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教我做的桂花酒釀小圓子,是阿拉老上海人記憶裡的冬至味道

2020-12-18 呵呵筍的小煮藝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在我的家鄉上海,這個節日尤其重要。

上海的冬至,有「冬至大如年」一說,被看做「小年」一樣重要。這一天除了有祭祖掃墓的習俗,還有喝甜米酒,吃花糕、糯米粉湯圓的習慣,當然在吃美食之前還要在桌子上把肉塊壘起來祭奠祖宗。祭畢,全家齊聚吃團圓夜飯,故有「有得吃,冬至夜,嘸得吃,凍一夜」之說。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亦是一樁甚為鄭重之事,用以慶祝冬至的到來。有點類似於清明,只不過清明時節,在上海是要吃青團的,而冬至則有特定的湯圓名喚「冬至團」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也有在早餐時全家聚食的。

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圓,上海本地人娶媳、嫁女,酒席間總要吃圓子,象徵吉祥美滿。上海本地人,常把「湯圓」這兩個字分拆開來叫,有些人叫湯糰,有的人則叫圓子。許多老上海人家在冬至這天會用糯米粉搓成圓子,有甜有鹹,好不美味。不管什麼叫法,冬至吃湯圓的寓意總歸是好的。「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這天吃"冬至團",象徵著家庭和諧吉祥。

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吃冬至圓時入口必須成雙成對,以求吉利。吃到最後只剩兩粒,已婚的人將會萬事如意,剩下一顆,單身未婚者將會凡事順利。

人的口味變化多端,唯有記憶深處的味蕾不曾有過改變,不然也不會有這麼一句話叫:味至濃時是故鄉。

記憶裡的冬至,總是少不了與圓子相伴。

兒時是奶奶清早起床為全家人搓的薺菜肉餡和黑芝麻餡圓子;待我稍大一些是和奶奶一起邊搓邊打鬧的各種殘缺不全的圓子;工作後是冬至這天不管多忙多晚都一定要趕回家吃上奶奶親自下廚才滿足的圓子;現在則是儘管奶奶已不在但我已經可以搓出比奶奶當年還要完美的圓子。

在奶奶做過的眾多圓子中,【桂花酒釀小圓子】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記得小時候每年冬天總會有個叔叔在小區內叫賣甜酒釀,奶奶便會買上一杯回來做酒釀圓子,那軟糯有勁,甜酸可口的美味至今都縈繞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這周末便是冬至,今年秋天筍筍摘了新鮮的桂花做了桂花蜜,今天教小吃貨們做這款女孩子都會喜歡的圓子,也很適合在寒冷的冬天享用,咱們一起溫暖過冬至。

食材

糯米粉 125g、清水 85g、甜酒釀 1碗

冰糖 適量、糖桂花 適量、幹桂花 適量、鹽 少許

步驟

配比中的糯米粉取一點點出來,加入沸水燙一下攪均勻。

一直攪拌直至成稠一點的麵糊;再將麵糊倒入大部分的糯米粉中;邊加溫水邊用筷子滑散成絮狀物,覺得麻煩的可以直接用沸水將糯米粉滑散成絮狀,不過要小心燙手。

再用手揉成光滑的軟硬適中的麵團。

揉糯米麵團時不能太用力,因為糯米粉不如麵粉加水之後那麼有韌性,只需要溫柔的揉搓成型即可,力度太大容易讓粉類四處飛濺或搓碎。

用熱水先燙熟一部分糯米粉再和大部分糯米粉摻和是為了讓糯米粉更有粘性和彈性,這樣做出來的糰子才不容易碎裂,吃起來很Q彈。

當然也可以直接用溫水全部揉成糯米糰後取出一點點麵團先煮熟再重新摻入大部分糯米糰中搓揉,這樣搓出的糯米糰彈性也比較好。

大麵團搓成細長條。

再搓成一個個小圓子,圓子大小根據自己喜好。

如果覺得自己搓圓子麻煩,也可以去超市買那種沒有加餡料的冰凍無心小湯圓。

搓好的糯米圓子如果不馬上食用可以撒上乾粉防粘再放入冰箱冷藏,隨吃隨煮,不用解凍。當然也可以冷藏一會再煮,讓糯米圓子充分定型。

起鍋加清水,放一點點鹽。

等鍋裡清水煮開後,放入糯米圓子先煮。

等煮至糯米圓子浮起。

加一些冷水。

煮至糯米圓子再次大開浮起時。

可以再加一些冷水,這時可以放入一些幹桂花一起煮。

幾分鐘後就能聞到桂花的香味。

鍋裡再次煮開,煮至糯米小圓子裡沒有白芯,說明圓子熟透,這時的小圓子已經變得很軟糯。

這裡以冷藏圓子為例,如果是剛剛做好的圓子就不需要在煮的過程中多次加冷水了,可以直接一次性加水煮至沒有白芯即可。

待小圓子裡煮至沒有白芯就可將甜酒釀倒入鍋中。

用勺子慢慢攪動把酒釀輕輕攪劃碎。

喜歡甜味的可以放入幾顆冰糖中和一下味道。

差不多再煮10-20秒。

待酒釀香溢,鍋中大開,糯米圓子浮至湯麵上,就可以出鍋啦。

有些地方的人還會在酒釀圓子裡打上一個蛋花,也是在出鍋前加入,根據喜好即可,這裡筍筍不多做介紹啦。

喜歡濃稠一些的還可以在出鍋前淋些水澱粉勾芡,根據喜好即可。

盛出小圓子,撒上些幹桂花即可食用。

涼一些後可以再淋上糖桂花,味道會更好。

香味濃鬱,酒香甜糯的桂花酒釀小圓子新鮮出爐啦!

仿佛連空氣中都瀰漫著這香甜的氣息呢。

喜歡枸杞的小吃貨還可以加點枸杞,味道和顏值都更上一層樓哦~

軟糯有勁的圓子、香甜味濃的酒釀、清香誘人的桂花,三者完全不同的味覺相互融合,有顏值又有食慾。

桂花的甜香和糯米的粉香在唇齒間纏繞,桂花又給酒釀增加了一絲甜蜜和厚重感,圓子QQ彈彈仿佛在嘴中跳舞,甜甜酸酸糯糯的口感,很適合這個寒冷的冬季。

一碗下去,全身暖暖的,瞬間掃除了嚴冬的疲乏和寒冷!

快來吃圓子吧~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這碗桂花酒釀小圓子送給你,祝你歲歲平安,家庭美滿!

小貼士

1、【不同溫度的水搓揉的糯米糰的區別】

冷水:製作和操作最方便容易,但是在包餡料的時候容易裂開或散掉,而且搓的時候容易粘手,煮的時候容易散開,吃起來沒什麼彈性。

溫水或熱水:製作的時候容易燙手,都可以增加糯米粉的粘性,包餡料的時候不容易裂開,延展性和彈性都比較好,比較耐煮,不容易散開,吃起來有彈性。

不管什麼溫度的水都可以揉成軟硬適中的糯米糰。但是溫度高一些的水揉出的糯米糰比較有粘性和彈性,吃起來口感好。

2、每一款糯米粉的吸水性不同,水需要分次慢慢加入,以免加多了。配比原來準備了100g的水,實際只用了85g,因此需要在實踐中調整水量。

3、在煮糯米圓子前在鍋裡加一點點首先是防止丸子粘鍋,其次加一點鹽可以將酒釀的甜度更突出,達到提鮮的作用,反而不會因為過於甜而發膩。

4、在煮圓子的時候就放一些桂花下去,是為了可以讓圓子充分吸取桂花的香味。喜歡桂花味重的可以這時候放。

5、沒有糖桂花或桂花蜜的可以用幹桂花,幹桂花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買。但是如果選用糖桂花或桂花蜜,要等酒釀小圓子變得稍微涼一些或關火前再放,不然就會變酸,不但影響口感,營養也流失了。

6、在煮的時候甜酒釀不要太早放,加熱時間太長酒釀會變酸,甚至會變苦。所以可以在圓子熟透或快熟的時候再放。

7、甜酒釀本身具有一定甜味,尤其是酒釀汁,如果酒釀汁都一起倒進去煮,冰糖的分量要減少或者不加冰糖,總之根據個人喜好,喜歡吃甜可以多加。

8、不同的酒釀口感是不同的。年老的酒釀中糯米會膨脹的比較大,米粒和米粒之間的空隙比較小,口味會更加濃鬱。而年輕的酒釀裡糯米米粒發酵時間比較短,米粒膨脹不是很大,米粒間空隙也會大一些,口味會比較淡一些。根據口味按需要選擇酒釀來製作即可。

9、除了做甜湯,酒釀的用法還很多。在中餐中,用酒釀汁即糯米酒燉製肉類可以使肉質更細嫩,易消化,味道也更好。

10、甜酒釀雖然含酒精,但是煮開後,酒氣就會消散,不會喝酒的小吃貨可以放心大膽的吃。

11、在許多地方的民俗中,酒釀圓子適用於女性生理期前後的調理以及月子期間下奶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但是切記最重要的一點:孕婦不要吃哦。

圖文:呵呵筍

喜歡筍筍的菜,記得給筍筍點讚或留言哦。

點擊關注,筍筍在這裡期待你的故事。

相關焦點

  • 讓你心曠神怡,念念不忘的—桂花酒釀小圓子
    酒釀用糯米釀造的,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營養豐富,為傳統溫補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補血生津的功效,老少皆宜。在南方做月子是少不了酒釀的,產婦喝酒釀有下奶的作用,B簇維生素有促進乳汁分泌的作用。
  • 桂花紅糖酒釀小圓子這樣做,手殘黨也能當大廚!
    我喜歡吃桂花紅糖酒釀小圓子,香甜軟糯By 妙江南用料速凍小圓子 200g酒釀 100g紅糖 10g幹桂花 適量飲用水 >做法步驟1、速凍小圓子無需解凍2、酒釀3、紅糖4、幹桂花5、雪平鍋加入足夠的飲用水大火燒開6、倒入小圓子7
  • 父親的執念,一碗桂花酒釀圓子
    甜酒釀又稱醪糟,是江南地區的傳統小吃,一年四季都好做,在立春之前做好的可以一直放著一年都不會壞,現在天慢慢轉暖了,做好了就放冰箱冷藏慢慢享用。很久以前,因為一件事讓我把一碗甜酒釀牢牢地記在了腦海深處。大概那時的我也就是六七歲的樣子,父親帶著我出去辦事,事兒辦完之後我們一路往家走。
  • 甜到心坎裡的桂花酒釀小圓子,吃過一次就念念不忘,做法趕快收藏
    桂花的香味很特殊,它不同於玫瑰的濃烈,也有異於茉莉的清幽,在甜羹時加點它,未入口先聞其香,定能讓人心曠神怡。美食君教你們做的甜酒釀如今又派上用場了。清新的桂花,軟糯的小圓子搭配酸甜的米酒,清冽甜美,是女性朋友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
  • 酒釀薑糖小圓子的做法
    帶著淡淡紅糖薑母味的小圓子,同酒釀一道煮了,再加入紅棗和雞蛋,最後撒上少許桂花,一道冬日暖身又暖心,特別討女生喜歡的酒釀薑糖小圓子甜湯就做好了。By Sharon阿呀用料糯米粉 115g自製紅糖薑母膏 25g溫水 68g酒釀 125g紅棗 2顆雞蛋 1個澱粉 1勺白糖/冰糖 適量做法步驟1、取紅糖薑母膏放入糯米粉中2、慢慢倒入溫水,一邊倒一邊攪拌,分次加入3、將糯米粉揉成光滑溼潤的麵團4、案板上撒適量糯米粉5、將麵團搓成長條
  • 天冷的時候,給家人做上一碗「桂花酒釀小圓子」,暖心又暖胃!
    醪糟又叫作糯米酒、江米酒、米酒、酒釀、甜酒等等,以糯米發酵而成,充滿甜美的酒香,但可以微燻卻不醉倒。而又對女人的成長給予著私密的呵護,尤其是在女人每一個重要的階段,醪糟甚至是比閨蜜的關懷更忠誠又更有力。而寒冷的冬天選擇桂花小圓子作為早點或者飯後甜點都很合適哦。
  • 酒釀小圓子裡面加入它,清香四溢,吃過一次讓你念念不忘
    作為一個北方人,其實是很少能在秋天看到有什麼花朵在肆意的開放了,更別說能在暖融融的時光裡聞到美好的花香了,在南方上學之後,我第一次聞到書裡描述的桂花香,啊,那是種什麼樣的美好香氣呢,聞一次就使勁兒湊著鼻子想聞下一次,尤其是那種味道穿越裡時空和陽光的層層掠影,漂浮在空氣裡面,和光影一起構成了我心裡最柔軟的角落
  • 冬至了,來一碗紅豆薏米小圓子吧,讓你的心都是暖暖的
    今天是冬至了,妹子我是北方人,我們這裡的習俗就是冬至吃餃子,這一冬都不會凍耳朵,今天我家也包餃子了還吃了一大盤。可是為什麼畫風轉變成了南方的習俗了,因為跟老公在紹興住過幾年,所以做了小圓子,懷念下當時的時光,重溫下那邊的風土人情。
  • 給人一種初戀的感覺,酒釀小圓子
    我們付出了感情,這個人就是極好的,聽到甜甜的愛情,我突然想起了一道菜,更準確的來說,它是一道湯,它給人感覺就好像初戀一樣,在這個晝夜溫差很大的季節裡,這道菜完全的能夠進入到你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好啦,我要告訴你們這道菜的名字叫做酒釀小圓子,一聽這個名字就是那種甜甜的糯糯的,怎麼吃都好像吃不夠的,就好像愛情一樣,讓我們拒絕都拒絕不了。
  • 桂花酒釀的功效 桂花酒釀的功效與作用
    如何選購酒釀:1、超市有酒釀賣酒釀在超市買得到,用一小瓶玻璃罐裝著的。2、酒釀有新舊酒釀有新有舊,選購的時候,可以看玻璃罐中的米,米的中央有一個洞,洞大的比較老,洞小的是新發酵的。此外,老酒釀的米也比較膨漲,所以也使得米粒間的空隙比較緊。相反的,「年輕」酒釀的米看起來就不是發得很大,米粒間的空隙也比較松。
  • 如此貌美醉人的櫻花酒釀小圓子,你一定沒有吃過
    在溫州旅遊是,在「天一角」吃到一款當地特色的美食:桂花酒釀小圓子,糯糯的小圓子,淡淡的桂花酒香,味道清淡中又與眾不同。回到汕頭,剛好朋友送了一瓶櫻花酒,突發奇想,何不來一碗櫻花酒釀小圓子呢?揉勻後搓成1克一顆的小圓子。冷水中大火煮開。放入小圓子,煮至小圓子浮上來後再煮一分鐘。撈起放入碗中。等小圓子不是太燙口時,倒入櫻花酒。放入泡開的櫻花裝飾。
  • 我家廚房之酒釀
    喜歡甜食的人,總繞不開酒釀。 記憶中,酒釀水潽蛋是家裡待客的最高規格,但凡來了貴客,奶奶就會打兩枚雞蛋,加一勺甜酒釀、幾朵幹桂花,用青瓷小碗盛了,香噴噴地送到客人面前:「快吃,這是自家屋裡養的雞下的蛋,很新鮮的!」
  • 超簡單的酒釀小圓子,暖心又暖胃
    酒釀圓子可以說一年四季都可以吃,還可以改善血循環,增加免疫力,能夠通經活血,溫補脾胃,促進食慾,酒釀濃香,圓子軟糯,來一碗超好喝的酒釀小圓子,去除一天的疲憊,暖心又暖胃哦~今天小杞分享下幾種酒釀小圓子養生美食的做法,簡單易學,快來試試~
  • 過年做一鍋暖暖的酒釀小圓子,教你一點創意,讓你的年味是彩色的
    買票的隊伍人貼著人,我倆費勁巴拉的撐開小凳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我和小邢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著,一直挨到後半夜,我還真有點吃不消了,真是又困又冷。這時小邢從她鼓鼓的小包裡,掏出了一個飯盒,打開蓋子的那一刻,我聽到周圍的人都傳來「哇」的讚嘆聲。
  • 酒釀圓子這樣做超好吃,要不要試試呢?
    酒釀圓子是寧波的特有小吃。小圓子有的有餡,有的則沒有,然後與酒釀同煮,就可以吃啦。吃起來有米酒的香氣,糯米圓子的Q彈,還有糯米粉與酒釀混合後的粘稠感,美味極了!很適合夏天食用~別看酒釀圓子裡面有糯米,粘粘的,但與酒釀搭配在一起卻能溫補益氣、健脾養胃。
  • 冬至就要到了,吃餃子嗎?你吃過最好吃的餃子是什麼餡的?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中國人一向喜歡用吃食來表達對節日的喜悅。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這天,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這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而流傳下來的。
  • 美食精選|新一波菜譜來襲,酒釀小圓子是我的最愛,你呢?
    1.酒釀小圓子食材:酒釀適量,冰糖,枸杞,小圓子成品製作方法:1. 準備好東西。桂花洗淨。 小圓子超市買的,自己做的只需要用糯米和水和面,揉成小球球;2. 熱水燒開,放入小圓子;3. 小圓子飄上來,放入桂花。燒開;4.
  • 說起南京特色小吃,你是赤豆酒釀元宵黨還是桂花糖芋苗黨?
    赤豆酒釀元宵小時候很多路邊攤店裡都會有賣這兩種小吃,現在基本上只有景區附近或者商業小吃街裡才有得賣啦。畢竟,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兩個都要~桂花糖芋苗話說「芋苗」很多人來南京聽說過這道桂花糖芋苗,但是並不知道芋苗到底是啥。
  • 老寧波水塔糕:留住記憶裡的味道
    對於寧波人來說,水塔糕是三代人共同的童年美食回憶。這份源自老手工匠人的水塔糕手藝,想在蘇州這個城市繼續傳承下去。 都說好吃的食物,往往都是得來不易 看似簡單的水塔糕 其製作工藝過程繁瑣至極 從熟米,酒釀,發酵,灶蒸 整個過程長達18個小時,現做現賣
  • 美食精選|這幾道菜譜分享給你們,我會做桂花酒釀圓子了
    1.自製豆腐,不需要豆腐模具一樣可以做。食材:豆子,鹽滷一公斤製作方法:1. 泡豆,夏天四五個小時就行;2. 榨汁機打成糊,加水量就是感覺糊糊狀就行。沒有特別限制;3.過濾多餘豆渣,我用的被罩的裡布。還有洗菜盆;4. 煮豆漿,不停的攪拌,防止糊底;5. 冒小泡泡就差不多了,聞聞是豆漿的味道,沒有生豆腥味了;6. 晾一會,三分鐘吧,準備點鹽滷;7. 點鹽滷,一點點的放,說明說放的三克還是五克不夠,主要是看你多少水,水多鹽滷稀釋了濃度低,我放了十三克,成豆花,嘗嘗,和飯店一樣好吃;8. 用布放在模具裡面,把豆花倒裡,用布包上,用裝水的食品袋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