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成自然,一個好習慣應該從小培養

2020-10-03 小小計劃

俗話說:良好的習慣就是成功的開始!

在小學或者更早一些的時期開始,父母就應該培養孩子一些關鍵的好習慣,因為這些好習慣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一、培養專注做事的習慣

專注做事這一點一定要從孩子一年級上學或者更早時期就開始培養。

專注力是讓孩子取得成功最重要的能力,在孩子開始上學之後,每天放學後寫作業時就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也就是在一個固定的時間裡很專注地做做作業,實現高效率

這裡推薦家長用一些小工具,比如沙漏計時器,有20分鐘,30分鐘,60分鐘,可以分別買上一個,根據孩子年齡和寫作業時預估用到的時間,設置時間,和孩子約定好,只要沙漏一開始,那就是要專心做事情。或者使用「小小計劃APP」這類時間管理軟體給孩子定一個小目標,在規定時間內能夠良好的完成目標就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讓孩子逐步形成做事專注的習慣。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

無論是上面所說的沙漏也好,時間管理軟體也罷,其實最注重的還是在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讓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最初家長要幫助孩子評估做事情所需要的時間,等到孩子年齡稍大一些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評估時間和把控時間了。

時間管理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力。

三、培養孩子預習和複習的學習習慣

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要讓孩子從一開始就養成事前預習,事後複習的好習慣。

最初預習的內容可以簡單些,只是讓孩子讀讀課本,默寫生字,寫幾個就成,不要一下子要求寫太多,會影響孩子積極性,孩子預習得好,第二天老師講課時他自己都會,就會很自信地舉手,都答對了,孩子就會更加積極,這時候父母要記得及時肯定孩子預習的效果。

同樣對於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複習也很重要,家長們平時就可以用抽查的方式檢驗孩子的複習情況和效果。

四、培養孩子勤於思考的能力

獨立思考能力也是現在很多孩子所欠缺的,如果父母幹涉得過多,孩子就不願意再繼續思考,或者他們認為,自己思考也沒用。因此父母在陪孩子過程中,更多的要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可以教他們方法,等孩子學會之後就慢慢放手,要允許孩子犯錯,每個人都是在犯錯中獲得進步的。

比如父母教會孩子運用遺忘曲線複習之後,就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做複習計劃,按照曲線規律自己設定目標,父母在這裡教給孩子的是「術」,孩子學會了「術」,由他們自己去觸類旁通,也就養成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五、培養向其他人學習的能力

很多孩子小時候學習很好,但是不夠謙虛,會有點驕傲的心理,當上到初中和高中之後,發現原來自己的水平不是最優秀的,可能就會產生放棄或者得過且過等消極思想。

人無完人,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謙虛謹慎,向身邊人學習長處的好習慣。

小學及之前的這個時間段是養成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養成好習慣之後孩子上初中、高中也就不需要父母過多跟進和操心了。因此,在養成好習慣方面,家長們千萬不能偷懶。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少兒編程、時間管理等方面的資訊,歡迎關注「小小計劃APP」。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習慣成自然
    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的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身上的每個人的行動。但是習慣的培養,必須從小事情開始,只有經過千錘百鍊,即使是不起眼的習慣,也會成為每個人終生受益的財富。要培養一個好習慣,細節問題尤為重要。三班是精品班,經常生產高檔酒,譬如生產53度1979,這種酒是隔夜成件。
  • 先抓習慣,再談學習!孩子習慣應該從小培養,這篇文章家長看一看
    媽媽搖了搖頭說:這不是孩子的天賦,是從小鍛鍊才會的。0-3歲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候,孩子們像是一個狂熱的學習愛好者,他們是會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產生興趣,所以,家長可以利用好這個時期,幫助孩子培養一些好習慣。
  • 決定孩子人生高度的10個習慣須從小培養
    習慣是人生的主宰,父母應當努力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開始的習慣。好習慣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才能培養出來,而且還要長期自律才能保持。而壞習慣是無須任何努力就能形成的,也許用不了二十一天就能形成,甚至一次偶然的經歷就有可能成為終身惡習。父母如果能從小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孩子必有機會在人生道路上大放異彩。
  • 習慣,成自然
    這些可能都是我們在習慣養成道路上所下過的決心。對於習慣,你可能有很多經驗可摘取,或許也有很多困惑想分享。比如,好習慣如何養成?壞習慣如何改變?習慣養成到底需要多久?對於我來說,初識「習慣」理論,源自《習慣的力量》一書。此書較大篇幅探討習慣的生理學研究以及一些公司組織的實際案例。
  • 孔子曰;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孩子三年級前,要培養學習好習慣
    孔子曰: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孩子三年級前,要培養學習好習慣文 | 【夢雨幼兒教育】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歡迎轉發分享所以要在三年級前培養出孩子學習好習慣,比只重視考試成績重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孩子在三年級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他會將學習知識,當成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主動去學,而不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催促被動去學。好習慣將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學習好習慣呢?
  • 教育就是培養孩子好習慣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孩子好習慣的培養「秘訣」。今天,我們再來討論一下「教育就是培養孩子好習慣」這一話題。葉聖陶先生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性格,而性格是由天賦的傾向性及從生活中獲得的習慣形成的。」中國現代文學家巴金先生提出:「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教育專家孫雲曉研究員認為:「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培養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從培養行為習慣做起。」
  •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孩子習慣養成最佳時間,別錯過
    孔子曾曰:「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大教育家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兒童時期所養成的習慣很多父母都在抱怨,為什麼自家的孩子不省心,不是闖禍就是不停的鬧騰,成了一個熊孩子,其實這是因為家長沒有給孩子從小養成一些好習慣
  • 莫讓不好的習慣成自然
    習慣人人有,既有好習慣,也有不好的習慣。如果要問一個人,你願意讓不好的習慣成自然嗎?正常人回答都會是否定的。然而,有些人嘴上說不願意,行動上卻不注意,漠視一些不好的習慣。故在此提醒:莫讓不好的習慣成自然。習慣成自然,這是一個千百年來的老話題。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說:「少成則若性也,習慣成自然也。」
  • 留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從小培養孩子3個好習慣,比成績更重要
    所以說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孩子來說尤為重要,並且我們應該從小培養。所以說家長與其留給孩子金山銀山,都不如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尤其是這4個習慣,比成績高低更重要。習慣一:自律的好習慣有句俗話說得好:「越呆越懶,越吃越饞」,人就是這樣一個容易墮落的生物,而避免墮落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自律,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後勤奮、努力、自我認知這些都會慢慢掌握。
  • 一篇關於「培養好習慣」的文章
    一旦外部控制不存在,這個習慣就立即消失;並且由於孩子自己的習慣沒有形成,所以會出現失控現象,陷入糟糕的狀態。 後者表面上看,他的生活似乎不太有規律,有些亂,習慣不好,事實上他形成了一個適合他自己的內部習慣,這個習慣使得他獨立,對自己負責任,即使外部條件和環境有什麼變化,也能基本適應,所以他養成的是大習慣。
  •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3個好習慣,父母一定要幫他養成
    好習慣讓孩子一輩子都享受不盡它的利息;壞習慣讓一輩子都償還不盡它的債務。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教育就是培養習慣,3個好習慣,父母一定要幫他養成!
  • 這種習慣應該從小培養
    調查表明, 高中生近六成起床不疊被子;五成從不倒垃圾,也不掃地;七成不洗碗,不洗衣服;九成從不洗菜做飯。還有部分高中生什麼家務也不做,連整理書包都還要家長代勞。是 現在的孩子真那麼懶,不肯做家務勞動嗎?其實不然, 調查結果出人意料,有82%的高中生表示願意做家務;36%的學生認為做家務很開心,是一種樂趣;有40%的學生說家長不讓做家務,也從不教他們怎麼做。
  • 好家風 潤秦漢|少成則若性,習慣成自然
    一個孩子小時候養成的習慣,長期堅持下來,就變成自然而然的行為習性,就好像孩子天生是這個樣子的了。由此可見,良好的習慣養成非常重要,對一生成長非常有益。今天,「好家風 潤秦漢」第五期如約和大家見面了,一起來聽聽秦漢新城紀委馬思遠帶來的、選自《經典家訓品讀》中的「少成則若性也,習慣成自然也」經典篇目。
  • 如何培養從小讀書的習慣
    還有查理芒格(巴菲特的人生導師和終身合伙人)他說,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 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那如何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呢? 首先我要強調一點:從小培養。三歲前就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興趣了,3-6歲開始逐漸養成閱讀的習慣。但是注意哦,不是要寶寶們學會認識字,而是指能促進寶寶們思考的繪本讀物。
  • 孩子好習慣要從小培養!督促孩子養成這4個好習慣,很必要
    和孩子交流保持積極心態大家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而孩子的模範能力也是很強的,會模仿出家長們的一些動作和語氣,作為父母,我們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應該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父母們都不希望看見自己的孩子,在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總是想著退縮。
  • 從小要培養孩子的6個習慣,你家孩子有幾個?
    英國著名哲學家普德曼曾說:「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好習慣可以幫助一個人成長成才,而壞習慣則會輕易把人推向地獄的深淵。 科學研究表明,只有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才能讓他們受益終身!
  • 孫雲曉: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習慣,6個步驟讓孩子擁有好習慣
    所以我給大家一個忠告——「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習慣」。習慣培養是一套科學的教育方法,需要按照其規律來做才會見效。在這裡,我願意試著分享一下習慣培養的六大步驟,或許會給大家一些幫助。提高認識,或者說,引導孩子對養成某個習慣產生興趣。研究結果發現:兒童時期最好的教育莫過於養成良好的習慣。
  • 孩子的進食習慣,從小培養
    寶寶進食習慣要從小要培養,如果從小培養不好,大了之後孩子挑食、偏食的情況就會多些,要培養寶寶好的進食習慣應該努力做到:不誘哄或逼迫孩子用餐;就餐時用固定餐桌餐椅,寶寶用食物玩耍時要及時制止那麼,怎麼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食習慣呢?首先,要避免以下幾個坑:1、 媽媽覺得你很餓,所以----得吃!
  • 從小培養好習慣,是孩子將來自律的關鍵
    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都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管不住自己,迷戀網絡和手機遊戲,學習上很被動。家長們埋怨孩子不自覺,苦口婆心給孩子講道理、施壓,要不就是哄著孩子好好學習,給他買這買那,然而收效甚微。大多數家長覺得是孩子的問題,就是他不想學習。
  • 養成良好習慣從小抓起
    值得引以重視的是,一個合格的母親,應該成為孩子良好習慣的設計者、培育者和示範者,並能堅持從小抓起、從早抓起、從點滴抓起,徹底摒棄那種小不忍心抓、長大難得抓,誤了早期抓、大了無法抓,細處抓不住、大處無抓手的不良循環。筆者認為,母教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力:1、培養良好生活習慣。這是所有好習慣養成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