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好生態發展旅遊,湖南龍山縣裡耶鎮——雲頂村的好光景(生態...

2020-12-23 北青網

雲頂村。

張向陽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百天雲霧、百天冰雪,一年中適合生產的天數不足4個月——武陵山區深處,這樣的自然條件曾讓雲頂村面臨發展困境。如今,當地依靠自然稟賦發展生態旅遊,讓雲頂村擺脫了貧困。

海拔1200多米的八面山上,遊人不斷。長長的石階邊,賈水蓮正為遊步道做清潔。階邊懸崖下,雲霧蒸騰。

賈水蓮是湖南龍山縣裡耶鎮雲頂村村民,在山上生活了幾十年。前不久,她放下犁耙頭,吃上了「生態旅遊飯」——在龍山縣裡耶古城旅遊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當了一名保潔員,日子也越過越好……

好山水帶來好人氣

簡易的烤爐發出「嗞嗞」的聲響,屋內滿是烤羊肉的香味。遊客禁不住美味的誘惑,上菜的催促聲一聲高過一聲。

44歲的張小權趕緊讓妻子把菜端上桌。光憑這個餐飲服務點,他一天可淨賺小一千;趕上天氣好的夜晚,還有露營的遊客來租帳篷,又能多上好幾百元的收入。

張小權是雲頂村村民,別看現在日子過得紅火,幾年前他剛回村承包下這片山頭時,可沒這麼舒坦。

雲頂村面積7.33平方公裡,卻只有6個自然寨、818人。在這裡,戶均土地幾十畝,幾乎沒幾家能把地種完。看中這一點,2012年,在外打拼的張小權回村謀發展。

「種糧吃飯,要看天哩!」有村民勸他。

雲頂村山石多、土層薄、肥力差,發展農業先天就受限。而村子所處的八面山屬於高山臺地,一年幾乎有半年時間籠罩在雲霧雨雪中,農作物缺少光照,產量普遍偏低。

張小權不服,硬著頭皮上,苞谷、紅薯、菸葉種個遍,年景時好時壞,攏共一算,本錢折了大半。原來那股打拼的勁頭,沒了。

2018年初,雲頂村第一書記張向陽找到癥結,「山高霧重的雲頂村,平時有美麗雲海,晴朗的日子有璀璨星空,搞純農業不合適,發展生態旅遊卻正好。」在張向陽的幫助下,張小權成立了「雲頂之巔生態農業合作社」,精心挑選出懸崖邊的400平方米土地改成草地,專供遊客觀光、露營。「8月份最火的時候,一晚上20頂帳篷都不夠租!」張小權興奮地說。

這裡的草木山石,都成為當地有名的旅遊景點

「乒桌球乓」,村民彭世榮家的閣樓上,傳出裝修聲。原有的房間不夠住,老彭打算把樓上利用起來。粗略一算,投入得四五萬元。老彭說,現在來的遊客一波接一波,愁的不是住的需求,而是質的提升。但就在去年,村裡鼓勵老彭發展民宿時,他還在猶豫:「這山巔巔上,能有遊客來?」

也不奇怪,雖說這裡生態環境不錯,打眼就能望到山腳下的裡耶古城,可上山道路破破爛爛,單程就得一兩個小時。在山上住了幾十年,彭世榮只看見本地人往山下搬,沒見到外地人向山上走。

為了打響名號,張向陽先是邀請相關專家來考察自然生態;又在險峰絕頂舉辦古琴、古箏義演活動,衣袂飄飄的表演視頻經過傳播,吸引了不少人氣。漸漸地,八面山上的雲頂村,名氣越來越響。

恰好,龍山縣推進全域旅遊,合力將上山道路提質改造。五六米寬的盤山路,直通八面山頂,從裡耶古城到雲頂村,不過40分鐘。

村民們也沒閒著,想辦法提升旅遊體驗。雲頂村的一山一石、一水一木,都成為當地有名的旅遊景點。

種、養、遊分開,保護好生態

如今,村民們感受最明顯的,就是農副產品有了好銷路。「以前賣不上價,如今不管是鮮肉還是臘製品,通通被搶購一空。」張向陽說。

村民得了實惠,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卻帶來新問題。山上草甸稀薄,放養的牲畜將一些地方的草皮啃個精光,甚至還汙染了泉水。

剛吃上「生態旅遊飯」,不能砸自己的飯碗——村民達成一致。大家在各個山頭上看,終於想出辦法:雲頂村有許多人跡罕至的臨崖臺地,稍加整修就是天然的好牧場。

「山上天冷,牛晚上不能睡在那裡。離得遠了,我也沒法每天把它趕回家。」村民儲永安有點意見。他想到的,村裡也想到了。去年,雲頂村籌集近39萬元資金,在集中放養的三個臨崖牧場修建棚欄,幫助牲畜避寒。

有了牧場,養殖、種植、旅遊分開,雲頂村環境大為改觀,可喜的是,山上寶貴的水源也得到了保護。

小檔案

武陵山區

武陵山區主要是指武陵山及其餘脈所屬區域,跨湘鄂渝黔四省市,是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境內多高山丘陵,氣候惡劣,部分地區水土流失、石漠化嚴重。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縣市均位於武陵山區。近年來,湘西堅持生態保護建設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相繼推進人工造林工程、長江防護林建設以及退耕還林、石漠化綜合治理、溼地保護修復等生態工程。截至2019年底,全州森林覆蓋率已達70.24%,活立木蓄積量達4831.76萬立方米,初步構建起以矮寨國家森林公園為中心,以酉水、沅水水係為脈絡,以八面山、羊峰山、臘爾山為架構的「一園二水三山」生態屏障。

近年來,立足區域內多個國家級和省級森林公園、國家溼地公園等自然資源,湘西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助力脫貧攻堅。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2日 13 版)

責任編輯:李墨涵(EN043)

相關焦點

  • 湖南龍山縣裡耶鎮雲頂村的好光景 依託好生態發展旅遊_新聞中心...
    依託好生態發展旅遊,湖南龍山縣裡耶鎮——雲頂村的好光景(生態扶貧見成效②)核心閱讀百天雲霧、百天冰雪,一年中適合生產的天數不足4個月——武陵山區深處,這樣的自然條件曾讓雲頂村面臨發展困境。如今,當地依靠自然稟賦發展生態旅遊,讓雲頂村擺脫了貧困。海拔1200多米的八面山上,遊人不斷。長長的石階邊,賈水蓮正為遊步道做清潔。階邊懸崖下,雲霧蒸騰。賈水蓮是湖南龍山縣裡耶鎮雲頂村村民,在山上生活了幾十年。
  • 依託好生態發展旅遊,湖南龍山縣裡耶鎮—— 雲頂村的好光景(生態...
    張向陽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百天雲霧、百天冰雪,一年中適合生產的天數不足4個月——武陵山區深處,這樣的自然條件曾讓雲頂村面臨發展困境。如今,當地依靠自然稟賦發展生態旅遊,讓雲頂村擺脫了貧困。    海拔1200多米的八面山上,遊人不斷。
  • 湖南龍山縣裡耶鎮:雲頂村的好光景
    依託好生態發展旅遊,湖南龍山縣裡耶鎮—— 雲頂村的好光景(生態扶貧見成效)如今,當地依靠自然稟賦發展生態旅遊,讓雲頂村擺脫了貧困。 海拔1200多米的八面山上,遊人不斷。長長的石階邊,賈水蓮正為遊步道做清潔。階邊懸崖下,雲霧蒸騰。 賈水蓮是湖南龍山縣裡耶鎮雲頂村村民,在山上生活了幾十年。
  • 龍山縣裡耶鎮八面山景區房車部落開業迎客
    12月20日,暖陽高照,龍山縣裡耶鎮八面山景區雲頂村一片喜慶歡樂,落戶在該村的「八面山居·雲頂房車部落」正式開業迎客。  「八面山居·雲頂房車部落」項目集休閒野趣與城市生活便利於一體,項目佔地8400平方米,設置營地房車25臺,配有多功能俱樂部、陽光餐廳、營地房車,營地房車設有親子版4臺12床、行政版8臺24床、商務時尚版5臺10床,情侶星空版6臺6床,可以滿足遊客的各種需求,是集度假養生、親子娛樂和戶外拓展為一體的休閒旅遊綜合體。
  • 國慶遊湖南文旅小鎮⑥丨秦簡文旅小鎮 :龍山縣裡耶鎮
    編者按:近日,湖南發布了省首批十大特色文旅小鎮,分別為:瀏陽市文家市鎮(紅色文旅小鎮)、永順縣芙蓉鎮(民族風情小鎮)、洪江區古商城小鎮(古商城文旅小鎮)、望城區銅官小鎮(銅官古窯文旅小鎮)、通道縣坪坦鄉(皇都侗歌文旅小鎮)、嶽陽縣張谷英鎮(明清民居文旅小鎮)、龍山縣裡耶鎮(秦簡文旅小鎮)、桃花源管理區桃花源小鎮(桃花源文旅小鎮)、長沙縣果園鎮(田漢藝術小鎮)、新化縣水車鎮
  • 龍山被評為2020年度全州全域旅遊發展優秀縣市
    紅網時刻湘西1月6日訊(通訊員 彭傑)1月6日,記者從龍山縣文旅局獲悉,在湘西州委、州政府下發的《關於2020年度全州全域旅遊工作考核評估情況的通報》中,龍山縣被評為全域旅遊發展優秀縣市。裡耶明清古街。惹巴拉景區。
  • 六大名山登山賽在湖南省龍山縣裡耶鎮開賽
    8月26日,「巔峰湖南·2020」六大名山登山賽八面山站在湖南省龍山縣裡耶鎮火熱開賽。本次賽事首次以「5G+AI」模式推出線下登山、AI實況體驗、VR實境登山、體感式登山、線上登山五個組別的角逐比拼,吸引了線下200餘名登山越野愛好者和線上1萬餘名選手共同參賽。
  • 湖南省第四批生態文明示範學校出爐了
    湖南省第四批生態文明示範學校出爐了       [來源:湖南教育新聞網]      2017-01-20 00:16:53
  • 大湘西地區文化生態旅遊融合發展精品線路建設總體設計方案
    2011—2020年)》為指導,以知名景區景點為依託,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及縣鄉幹道為軸線,以具備旅遊基礎的民族民俗村落、古村古鎮、現代農業生產基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水利風景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等為景點集群,以文化生態旅遊融合為核心內涵,串點成線,連線成廊,延廊成環,著力構建
  • 龍山縣旅遊產業發展獎勵補助 2020年度考核實施細則
    一、考核主體由龍山縣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龍山縣文化旅遊廣電局和龍山縣財政局聯合成立專項考核工作小組,進行考核工作。二、考核依據龍文旅領發(2020)2號《龍山縣旅遊產業發展獎勵補助暫行辦法》及本細則相關具體要求。
  • 湖南健坤集團熱烈祝賀龍山縣高鐵通車
    湖南健坤集團董事長李徵石、副董事長歐陽曉湧、高級顧問丁潤高、黨委書記孟力平、總經理歐陽峰、財務總經理胡冬福攜同集團旗下各單位核心管理團隊一行30人乘坐首發號列車,到達湘西龍山縣慶祝龍山高鐵通車,並就通車後的投資發展新環境展開商務考察。
  • 縣委縣政府被紀委約談後,湖南這座藏在「深閨」中的山火了
    八面山,土家族傳說中的聖女山,位於龍山縣南部裡耶鎮,平均海拔1200餘米,以其峻險奇特的秀美風景和濃厚的土家風情而聞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醉美之地,多年來,竟然「養在深閨人未知」。今年6月以來,通過湘西自治州紀委監委的有力監督,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各方形成合力,八面山旅遊實現提質升級,呈現『井噴』式發展,形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共識。
  • 好風景帶來好光景——旅遊扶貧如何在發展中謀長遠
    近幾年,當地圍繞紅色文化和綠水青山「一紅一綠」兩大旅遊資源,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業,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生活的農民們,搭上旅遊業高速發展快車,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找到脫貧致富的新良方。好風景帶來好光景,「旅遊+扶貧」如同一個支點,撬動了貧困地區新的經濟增長,在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同時,助力鄉村振興,讓鄉村建設更美麗、更有幸福感。
  • 「綠色」增城:生態環境好 旅遊產業旺
    成千上萬的白鶴時而在淺水覓食,時而騰空飛舞好一派祥和壯觀景象。附近的鶴洲村因此而得名。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增城生態旅遊的打卡聖地。攝影:國際環保在線和鶴之洲溼地公園一樣,增城充分利用當地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使之成為增城全域旅遊的一個抓手,帶動增城旅遊產業的興旺。
  • ...藍田縣依託生態優勢發展精品民宿 推進鄉村振興 提升全域旅遊
    西安網訊:(記者 黃敏)「高質量發展看西安」網絡媒體行主題宣傳活動今天(12月23日)走進藍田縣,記者們實地走訪查看了藍田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精品民宿經濟,推進鄉村振興開展情況。  依託水陸庵景區旅遊資源和項目周邊地塊的自然資源特點,水麓藍山民宿改造了原有泉塘澇池水域、流轉租賃部分村民溼地,用於種植、養殖和園林苗木產業,租賃及合作經營村民閒置老宅,共同發展民宿經濟,建設成配套豐富、三季有花、四季常綠
  • 好穠人有機農莊,重新定義立體化生態旅遊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成都市龍泉驛區萬興鄉,於2016年被評選上AAA級旅遊景區評定檢查的好穠人有機農莊就是這股熱潮中的一個典型。好穠人農莊已然成為遠離城市喧囂,愜意別致田園生活的樣本。企業以土地流轉的形式,在黃土鎮洪福村、西江村流轉土地3000餘畝,與成都「一生三民」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聯手打造了以服務生態移民、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繁榮的生態移民就業創業基地,創新探索了以集體經濟組織牽頭,帶領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當最質樸的理想落進現實,卻也成就一番亮麗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