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說亞洲四小龍了?其中一個已不如我國的一個城

2020-12-19 希財網

文/龍小林

近年來,我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最具矚目的經濟體之一。不過在幾十年前,別說是在世界了,就是在亞洲我國都不算特別突出,那時的亞洲四小龍似乎都要亮眼的多。可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的焦點,什麼亞洲四小龍、四小虎已經很少有人被提及,甚至很多人連名字都叫不全了,這是為什麼呢?

亞洲四小龍已成明日黃花

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這幾個國家和地區在90年代以前的經濟增長速度,甚至跟我國在過去30年的增長速度都有得一比。

比如韓國,在1960—1990年的30年裡,GDP的平均增速達到了9.65%。在1991年的時候,韓國的GDP已經超過了3300億美元,而我國當時的GDP也才3800億美元左右,不比韓國高多少,足見其當時的經濟實力有多強。

然而,近些年以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低調了很多,雖然平均增長個2—3%沒什麼問題,在發達經濟體中還算可以,但在亞洲東部這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只能算是靠後甚至墊底的存在了。

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使得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失去往日的活力,賺錢的機會也因此減少了,受關注度就自然下降了。昔日名聲赫赫的亞洲四小龍,已成為明日黃花。

我國大陸地區的強勢崛起,成為新的焦點

除了亞洲四小龍們自身的發展開始放緩之外,導致其星光迅速暗淡下去的因素,還有我國大陸地區經濟的強勢崛起。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以前是屬於亞洲四小龍的年代,那麼90年代之後就屬於我國大陸地區的年代了。

從90年到至今的30年裡,我國大陸地區的平均GDP增速同樣也達到了9%以上。而且與亞洲四小龍相比,我國大陸地區想要長期維持9%以上的GDP增速更不容易,因為我國大陸地區的經濟規模要比亞洲四小龍的任何一個都要大。

這就是為什麼韓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了30年,GDP總量才接近我國大陸地區,而我國大陸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30年,就已經是韓國的數倍了。

如今的亞洲四小龍,不僅在經濟增長速度上不及我國大陸地區,而且在經濟規模上已被我國大陸地區遠遠甩開。

比如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規模靠後的新加坡和香港,目前的GDP還不如我國大陸地區的一個深圳,臺灣的GDP也已經被福建超過,在我國各省中都快跌出前十,就連排在亞洲四小龍首位的韓國,GDP也將很快被我國的廣東省給超越。

其實亞洲四小龍目前的經濟實力及增速,如果是放在除了西歐和北美外的其他地區,或許仍然可以閃耀,可是在我國大陸地區的強大光環下,其星光就很難散發出來了。所以我國大陸地區這一強龍的強勢崛起,也加快了亞洲小龍被人遺忘的速度。

審核:李閏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被遺忘的「亞洲四小龍」,韓國GDP跟廣東差不多,新加坡不如深圳
    曾幾何時,「亞洲四小龍「可是大家熟悉的名詞,在教科書、新聞報導上多有提及,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一度讓很多人神往。然而,時至今日,「亞洲四小龍」這個名詞已經少有人提及,甚至是消失不見了。
  • 亞洲四小龍是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那中國四小龍?原來是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有關於亞洲四小龍的稱呼,這是指的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世界經濟都處於一個相對落後的大環境下,亞洲範圍內由四個不同的地方組成的一個有關於對外出口貿易合作的關係。而亞洲四小龍就是指的中國的香港和臺灣,還有新加坡以及韓國這四個地方,經過這麼多年來的發展這四個地方已經成為了亞洲範圍內最發達的地帶。那麼相對之下中國的四小龍又會是哪一些城市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
  •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或地區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亞洲四小龍這個詞」呢?亞洲四小龍指的是亞洲四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和新加坡。為什麼要叫「亞洲四小龍」呢?因為這四個國家或地區在上個世紀60年代,通過推行一系列經濟政策,一躍成為亞洲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首先來看韓國。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規模最大的一個,其2019年的GDP總量在1.65萬億美元左右,比我國廣東省還高一些,而香港GDP總量只相當於廣東省的深圳市。韓國2019年的GDP增速也是過去十年來最低,但仍然實現了2%左右的增長,情況還是比香港好得多。
  •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你知道是哪些地方嗎?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幾乎同時崛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亞洲四小龍至今為止依舊被公認為現在發達國家及地區,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崛起的「亞洲四小虎」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四小龍和四小虎分別是哪些地方和國家你知道嗎?
  • 現在臺灣經濟的發展為什麼淪為亞洲四小龍之末
    臺北101臺灣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個世紀七八年代經濟發展可謂是奇蹟,與中國香港 韓國 新加坡並稱亞洲四小龍。當時還排在首位,可以這樣說一個臺灣省的經濟總量就相當於我們整個國家的百分之45,其富於程度不言而喻。乃在整個世界也排名很靠前。
  • 臺灣從來不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海外網2月21電 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期間,臺灣中小學生對亞洲「四小龍」的概念十分熟悉,教學課本中不僅稱臺灣和韓國、香港、新加坡一同是亞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還將臺灣列為「四小龍」之首。時至今日,臺灣人仍面對這段輝煌歷史沾沾自喜。臺「央行總裁」楊金龍曾為臺灣為何從「四小龍」之首掉隊解釋,稱主因包括內需不振以及企業瘋狂存款而不投資。
  • 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網友批臺當局「講幹話第一」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0世紀70年代,臺灣是「亞洲四小龍」裡經濟表現最好的,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近日表示,根據預測,臺灣2019年經濟成長率將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新聞一出,網友紛紛留言批駁道,「經濟成長四小龍之首,平均薪資卻是四小龍之末,這樣說得通?」、「今年最好笑的笑話!」、「講幹話亞洲第一名」。20世紀70年代,臺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80年代臺灣平均經濟成長率仍達8.24%,在「亞洲四小龍」裡名列第二,整體看來還算不錯。
  • 我國「最美的火車站,其中一個亞洲最大」,最後一個在臺中市
    隨著現在人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出門旅行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旅遊是一種精神上面的消費,在旅途中可以收穫的東西有很多,不過既然是旅行就避免不了的需要去座交通工具,現在出門比較普遍的叫交通工具就是火車以及高鐵了,一座城市的火車站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因為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看到的第一個的建築就是車站了
  • 臺灣,曾經引以為傲的亞洲四小龍,現在經濟究竟如何?真的那麼差
    到建國時的1949年,GDP僅約123億美元,90%以上產值來自於非常落後的農業,近代工業很少,產值不足總產值的1/10。在5.4億人口中,近80%是文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人均GDP僅有23美元,而老蔣的後臺,美國當時的人均GDP已經高達1882美元。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曾跟上海媲美的臺灣城市,被譽為「亞洲四小龍」,如今一落千丈!
    說到我國臺灣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作為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臺灣,一直以來經濟發展都是不錯的。雖然臺灣島陸地面積並不大,但是在文化領域卻是很不錯的。中國娛樂圈最早以港臺明星最輝煌,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早期不管是華語音樂圈,或者華語電影等等,都是以港臺圈為主流。
  • 30年前亞洲四小龍之一,臺灣GDP佔大陸GDP總值的一半,現在如何了
    說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們分別是臺灣、新加坡,香港和韓國,作為聞名於世界的亞洲四小龍,在經濟的發展潛力上遠超其他的一些貧困國家與地區,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便是作為中國省區之一的臺灣省。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臺灣的經濟發展方向便轉到了導向型工業戰略,而這也幫助臺灣的整體經濟得到了突飛式的增長,後面就有了成為亞洲四小龍的故事。至上世紀末總體經濟水平已經達到了發達地區的標準行列,在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有著很大的突破進展,科技發達,在上世紀時總GDP值更是接近了大陸的GDP總值的一半。
  • 從1990到2019,亞洲四小龍與中國GDP對比,三十年發生的巨變!
    「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但時至今日,亞洲四小龍發展情況各有差異,中國大陸經濟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境況也與當初也大為不同。
  • 蔡英文炮製「四小龍第一」幻覺,島內不買帳:自吹自擂,令人錯愕
    「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 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實現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幾個月以來,臺當局多次宣稱臺灣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今年5月,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稱,根據預測,臺灣2019年經濟增長率將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 蔡英文「報喜」: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網友:都2020...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1日)又在臉書「報喜」:臺灣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對此,島內網友諷刺她,「還四小龍,果然還活在20年前」。蔡英文去年也曾熱炒臺灣經濟重返「亞洲四小龍第一」話題,國臺辦發言人當時對此表示,臺灣經濟民生的狀況怎麼樣,臺灣民眾的切身感受才最有說服力。今天(1日)的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今年因為新冠疫情,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增長受挫,但臺灣因為防疫得宜,經濟交流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最新公布的經濟增長率數據顯示,臺灣的增長率在「亞洲四小龍」中名列前茅,更是四個地區中唯一正增長的地區。
  • 我國為什麼很少有大型猛獸了?
    現存的棕熊有20個亞種,它們廣泛地分布於歐洲、亞洲以及北美大陸上,其中在我國有兩個亞種的分布,它們分別是:東北棕熊和西藏棕熊。但是,在我國,河馬、犀牛一頭野生的都沒有,不過大型的野生牛科動物還是有的,其中野生的亞洲水牛分布在雲南地區,還有野犛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
  • 被譽為國家資本主義的國家,曾經的亞洲四小龍
    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模式被稱為「國家資本主義」。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亞洲經濟的「新星」,越南是否能夠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在擁有古老悠久文明的亞洲,全稱為亞細亞洲,意思是"東方日出之地"。榮光之下的亞洲,確實是一個盛產經濟奇蹟的地方,誕生了眾多耀眼的經濟明星。從無限風光的亞洲四小龍,到春風得意的亞洲四小虎,如今,還有不斷刷新世界經濟史,成就讓世人驚嘆的中國奇蹟,還有,在東南亞有著這麼一個國家,「朝氣蓬勃,極具野心」,想趕超中國,夢想著自己能夠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它就是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