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培育實踐

2020-12-25 人民網

近年來,空軍工程大學以創新思維為先導,以工程化推進為抓手,以培養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為目標,深入實施「紅色傳人培育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出了新路徑。

創新理念聚合力

創新素質教育理念。把實施「紅色傳人培育工程」定向定位在思想道德素質提升上,著力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打牢學生長期乃至終身起作用的思想道德基礎。

創新規劃設計理念。引入人生規劃、人生設計理念,對青年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育進行長遠規劃、總體設計和系統安排,構建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模型,明確整個培育工作的總目標,再把總目標細化為具體指標,分解到各學年各學期,採取切實步驟和措施,一步一步推進和落實。

創新綜合集成理念。創新運用綜合集成方法,把初級軍官應具備的各種素質整合成一個目標體系,把各種教育整合成一個內容體系,把實施教育的方式整合成一個培育體系,真正把「紅色傳人培育工程」打造成一個開放的、整體的系統工程。

創新資源共享理念。借鑑國內外名校課程設置、信息共享的做法,統籌用好各方面教育力量,藉助軍地優質資源,利用本校教學優勢,發掘校領導和基層一線政工幹部潛能,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複製再現功能,提高培育工程的效率和質量。

創新常態長效理念。參照借鑑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常態長效的運行規律,建立健全思想道德培育的組織方式、工作程序、教育制度等整套體制機制,實現「紅色傳人培育工程」的常態運行、長效落實。

工程化推進

創建系統目標模型。發揮目標在思想道德培育中的評估、引領和聚合作用。遵循學生成長成才特點規律,把理想信念、強軍意志、思想道德等方面應達到的各項要求,細化實化為子目標—子目標模塊—模塊指標,使總體培養目標與階段培養目標有機統一。把培育目標具體化,明確每一目標的知識、素養和行為各要素所必須達到的指標點。

創設立體培育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豐富的培育資源和渠道,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理論教學、思想教育、輿論引導、文化薰陶、典型示範、黨團生活、實踐磨礪、日常養成」「八位一體」培育體系,使之涵蓋學員品德培育的全領域、全過程。

精細化實施流程。制定出臺《培育實施方案》,打造「四年一周期」的培育範式,把培育各項課程列入課表,像組織基礎課、專業課教學一樣組織學生思想道德培育,像部隊演習一樣抓好思想道德培育落實。按照系統化設計、精細化組織、循序化推進、規範化運行的思路抓落實,為順利實施「紅色傳人培育工程」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證。

主要成效

從根基上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紅色傳人培育工程」實施以來,學生愛黨、信黨、向黨靠攏的意識明顯增強,遞交入黨申請書的人數逐年增加。聽黨指揮、踐行宗旨、履行使命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顯著增強。

大幅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連續四年組織學生赴西北戈壁遂行實彈打靶任務,每年與駐地兄弟院校開展複雜電磁條件下的聯合對抗軍事演習,錘鍊學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頑強作風。四年多來,在國際數學建模、全國電子設計等國際和國內大賽中屢屢奪冠,

典型引領作用日益顯現。通過「紅色傳人培育工程」的廣泛開展和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實現了從「公子」到學子、從上遊到一流、從孝子到赤子、從外人到傳人的人生轉變。 在各類身邊典型的不斷激勵下,全校學生牢記強國夢想、獻身強軍實踐、爭當紅色傳人已成為自覺追求,增強了全校官兵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社會正向效應不斷放大。「紅色傳人培育工程」的創新實踐,引發了社會的強烈共鳴和高度關注,生源質量不斷提高,已成為吸引優秀學子的強大磁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0所國內著名高校學生骨幹聯名向首都大學生倡議學習空軍工程大學的育人經驗。中宣部、教育部、總政治部和共青團中央聯合轉發該校黨委育人經驗。

實踐啟迪

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有益借鑑。空軍工程大學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建立在堅實的道德情操基礎上,開設立身做人精講教育課,配合以簡便易行的日常養成「十大行動」和「成人禮」「愛心助學」等活動,使道德培育日常化、實踐化。這對於我們抓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為增強教育時代性感召力提供了有益借鑑。引進先進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和教育資源,充分用好信息技術,積極開展輿論引導,拓寬了高校佔領思想文化陣地、做好意識形態領域鬥爭、防範涉世不深的青年學生受到蠱惑利用的思路和視野。

為思想道德培育「虛功實做」提供了有益借鑑。改革創新是破解一切難題的「總鑰匙」。空軍工程大學在深刻把握規律、反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按照「目標圖牽引、路線圖規劃、展開圖實施」的總思路,構建了要素完備的目標體系、精當合理的內容體系、多維立體的方法體系、常態長效的保障體系以及科學精細的流程體系。這種頂層設計系統化、組織實施工程化的德育模式,很好地回答了「高校德育抓什麼,怎麼抓」等具體問題,是做實做好思想道德培育的有效路徑。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相關焦點

  • 當代大學生公共精神現狀及其培育——以河北省五所高校為例
    當面對社會公共事件時,部分大學生具有從眾心理,不能堅定自己的看法,容易隨大流,這也反映了大學生的思想和心智還不完全成熟,價值觀、世界觀還不穩定,對事物的判斷力還有待提升,也說明了加強大學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最後,大學生公共參與不夠積極。大學生所處的年紀應該是最朝氣蓬勃的年紀,可是部分大學生卻局限於自己的安逸圈裡,不願走出宿舍、走出校園,對社會實踐甚至是校園活動都不願意參與。
  • 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創新實踐
    第一,突出思想引領,在用科學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讓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內化於心上增進認同。通過抓思想引領,以鮮活生動、易於接受的形式,引導大學生深入學習把握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增進對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認同。
  • 把抗戰精神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課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整合大學生價值共識的基本路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抗戰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時期的時代展現與價值升華,具有價值引導、文化涵養、精神支撐、隱形教育的作用。
  •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當代新青年
    原標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當代新青年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和關心青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表重要講話,特別是在與北京大學師生代表座談、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座談時,系統論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意義、深刻內涵、歷史淵源、實踐要求,對在廣大青少年中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確要求,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引領青年成長、培育當代新青年指明了方向。
  • 當代教育賞析:淺談當前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路徑,看完懂了!
    但是,近些年來,發生在作為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主力軍的大學生身上的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實都表明,當代大學生在人文素養方面,離全面發展還是有很大距離的。這就要求當前高校包括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育模式和方式方法,在繼續強化專業知識的教授時,還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育。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際網路+的探索與實踐
    思想道德訓育中心VR化    VR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理論層面看,VR教學符合發現學習理論、構建主義理    論和情境認知理論等教育學理論;從實踐層面看,「VR虛擬教室」、「VR虛擬課堂」、「VR虛    擬實驗室」等的出現,可以有效解決諸多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實訓教學中面臨的制約和梗阻,極大程度地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實訓課教學效果。
  • 以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當代大學生價值觀
    一、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異化現象  簡單說來,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異化現象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常見的情況。  1.個人中心主義抬頭,過分強調個性而忽視對集體的歸屬和集體行為規範的遵守。在當今的大學生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在相對安逸、幸福的生活環境中長大,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即便在學校裡,很多學生也只是學習比較刻苦,卻很少參與社會實踐,對於社會工作與勞動的困難和強度大多缺乏體會。因此,很多大學生在剛剛接觸社會時,往往表現出不肯吃苦、不能吃苦,一味迴避困難,追求安逸的狀態。
  • 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四大著力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是現代德育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內容。根據大學生的特點,採取多種形式和方法充分激發其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養其深厚的民族感情,是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取得實效的重要保證。奮鬥精神呼喚革命文化教育優秀的革命傳統文化是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最好的營養劑。
  • 當代大學生應當是怎樣的大學生(二十世紀中國大學生應有的樣子)
    現在有不少人為當代大學生貼上了許多不堪的標籤,說大學生群體為垮掉的一代。然而,事實是:在中國至少有一半的大學生群體能夠在學習有一個好的行為。他們能夠克服大學期間的誘惑,不斷為自己心中的理想奮鬥。中國當代大學生應是怎樣的大學生?身為中國當代大學生,要時刻牢記振興中華的偉大中國夢。現在20歲左右的大學生,到2035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時,還不到40歲;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剛過50歲。當代大學生是民族復興偉大進程的見證者與參與者,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生力軍。
  • 思想道德建設是中國特色高校建設的重要抓手
    一、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教育部公布高校學生思想道德狀況滾動調查結果表明,當前高校學生思想道德狀況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與20年前相比發生轉折性變化:思想道德素質進一步提升,90%以上的學生認同「做人比做事、做學問更重要」對比過去幾年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明顯提升,且有逐年提高的趨勢。
  • 當代大學生的理想困境與出路—柿餅組
    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主流應該是積極、健康、向上的。我們要關心祖國的前途,認識到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繁榮、民族昌盛緊密聯繫在一起,響應國家對我們新青年一代的號召: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漫漫人生路,唯有激流勇進,不畏艱險,奮力拼搏,方能中流擊水,抵達光明的彼岸。平凡的人因理想而偉大。大學生們只有樹立了正確的理想,才有人生的航標和方向,才能書寫屬於自己的人生。
  • 大學生文化自信與核心價值觀培育
    【摘要】文化自信的增強可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又能更好地增強文化自信。對於當代大學生群體而言,增強文化自信首先在於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信。促進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與核心價值觀培育協同並進,進而實現文化自信與核心價值觀自信的相互促進,歷史意義深遠,現實價值重大。
  • 社會實踐對培養大學生的作用-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政治素質,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意義重大。    社會實踐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薰陶作用    當代大學生是知識文化素養相對較高的青年群體,群體性心理特徵突出,其心智處於成長、成熟期。特定的年齡階段和特殊的身心特點使得大學生性情敏感,心理穩定性不足,情緒豐富且易變動,具有顯著的過渡性特徵。
  • 後勤集團:後勤管理服務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
    我們認為,大學學習時期是當代大學生離開家門和中學校門進入的第一個社會階段,雖然這一階段還不具有完全的社會環境,但相對於大部分大學生少年時期家庭和中學生活環境來說,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對於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以及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後勤集團自組建開始就把積極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積極開展「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 心懷夢想、不忘初心 做合格的當代大學生
    不知不覺就到了大三,兩年多的大學生活讓我體會到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用理論知識來武裝自己,更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注重通過社會實踐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爭取做好一個合格的當代大學生。 樹立正確的「三觀」 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是每個大學生必備的能力與品質,現階段的我們思想觀念、行為動機有待於成熟和進一步完善。
  • 北大首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辯論賽舉行
    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拓展《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空間,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提高廣大同學的思想道德素質,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在繼去年連續成功舉辦了三期「成長的煩惱-大學生成長成才主題沙龍」的基礎上,舉辦了這次首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辯論賽。
  • 培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思想啟示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入社會發展快車道,社會分工更加細化,科學技術更加先進,物質生活更加豐富,青年長期在學校學習,接觸社會實踐、社會鍛鍊的機會較少,對家庭或組織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等」「要」「靠」的思想愈加蔓延。因此,創造良好的實踐方式和環境,培育和發揮青年主體性,對於促進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培育尤為重要。
  • 202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與法律修養
    思想修養-集中於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和人生價值觀教育   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側重於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修養。它由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組成。
  •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缺失和塑造
    處於價值觀塑造期的大學生容易落入物質誘惑陷阱,凡事以個人利益優先,為追求個人成就可能無視基本道德準則底線,其價值觀在個人主義、功利主義的侵蝕中反覆崩塌和重建,此時,若缺乏思想引領,其正確的、積極的價值觀將逐漸缺失,不利於個人以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為彌補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缺失,加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補位極為迫切,且教育引導、環境塑造是關鍵。
  • 李德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信仰教育
    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思想和靈魂的馬克思主義,決定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性質與方向,影響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當代大學生信仰教育的性質與方向,是引領大學生信仰教育的理論先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其強大的思想凝聚力,將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堅力量的當代大學生緊密地團結起來,將大學生個人的發展與國家、民族的利益緊密聯繫起來,以此實現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追求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達到高度的契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覺融入大學生的價值追求之中,成為大學生人生道路的燈塔、實踐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