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2020-12-19 希財網

文/龍小林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曾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如今,香港仍然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人均GDP在全國處於前列。只不過其經濟的增長速度已經慢了下來,在全國屬於墊底的存在。而2019年香港的的經濟更是出現了過去十年來的首次衰退。

根據香港統計處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四季度,香港的GDP同比下降2.9%,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9年全年,香港的GDP總量同比下降了1.2%,為過去十年來首次下滑。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

首先來看韓國。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規模最大的一個,其2019年的GDP總量在1.65萬億美元左右,比我國廣東省還高一些,而香港GDP總量只相當於廣東省的深圳市。韓國2019年的GDP增速也是過去十年來最低,但仍然實現了2%左右的增長,情況還是比香港好得多。

其次來看臺灣。亞洲四小龍,我國便站了兩個,臺灣便是其中之一。臺灣是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規模第二大的,其2019年的GDP總量在6050億美元左右,不到韓國的一半。不過臺灣的面積和人口也都不到韓國的一半,這麼來看也不算比韓國差很多。而在GDP增速上,2019年的臺灣雖然不如2018年,但也實現了2.5%左右的增長,在亞洲四小龍中算是表現最好的一個。

再次來看一下新加坡。新加坡的GDP總量大致與我國的香港地區差不多,2019年的GDP總量在3640億美元左右。在GDP增速方面,2019年的新加坡同樣表現很糟糕,實際增速僅為0.7%,同樣為過去十年最低,不過比香港還是稍微要好一些。

儘管香港2019的GDP總量出現下降,但其人均GDP仍然可以達到4.9萬美元左右,在我國各地區中僅次於澳門,可肩比歐美發達國家水平。不過,香港的人均GDP在亞洲四小龍中並不是最高的,最高的為新加坡。

新加坡的GDP總量雖然與香港差不多,但人口比香港少了近200萬,所以其人均GDP比香港高,達到了6.45萬美元。而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兩個,在人均GDP上就要遜色得多,其中韓國在3.3萬美元左右,而臺灣僅為2.6萬美元左右。

從以上數據來看,除了香港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經濟同樣也表現不好,只是沒有香港那麼糟糕而已。即便是增速最高的臺灣,也只有2.5%,這個增速已經不可能成為一個區域內的經濟發展龍頭,我國內陸省份隨便拿出一個都比它們高。

當然,同時也要看到,亞洲四小龍的隨便一個,人均GDP都已經達到了發達經濟體水平,這又是我國內陸地區難以相比的。

審核:李閏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亞洲四小龍!二季度中國臺灣和香港、韓國、新加坡的GDP增速對比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亞洲四小龍的二季度經濟均出現了下滑,但降幅差異較大,受損情況不一。其中,咱們的臺灣地區經濟降幅最小,僅實際萎縮0.73%,且投資、消費和貿易的降幅都不是很大。其中,韓國的二季度設備投資環比下降2.9%,建設投資環比減少1.3%,服務業產值環比減少1.1%,對外商品出口大幅下降16.6%,成為拉低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基於現狀,韓國央行也早就下調了對全年的經濟預期。但好的一面是二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3.2%的正增長,對外貿易也在不斷復甦。
  • 被遺忘的「亞洲四小龍」,韓國GDP跟廣東差不多,新加坡不如深圳
    曾幾何時,「亞洲四小龍「可是大家熟悉的名詞,在教科書、新聞報導上多有提及,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一度讓很多人神往。然而,時至今日,「亞洲四小龍」這個名詞已經少有人提及,甚至是消失不見了。
  • 亞洲四小龍是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那中國四小龍?原來是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有關於亞洲四小龍的稱呼,這是指的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世界經濟都處於一個相對落後的大環境下,亞洲範圍內由四個不同的地方組成的一個有關於對外出口貿易合作的關係。而亞洲四小龍就是指的中國的香港和臺灣,還有新加坡以及韓國這四個地方,經過這麼多年來的發展這四個地方已經成為了亞洲範圍內最發達的地帶。那麼相對之下中國的四小龍又會是哪一些城市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
  • 蔡英文「報喜」: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網友:都2020...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1日)又在臉書「報喜」:臺灣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對此,島內網友諷刺她,「還四小龍,果然還活在20年前」。蔡英文去年也曾熱炒臺灣經濟重返「亞洲四小龍第一」話題,國臺辦發言人當時對此表示,臺灣經濟民生的狀況怎麼樣,臺灣民眾的切身感受才最有說服力。今天(1日)的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今年因為新冠疫情,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增長受挫,但臺灣因為防疫得宜,經濟交流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最新公布的經濟增長率數據顯示,臺灣的增長率在「亞洲四小龍」中名列前茅,更是四個地區中唯一正增長的地區。
  •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或地區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亞洲四小龍這個詞」呢?亞洲四小龍指的是亞洲四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和新加坡。為什麼要叫「亞洲四小龍」呢?因為這四個國家或地區在上個世紀60年代,通過推行一系列經濟政策,一躍成為亞洲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你知道是哪些地方嗎?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幾乎同時崛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亞洲四小龍至今為止依舊被公認為現在發達國家及地區,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崛起的「亞洲四小虎」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四小龍和四小虎分別是哪些地方和國家你知道嗎?
  • 從1990到2019,亞洲四小龍與中國GDP對比,三十年發生的巨變!
    韓國當年GDP為2792億美元,接近中國大陸當年的72%。新加坡當年GDP總量為361.52億美元,佔到中國大陸的9.3%。「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 臺灣從來不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海外網2月21電 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期間,臺灣中小學生對亞洲「四小龍」的概念十分熟悉,教學課本中不僅稱臺灣和韓國、香港、新加坡一同是亞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還將臺灣列為「四小龍」之首。時至今日,臺灣人仍面對這段輝煌歷史沾沾自喜。臺「央行總裁」楊金龍曾為臺灣為何從「四小龍」之首掉隊解釋,稱主因包括內需不振以及企業瘋狂存款而不投資。
  • 30年前亞洲四小龍之一,臺灣GDP佔大陸GDP總值的一半,現在如何了
    說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們分別是臺灣、新加坡,香港和韓國,作為聞名於世界的亞洲四小龍,在經濟的發展潛力上遠超其他的一些貧困國家與地區,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便是作為中國省區之一的臺灣省。作為中國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也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與經濟發展方式,臺灣由八十多個島嶼組成,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島嶼。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臺灣的經濟發展方向便轉到了導向型工業戰略,而這也幫助臺灣的整體經濟得到了突飛式的增長,後面就有了成為亞洲四小龍的故事。
  • 一季度臺灣省GDP增速與韓國相差0.11%,那全年誰會領跑四小龍?
    近日,臺灣省主計處公布了一季度的經濟增速預估值,同比2019年增長了1.54%,環比則下跌了1.51%。而此前韓國也公布了相關的數據,第一季度環比下跌了1.4%,同比2019年增長了1.3%。同樣是環比下跌,韓國下跌的幅度更小一些,臺灣省與韓國相差0.11%,基本上非常接近。
  • 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說亞洲四小龍了?其中一個已不如我國的一個城
    可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的焦點,什麼亞洲四小龍、四小虎已經很少有人被提及,甚至很多人連名字都叫不全了,這是為什麼呢?亞洲四小龍已成明日黃花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亞洲四個均GDP「最高」國家,除了第一都是發達國家,韓國沒上榜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的經濟也日益提高,韓國所在的亞洲地區經濟強國包括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當然,這是就經濟總量來說的,那人均GDP呢,下面,我同大家一起來看看亞洲最富有的四個國家。4.日本日本位於東亞,中國東部,被稱為「日出之國」,日本是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4個大島和數千個小島,總面積約38萬平方公裡,人口為1.26億,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經濟迅速發展,工業和科技產業都很發達,成為世界強國,日本的GDP約為4.9萬億美元,人均GDP約為3.8萬美元。3.
  • 臺灣今年年前三季度GDP,在全國屬於什麼水平?
    直到今天,還有人在提「亞洲四小龍」,實際上,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早已成為過去時,不再有往日的輝煌,韓國、新加坡、我國臺灣和香港,經濟低迷,還出現負增長,如今的世界經濟要看新興經濟體。亞洲四小龍有一個共同點: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要靠出口來拉動。
  • 蔡英文炮製「四小龍第一」幻覺,島內不買帳:自吹自擂,令人錯愕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自蔡英文宣布競選連任以來,香港、韓國和新加坡似乎就成了她打「經濟牌」的參照物,「臺灣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屢屢成為宣傳用語。不過對於這樣的「政績」,民眾和輿論相當無感。「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 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實現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幾個月以來,臺當局多次宣稱臺灣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今年5月,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稱,根據預測,臺灣2019年經濟增長率將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 「亞洲四小龍」出口中國臺灣仍居最末 全球第18
    據報導,就全球排名來看,以中國大陸出口2兆4870億美元居第一, 佔比12.8%,其後依序為美國佔8.5%、德國8.0%、日本3.8%,韓國出口金額6049億美元,佔比3.1%,排名續居第6,中國香港排名第8(滑落1名),新加坡居第15(滑落1名),中國臺灣出口3359億美元(佔1.7%),世界排名第18。 「亞洲四小龍」出口值均創歷年新高,其中韓國首度突破6千億美元。
  • 臺灣,曾經引以為傲的亞洲四小龍,現在經濟究竟如何?真的那麼差
    四、美國的援助對臺灣經濟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視冷戰時期,東西方對立,為確保美國自身戰略利益,達到打壓、遏制大陸發展目的,臺灣作為美國人的棋子和對抗前哨,得到了來自美國的大量援助。據統計,1950—1965年間,美國給予臺灣1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以及軍事援助、低利貸款、直接投資、技術轉讓和人才支援等。
  • 運氣還是實力,2020上半年臺灣GDP實現正增長!
    近日,據媒體報導,2020年上半年,以人民幣計價,臺灣名義地區生產總值折合21537.42億元,同比增長7.3%,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同比實際增長0.41%。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居第7位,低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和四川,高於福建1636.03億元。
  • 現在臺灣經濟的發展為什麼淪為亞洲四小龍之末
    臺北101臺灣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個世紀七八年代經濟發展可謂是奇蹟,與中國香港 韓國 新加坡並稱亞洲四小龍。摩託車大隊為什麼今天的臺灣經濟發展停滯呢?本人不是什麼經濟學家也沒有什麼大數據來給大家參考分析,就從最基本人們的生活來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