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在大家各奔東西的同時,新媒體們為了鼓勵畢業生們勇敢往前,不約而同都出了鼓舞人心的短視頻,或者是畢業演唱,只為2020屆畢業生們都擁有一個美好又難忘的畢業時光。
B站的後浪將這股浪潮推向高潮,但這股後浪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接受這樣的期許,又有多少人對此有爭議。
小H在看了B站的《後浪》之後,感覺其實與之產生共鳴的幾乎沒有。
儘管一聲聲的叮囑鏗鏘有力,一個個成就令人敬佩,但是,這些的背後仿佛都是前浪們的努力所鑄造的。這是前浪們在奮鬥了幾十年後交的答卷呀,這是給後浪們傳遞一個聲音:前輩打造出來的天下,你們這些後浪要倍加珍惜!
這或許會成為前浪們給後浪的壓力而不是動力。
或許你會說,壓力可以轉換成動力啊!那需要一定的心理建設和過程,為何在畢業生們最焦慮的時候不直接傳遞最大的動力讓他們所向披靡?
再看看快手後來出的《看見》。
也能為B站的《後浪》發布在先,快手的《看見》多少有了異曲同工之處。最大的不同或許來自於文案,來自於鼓勵的直接方式。
《看見》看完後,對於小H這樣的後浪而言,心裡會更舒適,更令人舒服。它講述的更多的是後浪們實實在在做過的挑戰,經歷過的事情。看過之後會讓人覺得:哇是啊,我可以好厲害的呢!那未來有什麼難的呢?闖就是了!
或許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B站看見了後浪前的前浪們;快手卻看見了最真實的後浪們。
無論如何,在這個畢業季,在這個人人都很難畢業生更難的季節,每個人都在鼓勵別人,也都在接受別人的鼓舞。
希望每一個畢業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同時做最好的後浪!
你對B站的《後浪》和快手的《看見》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