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歷」這個不太陌生的詞,在就業或者升遷時也是一道至關重要的門檻。那問題來了,那「第一學歷」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直以來對它的理解又是否正確呢!
對於大學生而言,很多傳統的理解第一學歷不是專科就是本科。用比較正式的語言來表達就是:通常在高中之後,第一學歷指的是獲得的第一個高等教育學歷。這個理解似乎也就成為了默認的理解,都很規矩的遵守著這個答案。我們也可以理解這樣的「第一學歷」就是一個出身。你專科畢業幾乎一生的第一學歷就是專科了,你本科畢業第一學歷就是本科,不可能出現碩士或是博士的第一學歷。你們怎麼看待這個理解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百度的解釋!
那國民教育系列又是什麼呢!
國民教育系列指納入國家教育計劃裡的教育系列,其主管部門是國家教育部。其中高等教育分為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四類。只要經教育部批准納入國家招生計劃並參加全國統一考試錄取,可以取得學歷文憑的資格都是屬於國民教育系列的。也就是說現在的第一學歷指得就是
你取得的全日制類型(統招)的最高學歷。
比如,你高考考的是專科,然後參加統招的專升本考試取得本科學歷,你的第一學歷就是本科,以後再考研,那你的第一學歷就是為碩士研究生。
所以我們以前的傳統理解似乎都錯了!不過「第一學歷」為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到如今會有歧視等不公平的不良影響。對於「第一學歷」也沒有一個確定的定義,也都是民間的通常認為。不過現在仍有不少招聘單位,以應聘者的「出身」為第一學歷作為考核標準之一。所以在這個幾乎門檻就是學歷的時代,我們不論所謂出身的「第一學歷」是這樣,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最高學歷」,不求要超越多少人,至少讓未來的自己,比今天更加出色。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僅代表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或是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小編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回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