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提到「巨嬰」,我們現在第一個想到的,是成年了還依靠父母的人。但是,今天講的這個曾轟動美國的「巨嬰」,是真正意義上的巨嬰。因為他出生時候的體重,竟然足足有14斤。
我們知道,剛出生的嬰兒體重在5-7斤,基本上就屬於正常的體重。而這位巨嬰的體重,基本上是普通嬰兒的兩倍。那麼,30多年過去了,這位叫Kevin的巨嬰怎樣了呢?
讓人吃驚的是,這位曾經的巨嬰依舊長得不算胖但卻異常高大,身高接近2米1,出門還會撞到門框。不過,幸運的是,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摯愛——1米82的Jenna,他們還養了一隻大丹犬。
像Kevin這樣健康成長的巨嬰,是非常幸運的。
但實際上,「巨大」對於孩子本身和媽媽來說,都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對於孩子來說:
1、分娩困難,容易出現危險
胎兒在分娩時,如果體重過大很容易卡在骨盆裡,這個時候必須牽拉。但牽拉很容易造成骨骼損傷,而且如果時間過長的話,孩子很容易因為缺氧,出現危險。
2、肺部併發症高於順產兒
一般的巨大兒都會選擇剖宮產,但是剖宮產的孩子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容易對外界不適應,也不能及時排出呼吸道的液體,所以肺部的併發症會高於順產兒。
3、肥胖機率大,易患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
以前覺得,胖才好,胖有福氣。但是,過於肥胖就不好了。而對於巨大兒來說,肥胖的機率會更大一些,而且容易患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
對於媽媽來說:
1、易造成子宮脫垂
在順產分娩的過程中,如果胎兒過大的話,是很容易出現陰道過度伸張或撕裂,從而造成子宮脫垂。
2、容易難產,大出血甚至死亡
巨大兒分娩困難,很容易讓分娩的時間變得更長,這個時候子宮很容易因為收縮不良造成產後的大出血,嚴重的甚至是死亡。
造成巨大兒的原因,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生理性的,比如說遺傳父母的體格高大,和孕婦在孕期攝入的營養過剩;另一種則是病理性的,比如說孕媽的血糖異常或者是胎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Beckwith症候群等。
對於這些原因,雖然其他的我們沒有辦法自己控制。但是在孕期,孕媽的飲食是可以控制和調整的。孕媽一定要時刻關注著胎兒的成長,根據醫院的糖耐量的檢測和營養建議去調整飲食結構,合理膳食,儘量少攝入一些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同時,孕媽也要進行一些合理的運動,比如說孕期瑜伽、遊泳等,鍛鍊身體的同時,還能夠幫助胎兒健康成長。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