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邊的孩子手臂上出現藍鯨圖案,或是使用了「我是一條藍鯨」「四點二十分叫醒我」之類的用語,請一定保持高度警惕!因為對方很可能被已經在全球示警的「藍鯨」死亡遊戲纏身了。
邵陽市大邵公益志願者聯合會會長劉之鶴得知邵陽也有學生在玩,5月18日清早即在各志願者群發出通知,呼籲大家共同幹預,堅決抵制此遊戲的傳播。
網絡配圖
高中生行為異常,原來身陷「藍鯨」遊戲
洞口一位高中學生,近來被家長發現存在異常行為。連續幾天,清早4時20分,這名學生被自己預設的鬧鐘叫醒。問怎麼回事,只是支吾回答,弄錯了。不僅白天顯得沒有精神,額頭上也出現了被撞的傷痕。雖然孩子自己回答是不小心撞到的,但家長看更像是故意撞傷的。不久前,家長代孩子籤收了一份快遞,裡面是一塊藍鯨圖案的畫板。孩子說是拿來學畫畫,這份突兀而至的愛好讓家長覺得奇怪。
把這些現象串聯起來,家長很不放心。5月17日晚,家長發現,孩子QQ空間的個性籤名是:「我是一條藍鯨。」網友評論裡有不少令人心驚的內容。「藍鯨」是什麼?孩子在幹什麼?趕緊上網搜索,原來孩子在玩一款以「藍鯨」命名的網路遊戲,而這遊戲因為導致玩家自殘、自殺,被稱為「自殺遊戲」「死亡遊戲」。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就在這兩天,多家網站刊登了反「藍鯨」遊戲的新聞。《人民日報》還刊登了時評《以關愛抵制「藍鯨」的誘惑》。
洞口這位學生的家長估計,玩這個害人遊戲的肯定不只有自己的孩子。這一消息在大邵公益志願者群公開後,當即有人反映,某中學就有一個這樣的學生,身上還刻了藍鯨圖案。除了提醒各群志願者關懷身邊孩子、共同抵制「藍鯨」遊戲外,會長劉之鶴還將情況向洞口警方、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進行反映。
孩子健康成長,心靈關愛受重視
據介紹,這款遊戲設計者以人類生理周期為基礎,採用漸進的方式,利用特定群體的好奇心、叛逆感和從眾心理進行第一期引誘;通過補償玩家缺失的價值感和歸屬感進行第二期引導;運用「登門檻效應」「社會促進效應」等進行第三期控制。藉助邪教、傳銷等常用的信息控制、行為幹預、人格摧毀、認知重建等手段,誘使遊戲者將遊戲任務執行下去。
「藍鯨」遊戲的入侵,凸顯出當前青少年成長教育中最為缺失的一環——心靈關愛。針對當前青少年學習負擔重,留守兒童多,社會複雜,網絡誘惑大等情況,家長和社會都需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幫助孩子安全渡過青春期。
來源:邵陽晚報
安徽6學生沉迷"藍鯨死亡遊戲" 被民警從生死線拉回5月15日,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公安局與老師和學生家長聯手,對6名沉迷「藍鯨死亡遊戲」的中學生進行了教育、疏導,將他們從「死亡遊戲」中拉了回來。
目前,涉事學生已經認識到了該遊戲的危害性,並表示今後不再加入此類「死亡遊戲」。
記者16日從四川巴中市南江縣公安局獲悉,該地區已有個別青少年參與這款遊戲。
巴中市南江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5月11日23時許,該縣一學生向公安機關舉報稱一QQ群內推廣「藍鯨自殺遊戲」,邀約群內成員參與藍鯨自殺遊戲。
接報後,為防止「藍鯨自殺遊戲」潛入學生群體,網安民警連夜開展工作,5月12日凌晨2時許,成功鎖定嫌疑人劉某。經查,劉某5月9日還設立了「藍鯨遊戲南江交流群」。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自5月初國內被曝出現「藍鯨」遊戲相關群組後,騰訊QQ和百度貼吧等相關平臺開始查刪帶有「藍鯨」等關鍵詞的群組和貼吧。但在大規模的查刪行動之外,「藍鯨」死亡遊戲似乎並未就此消失。
記者發現,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仍有人改換關鍵詞建立與「藍鯨」遊戲相關的群組。與此同時,有人借「帶人進藍鯨遊戲真群」之名騙取女性用戶裸照。
有女性用戶告訴記者,一旦裸照落入這些謊稱「帶人入群」的騙子手中,他們就會要求女性用戶提供更多裸照,甚至索要錢款,一旦拒絕,他們就威脅要把裸照發布到網上。一名女性用戶提供的截圖顯示,被騙裸照後,騙子曾向其索要500元錢,稱給了錢裸照就不會洩露出去,否則要在「藍鯨」遊戲相關群組中發布當事人裸照。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