鼎港澳臺復興明清手法 審美稻香糕中國糕餅文化 古色古香 典雅味清,中國糕點藝術 秀色可餐 秉承匠心。
  • 3D版《終結者2》歸來 卡梅隆施瓦辛格享素餡中國月餅
    原標題:3D版《終結者2》歸來 卡梅隆施瓦辛格享素餡中國月餅 近日,《終結者2:審判日 3D》的出品方透露,該片將很快與中國觀眾見面。該公司國際電影副總裁安德森先生向記者表示:「目前片子一切準備就緒。」屆時,中國觀眾將率先欣賞到利用全球最先進的3D 轉制技術製作的3D版《終結者2》,體驗全新視覺特效,搶鮮見証卡神經典。
  • Coursera與果殼網結盟 提升MOOC職場價值
    全球最大MOOC課程平臺Coursera(coursera.org)和擁有華語第一MOOC社區MOOC學院(mooc.guokr.com)的果殼網宣布戰略合作關係升級,未來將共同在中國開拓、推廣企業和MOOC的合作新模式,提升MOOC職場價值。
  • 全美世界獲中國直銷證照
    ·準備敲開全球第二大直銷市場大門·將於杭州地區開始開展業務並擴展至其他地區·中國直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