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餓,咕咕咕
當小夥伴輾轉難眠又或忙碌了大半天肚子「咕咕」的當著眾人面提醒你注意身體時,小夥伴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為啥自己會感到餓呢?如果吃一頓飽一天,那天天不用苦惱於早中晚吃什麼,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生活
什麼!你還沒有這個感覺?為了能讓小夥伴身體力行的去感受小生下面的所表達的理解,請原諒小生的不厚道
為什麼我現在這麼餓!
好了,下面小生將從兩個方面,為「感同身受」的小夥伴們講下,為什麼我們會感到這麼餓
1.小生認為我們感到第一種餓,叫身體覺得餓,是胃部不適刺激的腦神經。典型的是,我們幾乎成為本能的聽到肚子咕咕叫,就感到到餓了,而且聽說還會傳染的。進化版的是,餓到胃疼。
我們進食一般4-5小時胃部就會排空,排空時間主要與食物成分和進食量有關。
糖類短大約2小時,蛋白質3-4小時,純脂肪類食物5-6小時。這也是為啥我們說:一頓大席飽三天,也能體會為啥我們小時候上學時爸媽會給我們書包裡放個雞蛋。
我們胃的排空速度和食量成正比。如果胃中有100ml,每分鐘排出約5ml;如果有500ml,每分鐘排出約15ml(那麼問題來了,為啥胖紙不抗餓呢)。
當小夥伴的胃排空時,胃就會開始收縮,刺激神經中樞產生飢餓感。同時胃液和進食時帶進的空氣被一起擠壓揉捏,產生像揉搓帶氣的衣服一樣的咕咕聲音。
當餓的厲害時,胃酸會刺激胃黏膜產生疼痛感,如果經常挨餓,就會得胃炎和胃潰瘍,所以小夥伴節食減肥可以少量多次進食,千萬不要飢餓減肥,雖然有效,但是不宜身體健康。
2.小生接著分析下我們感到的第二種餓,叫細胞感覺得餓,是細胞供養不足產生的餓。典型的是頭暈目眩和不吃就心慌。
導致這種症狀的原因種種,但歸根究底都是因為血液葡萄糖含量降低,導致細胞的活動功能下降,從而導致對應部位的機能下降,以及刺激大腦提醒進食。一般表現有心慌、頭暈目眩、渾身無力等反應。
小生多說一句,人的大腦真是一個神奇且精密的機器中樞。當我們細胞感到餓的適合,大腦就會調節身體各個系統部件,挖取身體儲存的脂肪臨時供能,並將不常用和暫時作用不大的功能關閉或者降低能量分配,保證核心功能正常運轉。
當我們餓著餓著感到不餓的時候,恭喜想減肥的小夥伴,你正在減肥!但是小生很慎重建議不要這麼做。這個時候咱們是很危險的,具體原因請往下看,同時就算咱們減肥成功了,你的先不說後遺病,單說此時的形象也是不好的,想想一個正常包著蘋果的袋子去包一個草莓,會有多少多餘的紙褶皺在外面
小生記得一句老話: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當你長時間飢餓著去做同樣的事,被大腦關閉的功能慢慢就會退化(也有說,對應功能的細胞部分餓死導致組織損傷),這也是為啥從事腦力活動的比不上體力勞動的體魄,卻有優於他們的商業嗅覺。
最後重要一段,小生送給在車間或者危險崗位還有飢餓減肥的小夥伴。不說吃的太飽,也要別餓著自己,當咱們的腦子判定此時的你只需要維持部分功能的時候,它會降低你的感官供能,導致咱們看起來神情恍惚,對意外的反應能力及其差,導致無可挽回的危險!切記切記!
以上就是小生的拙見,如有疑問和質疑歡迎關注評論,如有幫助,希望給身邊親人朋友看看,小生覺得深陷其中的他們會非常感激你的雪中送炭的!
同時,如果有生活、情感和美食的小知識也歡迎來找小生分享,同時希望小夥伴留下自己筆名和聯繫方式供小夥伴們學習和點讚。
靜下心品世界,給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