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文寫不長,多背名人名言、名人事跡?不,治本的方法在這裡

2020-08-22 藍色清歡

在中學日常的寫作教學中,讓語文教師們頭疼而又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作文內容乾癟無物,胡編亂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教師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了一種做法:在作文課的上課伊始精心創設了一個活動讓學生來體驗,然後以這個體驗作為素材來寫作文。這種「活動式體驗」一度被很多教師奉為正宗,認為它有效地解決了學生不知道寫什麼的問題。其實這樣的做法,充其量只是隔靴搔癢,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素材缺乏的問題。

學生寫作文常常無話可寫

教師們樂此不疲地進行「活動式體驗」,追根究底,是因為教師們覺得學生們原本就沒有什麼內容可寫,人為地製造一點內容讓學生來寫,是最好的方法了,並且這又是在課堂上可以操作的。如果教師們深想一下為什麼學生沒有內容可寫,可能就不會採取如此簡單的解決方法了。

為什麼學生的作文乾癟無物

為什麼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沒有內容可寫?這個問題一度引起研究者的熱議,有兩種典型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學生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之下,平時的生活幾乎是「三點一線」,接觸社會少,他們的生活面太窄,他們的生活太蒼白了,當然沒有什麼內容可寫。所以學生在作文中編故事、敘事蒼白,缺少真情實感。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學生並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們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豐富多彩。他們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積累意識。

我贊同第二種觀點,我們並非要求學生寫出豐富的社會生活,只是要求學生基於他自己的生活來寫自己的生活,為什麼學生同樣感覺無話可說呢?

「問題的癥結在於他們缺少生活意識,對生活抱一種無關痛癢的態度。所以,再鮮活再豐富的生活對他們來說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並沒有為他所『積累』。」

周國平說過,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意義。同樣,未經省察的生活也沒有意義。

未經省察的生活沒有意義

怎樣讓學生的作文內容豐富飽滿

教師一旦想清楚學生缺少的是對生活的省察,自然不會捨本逐末,去創造作文素材,或是強行讓學生背誦千遍一律的英雄譜和名人榜素材了。

讓學生看見生活,思考生活

教師要做的應該是喚醒學生的眼和心,讓他們在生活中看見,在生活中思考。一個關注自我,關注生活的孩子才有豐富的內心,才能提筆千言。

「寫作教學要承載對自我的關注,對他人的關注,對世界的關注,即使僅僅作為基本表達工具,寫作也不可能與『人』無關。如果把寫作僅僅當成一種簡單的純技術層面的生存能力,那就很可能矮化了寫作教學的價值。」

一個語文教師教學生去背素材,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淪落。講到底,還是因為缺乏正確的寫作教學觀。一個有著正常健康的寫作教學觀的語文教師,即使在應試教育的大框架下,仍然可以在寫作教學上做很多趨於正途的事情。

讓學生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

01、引導學生去觀察、體悟生活,並且變成一種習慣、一種需要

既然學生缺少觀察、體悟生活的意識和能力,那教師就要想辦法引導學生去觀察、體悟生活,並且形成一種習慣、一種需要。關鍵是要將這個環節也納入我們的寫作教學中,對之進行有效的管理。

在這一點上,很多有識之士已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開發了有效的策略。譬如江西師範大學羅聯漢構建的體驗式作文資源庫,從生活體驗資源,情境體驗資源和閱讀體驗資源三大方面入手,涵蓋了學生生活、學習及個人內心情感體驗的方方面面,形成縱橫交錯,相互關聯的資源體系。其實現方式是「結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生活體驗中進行觀察、調查、採訪等方面的指導,讓學生積極有效地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借鑑「成長檔案袋」的形式引導學生構建生活體驗資源庫,並指導學生寫觀察筆記、生活日記、情感日記、調查報告、書信等寫作形式」。

江蘇省張家港高級中學推行的「生活日記」寫作,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下,以日記為載體,以身邊的風景、生活故事為題材,以自我教育自主發展為宗旨的一項寫作實驗活動。「生活日記」的寫作,就是引導學生感悟、思考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通過學生持之以恆的寫作,提高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生活、觀察社會的敏感力。

無疑,他們的出發點沒有任何錯誤,並且都有一定的成效,但仔細研讀他們的組織和操作方式,總覺得有點遺憾,這種遺憾主要來源於他們在操作方面對體驗的不約而同的刻意。

譬如羅聯漢設計通過成立校園電視臺、文學社,編刊物來引導學生體驗校園生活的,通過讓學生去敬老院、去菜市場、參加志願者活動等社會實踐性活動來體驗社會生活的。試問,如果要靠這樣的體驗來積累作文素材,那學生豈不是要累個半死?這在日常的寫作教學中又有多少可行性呢?而張家港高級中學的「生活日記」的推行多少有些強制性,規定學生每天都要寫,給予固定的時間,保證數量,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刻意。如果這天學生真的沒有什麼體驗,那他豈不是要生生地憋出一些不相干的字來?

從容生活,從容寫作

他們兩者都是在強制學生體驗,這可能是因為覺得這樣的引導比較好操作,容易立竿見影。只是,生活原本是從容的,那麼,寫作以及寫作教學自然也不要有那麼多的火藥味,從容一點比較好。

「對於寫作來說,生活應該是一種原味的自然的生活,活動也應該是一種原味的活動,甚至沒有活動的生活也是『有文章可做的』。我們所強調的生活積累,就是善於把普通平常的生活『據為己有』,使之成為寫作的材料,寫作的源頭,寫作的動力,寫作的靈感。」

寫作原本就不是能急躁的事。就拿高中三年來說,大沒有必要從高一就擔心學生作文沒有內容,就火急火燎地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去慢慢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自然,體悟生活,關鍵是教師有沒有這份耐心。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好的寫作教學倡導一種「慢」的藝術,要小火慢燉,香味自然而然就沁了出來。大火煮開的東西快則快矣,到底缺點味道,不那么正宗。

其實對大多數高中生來說,他們首先缺的是一種觀察自然,體悟生活的意識,我們要想方設法培養他這種意識,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走上來就要他們去寫。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平時在教學中的潛移默化的言行,向學生滲透這樣的思想。

讓學生寫「隨筆」即使一種比較好的方式。是真正的隨筆,內容隨意,時間隨意,字數隨意,隔一段時間交一次。

隨心記錄生活

我在全班正式開始寫「隨筆」之前,專門上了一節寫作課,有點類似於王棟生老師的《你的生活是大地》,通過種種環節,一再向學生傳達一個理念:寫作並不難,就是寫你的生活,要用心感悟生活。倡導學生把「隨筆」當成自己的生活、成長記錄本,自然自由地去寫。

然後經常通過一些課間的「閒聊」來引導學生,譬如春天的時候會提醒學生留心校園裡有多少花開了,會用比較細膩的語言描述一下自己最喜歡的一種花;一旦學生的「隨筆」中出現了充滿個性的觀察和感悟,就讀給全班同學聽,大表讚賞。就這樣,慢慢地,學生開始喜歡寫「隨筆」,寫自己了。

這些真的都不需要刻意,不需要讓學生覺得觀察生活是一種任務,這樣的不知不覺而又持之以恆的滲透培養,是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之效的。

這裡順帶說一下從閱讀中積累間接生活素材的問題。很多教師要求學生帶摘錄本閱讀,這是將閱讀的目的降到積累素材,這是對閱讀的玷汙,是最要不得的。閱讀是一個暢快的沉浸的過程,積累素材只是閱讀的副產品而已。而一旦帶著積累素材的任務去閱讀,哪裡還能得到閱讀的快感?

不要讓閱讀淪為積累素材的途徑

對於寫作教學來說,教師要遵循生活的本真和要義,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當學生真正有了體驗生活的意識,寫作素材也就隨之而來了。這裡有一個順序問題,這個順序是不能顛倒的。

02、引導學生觀照現實,提高他們理性思考世事的能力

我們知道,高中階段必須加強學生議論文的寫作,以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水平,但現實是理應具備一定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中生卻寫不好議論文。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缺乏對生活、對社會的思考。議論文寫作的根本出發點,是對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發表看法,或提出質疑。所以要寫議論文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導學會觀照現實。

對於高中生來說,教師要特別引導、提高他們評論世事的能力,在網際網路時代,學生對於社會熱點事件的了解常常比教師還多,但他們很少能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斷,更多的時候是人云亦云。所以,必須培養高中生獨立思考,辨認信息,理性思辨的能力。這不僅僅是為了寫好議論文,更是為了學生個體的正常持續發展。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其實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並不難,因為他們並不是真的缺乏思考能力,而不過是習慣了不思考,不發表意見而已。只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表現出對熱點事件的關注並激發他們去發表意見,給他們一個寬鬆和諧的思考、言說環境,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回過頭來再說說學生在議論文中慣用的名人、英雄的論據的事,如果學生是真的對每年一度的「感動中國」人物敬佩並對他們的事跡進行了思考,那麼用到作文中也未嘗不可,但如果只是為了素材而積累的,缺乏真實的感動,這是必須杜絕的。因為這就傷害了學生的三觀的正確構建,真善美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在這點上,我非常認同王棟生老師的觀點:

「學生關注並思考身邊的事物,不盲從,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看法』,即使這樣的看法可能有不成熟不嚴密之處,教師也應當鼓勵。——這一類思考,是『隨時隨地』出現的,或者是『忽然冒出來的』,我們所期望的,正是這樣一種無處不在的『自覺意識』,而不是刻意的『作文要求』。」

讓學生的寫作有源頭活水

總結

寫作教學在寫作素材的積累上要培養的就是學生對生活體悟、思考的這種無處不在的「自覺意識」,只要學生有了這種「自覺意識」,到了寫作時自然就有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當學生心中充滿了對自然人生的感悟、對社會、世事的思考,有了強烈的表達欲望,就是教師不要求他寫,他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寫出來的。這樣我們可能就能理解學生的QQ空間,博客裡、公眾號裡的文章寫得比課堂作文要精彩得多的原因了。這時的寫作就真正貼近了寫作的要義。

當然,有時候教師要有敏銳的直覺,在學生最想寫的時候提供一次寫作的機會,這樣的寫作效果最好。因為興趣是學生寫作的原始動力,學生只有真正享受了寫作的自由和愉快,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寫作是表達自我智慧的能力,是個體生命表達的需要,是面對自我心靈的生命自由歌唱。

是慢慢培養學生的「自覺意識」,還是下達快速刻意的「作文要求」,這其實考驗了一個語文教師的素養。寫作教學呼喚有見識,有人文情懷,有寬容意識的語文教師。

對於寫作素材的積累來說,最深層次的積累是思想和情感的積累。細膩的情感和認識的深度,都不是靠寫的本身積累起來的,而是靠學生日常的感悟和思考,這個「日常」就需要語文教師的引導和呵護。

當每個學生都帶著豐富的生活經驗來到寫作課堂,老師就不必耗費心思去設計「體驗活動」,而是精心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生活記憶就可以了。在這種源自學生鮮活的生活體驗的寫作中,我們看到的將不是對著題目抓耳撓腮、冥思苦想的學生,而是凝神微笑、奮筆疾書的「人」。

有話可說,快樂寫作

參考文獻:

黃厚江:《堅持自由寫作和指令性寫作的結合與互補——中學作文教學的基本策略之一》

《作文教學,我們教什麼?——關於作文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思考》

王棟生:《「生活氣息」在哪裡》

《批判思維能力從何而來》

相關焦點

  • 為了寫作文,你都胡編過哪些故事/名人名言?
    關注並星標豆瓣讀書 遇見更多好書前段時間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大家的熱議,這位作者文筆十分了得,引用了很多名人名言,顯露出自己非常豐富的閱讀量。 引用名人名言可謂寫作文最好用的技能之一。 偽名人名言實在太多了,以至於非常善良的馬克·吐溫都說過:「當你拿不準某句名言是誰說的時候,就說是馬克吐溫說的。」(馬克·吐溫:我說過嗎?)
  • 2020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如何把名人名言完美嵌入作文中去
    俗話說:「得申論者得公考」,而在申論考試中作文更是重中之重,很多考生經過訓練是可以找到文章的論點,但是,文章評分標準中論點正確並不是唯一,還強調語言的優美。很多考生為了作文語言優美,會儲備很多名人名言。那麼今天北京中公教育就來和大家談一談名言應該如何運用,會讓你的文章增色添彩。
  • 2013中考英語作文:要善用名人名言
    善用名人名言  在中考作文中,很少有同學能主動寫出名人名言為自己的文章畫龍點睛。名人名言是精煉濃縮的,富有哲理和智慧的句子,經過數百年人們口耳相傳到了今天,足以說明它的凝練和它的魅力。如果在文章中能成功使用合適的名人名言,那將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其實不難想像。
  • GRE寫作中引用名人名言真的有必要嗎?
    GRE寫作中正確引用名人名言。新GRE寫作要求考生在30分鐘+30分鐘內分別完成兩篇文章,難度不小。要想快速提高作文含金量,背一些引用名人名言可以為自己的作文加分。改革後新gre寫作題目更加具體,考察考生完勝題目的過程中是否能夠融合批判性思維和分析寫作能力,恰當的引用,給文章潤色,會對新gre寫作的成績提高有很大幫助。
  • 平時背了那麼多素材,上考場寫作文一個都想不起來,怎麼辦?
    經常有學生和我訴苦,說平時明明背了那麼多素材,名人事例,名人名言,可是上了考場,一個都想不起來,好不容易想起來一個實例,還和考試題目不相符。該怎麼辦?學生提出的這個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拆解為兩個小問題:(1)平時背的事例,考試想不起來怎麼辦?(2)平時背的事例,考試想起來但用不上怎麼辦?
  • 語文老師整理:100句世界名人名言,句句是經典,果斷收藏一份!
    語文老師整理:100句世界名人名言,句句是經典,果斷收藏一份!相信大家都是聽著名人名言和人生哲理長大的,還記得讀書時寫在課本首頁的那句「失敗是成功之母」一直鼓勵著我,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自己的座右銘呢?名人名言是先輩們思想的精華,智慧的的結晶。品讀名人名言,不僅能陶冶情操、淨化心靈,還能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博大智慧。
  • 初中作文:名言警句+經典事跡+人物點評,從此作文告別無從下手!
    估計是最近期中考試漸進,有不少的初中生都在小山的文章底下,問我該如何學好一篇作文。所以今天小山就和大家來好好說一說這初中作文,該怎樣寫才能得高分。因為時間原因,考場作文一般都不會讓學生們有太多的時間去慢慢構思文章。
  • 學生時代的名人名言你還記得多少?
    從上學之日起,對班級和走廊裡懸掛的名人名言警句就刻骨銘心。語文老師更是在語文課上讓同學們背誦有關名言警句。像魯迅的「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愛迪生的「成功就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等等,不知道你現在還能記起來多少?今天偶然翻出一本《名人名言》,看了勾起很多回憶。
  • 巧妙引用名言,讓作文更出彩!小學生常用名人語錄100句,很實用
    巧妙引用名言,讓作文更出彩!小學生常用名人語錄100句,很實用大家好,歡迎關注【內容匠人說教育】,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小學語文老師為我們推薦的100句世界名人語錄,包括國內的和國外的經典名言,對小學生來說,真的是寫作文的絕佳素材,家長們可以幫孩子整理出來,讓孩子在日常學習中多記一些,寫作文的時候做到靈活運用,會讓作文更加出彩。
  • 2014考研英語作文經典名人事跡匯總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考研作文>正文2014考研英語作文經典名人事跡匯總 2013-12-07 14:43 來源:網絡 作者:
  • 這六類常用名人名言,高考作文可直接引用!
    在高考語文中,作文一直佔據著高考語文的半壁江山,一直是同學們關注的重點。下面小編就分享高考滿分作文必備名人名言,高三黨一定要熟記!第一類:熱愛生命、感恩、愛心、與人為善寫作運用:我們可以把這五句名人名言運用在「熱愛生命」、「感恩」以及「愛心」等話題的作文之中。
  • 初中作文:名人名言137條,初中作文素材必備,趕緊為孩子收藏!
    馬上就是期中考試了,對於很多學不出好作文的同學來說,這個時候正是積累優質作文素材的大好時期,正好今天小山整理了100條作文常用的名人名言,希望大家趕緊收藏,來應對即將到來的期中考試。作文要想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首先文字要出彩,而讓自己的文字出彩的最佳方法,其實還是在於在文章中多加一些名人名言。
  • 被斷章取義扭曲的名人名言排行榜
    說到名人名言,誰都背過,誰都在作文中引用過名人名言。在教室和圖書館的牆上,也掛著各種各樣激勵人心的名人名言。在青少年時代,名人名言就像指路的明燈,曾經照亮未來的方向。我們也曾經把名人名言,做成書籤,寫在扉頁,用來時刻警醒激勵自己。名人名人的作用可謂大矣。
  • 現在的名人名言都是這樣的了?
    【觀察者網 文/黎娜】小時候,人人都知道背上幾句萬能名言,寫作文的時候往上一套,萬事大吉。
  • 偽造名人名言盛行不衰 學者稱背後是泛權威崇拜
    名言,在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小學生寫作文要引用名人名言,大學者寫論文也要引用,演講、交流、宣傳……  對此,著名文化學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陽認為:「對名言、格言、警句的崇拜,其實是一種泛權威崇拜的結果,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都存在,它固然有一定的好處,但往往也表現出使用者的不自信、獨立思考較少的現象,但是要改變這種現象並不容易。」
  • 魯迅名言打假:對「名人名言」的熱衷從何而來
    網友們紛紛調侃,以後再拿魯迅的名頭編造名人名言就隨時可能露餡。事實上,這款系統上線已經有些日子,其搜索功能也僅僅是整個系統的一小部分。此次火遍網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網絡世界中常有真偽難辨的各種「魯迅名言」出現。一邊是把各種名言冠以魯迅或其他名人之名加以傳播,一邊則用惡搞的方式,嘲諷這種現象。比如著名的「網上95%的名人名言都是瞎掰,包括這句——魯迅」。
  • 淺析名人名言積累在英語寫作中的作用
    網上也有很多英語愛好者對每一集片頭片尾以及片中出現的名言進行了總結。《犯罪心理》以分析罪犯,多為反社會人格的嫌疑犯的心理為出發點,碰觸了人類社會所涵蓋的基本衝突,並以罪犯的屠行或以放大或以再現的形式揭示了可能和已經帶來的後果。這些問題覆蓋成長和教育、政府和政策、兩性和家庭、文化和科技、發展和全球化等各個現實與我們生活和人類社會息息相關的議題。
  • 小學語文1-6年級,必背名人名言400句,值得為孩子列印一份!
    小學語文1-6年級,必背名人名言400句,值得為孩子列印一份!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到大學,作文一直都是語文學習的重點,作文分值也是所有考試題型中,佔比最大的,所以,寫好語文作文,對語文成績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 小升初必背名人名言100句(二)
    小學生尤其是小升初階段的學生必背的名人名言100句。小升初必備100句名人名言之第二輯。   11.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煥   12.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毛澤東   13.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語文老師推薦:100句名人名言,靈活運用,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
    語文老師推薦:100句名人名言,靈活運用,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作文作為語文考試的重頭戲,也是最拉分的部分,寫一篇有優秀的作文可以拉幾十分的差距。很多學生語文考試不理想,大多出現作文這一塊。糾結怎樣才能寫出一篇高分作文呢?下面老師總結了幾個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寫好一篇作文離不開素材的積累,素材的積累僅僅靠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可以從身邊的熱點事件積累素材,這樣寫的作文才有新意和創新性。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要明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個道理,做到勤於記錄。巴金曾說過:「寫吧,只有寫,你才會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