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偽滿洲國小學的奴化教育:動輒挨打罰跪,要唱日本國歌

2021-02-07 團結報團結網

1945年,是偽滿洲國的最後一年,那時候叫康德十二年。我在瀋陽要上小學了。當時偽滿洲國實行的是日本的學制,八歲報名,九歲上學,是春季始業。開學那天,哥哥領著我,來到了小學大門口。門口的牌子上寫的是:奉天市敷島區康泰國民小學校。呀!原來叫北市區,現在咋變成了日本名敷島區;原來的西塔小學,現在咋變成了日本名:康泰。原來的完全小學校,現在咋變成了國民小學校!偽滿洲國,什麼名都得改成日本的。這就是我上小學的第一個印象。

入學三道坎

哥哥送我到了禮堂門口,就回去上課去了。老師領我進去,插在一行隊裡。學生都到齊了以後,老師按報名時候的名冊點名,我們都回答「到!」然後告訴我們,從現在起我們每個學生的名字全都改成了日本名。原來的中國名字(那時候叫滿洲名)都不許叫了。然後就讓自己讀。讀了好多遍,一直到讀熟了為止。全班有五十多人,都改完了以後,又按大小個兒重新站隊排好,領我們來到教室外走廊裡,兩人一組進入教室,找到自己的坐位坐好。老師重新點名,這回點的是日本名。點到誰,都得起立站直,然後用日語回答,說「哈衣!」說錯了,當然不行。就是說慢了一點兒,也是要挨打的。這是到學校的第一道坎兒,連自己的名兒,都變成日本的了。

接下來,老師教我們上課前的三個動作:「起立」「敬禮」「坐下」。這三個動作,都是用日本話喊,而且拉長了聲:「起立!」待學生都站齊了以後:「敬禮!」待站直了以後:「坐下!」老師說了,必須齊,直,穩。做不到,「三兵的給!」(要挨打嘴巴!)這是到學校的第二道坎兒。

接下來,老師教學生問答語,有兩句:第一句是:「森賽!歐哈有勾在以馬斯!」(「先生早!」)早晨上學時,見了老師的時候,這是必須說的。第二句是:「森賽!撒有那拉!」(「先生再見!」)這兩句話,也必須用日本話來說。因為句子比較長,就一遍一遍的說。這是每天常用的,說錯了當然不行,說慢了也是要挨打的。這是到學校的第三道坎兒。

第一天一個上午,就學了這麼多。老師讓回去以後自己多練習。早上來上學的時候,我們都挺樂呵。一放學,誰也不敢吱聲了。這老師忒厲害,一點笑容都沒有,說話總是那麼嚴厲,狠狠的。那眼睛,毒的很,同學們真是怕極了。這不是對學生,簡直是對奴隸!

唱著日本國歌的亡國奴

第二天,在教室裡點完名以後,進來一位日本老師。起立、行禮完畢,同學們剛坐好,只見這個日本老師朝著後面一個男生走來,用食指在他面前一勾,意思是讓他站起來。那位同學站的慢了一點,還沒站直,這個日本老師一揚手,「啪」的一個大嘴巴,把那個同學打翻在地,那個同學只「嗷」了一聲,又是「啪!」「啪!」左右踢了兩腳,罵了一句「八嘎亞路!」然後拽著他的頭髮站起來,左手一抬,又是一個嘴巴,又罵了一句「八嘎!」那個同學哭也不敢哭,只好老老實實站直了。同學們都挺害怕的,八九歲的孩子,在家裡哪受過這個罪呀!這個日本老師太壞了!他就是用這個機會,讓學生們都怕他,都有畏懼的心理,不敢不聽話。滿洲國的孩子,亡國奴啊!

這個日本老師開始講課。先講,日本民族,大和民族,是什麼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是什麼亞洲的主人,等等。又講,日本天皇,萬世一系,什麼什麼的。又講,天照大神,靖國神社,什麼什麼的。又講,大東亞聖戰,武運長久,什麼什麼的。講完以後,要大家喊:「天皇—滿載!(萬歲!)」「大東亞聖戰滿—載—!」學生們也沒聽懂,只好跟著喊。完了以後,就教大家唱歌,唱的就是日本國歌。他用日本話唱一句,學生跟著唱一句。就這樣,一句一句的學完了這首歌。然後也不知道反覆學了多少遍,總算是學會了。至於是啥內容,就一點也不知道了。不過這個歌都必須會唱,經常要唱的。特別是,無論開什麼會,都得唱這個歌。唱不好,就要挨打,這是不用說的。這又是一道坎兒。以下的坎兒多了,記也記不清了,反正是天天有。

第三天,是一個滿洲老師上課。他是一個日本仔,特別崇拜日本,說什麼都是日本好。他先講皇帝陛下如何如何,大滿洲帝國如何如何,又講什麼「日滿親善」,什麼「友好提攜」,什麼「王道樂土」,什麼「大東亞共榮圈」,等等。胡吹了半天。同學們聽了都沒什麼意思。然後教學生們唱歌,這回唱的是偽滿州國的所謂「國歌」,歌詞是:

天地內,有了新滿洲,

新滿洲,便是新天地。

頂天立地,無苦無憂,

造成我國家,自由新天地……

以下記不清了。這個歌詞充滿了謊言,假話,把像地獄一般的東北大地,說的怎麼怎麼好,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似的。沒辦法,也得學,也得唱。

學完了滿州國歌以後,這個老師發下了一本小冊子,每人一本。說是小,其實只有一篇,對摺成了兩頁。老師說這是《國民訓》,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的。老師念一句,學生念一句。這樣念了三遍,也都沒記住,不知道說的都是什麼。老師就告訴說,回去自己找人教,然後念熟了,照著上面說的去做,一定好好遵守,做錯了不行。有懂事的老人們,偷偷的說:「那上面都是給奴隸定的條文,要你老老實實當牛做馬,不許亂說亂動。苦了,這一輩子啊!」下邊的話沒說,大家心裡都明白,是「亡—國—奴—啊!」

第一個星期內,就學了這些個東西,天天反覆學,反覆唱。學生們都害怕挨打,只能跟著學,要不就挨打。挨打挨罵的事兒天天都有。那個日本老師最壞,動不動就動手打人,嘴裡不閒著地罵人,張嘴是「巴格牙路!」閉嘴是「八嘎!」這些我們都聽慣了,有時候罵一句日本話:「你是豬!」或者說:「你是狗!」,這些罵人的話我們是後來才知道的。

日子真是太難熬了

第二周,周一早上要上朝會。全體學生都站好隊集中到禮堂,按班級排好隊。一會兒,從後面進來一個人,身穿黑大衣,雙手捧著一個盒子,上面蓋了一大塊白布,高舉過頭,邁著正步,緩緩地穿過人群當中的通道,一步,一步,登上講臺,立正,站好,把蓋著白布的盒子端端正正的放在講臺上,戴白手套的雙手掀開白布,打開盒,雙手取出一捆紙卷,這時有人喊了一聲:「靜聽!」會場內的人全都低下了頭。只見那個人(原來他就是校長)雙手捧起紙卷,慢慢的舒張開,然後拉長腔,開始讀起來:「奉天承運大滿州帝國皇帝陛下詔曰……」以下還有好多話,都記不下來了。讀完以後,又把卷子卷好,放到盒子中。又有一聲喊話:「禮畢!」大家抬起頭,校長雙手捧著盒子,轉身,一步,一步,走下臺階,緩緩地從人群中間走出去,儀式就完了,學生按隊回歸教室。

每周一都有一次這樣的集會,叫朝會,朝會的中心就是要舉行這個讀詔書的儀式。朝會的開始和結束,都要唱日本國歌和滿州國歌。除了課堂上之外,這個朝會,是學校最重要的集會。日本人是絕不會放過每一個進行奴化教育的機會的。朝會以後,開始上課。老師發下的課本是《日語讀本》,從日本字母學起。每天學五個,「阿、衣、烏、也、歐。」老師挨個讀一遍,學生跟著讀一遍,反覆三次。然後要每個人自己讀許多遍,一直到讀熟為止。然後老師手裡拿著一個細長的樹條,在右一個穿道裡走一遍,不斷地用樹條敲打左右兩側每個學生的書桌,學生要很快的站起來,說一遍,以下依次一個一個地進行。然後在中間的穿道進行,回來後,又在左邊的穿道進行。老師把整個教室走了一遍,就等於說了五十多遍。每次每人起立回答的時候,底下每個人也都跟著小聲念一遍,就又是五十多遍。老師翻身再走一圈,反覆一次,就等於一百多遍。記熟了以後,開始學寫,一遍一遍的畫,一遍一遍的寫。足足寫了兩堂課,一天的課程才算完了。以後每天都學寫五個字母,大約學了有兩個月。字母學會了,會寫了,也會讀了,能讀熟了,開始學單詞。每天只學一個。第一個詞學的是牛,日本話叫「烏西」。讀啊,寫啊;寫啊,讀啊。第二次學的單詞是馬,日本話叫「烏瑪」,又是讀啊,寫啊。第三次學的是驢,日本話叫「樓巴」。第四次學的是狗,日本話叫「衣奴」。第五次學的是雞,日本話叫「你娃兜裡」。第六次學的是豬,日本話怎麼說,現在已經想不起來了。學了幾個單詞以後,就開始學會話。老師先教用日語的問話問:「這是什麼?」,日語說:「考來哇,難代斯噶?」然後教用日語回答:「考來哇,××代思。」這一問一答日本話,就又學了一天。以後每天不斷的插入學過的六個單詞。還是由老師在教室中來回的走動,同學們依次的回答。以後幾天,老師問話的語式越來越簡短,只說:「考來哇」,學生選一個詞回答就可以了。不過,學生們選的大多是「馬」「牛」,很少有人選「雞」,因為雞的發音長,容易出錯誤,要挨打。後來老師就指定,每次全班必須用同一個單詞來回答。最後,每個人都必須用「雞」來回答。再後來,就等於輪流,牛馬驢豬狗之後,輪到誰,誰回答。這樣就很緊張,要仔細聽前面的人說到了那個單詞,數著自己該輪到那個單詞,以免挨打。

我們那時候並沒想過,要學好什麼日本話。但是怕挨打,也就只好如此了。可是日本人卻暗下了毒計,他們要把我們這一批小孩子都變成他們的奴才,成為將來為他們驅使的工具,只能老老實實聽他們擺弄,不敢反抗。所以學好日本話,就是最重要的一道坎兒。由於一周只上兩種課,除了日語就是滿語,形成兩種態度,怕上日語,也不願意上滿語。因為上滿語那個老師,上課以後,寫兩三個字,念了兩遍課文,就開始胡講,什麼日本東京了,什麼大阪神戶了,他都去過。我們一聽就知道,他是一個日本人的奴才,雖然不願意聽他講,但是更怕他,因為他打起人來更兇,用腳踢,打脖拐,都不算打,最狠的是打板子,要是挨上一下子,得疼個十天半月的。

課間有間操,同學們也都怕上間操。那個日本訓育主任從後面悄默聲的走過來,不知要打誰一個巴掌,或是踢誰一腳。有一回,他從後面過來,一腳就把一個同學踢倒在地,這個同學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連忙爬起來後站直了,後面的同學才看出來,原來他穿的是一條破褲子,後膝蓋處是彎的,那個老師以為他不站直,就朝後膝蓋處踢了下去。回家以後,也沒有褲子換,再上間操的時候,就把褲腿挽起來,以免再挨打。

有一天,老師發給每一個同學一條布帶,一面是紅色的,一面是白色的,叫紅白帶。那是一次校園勞動,日本話叫勤勞奉仕。幹活的時候,用白色。開運動會的時候,用紅色。用的時候,扎在額前,向後圍城一圈。每周全校各班輪流勞動,所以每天下午學校內都有學生在幹活。這些也都是無償地使用奴隸的一種活動。

有一天,老師告訴一件事,說,明天要去遠足(就是野遊),去到千代田公園。大夥都挺高興,可以不上課了,又可以上公園玩一會兒去。第二天一早,早早的來到學校,站隊走出校門。走啊走啊,左拐右拐,走了好遠的路。到了一個很大的院子裡,靠南邊上,是一座高有好幾層的大樓,樓頂上還有向著天的尖。旁邊都是大房子。我們站好隊,排好排,把紅白帶扎在頭上,就聽有一個人用日本話高聲說了些什麼,後來又聽高喊了一聲,又說了一聲「默哀!」大家都把頭低下。一會兒,就叫抬起頭來。又聽一聲喊,全場都唱起了日本國歌。這些都做完了以後,就站隊走出了大院的門。老師說,剛才那個帶尖的大樓,叫忠靈塔。裡面放著戰死的日本兵的骨灰,這回是來參加追悼會的。大夥就不明白了,不是說遠足嗎,怎麼來做這個事兒呢。心裡是這麼想,可是誰也沒敢說,都明白,那是不能亂問、不能亂說的。出了這個大院,繞過一個馬路,就到了公園。因為過了晌午,要排隊回去。走到半道,老師說,可以不站隊了,就解散了,自己回家。

在春日町(就是現在的太原街)北四馬路和北五馬路的中間,路東的地方,有一座用白色牆圍成的大院子,南面有一個大門,西面也有一個大門,門口有巨大的石塊砌成的門柱牌樓。我們都知道,這裡是奉天神社,裡面供的是日本人最信奉的天照大神。在門口路邊人行道上路過的人,都要回過身來,面對大殿行禮。行完了禮,然後才可以迴轉身來,繼續前行。我們行禮過後,就聽的身後「媽呀!」的一聲,回頭一看,一個人被打翻在地。原來他是個外鄉人,初次來到這裡,不知有什麼規定,沒有行禮,就走了過去。被穿便衣的特工人員盯梢跟過去,上去一個脖拐,打倒在地,又是一頓拳打腳踢,然後揪住頭髮,拽起來,站好,比劃了一下,回過身來,重新站在面對奉天神社大門的地方,立正以後,彎下腰去,深深的行了一個禮,然後才放他走了。

像這樣的事,每天都有。亡國奴的日子簡直太不好過了。

學生被罵、打、踢、罰跪

偽滿時候的小學教育,就是反動的奴化教育,就是要培養一大批為他們使用的奴隸,培養一大批能聽話的奴才。教育的內容就是做奴隸,教育的方法就是罵、打、踢、罰跪等等。罵是日本人的口頭語,是最常用的詞。像什麼「八嘎!」「八嘎雅路!」「三兵的給!」還有帶有蔑視性的詞,像什麼「你的,狗的是!」「你的,豬的是!」或者乾脆就一個字:「豬!」「狗!」。最主要的教育手段,就是一個「打」。日本人特別會打,打的方式有多多種多樣。第一是打嘴巴。先找出兩個學生,讓兩個人對著打。同學都對著面哭了,也許才可能停止。要是那個日本老師親自打,那就更厲害了。他常用的是兩種打法,一種是打脖拐,只見他橫著掄出手,飛快的抽在脖子上,學生一下子就向後橫倒在地上了。另外一種是從下往上兜起一巴掌,正打在下巴和耳根的中間部位,學生仰著向後倒下去。除了打,還有踢和踹。踢是踢在膝蓋的彎處,一踢就趴下。最厲害的是踢在要命的地方,比如踢在屁股的尾股尖上,疼得很,甚至當時都爬不起來,幾天都不能上學。踹是踹在小腿骨上,撩起褲子來看,禿嚕了挺長的一條皮,有時還帶著血印兒。罰跪的時候,一般是面對著牆,跪一堂課的時間。但是必須挺直了腰,兩手並直下垂。一堂課下來,站都站不起來了,膝蓋骨得紅腫好幾天。還有打手板兒,這是最疼的。老師手裡拎著一個木板兒,就是座椅底下腿兒邊上的那塊橫木板兒,要犯錯誤的學生把手伸出來向前伸平,不許動,要是縮回去,就要加罰一次。只見老師把手高高的舉起來,然後重重的抽打在手心上,當時就鼓起了很高的一塊,紅紅的,只「啊呀!「一聲,也不敢哭,很快把手縮進了袖筒裡,幾天都不敢拿出來。同學們最怕的就是這個,因為別的挨打,都是沒準備的,知道要挨打,就是不知道怎麼打,打在什麼地方。打手板兒,可是自己親眼見的,心裡戰戰兢兢地,在老師的吼聲中不敢不伸出手來。一個人挨打,全班的人都害怕。在這些法西斯教育手段的脅迫下,學生們只好老老實實的,不敢亂說亂動。就是下課以後在走廊裡,也不敢大聲說話。

亡國奴啊亡國奴,這種苦日子,什麼時候才能熬到頭啊!

光復啦,鬼子完蛋啦

有一天,不知道怎麼了,學校的日本老師不見了,教滿語的老師也不大出聲了,課也不愛上了,就是不出聲的站在窗前,看著窗戶外面。又過了一天,上學剛走到半道上,街上都擠滿了人群,高舉著兩隻手,像發了狂一樣,都在喊:「光復嘍!」「小鬼子完蛋嘍!」還有的人喊:「中國人——中國人哪!」「咱是中國人!」有的人更是奇怪,就是直著脖子喊:「啊!啊!」「好哇!」「好哇!」更有的人來回在人群中跑啊!跳啊!這一片喊聲,是十多年來沒敢喊的聲音了,這一會兒,使勁兒的喊吧!「小鬼子倒臺嘍!」有人放起了炮仗,乒桌球乓的響起來了,街南、街北,路東、路西,到處都是湧動的人,有的人拉出來鑼鼓隊,「叮光!」「叮光!」的敲著。平常街上冷冷清清的,怎麼一下子會冒出這麼多的人呢!喊吧!叫吧!中國人,終於挺值了腰板的這一天。老爺子說不出話來,得得索索的手,抹著滿臉的淚花,嘟囔著:「老天爺!你真有眼哪!」「老天爺!真有這一天哪!」「小鬼子!你們也有今天哪!報應!報應啊!」

這一天是1945年8月15日,是中國人民大勝利的日子。

偽滿洲國,康德十二年,徹底完蛋的一年。那一天那個激動勁兒,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人群激動的情緒,一直到深夜。說也說不盡,寫也寫不完。直到過陰曆年以後,才漸漸融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不久,就開始流傳著童謠民歌,例如:「小日本兒,沒有腿兒,爬到太平洋,就去喝涼水兒!」「小日本兒,喝涼水兒,一槍一槍打不準兒。」「哇裡哇裡哇,日本來電話。要想去東京,先學日本話:吃飯叫密西,罵人叫八嘎!……誰也不想去,別聽瞎掰話!」等等。到處都流傳著,天天有新的。一個歌兒,幾天就翻了一個樣兒,有了各種版本兒。走到哪兒,都能聽到新編的童歌童謠。大人們也在唱,唱的可和小孩子們不一樣。

那時候,瀋陽是蘇聯紅軍管轄的時期,學校還沒有完全恢復上課。民間就流行了唱歌,最新鮮的、最有名的就是《松花江上》:「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衰老的爹娘。」唱到這兒,唱的人,聽的人,保證都能哭出來。「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底下就聽到一群人的和聲:「九一八!九一八!……」無論大人小孩兒,就都一起唱起來,一句比一句高,真有股勁兒!同時唱的歌兒還有:「高粱葉子青又青,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先佔火藥庫,後佔北大營,殺人放火真是兇……」這是我們小孩們最愛唱的兩句歌。這些歌在偽滿洲國的時候是不能唱的,也是聽不到的。聽說是流亡到外地的東北青年們唱的,現在回流過來了。還有兩首,聽起來更加悲愴,「……我的爸爸呢,我的媽媽呢,滿州不是我們的家,要那可愛的中華……」另外一首是《異鄉寒夜曲》:離別到這裡,不知多少年喲,那悄悄向遠方。望了又望,眼看只是一片,悽涼和悲傷。什麼時候,才能回到,那可愛的故鄉,苦難的原野,冷冷的風啊,明月向西落。

這首歌也是流亡在外的東北青年們唱的,我那時候還小,聽起來就感覺很憂傷,非常同情那些青年們的流亡的日子。我們生活在偽滿的黑暗社會裡,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他們流浪到在外地,過著四處漂泊的生活,有家不能回。

最有意思的一首是,把所謂的滿洲國的國歌改了詞:

天地內,有了黑滿洲,

黑滿洲,便是活地獄:

當牛做馬,挨打受罵,

苦難無盡頭!

人民不自由,人民不自由。

不再受苦了,起來報大仇。

打倒小日本兒,推翻滿洲國,

從此得自由。

……

這些事兒,還都是光復時候的事兒。剛剛過了兩三個月的好日子,誰知天下又變了,所謂的國軍開進來了。「接收大員」們來了,「劫收」的日子開始了。老百姓的苦日子又重現了。(作者系東北師範大學原教授,生於1936年,本文所述是其親身經歷故事。)


相關焦點

  • 40張偽滿洲國洗腦宣傳畫
    「奉天教育廳」和「奉天教育會」 聯合主辦的以推行日本奴化教育為主的漢奸刊物《奉天教育》。日本扶植偽滿洲國成立之初,還來不及編寫奴化教育教科書,只得採取塗抹原教科書的辦法以應急需。圖為初級中學用《新中華外國史教科書》(全一冊)(新國民圖書社民國二十一年五月六版)中對日本不利的內容,被強制用筆墨塗去。
  • 親歷者憶抗戰:奴化教育壓不彎我們不屈的脊梁(三)
    「滿洲國人」 誰說自己是中國人,就是「反滿抗日」 偽滿洲國成立時,我才5歲,那時,日本人嚴禁老百姓說自己是中國人,必須承認是「滿洲國人」。一旦說是中國人,就是「反滿抗日」,會被逮捕關押,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大人們怕我們這些小孩子出事,出門前常一再叮囑可別說走了嘴。
  • 胡曉研:日本侵華時期的語言奴化教育
    日本侵華殖民地教育研究專家齊紅深先生將偽滿洲國教育的本質定性為「奴化教育」。奴化教育,實質是通過對原住居民進行「洗腦」,消除其對統治者的仇恨,進而把統治者的思想強加給原住居民,並使其後代不能認識到事實的真相。
  • 口述東北文化抗戰史:日本的"精神細菌戰"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在檔案館見到3種日本在侵華期間編寫的東北教育史書籍,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強烈的刺激,從此投身東北地方教育史、日本侵華教育史研究,並與有志於此的同行成立日本侵華教育史研究中心,開始「日本侵華殖民教育口述歷史調查與研究」,並出版了《東北淪陷時期教育研究》。
  • 偽滿洲國的宣傳畫,看日本人的拙劣表演
    「奉天教育廳」和「奉天教育會」 聯合主辦的以推行日本奴化教育為主的漢奸刊物《奉天教育》。日本扶植偽滿洲國成立之初,還來不及編寫奴化教育教科書,只得採取塗抹原教科書的辦法以應急需。圖為初級中學用《新中華外國史教科書》(全一冊)(新國民圖書社民國二十一年五月六版)中對日本不利的內容,被強制用筆墨塗去。
  • 偽 滿 洲 國 的 徹 底 洗 腦,40 餘 張 宣 傳 畫 看 那 時 是 怎 樣 蠱 惑 人 心 的
    「奉天教育廳」和「奉天教育會」 聯合主辦的以推行日本奴化教育為主的漢奸刊物《奉天教育》。日本扶植偽滿洲國成立之初,還來不及編寫奴化教育教科書,只得採取塗抹原教科書的辦法以應急需。圖為初級中學用《新中華外國史教科書》(全一冊)(新國民圖書社民國二十一年五月六版)中對日本不利的內容,被強制用筆墨塗去。
  • 偽滿洲國的徹底洗腦,40餘張宣傳畫看那時是怎樣蠱惑人心的
    「奉天教育廳」和「奉天教育會」 聯合主辦的以推行日本奴化教育為主的漢奸刊物《奉天教育》。日本扶植偽滿洲國成立之初,還來不及編寫奴化教育教科書,只得採取塗抹原教科書的辦法以應急需。圖為初級中學用《新中華外國史教科書》(全一冊)(新國民圖書社民國二十一年五月六版)中對日本不利的內容,被強制用筆墨塗去。
  • 老照片:偽滿洲國時期日本人鏡頭下的東北
    1932年,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在東北地區成立了偽滿洲國,將長春改名為新京,將其作為偽滿洲國的首都。與此同時,日本召集有關專家對新京進行規劃,1936年,一批具有興亞式風格的建築在新京拔地而起。圖為偽滿洲國的司法部。圖為偽滿洲國的國務院。圖為偽滿洲國新修建的政務廳(位於新京中心大同廣場)。圖為位於新京的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駐東北機構。
  • 為什麼日本偽滿洲位置不是瀋陽?
    在天空中,當年廣播了溥儀被日本推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當地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簡要介紹了段時間事件,聲音是憤怒和情緒化的無奈,這使人們無法幫助想問為什麼。為什麼溥儀和他的家人一起從天津逃離長春?而不是侵略中國的瀋陽?
  • 「偽」與「奴化」的陰霾:淪陷區學生在戰後的處境
    1946年,《申報》曾刊登過三位高中生的來信,其中簡潔明了地說「有人一定又要問:『為什麼到偽校讀書?為什麼不到大後方去讀書?』我們唯一回答,是一句話:『沒有錢』。」(1946年7月11日《申報》)「偽北京大學」學生在1945年末亦向社會傾訴他們的無奈:「誰願意作奴隸?誰願意受敵人的鞭笞?誰不慕戀祖國的撫慰?誰不嚮往自由憧憬解放?
  • 愛國主義教育從唱好國歌開始
    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紮根人民、奉獻國家。」培養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一直是少先隊工作的重要目標。新學期裡,少先隊輔導員從何入手對少先隊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呢?
  • 背不出日語課文就要挨打
    從小學開始就得學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日漸重視東北地區的日語教育,1935年1月首次提出要將日語作為偽滿洲國的「國語」。隨後這一想法被逐漸落實。而原來教育中的國語卻被降格為「滿語」,這裡的滿語並非滿族語言,而是指中文。 當時,從小學開始,日語就被列為必修課。
  • 臺當局要中小學恢復唱「國歌」被指「意義不大」
    環球網10月17日消息,臺「教育部長」吳清基主張臺灣的中小學朝會全面恢復唱所謂的「中華民國國歌」,以落實「愛國教育」。對此,島內教育界意見不一,有人認為有必要增加「國家認同」,但也有人表示,只強調唱「國歌」容易流於形式,學童只會跟著哼,卻不知道歌詞含意,意義也不大。
  • 淅川縣毛堂鄉大廟小學組織紀念「九一八事變」主題教育活動——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在「九一八事變」89周年紀念日之際,淅川縣毛堂鄉大廟小學於今日組織全體師生開展了以「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為主題教育活動。「勿忘國恥,銘記歷史」主題教育活動9月18日上午8點在李鵬校長的組織下,大會由陳元元老師主持召開「九一八事變」主題教育活動,活動分四項進行:第一項:升國旗唱國歌,行肅穆禮;第二項:陳元元老師講解
  • 「武器殺人,文化誅心」:看二戰時日本如何洗腦被侵略國民眾?
    任何侵略行為的最優解永遠不是在肉體上消滅反對者,而是文化的入侵和洗腦,日本人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於是,日本法西斯在侵略別國時,永遠是採用「文化經濟入侵先行,武力入侵跟進」的措施。日本右翼學者會對被侵略國實施各種「文化入侵戰」,例如思想宣傳戰、學術情報戰、奴化教育戰、新聞輿論戰、語言文化戰等。
  • 日本國歌僅28字,翻譯成中文後,才明白日本人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之後又侵佔了東北三省,並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國家處於危難之際,這時候無數愛國人士奮勇抗日。用鮮血和勇氣鑄就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長城,最終在1945年將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了中國。 在日本也有國歌,不過日本國歌文字所記述內容卻有很大的不同。日本的國歌名叫《君之代》。 這首歌的原曲由宮內省式部察樂師奧好義所譜寫,並由當時的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巖為國歌撰寫了相關的詞。我們知道國歌不是平常的流行曲,可以根據心情隨意的編詞。國歌往往是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還有民族情感在裡面的。
  • 日本國歌只有28個字,翻譯成中文後,才發現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
    之後又侵佔了東北三省,並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國家處於危難之際,這時候無數愛國人士奮勇抗日。用鮮血和勇氣鑄就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長城,最終在1945年將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了中國。 在日本也有國歌,不過日本國歌文字所記述內容卻有很大的不同。日本的國歌名叫《君之代》。 這首歌的原曲由宮內省式部察樂師奧好義所譜寫,並由當時的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巖為國歌撰寫了相關的詞。我們知道國歌不是平常的流行曲,可以根據心情隨意的編詞。國歌往往是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還有民族情感在裡面的。
  • 偽滿貨幣不畫溥儀和天皇,而畫財神爺,日本用心良苦且大有文章
    近代偽滿洲國是個尷尬的不倫不類的傀儡國家,這個國家的貨幣和這個國家一樣充滿了滑稽,從側面也反映出了日本人的無能和無奈。我們先來看一看當時偽滿洲國貨幣上面刻畫的精神偶像都是誰,那些人都是孔子、孟子、和財神爺,另外還刻畫了偽偽滿洲國的國旗和皇宮等建築。
  • 日本國歌只有短短28字,被譽為最不好聽的國歌,但卻露出狼子野心
    國歌的內容和曲調由於國家理念的不同有著較大的差異,比如離我們很近的日本國,這個讓我們不知用何種情感去認識的國家,他們的國歌中沒有描述國家的歷史,而是反映了他們心中真實的想法,而將其翻譯成中文之後,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日本國歌中所敘述的情感。
  • 《君之代》有違《日本國憲法》精神
    在日本中小學的入學式和畢業式中,教師是否起立唱國歌《君之代(Kimigayo)》是一件頗為敏感的事情。 根據稍早前朝日新聞的報導,東京都公立學校的22名教師因在2003年至2007年間數次拒絕在畢業式等校內儀式中起立唱國歌,而被東京都教育委員會停止繼續聘用,並評定他們不符合任教資格。不過,近期東京地方法院判定,東京都教育委員會濫用評審教師資格的權限,都政府須向起訴教師們賠償5370萬日元。 事實上,類似的新聞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