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公職律師,對於北京市公安局法制總隊民警辛素來說,是「好鋼用在了刀刃上」。辛素畢業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訴訟法學博士學位,本科期間就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加入公安隊伍後,她先後經歷了一線偵查部門、刑事案件監督部門崗位,如今在法制總隊一支隊任中隊長,主要從事執法規範化建設工作。
建立公職律師制度,是北京警方深入推進法治公安和執法規範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2018年7月,北京市公安局首批百名公職律師正式上崗。兩年多時間裡,公職律師們為公安執法決策建言獻策,參與執法培訓、普法宣傳等工作,為公安執法規範化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法律達人」服務一線執法工作
公職律師選聘工作一開始,辛素就報了名。「如果能成功入選,我會覺得特別光榮。用自己的專業所學為大家服務,是每個民警的心願,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機會。」辛素告訴記者,公職律師選拔條件嚴格,除了要有律師資格或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還要從政治素養、專業崗位經歷、實務操作、工作績效等方面對民警進行綜合考量。
從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北京市公安局歷時三年多的努力,在16個分局均建立起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所有被抓獲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第一時間要帶入中心進行辦理。「中心成了執法辦案的最前端,風險點就提高了。我的工作就是要把好這道關口,保證中心的執法規範和絕對安全。」「法律達人」辛素憑藉專業的法律素養和公職律師這一身份,被任命為執法監督小組組長。今年疫情期間,她帶領兩名女同事衝鋒陷陣,對全市16家辦案中心開展了三輪巡查。
「真刀真槍開展對抗式檢查,排查疫情防控風險點,梳理各單位工作漏洞。一輪之後,我們出臺了內部規範,各單位整改後,我們再進行一輪巡查。就這樣『連軸轉』,轉了三輪。」辛素說,作為總隊的公職律師,她還先後參與起草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依託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深化偵審一體化改革工作意見等制度規範,為依法防疫和執法辦案提供了行動指南。
根據《北京市公安局公職律師管理規定(試行)》,公職律師承擔著為公安執法決策建言獻策、參與立法草案及執法規範性文件起草審議修改、重大疑難複雜案件研究、涉法信訪事項辦理、代理行政複議應訴及國家賠償案件、維護民警合法權益、執法培訓、普法宣傳等9項職責。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總隊一支隊支隊長劉彥告訴記者,公職律師是全局專業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首批100名公職律師以法制民警為主,兼顧刑偵、治安、交管、經偵、派出所及新聞輿情等崗位,下一步還將擴大至150人,所涉及的崗位也會相應增加,「突出了隊伍專業化的分工,堅持動態管理,有效激發活力,充分發揮公職律師隊伍法律智庫和參謀助手的作用。」劉彥說。
「智慧大腦」指導疑難案件辦理
「立足本職工作,指導辦案單位精準把握違法犯罪案件定性、法律適用和取證標準,掌握好寬嚴相濟的執法尺度,這是公職律師的力量所在。」劉彥告訴記者,對於公安隊伍建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以專業化推動規範化,公職律師的選任,在兼顧警種的同時,還要進行能力考核,「把一批能幹事、想幹事的民警選拔出來,為他們搭建平臺,讓他們實現自我價值。」
對於順義公安分局法制支隊副支隊長任強鋒來說,公職律師的敏銳度和專業性是融入在日常工作中的,潛移默化指導自己開展工作。
任強鋒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後進入首都公安隊伍,一直在法制部門。十幾年的工作歷練,他被同事們譽為「案件狂人」——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提到案子,他就兩眼放光,滔滔不絕。
在辦理楊某寶等人惡勢力團夥犯罪案中,作為專案組組長的任強鋒帶領成員們不分晝夜搞偵查,開案情分析會,指導大家辦案。「這起案件影響惡劣,我們必須要把它辦成鐵案。首先要定方向,取到關鍵證據。」任強鋒指導專案組成員,取證外圍口供,列詢問提綱和鑑定內容,事無巨細。歷時數月,按照標準和要求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案件最終被順利移交至檢察院。法院最終以敲詐勒索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判處楊某寶有期徒刑16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10萬元。
今年疫情期間,在辦理廖某君等人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案件中,任強鋒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調查取證。案發後,廖某君已經在地壇醫院接受治療,不能正常接觸。如何使用非傳統方法取證,並且保證證據的合法性,是自己面臨的最大問題。「我們最終決定最大限度使用視頻固定現有證據,並先後去了海關、地壇醫院以及出診醫院取證,身著防護服,三人一組,一人拿著攝像頭,兩人提問。我還列出了工作清單,指導相關部門辦案。」最終,廖某君等人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立案偵查。
據悉,北京市公安局法制總隊作為全局公職律師工作的管理單位,在組織局屬單位積極推動公職律師常態化履職的基礎上,還從市局層面推出「三個一」工作措施,即每名公職律師每年必須參與一次立法草案、執法規範性文件審議研究或一次重大、疑難、複雜案件研究;參與一次信訪事項辦理、民警維權或參與一次行政複議、訴訟及國家賠償案件辦理工作;承擔一次規範執法授課或參與一次社會普法工作。同時,按照公職律師工作崗位、業務特長,將公職律師按專業分成刑事辦案、行政執法、執法監督、執法政策研究等十個工作組,分專業、分領域、有重點的開展履職工作。公職律師在履職期間,享有依法、客觀、公正、獨立發表意見的權利,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幹涉。
「法制百科」開展規範執法培訓
「涉嫌網絡犯罪的案件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跨區域性,伺服器、手機等移動終端所在地的變化,都會牽涉管轄權的歸屬,所以網絡案件偵辦管轄權的確定較為複雜。只有規範嚴謹的辦案流程和清晰明確的案件管轄權歸屬,才能為案件後期辦理奠定堅實的基礎。」今年9月,作為公職律師,朝陽公安分局法制支隊收案審核中隊民警李雙峰對全分局民警開展了一場案件管轄權內容相關的執法培訓。
李雙峰所在的收案審核中隊負責對全分局案件進行證據材料審核,要作出行政裁決或刑事拘留的判斷,直接關係到當事人的切身權益,也關係著執法質量和執法水平,責任重大。在這個崗位上工作10多年的他,對待每起案件始終做到嚴謹細緻,要求自己經手的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考驗和推敲。成為公職律師後,他更是扛起責任和義務,工作之餘加班加點做課件,給民警們講法制課。
公職律師承擔著執法培訓、法治調研和普法宣傳的職責,李雙峰因此獲得「法制百科全書」的稱號。今年疫情期間,他走上全局法制教育大講堂,就依法打擊涉疫虛假信息違法犯罪行為進行線上專題授課,有效指導一線執法,收效良好。
據統計,近年來,北京市公安局公職律師隊伍積極參與執法工作頂層設計,其中,參加地方立法及公安執法規範性文件研究制定190餘件,參與研究辦理重大疑難案件880餘件、行政複議訴訟及國家賠償案件940餘件、信訪案件1700餘件,助力日常執法監督管理及普法宣傳、執法培訓3700餘次,最大限度發揮了服務保障首都法治公安建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