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娃,為什麼總是限制孩子

2020-11-13 瓊閣閣育兒

說在前面的話:大姨這幾天在抱怨:2歲多的二寶太淘氣,到哪都不停住腳,她堅持走馬路牙子,被大姨給制止了。

我聽後,開始解釋:你這就不知道了吧,那是孩子的天性,她想走你就讓你走唄,走馬路牙子在鍛鍊自己的平衡能力呢!


大姨馬上打斷我,錚錚有詞地說道

那馬路牙子可是水泥石頭砌成的,萬一摔倒了,肯定會摔得不輕!

上次大寶把二寶碰傷了,他爸都心疼得掉眼淚。

如果我把二寶給碰壞了,咱們姐妹之間都好說,對他爸可怎麼交代!


我當時無言以對。


想必你們家的老人、親戚、保姆也會這樣,常常抱怨孩子太活躍,到公園裡,上高爬低,一刻也不聽使喚。他們常常說的話是:不要摸!不許跑!不許去那!不許爬!不要搗亂


並且他們覺得自己是十分準確不容反駁的,因為看孩子責任重大,看好了,什麼都好說。出事了,誰能承擔得起呢現在的寶貝們又這麼金貴。


所以要眼聽六路,耳聽八方,嘴裡不停地提醒、制止甚至命令和威脅,為的就是確保孩子安全,哪怕犧牲自由,也要限制行為。


你說是照看照看人錯了吧,他們也有非常充足的理由。你說他們沒問題吧,我們也看過很多孩子因為被限制過多,造成問題孩子。


去年大寶的遊泳班,遇到一個7歲的的哥哥,因為奶奶總帶孩子待在屋裡不出來,最後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發展,行為的協調性,語言的表達,以及社交。他不聽教練指令,自顧自地玩,最後教練也象徵性地指導一下而已(奶奶媽媽陪同下)。他說話有些結巴,他有比同齡人更多的小動作,所以每年在同時報三個遊泳班,期待緩解症狀。


在這裡,我不討論對錯,只講求解決之道。




首先,照看人為什麼限制孩子的行為?


1 有懲罰——不會出事,孩子身體安全,自己也才安全

因為他們看到過,聽到過,甚至親自體驗過允許孩子行動自由的不良後果,這種後果除去經濟的損失,更直接的是孩子的傷痛,照看人深深的自責,甚至被指責,被埋怨。


比如鄰居2歲小妹跑太快,門牙磕掉了,奶奶就被遣返回老家了。

比如大寶2歲時上窗臺,大腿被利器割傷了,老人被斥責為什麼要抱孩子上窗臺。

比如剛才大姨說到的,二寶摔傷了,他爸心疼得直抹眼淚(也不是不允許抹眼淚,是不是說明爸爸不能接受受傷)


他們看到、聽到、體驗過不限制孩子,會受到懲罰,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即使自己沒被責備,僅僅看到父母自己不能接受孩子受傷,以後也會極力避免讓孩子受傷的各種行為。


2、有好處——省心省力,沒麻煩

孩子亂跑,你得跟在後面,限制在一個空間,多省心!

孩子自己吃飯吃的一桌子一地面,你得收拾清掃,餵多方便!

孩子上馬路牙子,你得扶著,多麻煩。



其次:怎樣解決這個死循環,允許孩子能自由探索?

前提:任何威脅到孩子生命安全的環境都要避開(危險的場所不能去),任何威脅到生命安全的行為都要制止(比如不去闖紅燈),如果在照看人的指導、幫扶下,不影響生命安全,就可以鼓勵孩子自由探索。


1、家長不慌——做榜樣

家長自己首先要明白在沒有影響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悉心照看(如果不能悉心照看,導致孩子受傷的屬於照看人失責),可以接受孩子自由探索和發展導致的磕碰。誰都不想壞事發生。但真正發生了,更重要的是解決自己和孩子的情緒。


2、重塑認知——做科普


家長告訴照看人,允許自由探索的好處是什麼,有條件可以找專家的講座視頻,引用書裡的內容,身邊的故事,來重塑照看人的認知。大家都是愛孩子的,也許聽到好處,對方也會嘗試改變,願意費心費力地跟著,看著,扶著,收拾著,雖然固有的認知和行為模式改變起來更難。


3、消除擔心——不牽連

如果在你的悉心照看下,還是發生了不測,告訴照看人,只要你當下已經盡全力了,就完全不會被指責。你放心!這話你曾給照看人說過嗎?你敢讓對方吃顆定心丸嗎?


(如果你沒有預先告知孩子規則和注意事項,也沒有及時提醒,同時自己在看手機,閒聊天,導致孩子出事了,恐怕自己也會自責)


當然,我們做父母的也會刷手機,也會失誤。我在積水潭層看到過一個孩子的手指頭掉了,是他媽媽用鐵鍬鏟屎,不小心鏟下來的,最後家長放棄治療。孩子的其他親人可能會埋怨這個媽媽怎麼當的。不管作為局內人,還是局外人,我們很容易原諒自己,但很難原諒別人。


4、給與正肯定,不給負懲罰——真的沒事

如果有一天,照看人無意有意地放手了,給孩子自由探索了,這時要緊跟著你的讚揚聲:你看爺爺奶奶阿姨,那麼費心地跟著你扶著你,就是為了讓你走個馬路牙子,讓你玩夠!謝謝他們!


如果有一天,照看人扶著孩子走馬路牙子,也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嘴碰腫了,你也要故作鎮定:媽媽明白孩子一定很疼,同時你也鍛鍊了自己的平衡能力,馬路牙子走的越來越棒了。這樣照看人沒有看到聽到、體驗到你的焦慮和隱隱的不滿,她也就釋然了。


歡迎關注@瓊閣閣育兒,加入父母修煉大家庭,一起抱團成長,育己育兒。

相關焦點

  • 隔輩帶娃,為什麼老人總是受傷?這篇告訴你原因
    近年來,隨著80、90後當了爸爸媽媽,隔輩帶娃成了帶娃的主流。因為80、90後的年輕人大多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從小到大都生活在父母的關愛下,因為有父母的庇護生活無憂。他們長大成人之後,遇到事情依然有父母擋著,因此這代的年輕人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過日子。即使他們走上工作崗位,拿著高於父母的收入,也是地地道道的月光族。
  • 老人帶孩子真存在這5個問題,家有奶奶或姥姥帶娃的,爸媽要謹慎
    實際上,很多孩子被自家的老人帶了之後,爸媽才會看到弊端在哪裡。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老人帶孩子存在的5個問題,希望家裡有奶奶姥姥帶娃的爸媽一定要了解一下,謹慎對待這個問題。一、最明顯的問題-護理問題生下孩子後,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娃健健康康的,其實老人也不例外,但他們經歷的年代,和我們不同,在他們的老觀念裡,孩子白白胖胖才是最棒的。
  • 老人帶娃的那些事,你家中了幾招?
    最近,一個朋友和我聊天,說在考慮要不要放棄工作,自己帶娃。她剛入職沒多久,本來是她婆婆幫忙帶孩子,但是實在沒法和老人磨合好。有很多不合適的育兒方式和老人溝通了好多次,但還是該怎麼就怎麼樣。,就總是會給孩子把屎把尿。
  • 有以下行為的老人,正在悄悄「假帶娃」,贏了名聲害苦了娃
    文|文兒父母生娃,老人帶娃,已經成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父母們因為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而老人們,退休之後,無事可做。加上年齡越大,越喜歡孩子,所以就成為帶娃的「主力軍」。但有喜歡孩子的老人,也有不喜歡孩子的老人。
  • 冬天老人帶娃,常見三種錯誤觀念,降低孩子免疫力讓娃老生病
    即使生了孩子也沒辦法親自撫養長大,畢竟房車家庭開支都是錢錢錢。請保姆一來經濟負擔重,二來擔心保姆沒有職業道德,所以現在很多農村的老人開始大遷徙到城市裡面,主要是幫助年輕人帶孩子,老人成了帶娃大軍。這一批帶娃大軍還保持著農村裡面質樸的生活習慣,能吃苦,自己吃苦點,穿差點願意給孩子花錢。很多老人都說:自己以前吃過的苦,就不願意再給孩子吃了。
  • 三種常見的老人帶娃方式,正在破壞孩子的社交能力,別不重視
    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會影響到孩子語言的發育,孩子會出現說話晚或者是不愛與人交流的情況。另外還有一種老人帶娃的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表達能力,那就是老人代替孩子說的太多。什麼事孩子還沒開口,老人就先想到了,及時去滿足孩子,孩子就不需要說出來。久而久之,孩子也習慣不說了。帶孩子確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老人帶孩子更是經受著體力上的考驗。其實跟孩子交流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即便是不懂得科學育兒的老人也可以做到。
  • 90後寶媽,為什麼不願讓老人帶娃,答:不想孩子被餵「毒麵條」
    導讀:90後寶媽,為什麼不願讓老人帶娃,答:不想孩子被餵「毒麵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90後寶媽,為什麼不願讓老人帶娃,答:不想孩子被餵「毒麵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人帶娃不行?「聰明奶奶」帶娃方式火了,3種做法讓孩子更優秀
    ,總是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整天給其零食吃,不讓其幹家務活。顯然這是錯誤的做法,只會培養出一個「巨嬰」,到了青春期後,恐怕孩子會各種叛逆,到時候就難管教了。3、電視哄孩子很多老人為了帶娃更輕鬆,總會用上電視哄孩子,孩子被那些精美的畫面吸引,一坐就是一天,老人趁這段時間休息。實際上2歲以下的孩子儘量別給其電視看,不然孩子的視力會受影響,時間長了也會變得孤僻。
  • 老人保姆帶孩子,為什麼容易限制孩子?
    親戚、保姆這些照看人帶孩子時,也會這樣,常常抱怨孩子太活躍,到公園裡,上高爬低,一刻也不聽使喚。你說照看人沒問題吧,我們也看過很多孩子因為被限制過多,造成問題孩子。去年大寶的遊泳班,遇到一個7歲的的哥哥,因為奶奶總帶孩子待在屋裡不出來,最後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發展,行為的協調性,語言的表達,以及社交。他不聽教練指令,自顧自地玩,最後教練也象徵性地指導一下而已(奶奶媽媽陪同)。
  • 年輕人和老人誰更適合帶娃?
    撫養我們這一代人長大,並讓我們成家立業的老人被指不會帶娃?最近有一位女性朋友辭職了。原因是生了二胎,需要全職在家帶娃。為什麼不讓家裡老人帶?答案居然說是老人不會帶娃。這個結論好像不止一次的被聽到,並被很多80後和90後的寶媽們默認為標準答案。而更尷尬的狀態是有人選擇自己全職帶娃,而有人讓老人帶著娃,卻不斷否定著老人的辛勤付出。到底年輕人和老人誰更適合帶娃?
  • 老人帶娃弊端多?奶奶一樣可以「科學育兒」,比親媽帶娃更優秀
    為什麼說老人帶娃弊端多雖然老人帶娃會有一定的弊端,但這並不意味著老人帶娃就毫無優勢。3件事,孩子優秀老人開心老人育兒是好是壞,完全要取決於他們帶娃的方法,如果老人帶孩子能做到以下3點,那麼孩子不優秀也難。
  • 老人帶娃是很普遍的選擇,但老人帶娃陋習卻不能姑息,影響真的大
    圖文原創|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老人帶娃雖好,卻別讓這幾個陋習,影響孩子一生老人帶娃,是現實社會的最好選擇,但需要注意,別被老人帶娃的這幾個誤區,毀了孩子一生喲!
  • 中國式老人帶娃「七宗罪」
    外婆要帶自己的孫子也不可能只帶你一個伢。我內心一絲慶幸,如果,我是由一位好賭的老人代養,結果難以想像。其實,我的爸爸媽媽當時也遇到了現在作為父母的我們所遇到的同樣問題--誰來帶蛙?他們也有過激烈的爭吵,也有過極限的疲憊,只是,他們知道應該對自己的孩子負責。
  • 婆婆主動幫忙帶娃,幾天後寶媽後悔,老人帶娃容易犯這三個錯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很多人由於工作的原因,不得不把小孩交給老人帶。年輕父母總覺得老人帶娃的經驗更加豐富,所以一開始也十分放心,但時間長了之後,卻發現效果並沒有很理想。這時,父母就會想是不是老人的教育觀念落後了,或者是太過溺愛了。
  • 老人帶娃不靠譜?這本書告訴你老人帶娃的大智慧
    中國自古以來有老人幫忙帶娃的習慣,大多數夫妻生下孩子後,都會選擇讓老一輩幫忙帶孩子。只不過,也有一部分人寧願一家人降低生活質量,也不敢輕易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只因為「隔代親」的存在,怕對孩子的性格塑造不利。那麼,老人帶孩子就真的那麼不靠譜嗎?下面這本書中外婆的帶娃智慧,會讓家長覺得讓這樣的老人帶娃,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大有助益的。
  • 老人帶娃矛盾一籮筐?不好意思,你吐槽老人的樣子真醜
    老人帶娃,確實是一直困擾我們的問題。顯然,在人們心裡,已經下意識地給老人帶孩子貼上了「帶不好」的標籤,總感覺老人會寵壞孩子,老人育兒觀念太陳舊會害了孩子......我也常常被老人帶孩子的問題,搞得很糾結。
  • 為什麼不建議老人幫忙帶娃,過來人給出的理由很充分
    前天和朋友聊天,問她最近在忙些什麼,她說在家忙著帶娃呢,我說她不懂得給自己減壓,若是把孩子給老人帶,自己也能輕鬆一些,但是朋友卻說想要自己帶娃,只要孩子健康成長,自己累點也不怕。其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父母不再願意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了,從孩子出生到上學,幾乎都是父母陪著,即使很累他們也不會埋怨。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寧願自己帶娃呢?其實原因很現實。
  • 為什麼奶奶帶娃時寶寶乖,媽媽帶娃寶寶「沒事哭三場」?原因有三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場景,這又是為什麼?現在很多父母都把孩子交給了家中老人,對於父母而言,讓老人帶娃其實也是為了孩子好。畢竟很多新手父母沒有育兒經驗,獨自帶娃反而不能夠細緻的照顧孩子。不過即使父母把寶寶交給老人了,也不能總是袖手旁觀,父母下班後,也要多與孩子接觸,不然孩子和自己也會生分。
  • 老人帶娃「怪象」來襲:姥姥帶娃要付工資,奶奶帶娃倒貼退休金
    ,由於各家情況不同,有的是姥姥帶娃,有的是奶奶帶娃,雖然兩位老人的身份不同,但對孩子都是一樣的疼愛。「怪象」,即姥姥、姥爺來帶孩子,兒女會主動給一些生活費,而奶奶爺爺帶娃,不僅一分錢回報沒有,反倒要倒貼兒女 。
  • 嫌棄老人帶娃教不好?那是不懂挖掘優勢,老人照樣能教出優秀孩子
    老人帶娃,一直以來是很多寶媽詬病的事情,很多寶媽有孩子前表示孩子一定要自己帶,哪怕是不上班也不能讓老人插手,但是真的有了孩子後,自己卻打了自己臉,很多事情還真需要有個人幫你。這個人老公忙著賺錢養家肯定不行,說來說去還就是老人了,作為孩子的長輩,除了父母,沒有誰比老人更疼愛孩子了。寶媽嫌棄老人帶娃教不好?那你是不懂得挖掘優勢,很多老人照樣帶出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