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快到清明節了,清明節是我國祭拜祖先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按照舊俗,人們在掃墓時都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並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叩頭行禮祭拜完畢後,一家人再分享用來祭祀先祖的佳餚美食。有的地方還會門前插柳,新娶的媳婦或者是新生兒,清明節這天要去上墳,一來是讓新人認祖歸宗,二來也是告慰九泉之下的先人,家族又添丁壯大了!
各地祭祀的方法都大同小異,但是還是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大家注意:
1.注意安全,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
因為是祭祖所以是難免會去一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最好是依據常走的路線行走為好,如要在偏僻的地方踏青,一來是安全問題,再者是易沾染邪氣。
2.祭祖和掃墓還是要心誠為好
對走路中或站立時遇到的墳,要有恭敬之心,勿用腳去碰墓碑之類的,在這樣的場所要有嚴肅莊重的態度為好。其他鄰居的墓碑前面不要隨意碰觸佔據。
3.面對先輩的墓地,必定要好好清理雜草,好好添上一些新土,掃除墓前的雜物,清洗下墓碑,把整個墓地弄得煥然一新,外觀上更加飽滿,心中默念,寄希望九泉之下的先輩保佑後代富貴昌盛。
4.選擇掃墓的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
像天未亮或剛亮或是傍晚時分或太陽將下時,都是不可以去掃墓的。因為此時抵抗力最弱,是不利掃墓人的,一般是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間為好。
5.去掃墓時如果是身體虛弱或病中或是額頭髮黑的人則表示時運較低,若能不去為掃墓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