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母眼中的孩子,是自帶濾鏡的,怎麼看怎麼喜歡,因為和孩子間的血緣羈絆,父母喜歡孩子往往是出於本能。因為喜歡,一些父母還特別願意和親朋好友分享。
對於年輕的寶媽們來說,朋友圈無疑成了分享孩子日常的主要平臺,一些寶媽們更是熱衷於在朋友圈裡刷屏式「曬娃」。
但許多寶媽們沒有意識到的是,如此刷屏式的曬娃不僅容易影響朋友圈中其他朋友的正常體驗,還可能會洩露孩子的信息,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可預知的危險。這不,最近就有一位寶媽因為瘋狂曬娃,而遇到了一些煩心事。
初為人母的玲玲,非常享受擁有寶寶的喜悅,不想錯過寶寶任何一次成長的她,便漸漸習慣了在朋友圈裡分享寶寶的動態,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記錄寶寶的成長。
剛開始的時候,朋友圈裡的親朋好友看到玲玲家的可愛寶寶多少都會評論幾句:「你家寶寶真可愛」「寶寶那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太萌了」……
但是久而久之,隨著玲玲在朋友圈裡發寶寶的動態發得越來越頻繁,甚至恨不得一天發個幾十條,寶寶從早到晚的吃喝拉撒睡成了玲玲朋友圈的全部,可謂是妥妥的「曬娃狂魔」。
如此「刷屏曬娃」的方式,自然是引起了不少朋友們的不滿,畢竟偶爾曬娃還行,如果天天一打開朋友圈就是玲玲寶寶的動態,這換了誰看久了都受不了,甚至產生「厭煩」的情緒。
因此,在某次玲玲發圈曬娃時,一位朋友實在忍不了了,便留言吐槽道:「偶爾曬娃可以理解,但天天打開朋友圈都是孩子,不是誰都喜歡你家孩子的。」
這令玲玲氣得夠嗆,便回懟到:「你不想看可以不看,我的朋友圈想怎麼發你管不著。」
於是,倆人便互不相讓地在評論區裡吵了起來,最後還是另一位朋友看不下去了,便說了句公道話:「曬娃可以,但要適可而止。」
1、影響其他朋友的正常體驗
現在人們普遍比較忙碌,在下班之後,不少人便會習慣性地刷下朋友圈,既消遣下時間,又可以了解下自己朋友們的近況,互動一下。
但如果一打開朋友圈,滿屏都是同一人在瘋狂曬娃,既影響到刷朋友圈的正常體驗,而且時間久了,任誰都會有所不滿,甚至直接屏蔽掉這個刷屏曬娃的人。
2、容易侵犯孩子隱私
一些家長在曬娃時只享受這個過程,卻不注意保護孩子的隱私,孩子沒穿衣服的照片、拉粑粑、洗澡時的照片等等什麼都敢發,而且還不打碼,無形中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
3、洩露孩子個人信息
一些父母曬娃時不注意保護孩子,什麼都曬,很容易會洩露孩子的個人信息。比如通過定位可以知道孩子的家庭住址、學校地址,生日、姓名等個人信息也很容易通過一些動態洩露出去。
如今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一些不法分子更可以說是無孔不入,家長們在日常的曬娃過程中,應多留一個心眼才是,多一些保護孩子隱私的安全意識。
1、不洩露身份信息
建議家長們在曬娃時對照片中的一些名字信息等進行遮擋處理。比如孩子獲獎了,獲獎照片中儘量不要出現孩子的名字等,畢竟現在的朋友圈裡也並不全是朋友,如果讓一些不法分子知道了孩子的真實姓名或者更多的信息,孩子比較單純,很可能會受騙上當。
2、最好關閉定位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發朋友圈時,會有一個定位的功能。不少家長們在發圈時,往往在不經意間便會洩露了自己的位置。因此,建議家長們發圈前關閉定位功能,以免洩露家庭地址等重要信息。
3、不出現學校和班級
在發圈時,如果照片背景中有孩子就讀學校的名稱、居住小區的名稱或者是周邊的一些著名建築等,建議家長們還是需要注意一下,避免被一些心懷叵測之人利用。
4、給關鍵信息打馬賽克
一些家長可能會覺得照片拍得很好看或很有紀念意義,捨不得不發,也捨不得裁剪,這時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給照片的關鍵信息打上馬賽克,儘量避免洩露孩子的正面肖像,這樣也可以保護孩子的個人信息。
5、不隨意透露孩子的行程
對於一些有關孩子日常行程的敏感信息,建議家長們慎重發布。比如孩子幾點上下學,什麼時間會在哪裡等等,以免給一些圖謀不軌的不法之徒提供可趁之機。
6、學會設置朋友圈權限
朋友圈其實有很多權限是可以設置的,比如只允許誰查看你的朋友圈,不讓誰查看你的朋友圈等等,通過這樣的設置,一方面可以避免打擾到朋友圈裡的一些朋友,以免給他人造成困擾;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豐富的隱私功能也可以避免一些不法分子的窺探,從而保證孩子和家人的隱私安全。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