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空軍工程大學以創新思維為先導,以工程化推進為抓手,以培養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為目標,深入實施「紅色傳人培育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出了新路徑。
創新理念聚合力
創新素質教育理念。把實施「紅色傳人培育工程」定向定位在思想道德素質提升上,著力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打牢學生長期乃至終身起作用的思想道德基礎。
創新規劃設計理念。引入人生規劃、人生設計理念,對青年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育進行長遠規劃、總體設計和系統安排,構建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模型,明確整個培育工作的總目標,再把總目標細化為具體指標,分解到各學年各學期,採取切實步驟和措施,一步一步推進和落實。
創新綜合集成理念。創新運用綜合集成方法,把初級軍官應具備的各種素質整合成一個目標體系,把各種教育整合成一個內容體系,把實施教育的方式整合成一個培育體系,真正把「紅色傳人培育工程」打造成一個開放的、整體的系統工程。
創新資源共享理念。借鑑國內外名校課程設置、信息共享的做法,統籌用好各方面教育力量,藉助軍地優質資源,利用本校教學優勢,發掘校領導和基層一線政工幹部潛能,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複製再現功能,提高培育工程的效率和質量。
創新常態長效理念。參照借鑑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常態長效的運行規律,建立健全思想道德培育的組織方式、工作程序、教育制度等整套體制機制,實現「紅色傳人培育工程」的常態運行、長效落實。
工程化推進
創建系統目標模型。發揮目標在思想道德培育中的評估、引領和聚合作用。遵循學生成長成才特點規律,把理想信念、強軍意志、思想道德等方面應達到的各項要求,細化實化為子目標—子目標模塊—模塊指標,使總體培養目標與階段培養目標有機統一。把培育目標具體化,明確每一目標的知識、素養和行為各要素所必須達到的指標點。
創設立體培育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豐富的培育資源和渠道,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理論教學、思想教育、輿論引導、文化薰陶、典型示範、黨團生活、實踐磨礪、日常養成」「八位一體」培育體系,使之涵蓋學員品德培育的全領域、全過程。
精細化實施流程。制定出臺《培育實施方案》,打造「四年一周期」的培育範式,把培育各項課程列入課表,像組織基礎課、專業課教學一樣組織學生思想道德培育,像部隊演習一樣抓好思想道德培育落實。按照系統化設計、精細化組織、循序化推進、規範化運行的思路抓落實,為順利實施「紅色傳人培育工程」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證。
主要成效
從根基上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紅色傳人培育工程」實施以來,學生愛黨、信黨、向黨靠攏的意識明顯增強,遞交入黨申請書的人數逐年增加。聽黨指揮、踐行宗旨、履行使命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顯著增強。
大幅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連續四年組織學生赴西北戈壁遂行實彈打靶任務,每年與駐地兄弟院校開展複雜電磁條件下的聯合對抗軍事演習,錘鍊學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頑強作風。四年多來,在國際數學建模、全國電子設計等國際和國內大賽中屢屢奪冠,
典型引領作用日益顯現。通過「紅色傳人培育工程」的廣泛開展和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實現了從「公子」到學子、從上遊到一流、從孝子到赤子、從外人到傳人的人生轉變。 在各類身邊典型的不斷激勵下,全校學生牢記強國夢想、獻身強軍實踐、爭當紅色傳人已成為自覺追求,增強了全校官兵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社會正向效應不斷放大。「紅色傳人培育工程」的創新實踐,引發了社會的強烈共鳴和高度關注,生源質量不斷提高,已成為吸引優秀學子的強大磁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0所國內著名高校學生骨幹聯名向首都大學生倡議學習空軍工程大學的育人經驗。中宣部、教育部、總政治部和共青團中央聯合轉發該校黨委育人經驗。
實踐啟迪
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有益借鑑。空軍工程大學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建立在堅實的道德情操基礎上,開設立身做人精講教育課,配合以簡便易行的日常養成「十大行動」和「成人禮」「愛心助學」等活動,使道德培育日常化、實踐化。這對於我們抓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為增強教育時代性感召力提供了有益借鑑。引進先進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和教育資源,充分用好信息技術,積極開展輿論引導,拓寬了高校佔領思想文化陣地、做好意識形態領域鬥爭、防範涉世不深的青年學生受到蠱惑利用的思路和視野。
為思想道德培育「虛功實做」提供了有益借鑑。改革創新是破解一切難題的「總鑰匙」。空軍工程大學在深刻把握規律、反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按照「目標圖牽引、路線圖規劃、展開圖實施」的總思路,構建了要素完備的目標體系、精當合理的內容體系、多維立體的方法體系、常態長效的保障體系以及科學精細的流程體系。這種頂層設計系統化、組織實施工程化的德育模式,很好地回答了「高校德育抓什麼,怎麼抓」等具體問題,是做實做好思想道德培育的有效路徑。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