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下雪時的校園一角)
(下學後的同一角落)
初到普渡時,雖然學生還沒有返校,但是教職工已經陸續開始工作了。工作之餘,Colin和Austin熱情地接待了我。
見面時大大的擁抱、精緻美味的午餐、盡職盡責的校園遊覽,他們用熱心和善意幫助我逐漸適應普渡的校園生活。
(初來乍到就受到了Colin和Austin的熱情款待)
正式開學以後,我的生活便迅速地忙碌了起來。這個學期我一共要修讀三門課程:Grad Capstone,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和Cross-Channel。
(來自A同學的手繪,本學期的授課老師:Paul,Colin和Austin)
Grad Capstone
Grad Capstone相當於這邊的畢業設計,要求每個人獨立完成一整個UX項目。題目自選、計劃自擬、項目推進全靠自己,老師只會在關鍵節點上對項目產出作出檢查並給予反饋,最後的成果要接受學院所有老師的評估,評估為合格才能準許畢業。
對我來說,這是挑戰性最大的一門課程,畢竟這是我第一次獨立完成項目,同時也是第一次在美國全程用英語做項目。
令人欣喜的是,從目前收到的兩次反饋來看,我的工作是受到了老師的高度認可的。的確,在BNUX雖然都是團隊合作完成項目,但在過程中個人的能力仍然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同時,我們的英語課程和出國實踐交流經歷,都為用英語學習工作做足了準備。
(白板前激情演講的Col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這門課程和我們的《用戶研究》課程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但是《用戶研究》更注重定性研究方法在企業實踐當中的運用,而這門課的內容更偏向學術,系統地介紹定性研究該如何展開:從如何設計研究,怎樣提出研究問題,到選擇什麼樣的定性研究方法,如何運用這些研究方法,再到最後的數據分析和評估。
在學習過程中,我能感覺到很多在之前的項目實踐當中已經有所接觸和體會的知識,在這門課程當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梳理和完善,從商業和學術兩個角度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
(組織大家一起討論的Austin)
Cross-Channel
Cross-Channel則是一門類似於UX Studio的存在——同樣更注重原型製作,同樣使用Arduino編程,同樣要在整個課程當中完成數個小的團隊項目。
這是本學期目前唯一一門涉及團隊項目的課程,原本我還對跟美國學生和其他國際學生一起合作感到有些緊張,但是事實證明,團隊合作並沒有什麼困難。
項目的流程方法早已在BNUX的學習中掌握,工作要求上的些許差異(比如對過程性記錄的重視)也不難適應,而且所有的學生都非常友善,大家合作起來十分融洽和歡樂。
(沒睡醒的我和我的組員們)
總體而言,普渡的課程學習是十分緊張的。留學生活常被人戲稱的「兩天一小due,一周一大due」都不足以描述我的現狀,這讓我這個以往只用腦子記事的人被迫用上了日程APP。
(滿滿的日程表,內心OS:腦子真的不夠用了)
除了平時上課的UXD Studio,我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就屬圖書館。
學校裡一共有八個圖書館,目前我已經成功打卡了四個,最常去的還是上課的教學樓附近的大圖書館,不經意間發現了圖書館當中許多有意思的細節。
(天知道哪一年修的的電梯)
(又是只有天知道哪一年修的門)
另外,學校裡的五個食堂我已經全部打卡成功(吃貨本質盡顯),我可以毫不猶疑地給出五星好評。
除了食堂,各式各樣的餐廳絕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除了「吃」,西拉法葉的「玩」也毫不遜色。大大小小的社團不時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村裡(雖然這裡叫西拉法葉「市」,但是大家更多地稱它為「村」)的特色小店鱗次櫛比。
村裡的生活其實非常豐富多彩,趕完due的我特別喜歡離開圖書館去體驗一番。
(只要10刀就能看一場戲劇)
(8刀就能看一場電影)
在充實的學習生活與課餘娛樂之外,我還在這裡遇見了一幫格外有愛的人兒!
Colin和Austin也像家人一樣地對待我,UX的中國留學生們經常一起聚餐玩耍,參加活動認識的美國家庭不時就會邀請我和其他留學生去聚會。
最後,我要真心地感謝他們,讓我在普渡的生活過得如此充實而幸福。()
偷偷給大家透露一點:陳婧凝學姐可是雅思考出8.0的英語大神!以及Colin和Austin給BNUXers授課時的課程分享:另外,大家如有任何問題想要諮詢出去交換的學長學姐,可以在推文下方留言或微信後臺留言,我們會匯總問題後共同回答哦~【點關注不迷路】